陶海峰:野生动物的守望者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qewwq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9月10日,重庆市城口县仁河林场。
  我乘坐护林员陶海峰驾驶的汽车一路向东。
  大山在微风细雨中显得格外静谧,仁河在浓重的雨雾里静静地流淌。
  行到青铜峡时,陶海峰突然将车停了下来。
  “那里就是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陶海峰走到公路边,笑着指向对面。
  陶海峰告诉我,每次从这里路过,他都忍不住停下来。因为在那里,住着他陪伴多年的黑熊、猕猴……
  相遇
  陶海峰第一次救助野生动物,是在15年前。
  “有一只断臂的猕猴快不行了,你快来!”
  那是玉米刚成熟的季节,青龙峡村民吴勇找到陶海峰求助。
  当时,陶海峰是大雁山林场的一名护林员,负责巡山护林和打击野生动物盗猎者。
  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脉的尾部,植被茂密,动物资源丰富。
  为了防止野猪毁坏庄稼,村民专门在庄稼地里放了捕兽夹。
  不料,捕兽夹却夹住了下山偷食的小猕猴。
  看到小猕猴右臂流血不止,有村民想要上前查看伤势,但小猕猴对人类很警觉,只要人一靠近,它就拼命地想逃跑,一动便扯拉着伤口。
  看着小猕猴痛苦挣扎,陶海峰心里很难受。
  “它眼睛死死地看着你,你完全能感受到它的痛苦。”直到现在,陶海峰都记得那眼神。
  陶海峰找来袋子,罩住小猕猴的眼睛,小心翼翼地把它从捕兽夹里取了出来。
  陶海峰把小猕猴带回巡护站,笨手笨脚地给它消毒上药。
  过了两天,小猕猴的伤口感染却越来越严重。
  陶海峰赶紧找来医生看诊,医生给出诊断方案:截肢包扎。
  在陶海峰的照料下,一个月后,小猕猴的伤痊愈了。
  “小猕猴活下来了!”这个消息很快在村民口中传开了。
  从此,村里人有了默契——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就去找陶海峰。
  安家
  从此,陶海峰的生活被劈成两半——巡山护林和救治野生动物。
  但是,救治野生动物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从救治到放生,往往需要1—2年的时间。
  陶海峰手里的野生动物也因此越积越多。
  因为要巡山护林,陶海峰出去时只能把野生动物寄养在村民家中,在这家养几天,又到那家喂几天。
  陶海峰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得找个固定场所,让它们有个舒适的地方好生养伤。”
  2003年,陶海峰掏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在东安乡(现东安镇)租下一个有百余平方米的旧养鸡场,修建了一个简陋的野生动物救助站。
  从此,那些受伤的野生动物终于有了一个“家”。
  于是,果子狸、蛇、红腹锦鸡、麂子都搬进了这里。最多的时候,“家”里总共有100多个成员。
  可没多久,因工作调动,陶海峰不得不前往青龙峡工作。
  而此时,“家”里的100多只野生动物还在疗养中。
  怎么办?难道只能将它们放归山林?
  “放生后它们没人照料,很可能恢复不好,危及性命。”陶海峰不忍心。
  没办法,陶海峰只好硬着头皮找朋友借钱,在青龙峡租地“安家”。
  2004年年底,因青龙峡发展旅游,租地被收回。
  陶海峰和野生动物们再一次流离失所。
  “那段时间,我做梦都梦到它们疗养有固定地方了。”陶海峰说。
  就这样,三年里,陶海峰带着那些受伤的野生动物搬了四次家。
  幸运的是,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了解情况后,在青铜峡仁河边上修建了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并交由陶海峰管理。
  2007年,陶海峰带着动物们浩浩荡荡地搬进了“新家”。
  依恋
  野生动物的伤养好后,终归要回到山林。
  十多年来,陶海峰救治野生动物数百只,它们中多是轻伤,简单地处理后就被放归山林。
  但是,也有一些动物和陶海峰相处久了,不愿离开。
  2005年5月的一天,陶海峰在巡山时抱回了两只失去父母的小黑熊。
  “刚开始有七八斤重,毛茸茸的,很可爱。”陶海峰说。
  因为黑熊才一个月大,需要仔细照顾,陶海峰便成了两只小黑熊的“熊爸爸”,随时随地将它们带在身边。
  “熊有自己的地盘,如果将两只小熊放到其他大熊身边,会被咬死。”陶海峰想,等到熊喂大后再放归山林。
  陶海峰没有想到,两个小家伙却从此粘上了他。
  “我先后五六次赶它们走,结果都失败了。”陶海峰说。
  一次,陶海峰把两只黑熊赶到半山腰,然后悄悄地躲在旁边的山石后。
  可是,两只黑熊始终不愿离开。它们傻傻地站在原地,巴巴地张望着,仿佛在等着“爸爸”回来。
  眼见天色变暗,黑熊仍然傻傻地等着,还不时发出凄厉的叫声。
  陶海峰内心很煎熬,过往的景象在他脑海浮现——
  每次给黑熊喂食时,两只黑熊便眨巴着眼睛,举起它们的熊掌去“摸”陶海峰的脸。
  每次吃饱喝足后,两个小家伙便趴在铁栅栏上嬉闹,时不时给陶海峰表演一个“倒挂金钩”。
  想起同黑熊相处的点点滴滴,陶海峰一跺脚,又把它们带了回来。
  赶不走的何止黑熊,还有陶海峰照顾的其他野生动物。
  有一只猕猴被陶海峰反复赶了四次,才最终回到猴群。
  离别
  2015年年初,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决定:收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陶海峰得知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
  “终究要离别了。”养育了多年的黑熊、猕猴终究到了离开的时候了。
  令陶海峰欣慰的是,对这些野生动物来说,由国家接手救护中心才是它们更好的归宿。
  “至少不用跟着我受苦了。”陶海峰的笑有几分苦涩。
  其实,从开始救治野生动物以来,陶海峰的生活一直很拮据。
  最恼火的时候,50多只野生动物每月要吃好几百斤草。于是,陶海峰不得不自己种草。
  为了让野生动物打打牙祭,陶海峰只有用自己的工资来补贴。
  因为资金短缺,导致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医疗设施也很有限——两把止血钳、几根手术针、一把手术剪,以及几瓶药液。
  “专用的手术桌和取暖器都没有。”陶海峰说。
  曾经,一只獵羚从青龙峡峡口掉落,伤到肋骨,不治身亡。
  还有一只受伤的黄麂子,眼看伤情逐渐好转,却突然开始拉肚子,陶海峰只能无奈地看着它死去。
  “这些年,我最怕的就是动物死去。”陶海峰的眼眶湿润了。
  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交还给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后,陶海峰才开始有了个人生活。
  只是每次巡山护林看到有猴群经过时,陶海峰都忍不住去找15年前他救助过的那只断臂小猕猴。
  “这么久了,不知道它过得怎么样了。”断臂猕猴养了一年多后,陶海峰把它赶回了猴群。
  遗憾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陶海峰再没见过它。
其他文献
假借集体研究名义,该招标而不招标,纵容、默许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插手干预招标投标活动……今后在重庆市,凡此種种招标投标领域违纪违法行为,将更加明确地受到严肃追究。《重庆市领导干部招标投标工作纪律“三要十不准”》9月1日起施行,梳理了招标投标各个环节的突出问题,列明了十个方面的负面清单,为领导干部在招标投标领域履职清晰地划出了“红线”。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从未有过的严控措施,包括国家间、城市间、社区间的隔离,封锁彼此的交通和人员往来。这是“二战”结束后从未出现过的新现象。毫无疑问,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挑战。一旦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控制不住,有可能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风险加剧,中国应及早准备,采取多项措施稳外贸、稳外资、稳
异业联盟,是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商业主体的联合,也可以是同行业各层次不同商业主体的联合。合作共赢,是异业联盟各商业主体的共同目标。当前国内异业联盟处于初级形态,大多是基于眼前的经营压力而被动选择。放眼发达国家,异业联盟不仅是企业的主动选择,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如品牌联盟、技术研发聯盟、市场销售联盟等。在目前经济形势下,传统行业面临来自多方的竞争与压力,如何找到发展的新路,异业联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村里没一座完好的过河桥,遇到涨水,小孩没法上学;  全村14个村民小组,没有一个村民小组通公路。  村委会没有固定办公场地,村民盖个章得跑好几个山头。  …………  这就是以前的重庆市万州区铁峰乡桐元村,因为山偏地远而穷困不堪。  村民们声声呼唤:“铁峰山下我的家,犀河两岸种庄稼,世代耕耘日子苦,铁树何时能开花?”  萌芽  2013年的一天,桐元村村民李相前正在打理他的20多亩猕猴桃基地。  “
2015年5月23日,一条“重庆一退休厅官被查”的新闻刷新各大网站。  重庆市纪委通报,涪陵区移民局原局长张念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  一时间,舆论哗然。  网上,立即掀起了“退休不再是‘免死金牌’”的热烈讨论。  过去,一名领导干部一旦“裸退”,几乎就意味着“平安着陆”。  如今,“张念鲁们”被查,显示出重庆市委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决心。  落实“严”,处处严格按章办事  2015
摘要: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主动探究游戏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信息技术;游戏;玩中学;学中玩  “老师,可以让我们玩游戏吗?”作为信息技术一线教师,我在课堂上常常能听到孩子这样的请求。据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学生家中有电脑,学生平时利用
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阶段,更需要村党组织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切实发挥引领、支撑和统筹作用,为限时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发挥引领作用,深化服务,凝聚扶贫共识。行动推一尺,思想就会先一米。推进扶贫攻坚,首先要干部群众响应扶贫、支持扶贫、给力扶贫,这就要求村党组织多做凝聚人心、顺气鼓劲、提振精神的工
2015年8月的一天,重庆市铜梁区水口镇天寨村十四社(现改为组)。  “老伴,你推我去新路上走走。”  “要得,去逛逛,今天天气不错。”  说话的是一对年过花甲的夫妻,男的叫苏培东,女的叫陈志荣。  苏培东曾经是十四社的社长,后因病致瘫。苏培东瘫痪那年,陈志荣接替丈夫担任了社长一职。  苏培东的瘫痪,陈志荣的接任,这一切都起因于一条路……  迎难而上  “社长走了!”  “去哪里了?”  “到广东
2014年9月17日晚,璧山区“9.18”特大暴雨的前夜。  没有任何预兆,暴雨突起。  健龙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毛泽生连忙去阳台收衣服。  “啪啪……”狂风裹挟着豆大的雨滴,敲打在窗户上。  “好久没下这么大的雨了。”毛泽生心里默念道。  突然,毛泽生心里“咯噔”了一下:老红旗桥升级改造,旁边临时搭起的简易桥,能否经得住冲击?  2014年9月15日,健龙镇的红旗桥拆除重建,为了方便群众出行,施工
2015年8月15日,巴西圣保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激战正酣。  美发项目最后一个子项目——“男士古典修剪与造型”技巧赛即将开始。  人均4平方米的场地内,32个美发模特已披上围布;各国参赛选手打开工具箱,持剪而立。  来自中国重庆的选手聂凤,静立于自己的赛区里。  “比赛开始!”裁判一声号令。  聂凤蓄积五年的梦想,在理发剪一开一合间美丽绽放。  痴而寻  2008年的一天,夜已深沉。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