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深化高中化学教育改革需要反思的四个问题进行了审慎的思考,即高中化学教育的终结目标是什么;是否需要进一步淡化高中化学课程的学问中心色彩;化学教师的职责是“教化学”还是“从事化学教育”;高中化学教学应从迁就高考转变为高考迁就高中化学教学,进而对改革高考提出了一些认识。
【关键词】化学课程改革 学问中心 高考改革
高中课改已经进行了几年,虽然高中化学教育理念有了一些变化,化学课程也做了进一步的调整与改进,实施新课程的条件与手段得到了完善,但化学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如不忠实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现象常有发生;“教学围绕考试转”的情况依旧,甚至愈演愈烈;化学实验教学和化学实践环节不被重视;题海战术、课外补课、随意增加课时的情况比较普遍;学生的学业负担仍然很重……,这些情况当然不能完全归结于课改,但课改不彻底亦是重要原因。因此对高中化学课改做点反思,从中寻找改变目前状况的思路与办法,显得十分必要。笔者以为,下面四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1.高中化学教育的终结目标是什么。高中化学教育的终结目标究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还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化学专家?事实证明,高中生能成为未来化学专家的仅是极个别人,甚至未来从事与化学有关专业工作的学生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目的不是将来去“研究化学”,而是去“用化学”。即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去理解和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去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并通过学习化学课程来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基本素质,形成自己的个性,完善人格。高中化学课程应当把满足学习者的这种需求视作教育的根本目的。而现在的化学新课程仍然主要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化学化工专业奠定基础,尚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根本需求。
时至今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发展目标各异,但新化学课程仍然缺乏弹性,依然统一多于灵活。特别是新教材依然遵循几十年来传统学科体系构建课程的知识内容,只是在编排顺序和呈现方式上做了一点改进,依然很难适应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
笔者以为,高中化学课程应该给学生一些经过精心选择和组织的、相对宽泛的、与学生面对的社会生活问题联系相对紧密的化学知识和理念,它们应该是可以终身受用的。高中化学课程理应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化学变化,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他们具有参与探索的兴趣,善于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与方法;而不应按培养化学专家的模式只是去学习化学专业发展需要的理论,去进行化学专门技能的操练,让他们整天陷入题海,在应试的怪圈中疲于奔命。况且真正的化学专家也不是靠题海和应试就能培养出来的。因此要深化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就需要对高中化学教育的终结目标进行认真的反思。
2.是否需要进一步淡化高中化学课程的学问中心色彩。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理科教育一直被学问中心的课程观念统治着。这是理性主义教育价值观在中学教育的具体体现。学问中心课程就是某个学科的知识系统的全部。学问中心课程以学问化、专门化和结构化为特征。学问化是学问中心课程的本质特征,它着眼于充分反映该学科的现代成就,强调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系统性,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方法。它将传授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放在首位。专门化是学问中心课程的主要弊病,它强调教学内容的用化、独立化,反对相关化、融合化和广域化,反对学科综合。结构化则是学问中心课程的长处,因为强调学科基本结构,容易使学习经济化,也比较容易地组织教学与评价。
今天,世界范围的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大众化、普及化、民主化成了国际教育变革的潮流。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问中心课程统治理科教育的缺陷与不足日益显现。我国理科课程改革的标志之一应该是打破学问中心课程的统一天下,依照现代教育价值观重新确定我国基础理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这对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城市尤其重要。
3.化学教师的职责是“教化学”还是“从事化学教育”。“教化学”和“从事化学教育”含意有明显差异。前者把化学教育局限在传授课程教材规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上,必然突出智者,必然看重书面考试结果,让解题方法与技巧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对试题的练习这种单一的课程资源特别青睐。对学生的智能训练则主要局限于加德纳所述的多元智能的“逻辑-教学智能”和“内省智能”上,目的只是牢固熟练掌握应试技能。后者则自觉地把化学教育视为整个高中教育的一个部分,它仅是实现高中教育总体目标的一门学科教育。进行化学教育就不仅重视知识技能教学,同时也重视化学实验教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拓展课程资源,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类教学目标。它注重化学教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注重情意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注重渗透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注重用教师的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及人格力量去感染自己的教育对象……。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化学教师“教化学”的意识得到了强化,“从事化学教育”的理念则有所削弱。他们对试题和高考命题动向的研究兴趣远大于开拓课程资源、落实三大教学目标的研究兴趣,远大于改进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兴趣。事实上,因为教学针对高考,内容多、时间紧,也就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其他,这就让化学教师“从事化学教育”的意识逐渐淡化。
4.是否应该变高中化学教学迁就高考为高考迁就高中化学教学。目前这种应试色彩根深蒂固局面的形成,高中化学课程的学问中心色彩是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就必然形成高中化学教学迁就高考的局面。虽然说高考应具有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和为高校选择新生的两大功能,但事实上,后者的功能体现远超过前者。高考按培养学科专家的要求对考生来命题,就必然会在化学的符号系统和计量系统上加大选拔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要求,特别是新的情境题的要求,中学教师不得不去收集新题资料,让自己职业素质的提升大多局限于高考试题的研究之中,每年高考新题很快就会变成练习题进入中学化学的教学之中。
这种局面如何改变?大多数同仁认为高考改革太难,前途渺茫。其实,课程改革历来是教育变革的龙头,只有继续抓住课改这个龙头,改革高考才有希望。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化学教学迁就高考转变为高考反过来迁就化学教学呢?关键是进一步淡化高中化学课程的学问中心属性,削弱化学高考与学问中心高中化学课程的依存关系,进行新的化学课程设计,制定新的课程标准,从而才会有新的化学高考纲要,也才会让化学高考来顺应高中化学课改,让高考改革步入新阶段。
【关键词】化学课程改革 学问中心 高考改革
高中课改已经进行了几年,虽然高中化学教育理念有了一些变化,化学课程也做了进一步的调整与改进,实施新课程的条件与手段得到了完善,但化学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如不忠实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现象常有发生;“教学围绕考试转”的情况依旧,甚至愈演愈烈;化学实验教学和化学实践环节不被重视;题海战术、课外补课、随意增加课时的情况比较普遍;学生的学业负担仍然很重……,这些情况当然不能完全归结于课改,但课改不彻底亦是重要原因。因此对高中化学课改做点反思,从中寻找改变目前状况的思路与办法,显得十分必要。笔者以为,下面四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1.高中化学教育的终结目标是什么。高中化学教育的终结目标究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还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化学专家?事实证明,高中生能成为未来化学专家的仅是极个别人,甚至未来从事与化学有关专业工作的学生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目的不是将来去“研究化学”,而是去“用化学”。即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去理解和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去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并通过学习化学课程来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基本素质,形成自己的个性,完善人格。高中化学课程应当把满足学习者的这种需求视作教育的根本目的。而现在的化学新课程仍然主要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化学化工专业奠定基础,尚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根本需求。
时至今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发展目标各异,但新化学课程仍然缺乏弹性,依然统一多于灵活。特别是新教材依然遵循几十年来传统学科体系构建课程的知识内容,只是在编排顺序和呈现方式上做了一点改进,依然很难适应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
笔者以为,高中化学课程应该给学生一些经过精心选择和组织的、相对宽泛的、与学生面对的社会生活问题联系相对紧密的化学知识和理念,它们应该是可以终身受用的。高中化学课程理应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化学变化,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他们具有参与探索的兴趣,善于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与方法;而不应按培养化学专家的模式只是去学习化学专业发展需要的理论,去进行化学专门技能的操练,让他们整天陷入题海,在应试的怪圈中疲于奔命。况且真正的化学专家也不是靠题海和应试就能培养出来的。因此要深化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就需要对高中化学教育的终结目标进行认真的反思。
2.是否需要进一步淡化高中化学课程的学问中心色彩。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理科教育一直被学问中心的课程观念统治着。这是理性主义教育价值观在中学教育的具体体现。学问中心课程就是某个学科的知识系统的全部。学问中心课程以学问化、专门化和结构化为特征。学问化是学问中心课程的本质特征,它着眼于充分反映该学科的现代成就,强调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系统性,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方法。它将传授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放在首位。专门化是学问中心课程的主要弊病,它强调教学内容的用化、独立化,反对相关化、融合化和广域化,反对学科综合。结构化则是学问中心课程的长处,因为强调学科基本结构,容易使学习经济化,也比较容易地组织教学与评价。
今天,世界范围的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大众化、普及化、民主化成了国际教育变革的潮流。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问中心课程统治理科教育的缺陷与不足日益显现。我国理科课程改革的标志之一应该是打破学问中心课程的统一天下,依照现代教育价值观重新确定我国基础理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这对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城市尤其重要。
3.化学教师的职责是“教化学”还是“从事化学教育”。“教化学”和“从事化学教育”含意有明显差异。前者把化学教育局限在传授课程教材规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上,必然突出智者,必然看重书面考试结果,让解题方法与技巧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对试题的练习这种单一的课程资源特别青睐。对学生的智能训练则主要局限于加德纳所述的多元智能的“逻辑-教学智能”和“内省智能”上,目的只是牢固熟练掌握应试技能。后者则自觉地把化学教育视为整个高中教育的一个部分,它仅是实现高中教育总体目标的一门学科教育。进行化学教育就不仅重视知识技能教学,同时也重视化学实验教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拓展课程资源,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类教学目标。它注重化学教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注重情意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注重渗透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注重用教师的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及人格力量去感染自己的教育对象……。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化学教师“教化学”的意识得到了强化,“从事化学教育”的理念则有所削弱。他们对试题和高考命题动向的研究兴趣远大于开拓课程资源、落实三大教学目标的研究兴趣,远大于改进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兴趣。事实上,因为教学针对高考,内容多、时间紧,也就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其他,这就让化学教师“从事化学教育”的意识逐渐淡化。
4.是否应该变高中化学教学迁就高考为高考迁就高中化学教学。目前这种应试色彩根深蒂固局面的形成,高中化学课程的学问中心色彩是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就必然形成高中化学教学迁就高考的局面。虽然说高考应具有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和为高校选择新生的两大功能,但事实上,后者的功能体现远超过前者。高考按培养学科专家的要求对考生来命题,就必然会在化学的符号系统和计量系统上加大选拔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要求,特别是新的情境题的要求,中学教师不得不去收集新题资料,让自己职业素质的提升大多局限于高考试题的研究之中,每年高考新题很快就会变成练习题进入中学化学的教学之中。
这种局面如何改变?大多数同仁认为高考改革太难,前途渺茫。其实,课程改革历来是教育变革的龙头,只有继续抓住课改这个龙头,改革高考才有希望。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化学教学迁就高考转变为高考反过来迁就化学教学呢?关键是进一步淡化高中化学课程的学问中心属性,削弱化学高考与学问中心高中化学课程的依存关系,进行新的化学课程设计,制定新的课程标准,从而才会有新的化学高考纲要,也才会让化学高考来顺应高中化学课改,让高考改革步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