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当然,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要寻求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广大语文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学;习惯;目的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99-02
什么是语文?“语”指人与人之间的言语,“文”是人们书写的文字。语文就是用文字记录人们的言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以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语文的影子。我们每天看的新闻,电视节目,以及邻里间的问候,都可以算作语文的一部分。可以说,从我们出生以后,每天都在学习语文。语文是一门覆盖面非常广泛的学科,同时它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对于语文的教学,并不是几千字就能说完的。初中的语文课,是对小学语文的强化,同时也为学生高中的语文学习作铺垫。在这里,我从兴趣培养,习惯养成,以及学会做人三个方面逐渐的探讨初中语文的教学,望己之拙作能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1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首先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其次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最后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习惯成自然
习惯有好坏之分,坏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学生的身体健康。好习惯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对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以后的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大凡学习成绩很不好的学生,多多少少有一些坏习惯。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习的习惯都很好。所以,在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习惯的陪养非常有必要。语文学习的好习惯有很多,例如按时交作业,积极回答问题,认真修改文章等。习惯的养成,早点比较好,晚的话到时候只能亡羊补牢。习惯的养成是一件长久的事,想要速成是不可能的。习惯是日浸月润,长年累月而形成的。在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认识这一点。逐渐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这样做。首先,从感性层面来触动学生。人是由感性和理性组成的矛盾体,感性是内在的,而理性是外在的。从感性层面引导学生,可以从心里上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是让学生相信教师所说的,只有在学生相信了教师的话,他们才会去做,去实践。信任,是一间非常难得的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为人师,都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何談教学,何谈育人。最后是行动,实践才能帮助习惯的养成。纸上谈兵,光说不做,好习惯是不可能养成的。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长期的反复行动中才能养成的。
3学会做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教师,在语文课我们当然不能像在家里一样和学生拉家常,唠唠嗑,而应该营造一个认真严肃,文明有礼的学习环境。语文不想数学,物理等理科,有严紧的逻辑思维。在数学课上,1+1就是等于2,没有为什么,没有解释。但语文不一样,它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学科。在语文课上,1+1是可以不等于2的,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你的观点。这就是语文的特色,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师者,先要正其身,然后才能教书育人。对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了能尽快地选拔出人才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所以实行了以分数决定命运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变得越来越死板,必考点,重点文章等等严重影响了语文的教学。学生不再有时间欣赏优美的文章,作文考试变成了八股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但是正因为这样,作为教师的我们才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从作文中学会做人。
总之,语文教师的任务并不仅是知识的传输,更应该是德的教育。在陪养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的爱国情操,思想品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做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把语文当作一个工具,用语言文字教育学生尊老爱幼,文明礼貌,诚实信用,做一个对社会用的人。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最终目的。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学;习惯;目的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99-02
什么是语文?“语”指人与人之间的言语,“文”是人们书写的文字。语文就是用文字记录人们的言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以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语文的影子。我们每天看的新闻,电视节目,以及邻里间的问候,都可以算作语文的一部分。可以说,从我们出生以后,每天都在学习语文。语文是一门覆盖面非常广泛的学科,同时它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对于语文的教学,并不是几千字就能说完的。初中的语文课,是对小学语文的强化,同时也为学生高中的语文学习作铺垫。在这里,我从兴趣培养,习惯养成,以及学会做人三个方面逐渐的探讨初中语文的教学,望己之拙作能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1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首先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其次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最后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习惯成自然
习惯有好坏之分,坏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学生的身体健康。好习惯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对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以后的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大凡学习成绩很不好的学生,多多少少有一些坏习惯。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习的习惯都很好。所以,在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习惯的陪养非常有必要。语文学习的好习惯有很多,例如按时交作业,积极回答问题,认真修改文章等。习惯的养成,早点比较好,晚的话到时候只能亡羊补牢。习惯的养成是一件长久的事,想要速成是不可能的。习惯是日浸月润,长年累月而形成的。在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认识这一点。逐渐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这样做。首先,从感性层面来触动学生。人是由感性和理性组成的矛盾体,感性是内在的,而理性是外在的。从感性层面引导学生,可以从心里上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是让学生相信教师所说的,只有在学生相信了教师的话,他们才会去做,去实践。信任,是一间非常难得的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为人师,都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何談教学,何谈育人。最后是行动,实践才能帮助习惯的养成。纸上谈兵,光说不做,好习惯是不可能养成的。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长期的反复行动中才能养成的。
3学会做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教师,在语文课我们当然不能像在家里一样和学生拉家常,唠唠嗑,而应该营造一个认真严肃,文明有礼的学习环境。语文不想数学,物理等理科,有严紧的逻辑思维。在数学课上,1+1就是等于2,没有为什么,没有解释。但语文不一样,它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学科。在语文课上,1+1是可以不等于2的,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你的观点。这就是语文的特色,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师者,先要正其身,然后才能教书育人。对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了能尽快地选拔出人才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所以实行了以分数决定命运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变得越来越死板,必考点,重点文章等等严重影响了语文的教学。学生不再有时间欣赏优美的文章,作文考试变成了八股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但是正因为这样,作为教师的我们才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从作文中学会做人。
总之,语文教师的任务并不仅是知识的传输,更应该是德的教育。在陪养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的爱国情操,思想品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做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把语文当作一个工具,用语言文字教育学生尊老爱幼,文明礼貌,诚实信用,做一个对社会用的人。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