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生命力,融贯中西方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d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水墨或者重彩以及现代绘画,看过谢天成的画,你都会感觉他作品的力量到了画外,他所描写的物象之生命力、活力,均体现出气韵生动的绘画审美原则。
  谢天成先生的笔墨功夫来源于扎扎实实的童子功,他天性酷爱临帖练字,“书画同源”,以书入画,悟性是先天的禀赋。青年时他在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学习西洋画,有扎实的西方古典绘画技巧,之后他跟随艺术大师刘海粟学习艺术十多年,感情甚笃,有着一段令人称羡的经历。在大师那里他不仅承袭了老师的艺术理论与技法,还取得了更多的进步和创新,他的泼墨山水大笔挥洒、泼写兼施、浑厚蓊郁而自成天趣,泼辣淋漓而别有韵致。正如刘海粟大师评论说:“吾弟泼墨山水气势不凡,其中有广阔的美学空间,逸气横流。”
  在跟随刘海粟大师两次上黄山学画后,他便开始了走自己的国画道路。他的泼墨技法自然承接了老师的审美脉络,笔墨间不免洋溢出老师绘画那种独有的大气作风,与此同时,他潜心研究渴求思变,在平泼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竖立泼墨技法来表现山水和人物。他对竖立泼墨技法的研究,特别是具有难度的泼墨人物技法的探索整整花了20年的时间,可谓“艺痴者,技必良”。
  十几年的旅美经历使他在中西绘画的结合上做得更自然,更富有个性,更具有激情。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他揉进西洋绘画的理念和技巧,借以丰富中国画的表现效果,从西洋绘画的整体观念出发,加强了中国绘画气韵境界的表现。竖立泼写水墨流动产生的流痕像油画笔触一样的刚健,同时也讲究物理空间和团块体量的厚重感。在他的艺术中,我们似乎忘记了中西绘画的界限与区别,他认为好的艺术品,其意境是博大的、高昂的,宏大的、深邃的,归根结底是广阔的包容。
  绘画艺术过实只是生活的临摹,而过高过虚又落入居高临下的态势,他的艺术纯是直观自然而来,忠实地把对于自然界的感情描写出来,很深刻地把个性表现出来。
  人的生命在社会存在中分为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谢天成的山水画很显然地区别于其他山水画,他接通了自然山水与人类心灵的气场。于是,自然的山水中有了人类性灵的生命流动,生命力就在这山水中悄然释放。如他1986年创作的漓江山水《雷雨倾山乡》,这是一幅竖立泼墨法的典型作品,是画家主观与自然客观完美结合的作品。漓江是我,我为漓江,这不是画家信笔的描绘,而是作者生命力的表露。大盘水墨在宣纸上泼泻倾盆而下,以主观的感性表现客观的理性,重点显现出自然的生命力。他突破了明清以来文人写意山水画以线皴为主的审美格局和对各种固定繁缛的程式的遵循,而是代之以斑驳陆离的抽象水墨表现技法,超越了山水之间的大美之感,意象纵横,墨渖淋漓,解衣盘礴,超形入神的性情本色。他的山水画并不具有固定不变的格式和形态,有时高古苍润,有时粗野放纵,有时简洁精微,有时壮怀激烈。在那些成功的作品中,无论是从整体把握的水墨结构,还是对局部水墨的处理,都让人体会到,他笔下的形已不再是对形的客观摹拟,而是对形的意象化处理,更多体现出的是他的精神性风采。
  对于中国绘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韵,现代人尚美也,美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时代。谢天成先生一直谦虚诚朴,笃信造化无极的艺术真缔、敢于突破求新求变。大泼墨山水,可以追溯很多大师前辈,但是泼墨人物却少见。谢天成以过人的胆识在1987年就尝试以竖立泼墨法表现人物,其难度可想而知。《敦煌女史》这幅泼墨人物代表作以山一样的重量和气魄意写美人像,真有泱泱大国之气概。画家采用竖立泼墨法,水墨飞流,斑驳力痕情深而恢宏,远观显气度,微处得精妙。水墨画在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上进行大胆的探索,真正表现出丽人的生命活力。
  几十年的绘画生涯,谢天成除了在水墨画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还涉入书法、油画、现代中国画的学习、研究与创作,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994年创作的表现主义的作品有《远古的神秘》《东方韵》《花的世界》《天堂的呼唤》等现代中国画系列。他以中国的宣纸、中国的颜料、中国画气韵生动的意境,表现出西洋绘画的空间、造型、色彩和现代形式,创作出包含六种不同技巧方法的现代绘画,这批作品在西方和中国的爱好者当中引起了共鸣。在当代中国画坛能够熟练运用中国画传统技法画好中国画的画家可谓多而又多,能够掌握西洋画的绘画特点,把西洋画画得像模像样的也不乏其人。但是,能够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揉进西洋画的某些绘画理念和技巧,借以丰富中国画的表现效果,从而使中国画走出中国人自我欣赏的窠臼,走向世界绘画艺术大舞台的画家则为数不多,谢天成先生为这一目标不懈努力,体现出他对艺术创作生命力永不休止的执着精神。刘海粟大师在评论中写道:“天成已然从前贤的圈子里跳了出来,立定精神,自张一军。我当即在画幅上题了‘日在孟晋中’数语,热诚希望他继续‘孟晋’。”(责编:魏佩)
  作者简介:李志,文物收藏家、鉴赏家、修复专家,职业书画经纪人,岭南古陶瓷馆和李志文物修复工作室创建人。现为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中国-文化遗产》栏目专家组专家,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会员。曾参与编写《陶瓷词典》,发表考古论文、美术评论、文章数十篇。
其他文献
绿水接天碧,荷花别样红。7月19日,“第八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暨2011蓝色交响·中国南戴河国际雕塑展”,在南戴河中华荷园珍荷苑景区隆重举行。这盛大庆典,引来了八方中外游客慕渴的目光。展览包括国内外雕塑家作品展和2011年大学生雕塑优秀作品展,展出国内外60名雕塑艺术家作品100多件,为旅游消夏度假的中外游客奉上了一道丰盛的国际雕塑盛宴。  从2003年第十七届全国荷花展览会暨首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在
期刊
宋文治先生是继现代国画大家傅抱石、钱松之后的“新金陵画派”重要代表人物,他擅长传统山水画,亦偶作花鸟画,在当今中国画坛具有比较高的声誉和影响,也是目前艺术品市场上较受关注的国画名家之一。  宋文治(1919-1999年),亦名宋灏,1919年10月出生于江苏太仓,自幼酷爱丹青绘画。早年家境较贫,小学毕业后曾入太仓毓娄商业中学学习,后来转赴上海、苏州一带当学徒。1938年宋文治回到太仓一所小学担任美
期刊
五代十国孟昶广政年间(公元938-965年)铸,有铜、铁、铅三种平钱。  公元925年前蜀灭,933年后唐四川节度使孟知祥,唐明宗之婿,曾带军入川征蜀。后乘机揽权,拥有蜀地,最终叛唐称帝于成都,国号蜀,史称“后蜀”,铸行“大蜀通宝”小平钱。该钱文隶书,顺(直)读,铸工一般,书法较劣,但传世较少,较罕见。其子孟昶继位后改元广政,铸“广政通宝”小平铜钱,制式同前,版式数种。但书法铸工较前品为佳,数量较
期刊
自古,人与鱼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爱鱼之美味,爱鱼之静,爱鱼之动,爱鱼之优雅外形,爱鱼之自由自在。“养心若鱼洗杂念,任事如虹焕彩光。人生难得自由在,宜当潇洒度夕阳。”“竹溪萦仄径,荫尽豁然开。池落青云镜,鱼游碧玉杯。”鱼游水中,自由自在,全然不知池外事;人在池边,浮想联翩,欲触之而不可及,心却同鱼儿在水中游弋。故此,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深入人心的表现题材,人们将游鱼作为精神自由的象征,追求闲情逸致的
期刊
众所周知,20世纪的画坛高手林立,名家辈出,画派纷呈。然而,在提起中国画流派之时,人们往往遗漏了“大风堂画派”。回首20世纪“大风堂画派”我们不难发现,“大风堂画派”在中国画坛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影响之大、人数之多决不在其他画派之下。  有专家认为:一个画派的确立,是要经过历史的洗礼后被社会所承认。具体而言,它是指一群画家的主张、立场、作风、习气相同,特别是有相对统一的艺术表现和风格,艺术追求
期刊
今年《收藏界》第3期所刊《清末民初刻铜墨盒赏析》一文(以下简称《赏析》),文中作者把“《篆刻五印》铜墨盒”称之为由当时北京书画大家姚茫父“自写自画自刻”,笔者对此说不能苟同。特在此略作辨析,以供广大同好参考。  《赏析》一文称:  三是文人自写自画自刻。如当时北京书画大家姚茫父。图3为姚茫父《篆刻五印》铜墨盒。民国早期,白铜材质,12.6厘米见方,4.3厘米高,重达960克。上刻五方不同形状之篆书
期刊
近年来,在富平县城附近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大量的古陶瓷片及零星的窑具。富平陶艺村董事长徐都峰出于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与关注,采集了大量的瓷片标本及部分完整器,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两年前,他发表了一些与传统陶瓷学说相悖的观点,提出了富平县陶瓷片遗存地就是历史上“鼎州窑”遗址的观点。徐都锋的“另类”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陶瓷界一片哗然,有赞同的,但大多数是反对的声音,甚至有人戏称他是陕西的
期刊
“翰苑清赏”套墨一函,共十锭,锦盒装,晚清徽州詹大有成记造(图1,七元墨藏)。油烟墨,色黝质润,气清体强,弹之其声铿然,佳制也。形状各殊,玲珑可爱,皆仿明清旧式,即所谓“集锦”者。计有墨锭、墨砚、图画、镇纸、古琴、玉笛、龙泉剑、汉瓦当及建初铜尺等式,都曾是曩昔骚人墨客喜爱之物。翰苑,犹文苑,现代汉语称文化界。  詹大有,婺源(清属徽州)人,生卒不详,乾隆年间经营墨业,文华斋为其墨肆。后代乾行氏、真
期刊
2010年5月底,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组团前往台湾参观考察民间博物馆和古董艺术品市场,我有幸第一次见到了久已慕名的曹兴诚先生。  在拜访曹先生之前,我打开了有关曹兴诚先生的网页:曹兴诚,籍贯山东济宁,1949年出生于台中清水镇,在家里7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6。1982年出任联华电子公司总经理,1991年任董事长职务。2001年,由他领军的联华电子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半导体公司,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专业晶
期刊
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始于晚清时期,由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创立,简称“二高一陈”。这一画派是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和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的。杨善深(1913-2004年)是中国岭南画派的主要代表画家之一,一生注重写生,从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一股淡雅的诗韵气息,其作品风格中西兼取、巧拙互用、雄放而不失秀雅。在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中,杨善深与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192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