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的女儿》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都是关注女性主体的爱情悲剧,讲述单向爱人的情感经历和心路历程。这两部同构异质的作品,一方面遵循共同的故事模式:错位相遇——寻求男性认同——确认失败(死亡超越),“海的女儿”俨然成为“陌生女人”的化身;另一方面身份确认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前者是对父权社会的认同和超越,而后者则是恋父情结的再现。
关键词:陌生女人;海的女儿;同构异质;父权认同;恋父情结
19世纪,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1805—1875)为长大的成人和正在长大的孩子们创作了《海的女儿》(以下简称《海》)。在作品中,终生未婚的安徒生将其追求爱情而不得的复杂心情注入小美人鱼身上,并传神地表现出来;它也跳出了童话固有的灰姑娘式结局,成为文学史上精美的一页。
20世纪,被誉为“灵魂的猎手”的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也创作了关注女性主体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陌》),它以书信形式倾诉了陌生女人对R的如泣如诉的痴恋情怀,陌生女人也因此成为中外文学画廊中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海的女儿”是“穿过黑夜的天使——安徒生”送给世界的礼物。它讲述涉世之初的小美人鱼,拯救并爱上遇难王子的故事。为了获得王子的爱情和人类的灵魂,她抛弃了三百年的寿命和海底悠闲的生活;为了获得两条腿,她被割去了舌头,失去了甜美的声音,时刻忍受着撕裂鱼尾的痛苦。
当小美人鱼可以和心爱的王子在一起时,却成为“哑巴孤儿”。纵有千般爱恋也无法表达,只能一次次等待着被王子认出来,而王子永远也无法想到身边的她,就是自己的梦中人。当“无言爱情”遭遇王子的“理想婚姻”时,为了王子的幸福,小美人鱼放弃了回归大海的机会,她以高贵、纯洁、无私的爱获得了不灭的灵魂。
《陌》也是一个单恋的爱情故事。“小说的女主人公‘我’从十三岁一见钟情爱上了自己的邻居,一个25岁潇洒倜傥多情风流的作家,一发而可收,从此走上一条爱的不归路。”[1]
为了保持对R的爱情,陌生女人远离同龄人,拒绝青春的快乐;为了获得R的爱情,陌生女人不惜将青春的肉体献给他;为了给予R绝对的自由,陌生女人独自养育他的孩子,沦落风尘也心甘情愿;为了与R保持同步,陌生女人放弃了成为伯爵夫人的机会;“在死神来到她身边时,她最后的、唯一的请求、也是对R第一个请求,竟然是要他别忘了生日那一天给自己买些玫瑰花,因为她再也不能像过去10多年那样在他生日那天给他送玫瑰花了。”[2]陌生女人以惊人的毅力书写着爱情传奇,也铸就了她永恒的灵魂。
一、“海的女儿”化身“陌生女人”,演绎悲伤恋情
《海》和《陌》都是以女性为主,关注单恋心理的作品,摒除体裁、形式、细节处理,不难发现深层文本遵循的共同模式:错位相遇——寻求男性认同——确认失败(死亡超越)。
共同的故事开端——男女主人公错位相遇,体现了感情的错位。天真无邪的女主人公(小美人鱼、陌生女人)深深地爱上了男主人公(王子、R);由于某种原因,男主人公对此却一无所知,爱情天平的失衡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小美人鱼第一次浮出水面就遇见了英俊的王子,那个有着大理石模样的人儿。在王子遭遇海难时义无反顾地救起了他,苏醒的王子感谢了所有人,却不知道小美人鱼的存在。而陌生女人,只因为一个微笑和一句“多谢啊!小姐”就至死不渝地爱上了作家R,却不知道那样的眼神和语气,是他对待所有女人的习惯。
感情的错位源于他们身份和生存环境的错位。小美人鱼虽然贵为海洋公主,但同人类相比,她是低等的生物,所以她向往能拥有人类的灵魂,而年轻、英俊的王子则是人类美好的象征,这种身份的错位不能不引发小美人鱼执著的爱情。无独有偶,身份和生存环境的错位也引发了陌生女人的悲剧。“她自幼丧父,和母亲过着清苦的生活。她腼腆、羞涩、敏感,但又鄙视庸俗无聊、粗野冷漠的生活。13岁时,R成了她的邻居。年轻作家外貌英俊,风度优雅,学识渊博,使她倾倒,爱在她纯洁无瑕的心田里萌芽了。”[3]
积蓄强烈情感的女主人公们,不能自抑的追求心目中的爱情,而她们的方式都是寻求男性对其身份的认同。
为了拥有人类的双腿,小美人鱼失去了甜美的声音。当她终于以人的形象站在王子面前时,却成了“哑巴孤儿”,丧失表达能力的她,只能等待王子认出自己,借助男性的力量来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当她深情凝望王子时,当她用灵魂为王子舞蹈时,小美人鱼多期待能像灰姑娘一样,被王子认出来,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没有水晶鞋帮助的王子,永远也不知道“哑巴孤儿”就是救起他的深海女孩,更不可能帮她确认身份。
如果说小美人鱼的“失语”,等待男性的身份认同,是技术层面的“不会说”;那么陌生女人的“失语”,则是心理层面的“不能说”。
回到维也纳的陌生女人,与R有三次邂逅的机会,第一次是妙龄的女郎、第二次是雍容的贵妇、第三次是香艳的交际花,她一次比一次热切地希望R能认出自己来,无论是纯真年代的少女还是曾经出现在他面前的任何形象。面对无动于衷的R,她只是默默地等待,从不提及自己的过去,即便她爱他已多年,即便她是他孩子的母亲。
“‘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在陌生女人的长信中反复出现,她似乎让我们清楚地听到一声又一声强烈的呼唤:认出我吧!我就是你邻家的小女孩。”[4]为了增加艺术张力,小说中巧妙地设置了类似情节。在被R侮辱为交际花的那个清晨,匆忙离去的陌生女人与老约翰撞了个满怀,即使这短暂的一瞥,老仆人却认出了当年的小姑娘。这种“认出与认不出”的落差,不仅书写了陌生女人的隐痛,更彰显了对男性身份认同的深沉肯定和热切渴望。
炙热的爱情不一定能换来完满的结局,努力寻求身份认同的女主人公们都以失败告终。以爱情为信仰的她们,用生命祭祀着自己的爱情,最终实现了灵魂的超越。
“当王子与邻国公主结婚而她自己面临毁灭的时刻,她本可以杀死王子回归大海,但她不愿意以牺牲他人幸福来换取自己的偷生,宁可自己化作海上的泡沫。”[5]因为王子与邻国公主结合,意味着小美人鱼为王子身份所认同的希望彻底破灭。而一直寻求R认同的陌生女人,虽然从未得到他的认同,但孩子的存在,为陌生女人和R建立了一种隐性的联系。虽然不能成为R的妻子,她却可以成为他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死亡,则意味着这种隐性联系的破裂,陌生女人的精神支柱也随之坍塌。身份认定失败后,小美人鱼主动选择死亡而陌生女人乐观迎接死亡,她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对死亡的超越。
二、一种愁肠,两种心绪
《海》与《陌》其实是同构异质的作品。虽然它们遵循共同的故事模式,但主人公寻求身份认定的心理动机却是不同的。
小美人鱼对爱情的追求和寻求身份认定,是以获得人类灵魂为终极目标的,因为老祖母告诉过她:“只有一个人爱你,把你当作比他父母还要亲切的人的时候;只有当他把他的全部思想和爱情都放到你身上的时候;只有他让牧师把他的右手放在你的手里,答应现在和将来永远对你忠诚的时候,他的灵魂才会转移到你的身上,而你就会得到一份人类的快乐。他就会分给你一个人的灵魂,而同时他自己的灵魂又保持不灭。”
安徒生童话翻译家叶君健认为,小美人鱼对人的灵魂的向往,更多体现为对人的高度肯定,对人类社会的向往。《海》中的“‘人’是以王子的年轻貌美出现的,他充满智慧,举止言谈间表现出他内涵的高度文化,并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品质,感情热烈且富有同情心”[6]。
代表人类社会美好的王子,正是父权社会美化的男性代表。小美人鱼只有等待着象征父权社会的王子的认同和接受,才能在人类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坐标。王子与他人的结合,使小美人鱼不能获得灵魂,实际却是以王子为代表的父权社会对她的拒绝和否定,虽然拥有了人类的外形,但得不到父权社会的认可,就不能成为人,成为女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充分印证了波伏娃的话:“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7]
而陌生女人执著地希望获得R的认可,更多是因为幼年丧父留下的心理阴影。父位的缺失,使陌生女人需要一位精神上的父亲,帮助她在内心世界构建一个完整的家庭,来平衡现实中的不幸;另一方面,母亲与其情感的疏离,使作为孩子的她,急需个玩伴来驱散童年的孤独。
陌生女人在心理上同时需要父亲和玩伴,难怪她第一次见到R,就发现了他“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既有光明的、公开面向世界的一面,也有阴暗的、只有你一人知道的一面”[8]。这恰恰契合了陌生女人的心理需求,以至于多年来,她以一种少女的单纯和执著爱恋着R,期待着R能够认出自己,实际上是寻求精神之父的接纳和认同,确认“父——女”关系,帮助她完成自我精神世界的建构。
无论出于何种心态,小美人鱼和陌生女人以相同的单恋,演绎着不同的精彩,留给千百年后的孩子和长大的人们。小美人鱼也好,陌生女人也好,用她们各自的方式创造了灵魂的永恒,就像大海上泛起的浪花,抑或那身边的一阵清风……
注释:
[1] 杨琦:《我爱故我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哲学底蕴》,《戏剧文学》2006年第6期。
[2] [奥]茨威格:《茨威格文集2》,高中甫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2页。
[3] 杨荣:《茨威格小说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216页。
[4] 杨理沛:《用爱写成的悲伤心曲:我读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5] 李树为:《试论〈海的女儿〉中的自我象征性》,《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6] 韦苇:《〈海的女儿〉的多种解读可能》,《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第3期。
[7]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5页。
[8] [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高中甫、韩耀成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陌生女人;海的女儿;同构异质;父权认同;恋父情结
19世纪,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1805—1875)为长大的成人和正在长大的孩子们创作了《海的女儿》(以下简称《海》)。在作品中,终生未婚的安徒生将其追求爱情而不得的复杂心情注入小美人鱼身上,并传神地表现出来;它也跳出了童话固有的灰姑娘式结局,成为文学史上精美的一页。
20世纪,被誉为“灵魂的猎手”的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也创作了关注女性主体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陌》),它以书信形式倾诉了陌生女人对R的如泣如诉的痴恋情怀,陌生女人也因此成为中外文学画廊中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海的女儿”是“穿过黑夜的天使——安徒生”送给世界的礼物。它讲述涉世之初的小美人鱼,拯救并爱上遇难王子的故事。为了获得王子的爱情和人类的灵魂,她抛弃了三百年的寿命和海底悠闲的生活;为了获得两条腿,她被割去了舌头,失去了甜美的声音,时刻忍受着撕裂鱼尾的痛苦。
当小美人鱼可以和心爱的王子在一起时,却成为“哑巴孤儿”。纵有千般爱恋也无法表达,只能一次次等待着被王子认出来,而王子永远也无法想到身边的她,就是自己的梦中人。当“无言爱情”遭遇王子的“理想婚姻”时,为了王子的幸福,小美人鱼放弃了回归大海的机会,她以高贵、纯洁、无私的爱获得了不灭的灵魂。
《陌》也是一个单恋的爱情故事。“小说的女主人公‘我’从十三岁一见钟情爱上了自己的邻居,一个25岁潇洒倜傥多情风流的作家,一发而可收,从此走上一条爱的不归路。”[1]
为了保持对R的爱情,陌生女人远离同龄人,拒绝青春的快乐;为了获得R的爱情,陌生女人不惜将青春的肉体献给他;为了给予R绝对的自由,陌生女人独自养育他的孩子,沦落风尘也心甘情愿;为了与R保持同步,陌生女人放弃了成为伯爵夫人的机会;“在死神来到她身边时,她最后的、唯一的请求、也是对R第一个请求,竟然是要他别忘了生日那一天给自己买些玫瑰花,因为她再也不能像过去10多年那样在他生日那天给他送玫瑰花了。”[2]陌生女人以惊人的毅力书写着爱情传奇,也铸就了她永恒的灵魂。
一、“海的女儿”化身“陌生女人”,演绎悲伤恋情
《海》和《陌》都是以女性为主,关注单恋心理的作品,摒除体裁、形式、细节处理,不难发现深层文本遵循的共同模式:错位相遇——寻求男性认同——确认失败(死亡超越)。
共同的故事开端——男女主人公错位相遇,体现了感情的错位。天真无邪的女主人公(小美人鱼、陌生女人)深深地爱上了男主人公(王子、R);由于某种原因,男主人公对此却一无所知,爱情天平的失衡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小美人鱼第一次浮出水面就遇见了英俊的王子,那个有着大理石模样的人儿。在王子遭遇海难时义无反顾地救起了他,苏醒的王子感谢了所有人,却不知道小美人鱼的存在。而陌生女人,只因为一个微笑和一句“多谢啊!小姐”就至死不渝地爱上了作家R,却不知道那样的眼神和语气,是他对待所有女人的习惯。
感情的错位源于他们身份和生存环境的错位。小美人鱼虽然贵为海洋公主,但同人类相比,她是低等的生物,所以她向往能拥有人类的灵魂,而年轻、英俊的王子则是人类美好的象征,这种身份的错位不能不引发小美人鱼执著的爱情。无独有偶,身份和生存环境的错位也引发了陌生女人的悲剧。“她自幼丧父,和母亲过着清苦的生活。她腼腆、羞涩、敏感,但又鄙视庸俗无聊、粗野冷漠的生活。13岁时,R成了她的邻居。年轻作家外貌英俊,风度优雅,学识渊博,使她倾倒,爱在她纯洁无瑕的心田里萌芽了。”[3]
积蓄强烈情感的女主人公们,不能自抑的追求心目中的爱情,而她们的方式都是寻求男性对其身份的认同。
为了拥有人类的双腿,小美人鱼失去了甜美的声音。当她终于以人的形象站在王子面前时,却成了“哑巴孤儿”,丧失表达能力的她,只能等待王子认出自己,借助男性的力量来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当她深情凝望王子时,当她用灵魂为王子舞蹈时,小美人鱼多期待能像灰姑娘一样,被王子认出来,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没有水晶鞋帮助的王子,永远也不知道“哑巴孤儿”就是救起他的深海女孩,更不可能帮她确认身份。
如果说小美人鱼的“失语”,等待男性的身份认同,是技术层面的“不会说”;那么陌生女人的“失语”,则是心理层面的“不能说”。
回到维也纳的陌生女人,与R有三次邂逅的机会,第一次是妙龄的女郎、第二次是雍容的贵妇、第三次是香艳的交际花,她一次比一次热切地希望R能认出自己来,无论是纯真年代的少女还是曾经出现在他面前的任何形象。面对无动于衷的R,她只是默默地等待,从不提及自己的过去,即便她爱他已多年,即便她是他孩子的母亲。
“‘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在陌生女人的长信中反复出现,她似乎让我们清楚地听到一声又一声强烈的呼唤:认出我吧!我就是你邻家的小女孩。”[4]为了增加艺术张力,小说中巧妙地设置了类似情节。在被R侮辱为交际花的那个清晨,匆忙离去的陌生女人与老约翰撞了个满怀,即使这短暂的一瞥,老仆人却认出了当年的小姑娘。这种“认出与认不出”的落差,不仅书写了陌生女人的隐痛,更彰显了对男性身份认同的深沉肯定和热切渴望。
炙热的爱情不一定能换来完满的结局,努力寻求身份认同的女主人公们都以失败告终。以爱情为信仰的她们,用生命祭祀着自己的爱情,最终实现了灵魂的超越。
“当王子与邻国公主结婚而她自己面临毁灭的时刻,她本可以杀死王子回归大海,但她不愿意以牺牲他人幸福来换取自己的偷生,宁可自己化作海上的泡沫。”[5]因为王子与邻国公主结合,意味着小美人鱼为王子身份所认同的希望彻底破灭。而一直寻求R认同的陌生女人,虽然从未得到他的认同,但孩子的存在,为陌生女人和R建立了一种隐性的联系。虽然不能成为R的妻子,她却可以成为他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死亡,则意味着这种隐性联系的破裂,陌生女人的精神支柱也随之坍塌。身份认定失败后,小美人鱼主动选择死亡而陌生女人乐观迎接死亡,她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对死亡的超越。
二、一种愁肠,两种心绪
《海》与《陌》其实是同构异质的作品。虽然它们遵循共同的故事模式,但主人公寻求身份认定的心理动机却是不同的。
小美人鱼对爱情的追求和寻求身份认定,是以获得人类灵魂为终极目标的,因为老祖母告诉过她:“只有一个人爱你,把你当作比他父母还要亲切的人的时候;只有当他把他的全部思想和爱情都放到你身上的时候;只有他让牧师把他的右手放在你的手里,答应现在和将来永远对你忠诚的时候,他的灵魂才会转移到你的身上,而你就会得到一份人类的快乐。他就会分给你一个人的灵魂,而同时他自己的灵魂又保持不灭。”
安徒生童话翻译家叶君健认为,小美人鱼对人的灵魂的向往,更多体现为对人的高度肯定,对人类社会的向往。《海》中的“‘人’是以王子的年轻貌美出现的,他充满智慧,举止言谈间表现出他内涵的高度文化,并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品质,感情热烈且富有同情心”[6]。
代表人类社会美好的王子,正是父权社会美化的男性代表。小美人鱼只有等待着象征父权社会的王子的认同和接受,才能在人类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坐标。王子与他人的结合,使小美人鱼不能获得灵魂,实际却是以王子为代表的父权社会对她的拒绝和否定,虽然拥有了人类的外形,但得不到父权社会的认可,就不能成为人,成为女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充分印证了波伏娃的话:“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7]
而陌生女人执著地希望获得R的认可,更多是因为幼年丧父留下的心理阴影。父位的缺失,使陌生女人需要一位精神上的父亲,帮助她在内心世界构建一个完整的家庭,来平衡现实中的不幸;另一方面,母亲与其情感的疏离,使作为孩子的她,急需个玩伴来驱散童年的孤独。
陌生女人在心理上同时需要父亲和玩伴,难怪她第一次见到R,就发现了他“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既有光明的、公开面向世界的一面,也有阴暗的、只有你一人知道的一面”[8]。这恰恰契合了陌生女人的心理需求,以至于多年来,她以一种少女的单纯和执著爱恋着R,期待着R能够认出自己,实际上是寻求精神之父的接纳和认同,确认“父——女”关系,帮助她完成自我精神世界的建构。
无论出于何种心态,小美人鱼和陌生女人以相同的单恋,演绎着不同的精彩,留给千百年后的孩子和长大的人们。小美人鱼也好,陌生女人也好,用她们各自的方式创造了灵魂的永恒,就像大海上泛起的浪花,抑或那身边的一阵清风……
注释:
[1] 杨琦:《我爱故我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哲学底蕴》,《戏剧文学》2006年第6期。
[2] [奥]茨威格:《茨威格文集2》,高中甫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2页。
[3] 杨荣:《茨威格小说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216页。
[4] 杨理沛:《用爱写成的悲伤心曲:我读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5] 李树为:《试论〈海的女儿〉中的自我象征性》,《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6] 韦苇:《〈海的女儿〉的多种解读可能》,《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第3期。
[7]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5页。
[8] [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高中甫、韩耀成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