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学校推荐我参加县优质课竞赛活动,选的课题是“长方体的认识”。由于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都会设计“拼一拼”的环节,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感悟棱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在备课中也设计了“拼一拼”的环节。
第一次试教片断回放:
先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长方体,并通过交流感受长方体是指物体的形状,体会长方体的本质属性,再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安排“拼一拼”环节,旨在通过用小棒拼搭长方体的框架,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我提前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为每组准备长度不同的三种颜色的小棒各5根,三向插口10个,请学生拼搭长方体框架,记录用材料情况,并观察思考不同长度的小棒所处的位置和所用的根数。经过交流后绝大多数小组成功地拼搭成了长方体框架,只有一个小组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经过教师的简单指导也拼搭成了长方体框架。各组在汇报用材料情况时,都是“一共用了12根小棒,三种颜色的小棒各用了4根”。由于在拼搭的过程中,学生都感知到相同颜色小棒必须放在相对的位置,才能拼搭成长方体框架。因此,接下来的交流显得较为顺畅,学生很快总结出“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中4条棱的长度相等”。
课后研讨:
在课后的研讨交流中,大家都认为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小棒拼搭长方体框架,感悟长方体棱的特征环节设计原意是好的。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动手操作,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对比、交流中得出有关长方体的特征,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的结论。但也有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所有小组拼搭的长方体框架形状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拼出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呢?”究其原因是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有明显的局限性,导致每个小组拼出的长方体框架一模一样,特殊的长方体无法拼出,使“拼一拼”活动挑战性不强,给学生的创造空间不大。
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拼一拼”环节在突破长方体特征认识中的作用,增强操作活动对思维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一个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各位同仁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讨,提出了两种重构的设想。之后,我对这个环节的教学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对两种不同的重构设想进行了两次教学尝试。
重构试教片断回放:
教师为每小组提供三种颜色一样但长度不同、数量足够多的小棒和三向插口,看看能拼搭成多少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框架。整个拼搭活动的用时较长,热烈的讨论伴随操作活动的始终。多数小组经过多次实验后,成功拼搭出了多个长方体框架,其中个别小组拼搭出了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框架和正方体框架,但是对于“正方体是不是长方体”,小组内出现了争议。
在汇报交流时,我先将各小组拼搭出的作品集中在一起,请学生分类,然后按分类分别研究棱的特征。学生发现无论哪一类长方体都有12条棱,这12条棱可以分成相对的3组,每组中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同时发现有的长方体由于两组棱的长度相等,拼搭出的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另外四个面完全一样,并发现如果3组棱的长度全部相等,拼搭出的长方体就是正方体了。学生还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类比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由此进一步明确了正方体的特征。在交流拼搭一般长方体的经验时,学生达成了一定要把相同长度的小棒放在相对应的位置才能迅速拼搭出一个长方体的共识。在共享成功拼搭长方体框架的同时,学生建构了对长方体棱的特征的认识。
课后研讨:
在这次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颜色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小棒,减少了拼搭过程中的心理暗示,学生更多地关注不同长度的小棒在哪些位置,进而使学生的思维方向更集中于研究棱的特征。由于所提供的小棒颜色相同且数量充足,因此拼搭过程的挑战性强。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情绪高涨,创新思维得到较大的发挥,拼搭出的长方体框架多种多样,进而为研究长方体棱的特征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由于特殊长方体棱的特征不像普通长方体那样突出,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不容易得出有关的结论,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总结出普通长方体的特征,再让学生对比另两类特殊的长方体,让学生自己观察、提炼、总结棱的特征。这样使学生对普通长方体和特殊长方体棱的特征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认识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顺应学生学习规律的设计,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自我反思:
相对于原来的教学设计,这里的“拼一拼”活动有一定的挑战性,之后的分类、交流到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以及普通长方体与特殊长方体的关系,整个活动用时较长,显然是由于重构中为学生提供的拼搭材料造成的。但是,正因为所提供的拼搭材料没有了暗示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思维冲击不一样了,动手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均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也体现了数学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结论,而是授之以渔的过程。“智慧蕴藏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积累了学习的经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责编 杜 华)
第一次试教片断回放:
先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长方体,并通过交流感受长方体是指物体的形状,体会长方体的本质属性,再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安排“拼一拼”环节,旨在通过用小棒拼搭长方体的框架,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我提前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为每组准备长度不同的三种颜色的小棒各5根,三向插口10个,请学生拼搭长方体框架,记录用材料情况,并观察思考不同长度的小棒所处的位置和所用的根数。经过交流后绝大多数小组成功地拼搭成了长方体框架,只有一个小组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经过教师的简单指导也拼搭成了长方体框架。各组在汇报用材料情况时,都是“一共用了12根小棒,三种颜色的小棒各用了4根”。由于在拼搭的过程中,学生都感知到相同颜色小棒必须放在相对的位置,才能拼搭成长方体框架。因此,接下来的交流显得较为顺畅,学生很快总结出“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中4条棱的长度相等”。
课后研讨:
在课后的研讨交流中,大家都认为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小棒拼搭长方体框架,感悟长方体棱的特征环节设计原意是好的。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动手操作,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对比、交流中得出有关长方体的特征,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的结论。但也有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所有小组拼搭的长方体框架形状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拼出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呢?”究其原因是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有明显的局限性,导致每个小组拼出的长方体框架一模一样,特殊的长方体无法拼出,使“拼一拼”活动挑战性不强,给学生的创造空间不大。
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拼一拼”环节在突破长方体特征认识中的作用,增强操作活动对思维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一个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各位同仁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讨,提出了两种重构的设想。之后,我对这个环节的教学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对两种不同的重构设想进行了两次教学尝试。
重构试教片断回放:
教师为每小组提供三种颜色一样但长度不同、数量足够多的小棒和三向插口,看看能拼搭成多少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框架。整个拼搭活动的用时较长,热烈的讨论伴随操作活动的始终。多数小组经过多次实验后,成功拼搭出了多个长方体框架,其中个别小组拼搭出了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框架和正方体框架,但是对于“正方体是不是长方体”,小组内出现了争议。
在汇报交流时,我先将各小组拼搭出的作品集中在一起,请学生分类,然后按分类分别研究棱的特征。学生发现无论哪一类长方体都有12条棱,这12条棱可以分成相对的3组,每组中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同时发现有的长方体由于两组棱的长度相等,拼搭出的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另外四个面完全一样,并发现如果3组棱的长度全部相等,拼搭出的长方体就是正方体了。学生还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类比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由此进一步明确了正方体的特征。在交流拼搭一般长方体的经验时,学生达成了一定要把相同长度的小棒放在相对应的位置才能迅速拼搭出一个长方体的共识。在共享成功拼搭长方体框架的同时,学生建构了对长方体棱的特征的认识。
课后研讨:
在这次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颜色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小棒,减少了拼搭过程中的心理暗示,学生更多地关注不同长度的小棒在哪些位置,进而使学生的思维方向更集中于研究棱的特征。由于所提供的小棒颜色相同且数量充足,因此拼搭过程的挑战性强。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情绪高涨,创新思维得到较大的发挥,拼搭出的长方体框架多种多样,进而为研究长方体棱的特征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由于特殊长方体棱的特征不像普通长方体那样突出,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不容易得出有关的结论,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总结出普通长方体的特征,再让学生对比另两类特殊的长方体,让学生自己观察、提炼、总结棱的特征。这样使学生对普通长方体和特殊长方体棱的特征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认识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顺应学生学习规律的设计,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自我反思:
相对于原来的教学设计,这里的“拼一拼”活动有一定的挑战性,之后的分类、交流到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以及普通长方体与特殊长方体的关系,整个活动用时较长,显然是由于重构中为学生提供的拼搭材料造成的。但是,正因为所提供的拼搭材料没有了暗示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思维冲击不一样了,动手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均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也体现了数学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结论,而是授之以渔的过程。“智慧蕴藏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积累了学习的经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