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考物理均分与2008年、2007年相比下降了近10.2%。这一数据一方面表明高中生的考试成绩出现下降,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出现了困难。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教师必须从造成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出发,有针对性地改善物理教学工作。
一、引起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引起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
(1)学生因素。高中学校在高二时期会对学生实施文、理分科,不少学生未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盲目地选科,最终造成对所选科目缺乏兴趣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另外,物理基础的差异也会引起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
(2)教师因素。教师是物理教学工作的引导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教学角色。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容易误导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看法。如:物理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对于物理的概念、规律等抽象化的讲解会导致学生对概念知识理解不透彻而难以掌握基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沉闷,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枯燥无味。
(3)学校因素。有的学校对于物理学科的教学并未提供足够的教学条件,最明显的就是物理实验室、实验器材等器具的缺乏,这造成了学生在实验室不能得到更为科学准确的实验数据,使实践数据与理论数据存在很大的差异,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判别理解。
二、培养思维能力,倡导自主学习
解决学生的物理学习障碍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大脑“活起来”,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1)抽象思维。高中物理不再局限于对物理想象的研究,而是逐渐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概念来阐述物理规律,基本上是“抽象—抽象”的思维模式,因而需要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如:讲到《牛顿第二定律》时,可以把定律中加速度、力的关系及有关物理量的概念当成授课重点,让学生清楚理解概念后对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理解阐述,在对物理概念、规律进行“引入”和“推导”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创造性思维。创新是永恒的主题,适用于任何科目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学会逐步引导,层层递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讲解到《摩擦力》相关知识时,我先讲述了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熟悉。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导致摩擦力的原因、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消除摩擦力的方法”等问题,并结合拉动木块、推动小车等具体实验进行验证,通过这一过程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改进创新。
(3)批判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过:“一切物理知识总是在批判、怀疑中诞生的。”物理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提出的怀疑,并积极鼓励学生对现有的书本教材进行怀疑、建议,甚至批判。例如: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重力一直都是极为隐藏的“已知条件”,很多学生都会将其忽略掉。在求解合力时,我故意将重力排除在外,然后问学生答案是否正确,学生经过思考后大胆指出了其中的“缺陷”。
三、完善实验教学,理论结合实践
物理课程涉及了很多概念、规律,这些抽象的知识若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改进实验教学必不可少。
(1)正确操作仪器。实验仪器的使用是否准确直接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不同试验器材的操作方法,以保证整个实验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如:考虑到打点计时器的故障发生率最高,我安排了“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这一实验,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器材的原理及故障原因有所熟悉,既培养学生规范使用的习惯,也增加了学生的故障处理知识。
(2)引导学生实验。在上实验课前,需要向学生介绍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与分析,感受物理知识在实验中的产生过程。例如: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首先向学生提供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数据,给定电流、电压额定值,再提出R=U/I公式对电阻的阻值进行测量。教师对于学生的电路设计、连接应做好指导工作,从多种线路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3)验证实验结果。由于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为了保证物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最好进行反复实验以对知识进行验证。注重理论、实践的相互验证,可以促进学生养成对实验数据及时检验的习惯,学会避免实验中的误差因素。
解决高中物理学习障碍,需对引发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际的实验教学两大方面开展工作,以帮助学生轻松学习物理知识,感受实验教学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
一、引起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引起物理学习障碍的原因:
(1)学生因素。高中学校在高二时期会对学生实施文、理分科,不少学生未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盲目地选科,最终造成对所选科目缺乏兴趣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另外,物理基础的差异也会引起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
(2)教师因素。教师是物理教学工作的引导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教学角色。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容易误导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看法。如:物理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对于物理的概念、规律等抽象化的讲解会导致学生对概念知识理解不透彻而难以掌握基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沉闷,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枯燥无味。
(3)学校因素。有的学校对于物理学科的教学并未提供足够的教学条件,最明显的就是物理实验室、实验器材等器具的缺乏,这造成了学生在实验室不能得到更为科学准确的实验数据,使实践数据与理论数据存在很大的差异,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判别理解。
二、培养思维能力,倡导自主学习
解决学生的物理学习障碍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大脑“活起来”,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1)抽象思维。高中物理不再局限于对物理想象的研究,而是逐渐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概念来阐述物理规律,基本上是“抽象—抽象”的思维模式,因而需要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如:讲到《牛顿第二定律》时,可以把定律中加速度、力的关系及有关物理量的概念当成授课重点,让学生清楚理解概念后对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理解阐述,在对物理概念、规律进行“引入”和“推导”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创造性思维。创新是永恒的主题,适用于任何科目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学会逐步引导,层层递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讲解到《摩擦力》相关知识时,我先讲述了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熟悉。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导致摩擦力的原因、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消除摩擦力的方法”等问题,并结合拉动木块、推动小车等具体实验进行验证,通过这一过程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改进创新。
(3)批判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过:“一切物理知识总是在批判、怀疑中诞生的。”物理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提出的怀疑,并积极鼓励学生对现有的书本教材进行怀疑、建议,甚至批判。例如: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重力一直都是极为隐藏的“已知条件”,很多学生都会将其忽略掉。在求解合力时,我故意将重力排除在外,然后问学生答案是否正确,学生经过思考后大胆指出了其中的“缺陷”。
三、完善实验教学,理论结合实践
物理课程涉及了很多概念、规律,这些抽象的知识若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改进实验教学必不可少。
(1)正确操作仪器。实验仪器的使用是否准确直接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不同试验器材的操作方法,以保证整个实验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如:考虑到打点计时器的故障发生率最高,我安排了“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这一实验,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器材的原理及故障原因有所熟悉,既培养学生规范使用的习惯,也增加了学生的故障处理知识。
(2)引导学生实验。在上实验课前,需要向学生介绍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与分析,感受物理知识在实验中的产生过程。例如: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首先向学生提供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数据,给定电流、电压额定值,再提出R=U/I公式对电阻的阻值进行测量。教师对于学生的电路设计、连接应做好指导工作,从多种线路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3)验证实验结果。由于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为了保证物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最好进行反复实验以对知识进行验证。注重理论、实践的相互验证,可以促进学生养成对实验数据及时检验的习惯,学会避免实验中的误差因素。
解决高中物理学习障碍,需对引发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际的实验教学两大方面开展工作,以帮助学生轻松学习物理知识,感受实验教学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