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呜……妈妈,珊珊好想你,呜……”一看到妈妈的头像,江珊便忍不住哭了起来,张开小手一把抱住了电脑屏幕。“珊珊,好女儿,妈妈也想你呀!”江珊的妈妈看到视频里的女儿后,也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暖暖的母女情如潮水般霎时涌上她们的心头,相隔千里而在电脑前“相对而泣”。“乖,珊珊乖,不哭了。”妈妈边抹着眼泪,边安慰着江珊,“今年过年我和你爸爸一定回来看你!”江珊一边哽咽着,一边一个劲地点着头,挂着晶莹泪珠的脸庞顿时露出灿烂的笑脸。
这一幕,发生在黟县红旗幼儿园的“留守幼儿之家”里,幼儿江珊正通过“QQ”的语音视频聊天,与远在上海打工的父母“温馨团聚”。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出现了大批与江珊一样的“留守幼儿”: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或做生意,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家里,有的跟爷爷、奶奶生活,有的由伯父、伯母托管,有的跟姨妈、姨父暂住,有的……别说跟父母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有的连见面都很困难。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父母的关爱是极其重要的。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可替代的。“留守幼儿”的许多烦恼和问题需要有倾诉的渠道和正确的引导,但长时间缺少与父母交流,造成“留守幼儿”这个特殊群体的一个共同问题——“情感饥饿”。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孩子的“情感饥饿”问题?我园近年来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开通了教师与家长的QQ群,利用QQ语音视频这一现代手段,让幼儿通过“QQ”的语音视频聊天形式,与父母“面对面”地聊天,使父母与孩子经常“见见面”,相互感觉彼此的牵挂和问候,充分感受亲情的呵护和滋润。
网络传情快捷方便,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及时“相见”,以解幼儿的相思之苦。我班的潘晓婷小朋友,原本是一个爱说爱笑爱闹的小女孩,可自从过了年开学以来,入园后整天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不主动和小朋友们嬉戏玩耍,像有什么心事似的。经了解,原来父母打算过几天就要到外面去打工了,所以她每天入园后总担心父母会突然离开她,回家看不到爸爸妈妈了。几天后的一天,婷婷哭闹着来到幼儿园,小手紧紧拽着奶奶的衣袖,嘴里不停地喊着:“我不上幼儿园,我要妈妈,我要跟妈妈去……”经过老师的安慰和劝导,才渐渐平静下来。但是她的情绪一直比较低落,游戏活动中神情呆板迟钝。第二天入园时,仍旧“上演”着昨日那般撕心裂肺的“哭闹剧”。后来,我积极联系到婷婷的父母,通过手机短信告诉家长自己的QQ号并约定时间,让婷婷在QQ上与父母“见面、交谈”,诉说着自己的思念。几天过后,婷婷不再哭闹了,每天总能开开心心入园,以前那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又回来了。放学时,奶奶来接她,她兴奋地拉着奶奶的手说:“奶奶,今天我在幼儿园又见到妈妈了,妈妈说我变漂亮了,我真高兴呀。我要天天上幼儿园看妈妈!”
通过QQ视频聊天,不仅能听到对方声音,还能看到彼此的表情,音容笑貌尽现眼前。家长通过视频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既经济又使孩子远离了孤独,弥补了亲情的缺失。我班的江海俊小朋友,是一个少言寡语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从小就跟爷爷奶奶,还有大伯大婶住在一起。家中,他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呆在角落里,看着哥哥偎依在大婶的怀里;大婶唱着歌儿给哥哥剪指甲;散步时大婶牵着哥哥的手轻轻地荡啊荡。他有多羡慕啊!可是,父母偶尔打来一个电话,也是寒暄几句,然后就以“长途电话费很贵,手机快没钱了,下次再打来”为理由而挂断了。久而久之,他渐渐对父母产生了误解乃至怨恨。即使父母过年回家,他也不愿与父母说话。我了解到情况后,除了承担起孩子“代理妈妈”的职责外,我还主动添加俊俊父母的QQ,通过每周的视频聊天,让俊俊时刻感觉到父母就在身边,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由此打破了这家父母与儿子之间的“坚冰”,俊俊也从沉默寡言变得活泼开朗了。
随着“网络家访”逐渐成为教师与家长,特别是留守幼儿家长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它促使双方及时沟通,达成共识,提升日常教育教学质量。
今年我园开展“庆六一、亲子同乐”的活动,初步设想是邀请在本地的家长来参加此次活动。我班的周北潭小朋友很想参加此次“亲子乐”活动,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于是他就在QQ视频上央求爸爸妈妈回家,和他一起参加活动。随后,我在“网络家访”中得知这一情况,便向园长建议:父母在外打工的家庭也可邀请爷爷奶奶代替参加“亲子乐”活动。在六一活动当天,周北潭表现十分出色,在热烈的掌声中映衬着这张绽放的笑脸,十分可爱。后来,周北潭还通过视频告诉在杭州打工的父母,讲述着自己在“庆六一、亲子乐”活动中的快乐。
我园“亲情QQ”的开通,“网络心桥”的架设,拉近了留守幼儿与父母的距离,促进了留守幼儿与父母间的交流和沟通,缓解了他们亲情缺失的心理焦虑情绪,让家长不花钱也可“面对面”地了解孩子生活、学习状况,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让“留守的花儿”一样灿烂开放!
这一幕,发生在黟县红旗幼儿园的“留守幼儿之家”里,幼儿江珊正通过“QQ”的语音视频聊天,与远在上海打工的父母“温馨团聚”。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出现了大批与江珊一样的“留守幼儿”: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或做生意,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家里,有的跟爷爷、奶奶生活,有的由伯父、伯母托管,有的跟姨妈、姨父暂住,有的……别说跟父母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有的连见面都很困难。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父母的关爱是极其重要的。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可替代的。“留守幼儿”的许多烦恼和问题需要有倾诉的渠道和正确的引导,但长时间缺少与父母交流,造成“留守幼儿”这个特殊群体的一个共同问题——“情感饥饿”。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孩子的“情感饥饿”问题?我园近年来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开通了教师与家长的QQ群,利用QQ语音视频这一现代手段,让幼儿通过“QQ”的语音视频聊天形式,与父母“面对面”地聊天,使父母与孩子经常“见见面”,相互感觉彼此的牵挂和问候,充分感受亲情的呵护和滋润。
网络传情快捷方便,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及时“相见”,以解幼儿的相思之苦。我班的潘晓婷小朋友,原本是一个爱说爱笑爱闹的小女孩,可自从过了年开学以来,入园后整天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不主动和小朋友们嬉戏玩耍,像有什么心事似的。经了解,原来父母打算过几天就要到外面去打工了,所以她每天入园后总担心父母会突然离开她,回家看不到爸爸妈妈了。几天后的一天,婷婷哭闹着来到幼儿园,小手紧紧拽着奶奶的衣袖,嘴里不停地喊着:“我不上幼儿园,我要妈妈,我要跟妈妈去……”经过老师的安慰和劝导,才渐渐平静下来。但是她的情绪一直比较低落,游戏活动中神情呆板迟钝。第二天入园时,仍旧“上演”着昨日那般撕心裂肺的“哭闹剧”。后来,我积极联系到婷婷的父母,通过手机短信告诉家长自己的QQ号并约定时间,让婷婷在QQ上与父母“见面、交谈”,诉说着自己的思念。几天过后,婷婷不再哭闹了,每天总能开开心心入园,以前那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又回来了。放学时,奶奶来接她,她兴奋地拉着奶奶的手说:“奶奶,今天我在幼儿园又见到妈妈了,妈妈说我变漂亮了,我真高兴呀。我要天天上幼儿园看妈妈!”
通过QQ视频聊天,不仅能听到对方声音,还能看到彼此的表情,音容笑貌尽现眼前。家长通过视频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既经济又使孩子远离了孤独,弥补了亲情的缺失。我班的江海俊小朋友,是一个少言寡语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从小就跟爷爷奶奶,还有大伯大婶住在一起。家中,他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呆在角落里,看着哥哥偎依在大婶的怀里;大婶唱着歌儿给哥哥剪指甲;散步时大婶牵着哥哥的手轻轻地荡啊荡。他有多羡慕啊!可是,父母偶尔打来一个电话,也是寒暄几句,然后就以“长途电话费很贵,手机快没钱了,下次再打来”为理由而挂断了。久而久之,他渐渐对父母产生了误解乃至怨恨。即使父母过年回家,他也不愿与父母说话。我了解到情况后,除了承担起孩子“代理妈妈”的职责外,我还主动添加俊俊父母的QQ,通过每周的视频聊天,让俊俊时刻感觉到父母就在身边,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由此打破了这家父母与儿子之间的“坚冰”,俊俊也从沉默寡言变得活泼开朗了。
随着“网络家访”逐渐成为教师与家长,特别是留守幼儿家长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它促使双方及时沟通,达成共识,提升日常教育教学质量。
今年我园开展“庆六一、亲子同乐”的活动,初步设想是邀请在本地的家长来参加此次活动。我班的周北潭小朋友很想参加此次“亲子乐”活动,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于是他就在QQ视频上央求爸爸妈妈回家,和他一起参加活动。随后,我在“网络家访”中得知这一情况,便向园长建议:父母在外打工的家庭也可邀请爷爷奶奶代替参加“亲子乐”活动。在六一活动当天,周北潭表现十分出色,在热烈的掌声中映衬着这张绽放的笑脸,十分可爱。后来,周北潭还通过视频告诉在杭州打工的父母,讲述着自己在“庆六一、亲子乐”活动中的快乐。
我园“亲情QQ”的开通,“网络心桥”的架设,拉近了留守幼儿与父母的距离,促进了留守幼儿与父母间的交流和沟通,缓解了他们亲情缺失的心理焦虑情绪,让家长不花钱也可“面对面”地了解孩子生活、学习状况,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让“留守的花儿”一样灿烂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