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的奖励与惩罚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奖励和惩罚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属于外加的激励作用。当学生对学习没有自发的内在动机时,教师或家长常用奖励或惩罚的办法来加以激励。但是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正确与否十分重要,需十分慎重,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在教学中,应正确认识奖励对学生的作用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表扬,能促进学生努力向前。使用这种因素来推动学习,在我国中小学较为普遍。首先,奖励作为一种诱因,反映了学生的自尊需要,同时这种诱因又正好与学习目标联系在一起,学生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取得好成绩,方可达到获奖的目标,使需要得到满足;其次,学生受到奖励往往扩大和加强他的学习动机,是由于奖励在某一时刻满足了某些内驱力,因此它们能更为持久地增强那些当时得到满足的内驱力,起到一种强化的作用。如学生取得好成绩或得到教师的赞扬,都会由衷地高兴,以后听课、做作业也更加认真。 奖励的这种外加的激励作用,虽然对学习的促进有效果,但若用之过分或过多,则可能失去效力,甚至发生弊端。比如: 1.学习目标的转移。奖励如若用之不当,则可能导致舍本求末的倾向。即将主要的学习目标置于脑后,而专着重于当前的奖励。 2.物质欲望的引起。学校如若采用过分的奖励措施,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有的学生可能只贪求物质欲望的满足,而非真正爱好学习。如若没有奖励,则不再努力学习。 3.竞争的影响。在一个班级中,有奖励便有竞争,实际表明竞争结果往往产生一些消极影响:(1)使学习迟缓的人丧失信心;(2)使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引起骄傲情绪,甚至产生虚荣心;(3)也容易引起不合作,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个人主义倾向。
  2在教学中,应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对学生的惩罚
  对惩罚的作用,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从狭义上来看,惩罚对学习起着促进作用,如对学习不及格、在班级中落后的学生进行适度惩罚,对其有一种激励的作用。学生由于成绩不好,就会产生一种不足感,适度的惩罚能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使其在学习活动中,改进方法,并克服不注意、拖沓、懒散的习惯,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表明,在学校不使用这种惩罚是不可能的,外界的这种否定的反馈信息在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惩罚对于控制不良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方法,仍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因此,绝对地否认惩罚在激发学习动机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从广义上来看,如对学生的责怪、训斥、讽刺、挖苦、施加压力、逼迫用功、体罚等,则与其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作用,不如说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太严厉的惩罚,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让学生感到委屈、伤心、纷乱、惶恐或忧郁、高度焦虑和紧张等情绪。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惩罚可能对学生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本来,惩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热爱学习,不致懒惰。若施之以惩罚,结果使学生更不热爱学习,甚至厌学,更不能将功课做好,加上情绪的干扰,理智便难起作用,以致学习无效。所以说这种惩罚对学生施用,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尤其是体罚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它会损害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3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奖惩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奖励或惩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均有很大的影响。要明确的是奖惩的效果随着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知识水平、师生关系等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曾以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学生为例,让他们学习语文与数学问题解答。低、中年级的儿童均分为两组:一组专受表扬 ,对另一组则只矫正错误。数月之后,两组同受测验,其结果表现低年级和中年级的情况截然不同:低年级专受表扬组较之矫正错误组的成绩为优;而中年级的儿童则完全相反,矫正错误组较之专受表扬组的成绩为优。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年幼的儿童乐于接受表面的奖励,而年龄稍长的儿童,则对教师的表扬究竟是故意或符合实际情况有新的理解。可见,奖励和惩罚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作用。又如,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教师使用奖励和惩罚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容易滋长骄傲情绪的学生,要严格要求,进一步指出其不足之处,指出努力的方向,激励他们继续上进;对那些个性较弱的学生,就应该多表扬,少批评,尤其不应当处罚,否则会使他们丧失上进的信心。
其他文献
后进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差生”,是教育中不可回避的群体。转化后进生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且义不容辞的责任。所谓的“双差生”当然是多方面的差,但每个人都有其闪光面,何况是正处于生长期的少年学生。我们可以用心来感化他们,让他们也步入正常轨道。作为多年的班主任,我就转化后进生谈几点个人体会与认识。  1用爱心去抹平后进生的心灵伤痛  “爱”字中间一颗心。难怪人们将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没有
期刊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我校所处环境的影响,使我校生源素质明显下降,因此,转化后进生成了我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最棘手也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他们大都学习习惯较差,惰性大,思想认识差、而且大都比较固执。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是当前形势下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现结合自己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体会,谈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后进生的情况分析  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我遇到的后进生主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大胆尝试了“将绘画融于阅读,拓展想象空间”的读书方法,训练学生在读文时脑中形成图像,从文章中所描绘的画面,引出自己脑海里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和形象。如果把想象到的画面动手画下来,或者表演出来,或者用口把头脑中形成的图象描述出来。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借以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智力,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1将绘画融于阅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着重大意义  1.1将绘画融于阅读有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分析2010年的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总结出“农业考点”带有共性的试题走向。并联系新课标必修和选修教材的内容,结合高考复习的实际,提出教学的相应对策,以求更科学、合理、高效地搞好高三的地理复习。  【关键词】试题走向;新课标;高考地理;  相应对策“无农不稳”是对农业在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描述。在目前的中国,农业基础地位勿庸质疑,但农村土地被侵占、农民权益被侵害、农业发展徘徊不前、农
期刊
【摘要】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而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违背美术欣赏教学规律的一些误区。本文就美术欣赏教学中潜在的种种误区进行揭示,从理性上进行剖析,同时尝试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矫正策略。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误区;作品
期刊
随着教育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学教法的探讨越来越丰富多彩,但学生却觉得语文学习越来越狭隘、语文教材越来越远离活生生的现实。因而对语文学习和语文教材愈加疏远和厌倦。不少学生认为课文中的东西太遥远了,那些文章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与现代的社会很难对上号。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折射。应试教育衡量学生的质量,主要是分数,分数上不去,什么也没得说,因而学生把主要精力用于攻读书本,
期刊
【摘要】演示实验必须成功,演示实验要保证安全,演示实验要正确示范,演示实验要简易快速节约,演示实验要引导思维。  【关键词】演示;  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演示实验室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  演示实验目的要明确,并富有针对性。教师演示实验时,许多学
期刊
【摘要】针对大学本科计算机课程教育中出现的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一般,学生积极性较低的等问题,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理念,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探讨了其在教学环节中的实际应用。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加深课程内容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理论课程;改革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知识的应用面越发宽泛。同时,根据摩尔定理,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呈现爆
期刊
1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  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问题较多,困难较大。为了加强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语文教学提供必要的经验和借鉴。我们在近两年内,对中学生进行了学习心理和学习问题的调查与测试,根据对六、八年级、高一、高二年级165人的抽验调查,有22%的学生“比较厌恶写作文”;55%的学生“怕写作文”;“比较爱写作文”的只占23%。  有关心理问题,详见表1-表2。  调查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
期刊
在教育教学中时常听到情景教学这四个字,那么什么是情景教学呢?情景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与学习有关的问题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求知欲,能够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中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现对其作出如下总结。  1激发情感,加深学生理解能力  创设情境很重要的是要激发情感,发挥学生理解与语言表达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细致入微地理解课文语言。教材中的篇篇课文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