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2010年高考落下帷幕,黑龙江省的第一轮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笔者有幸全程参与了第一轮新课改的教学工作,尤其是经历了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感触很深,收获颇多,为笔者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尤其是高三年级的复习备考作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依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反拔作用。笔者认为,高三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充分开发利用新教材等课程资源,建立一种多维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整合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适应新课改下高考对英语科目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考 英语 复习
纵观今年我省新课改后第一次高考英语试题,全卷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和新课标的要求,即“重基础,看语境,贴生活”,同时兼顾了对学生能力、文化意识和应试方面的考查。以笔者多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经验来看,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从某种意义上看,它并非单纯的考场发挥,而在于高三这一年的复习质量。本文将对如何做好新课改下高考英语复习阶段的工作进行阐述。
首先、研读“新课标”,以“标”为导,备战高考
想要理解什么是新课改下的高考英语复习教学,就要首先清楚新课改前后的高考英语有什么不同。相较于以前的《教学大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标”)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及学生在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具体包括:①从词汇上看,“新课标”要求的数量较之前大幅增加,由原来的2500个词汇扩展至3300词汇及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八级目标);②从语法上看,“新课标”首次将虚拟语气明确列为考查范围,重申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倡语法要从用的角度出发,强调语法教学不能局限于语法范畴内,必须与逻辑思维、文化意识、篇章语境、题材体裁、词汇等联系起来,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法意识,确保语言使用的准确性。③从题型上看,阅读理解由原来的五篇减为四篇(30分),新增加了一篇“七选五”阅读(10分);改错由原来的“整行”改错变为“语篇”改错。④从出题角度看,试卷通篇重视基础知识,立足语境运用,强化文化意识,注重考查学生应变不同题型的综合适应能力,把实际使用英语能力的考查放在第一位。可以说,这四个方面变化给新高三的师生复习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想要取得理想分数,就必须夯实基础,让听、说、读、写并驾齐驱。
其次、夯实基础,突出主干,以“读”带“用”
夯实词汇基础,突出语法主干是提高英语的保证。以汉语为例,汉字不认识,语法不会用,如何能准确地和他人进行沟通?笔者经常和学生说,词汇是“籽”,语法是“坑”,我们只有按“坑”放“籽”,才能结“果”。对于“籽”,要背诵,对于“坑”,我们要掌握规律。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以“读”带“用”是解决二者很有效的方法。以2010黑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为例:整篇试题把重点定位在语篇上,即使是单项填空也要给考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语言情景,即在总体上的考查点为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听力是在正确理解所听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答题过程;完形和改错旨在全面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是典型的语言输出过程,即将平日通过“听”“读”输入头脑的信息加工过后“用”出来,以上所有内容均与“读”有关。所以为了“用”,就必须多“读”,通过有质量的“读”,促进“听”、“写”,以“读”带“用”对高三学生复习是十分必要的过程。另外,虽然目前高考并没有把“说”当成是必考项目(报考外语专业除外),但是“新课标”明确规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表达能力中包含了“说”,“说”也是“用”的过程。只用平日多读英语材料,多在头脑中储存有用的英语信息,通过“读”来增加词汇量,通过“读”来理解掌握语法,通过“读”辨别英汉思维差异,进而说出一口地道的流利的英文。另外,在平日教学中把阅读和写作、改错和写作相结合,即在阅读后进行写作模仿训练,在写作中加强改错训练也是提高英语成绩不错的办法。
第三、训练学生走有自己特色的解题之路
身为高三一线教师,我们平日最常教给学生的是以下通用的解题策略:①听力要先审题、找区分(选项之间)、勤动手(记数字等)、知大意(略细节)。②单选要重语境、看结构、明差异(英汉),弃定式(思维);③完形要览全文、重结构、晓主旨、抓语境,排除干扰,首尾连贯呼应。④阅读要以“量”促“质”,扩大词汇、明确问题、关注差异、增强语感。⑤短文改错要知出处(常出错类型)、改错误、再检查。⑥书面表达要题义切、中心明、语言顺、书写靓,卷面净”等。以上所有的这些方法都是从教多年的教师依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非常有用,但是想要打高分超越“极点”,则要另辟捷径。这是因为在实际考试中,尤其是具有选拔意义的高考,总会有那么几道通用解题技巧不适用的“难题”,如2010年黑龙江省的高考试题完形填空中的44、45、48、50、54题就是拉开档次的题,这几题考查了词汇、语法、语境等多方面综合知识,这样的题需要借助多个解题技巧、调动多个知识点才能做对,而这种综合性的解题能力需要学生自身形成适合自己的、有自己特色的解题技巧体系,而这样的体系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自己总结。举例来说,有的学生当学习达到至高境界之后,单凭“直觉”,就能做出很多题目,而这种“直觉”就是此类考生自己独一无二的解题策略。
最后,心态平和,不以“难”悲,不以“易”喜。
笔者在关注高考成绩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平日考试第一的学生在高考中却考不了第一,心理学家叫这种为“约翰逊”效应。此效应得名于一位叫约翰逊的运动员。他平时训练成绩不俗,但在关键赛场上却连连失利。如何避免“约翰逊”效应是教师面I临的一个课题。作为一名高三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至关重要,无论是考前焦虑,考中紧张,还是考后沮丧都要不得。所以,我们要在平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考前提醒考生要树立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考中要有“我不会的别人也不会,我会的别人也不会”的“阿Q心态”,即遇到难题,不要焦躁,保持清醒;遇到简单题,更要细审题,不要冲动下笔被喜悦冲昏头脑;考后为了避免影响下一科的心情,要“孤独”出考场,避免不必要的情绪波动,为下一场考试思维高潮的出现打好基础。
以上是笔者对于过去三年新课改的感悟,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笔者有幸全程参与了第一轮新课改的教学工作,尤其是经历了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感触很深,收获颇多,为笔者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尤其是高三年级的复习备考作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依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反拔作用。笔者认为,高三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充分开发利用新教材等课程资源,建立一种多维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整合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适应新课改下高考对英语科目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考 英语 复习
纵观今年我省新课改后第一次高考英语试题,全卷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和新课标的要求,即“重基础,看语境,贴生活”,同时兼顾了对学生能力、文化意识和应试方面的考查。以笔者多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经验来看,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从某种意义上看,它并非单纯的考场发挥,而在于高三这一年的复习质量。本文将对如何做好新课改下高考英语复习阶段的工作进行阐述。
首先、研读“新课标”,以“标”为导,备战高考
想要理解什么是新课改下的高考英语复习教学,就要首先清楚新课改前后的高考英语有什么不同。相较于以前的《教学大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标”)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及学生在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具体包括:①从词汇上看,“新课标”要求的数量较之前大幅增加,由原来的2500个词汇扩展至3300词汇及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八级目标);②从语法上看,“新课标”首次将虚拟语气明确列为考查范围,重申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倡语法要从用的角度出发,强调语法教学不能局限于语法范畴内,必须与逻辑思维、文化意识、篇章语境、题材体裁、词汇等联系起来,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法意识,确保语言使用的准确性。③从题型上看,阅读理解由原来的五篇减为四篇(30分),新增加了一篇“七选五”阅读(10分);改错由原来的“整行”改错变为“语篇”改错。④从出题角度看,试卷通篇重视基础知识,立足语境运用,强化文化意识,注重考查学生应变不同题型的综合适应能力,把实际使用英语能力的考查放在第一位。可以说,这四个方面变化给新高三的师生复习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想要取得理想分数,就必须夯实基础,让听、说、读、写并驾齐驱。
其次、夯实基础,突出主干,以“读”带“用”
夯实词汇基础,突出语法主干是提高英语的保证。以汉语为例,汉字不认识,语法不会用,如何能准确地和他人进行沟通?笔者经常和学生说,词汇是“籽”,语法是“坑”,我们只有按“坑”放“籽”,才能结“果”。对于“籽”,要背诵,对于“坑”,我们要掌握规律。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以“读”带“用”是解决二者很有效的方法。以2010黑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为例:整篇试题把重点定位在语篇上,即使是单项填空也要给考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语言情景,即在总体上的考查点为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听力是在正确理解所听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答题过程;完形和改错旨在全面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是典型的语言输出过程,即将平日通过“听”“读”输入头脑的信息加工过后“用”出来,以上所有内容均与“读”有关。所以为了“用”,就必须多“读”,通过有质量的“读”,促进“听”、“写”,以“读”带“用”对高三学生复习是十分必要的过程。另外,虽然目前高考并没有把“说”当成是必考项目(报考外语专业除外),但是“新课标”明确规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表达能力中包含了“说”,“说”也是“用”的过程。只用平日多读英语材料,多在头脑中储存有用的英语信息,通过“读”来增加词汇量,通过“读”来理解掌握语法,通过“读”辨别英汉思维差异,进而说出一口地道的流利的英文。另外,在平日教学中把阅读和写作、改错和写作相结合,即在阅读后进行写作模仿训练,在写作中加强改错训练也是提高英语成绩不错的办法。
第三、训练学生走有自己特色的解题之路
身为高三一线教师,我们平日最常教给学生的是以下通用的解题策略:①听力要先审题、找区分(选项之间)、勤动手(记数字等)、知大意(略细节)。②单选要重语境、看结构、明差异(英汉),弃定式(思维);③完形要览全文、重结构、晓主旨、抓语境,排除干扰,首尾连贯呼应。④阅读要以“量”促“质”,扩大词汇、明确问题、关注差异、增强语感。⑤短文改错要知出处(常出错类型)、改错误、再检查。⑥书面表达要题义切、中心明、语言顺、书写靓,卷面净”等。以上所有的这些方法都是从教多年的教师依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非常有用,但是想要打高分超越“极点”,则要另辟捷径。这是因为在实际考试中,尤其是具有选拔意义的高考,总会有那么几道通用解题技巧不适用的“难题”,如2010年黑龙江省的高考试题完形填空中的44、45、48、50、54题就是拉开档次的题,这几题考查了词汇、语法、语境等多方面综合知识,这样的题需要借助多个解题技巧、调动多个知识点才能做对,而这种综合性的解题能力需要学生自身形成适合自己的、有自己特色的解题技巧体系,而这样的体系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自己总结。举例来说,有的学生当学习达到至高境界之后,单凭“直觉”,就能做出很多题目,而这种“直觉”就是此类考生自己独一无二的解题策略。
最后,心态平和,不以“难”悲,不以“易”喜。
笔者在关注高考成绩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平日考试第一的学生在高考中却考不了第一,心理学家叫这种为“约翰逊”效应。此效应得名于一位叫约翰逊的运动员。他平时训练成绩不俗,但在关键赛场上却连连失利。如何避免“约翰逊”效应是教师面I临的一个课题。作为一名高三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至关重要,无论是考前焦虑,考中紧张,还是考后沮丧都要不得。所以,我们要在平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考前提醒考生要树立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考中要有“我不会的别人也不会,我会的别人也不会”的“阿Q心态”,即遇到难题,不要焦躁,保持清醒;遇到简单题,更要细审题,不要冲动下笔被喜悦冲昏头脑;考后为了避免影响下一科的心情,要“孤独”出考场,避免不必要的情绪波动,为下一场考试思维高潮的出现打好基础。
以上是笔者对于过去三年新课改的感悟,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