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和服装:不能随之“轻”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中美间的经贸摩擦此起彼伏。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真正让人担忧的,是这个问题背后扎扎实实存在着的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即使有时这种力量并不由政府主导。2003年,中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等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并被有些人用来论证“不公平竞争”、美国工人的失业以及制造业的衰落等问题。一时间,似乎所有问题都可以从这只筐子里找到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但在这些错位的因果关系背后,一个“难于启齿”的事实是,中国加入WTO使美国本已面临激烈国际竞争的制造业“如履薄冰”。在这种时候,美国很需要找到一个“替罪羊”。
  责怪别人远比自己面对现实更加容易和简单。然而,美国试图通过贸易争端掩盖自身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做法,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也不能从根本上使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复兴。美国的钢铁等产业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中美经贸关系中,到底在哪些方面存在摩擦?从本期起,我们推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摩擦点”系列,予以介绍。另外,本期张运成的《构建正常中美经贸关系的战略性思维》一文也很值得一读。
   朱文晖著文《香港经济步入新的上升周期》,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作者对香港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信心来自何处?读完该文后就会有答案。
  ———主持人手记
  纺织品和服装的问题,在经济学界并不成为问题,但在政治上却是敏感的。
  被轻轻提起的,是纺织品和服装;但重重落下的,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
   中美纺织品贸易往来已久,纺织品曾经是中国对美出口最主要的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出口结构升级,同时受美国“优惠贸易协议”的影响,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增长放慢,但总的来说,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已经达到一定水平。2002年中国是美国纺织品服装的最大进口来源国,占全部进口的15%。由于纺织品在美国也是一个政治经济敏感的产业,因此在这方面的贸易摩擦就从来没有中断过。美国非常担心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对其造成威胁。早在1983年初,美国就曾宣布对中国输美纺织品的36个品种实行全面配额限制;1995年,美国颁布了纺织品和服装原产地新规则,将服装原产地标准由裁剪地改为最后缝制地;1996年,美方又单方面扣减中国该年度纺织品配额13个类别中的商品。配额限制和“原产地原则”的利用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限制对美纺织品出口的快速增长。
  从2002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纺织品和服装大幅增加。于是,美国国内的纺织品和服装业生产协会以产业受损为由,要求政府启动中国入世的“特殊保障条款”,对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重新设限,实行进口保障。从2002年开始,以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ATMI)为代表的各种纺织品和服装协会就开始四处游说,在国会两党中制造中国进口威胁的言论。他们还抛出了各种研究报告,大造舆论声势。其逻辑是:从中国的进口导致美国工厂关闭、工人失业,从中国的进口已经对美国相关产业构成严重威胁。2003年5月,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公布了提出特保申请的程序;7月,由美国14个主要贸易协会组成的纺织纤维业联盟正式向CITA提出申请,要求对部分纺织品实施特别保障措施;11月,根据相关程序,CI?鄄TA对从中国进口的针织布、胸衣和袍服三种纺织品提出磋商请求,对以上产品重新恢复配额限制。
  然而,纺织纤维业联盟在要求政府实施纺织品特保时,所提供的大量事实论据却都站不住脚。美国纺织和服装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和工人失业都是不争的事实,但原因并不是在于从中国进口的激增。200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长的主要产品都是由取消纺织品配额带来的。这些产品多数并不在美国生产,而且中国产品虽然增长比例很高,但实际所占市场份额依然很小,有的还不到1%,根本谈不上对美国产业的损害。
  从根本上讲,美国纺织品和服装业走下坡路是本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这些行业竞争力下降的结果。在美国经济结构日益向技术和服务转型的过程中,纺织和服装属于被淘汰的产业,其就业人数的下降,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了。此外,由于纺织服装业依然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成本是一个关键的竞争因素。美国的劳动力成本高,相比之下,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争,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使美国这些行业逐渐丧失其国际竞争力。尽管美国的有些工厂利用先进的技术开拓纺织服装新的竞争领域,但是大量的工厂依然面临来自亚洲、加勒比及其他一些地区的竞争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进口的增加是无法避免的。
  为了保护纺织服装业,美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以及加勒比、非洲等地,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签订的优惠贸易协议就是为了促进美国的纱线和布料的出口。美国还利用这些措施严格的“原产地原则”试图限制来自亚洲等地的进口。这些年来,美国的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收效并不显著。劳动力依然是决定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竞争潜力被进一步释放出来,对美出口开始大幅上升,这部分抵消了美国优惠贸易协议的效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1/40,也是亚洲主要国家的1/7~1/8,中国挤占了一些亚洲国家和墨西哥等国对美出口的原有份额,成为对美出口的最大国。
  然而,如果进口增加不是和美国工人的失业同时发生,问题也许还不至于这么“严重”。但现实中往往充满了误解。自从2000年发生经济衰退以来,美国工人的失业就一直增加。尽管纺织服装工人的失业只属于整体失业的一部分,其失业率的上升并没有超过一些服务业工人,但是从中国进口的迅速增加恰恰为其失业提供了一个迁怒于中国的绝好机会。耿耿于怀的利益集团于是顺理成章地编织出“中国进口威胁美国产业”、“造成工人失业”的一整套逻辑。
  在“不正当竞争”方面,中国并没有美国所宣称的那样操纵人民币汇率,进行不正当竞争。尽管中美贸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侵犯版权、非法进口等,而且,中国企业的低价竞销也造成了中国出口多但利润下降的恶性竞争。但是,以从中国进口激增解释美国产业本身的问题,以对中国实施特别保障而进行贸易保护却只能使美国越走越远。美方应当致力于解决中美贸易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动辄筑起贸易保护主义的高墙。
  各方面的研究都表明,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对美国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其损失。美国损失的是占国民经济极低比重的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得到的则是广大消费者的福利。但即使如此,少数人的利益有时却能牵着政府的鼻子走。一如既往,在这背后有一个更大的力量,那就是政治。撩开这最后一层纱,神秘便随之消失。随着2004年总统大选的临近,就业、选票都是布什谋求连任所必须考虑的。美国学者李侃如讲到,纺织品和服装的问题,在经济学界并不成为问题,但是在政治上却是敏感的。政府既要照顾中美关系的整体发展,但又不能忽略国内的利益集团。在这种时候,被轻轻提起的,虽然是纺织品和服装,但重重落下的,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其他文献
借“公投”公然把“台独时间表”摆上桌面,渐进式“台独”演进成激进式“台独”。“立法院”虽对“公投”做出了条件式和程序式限制,但仍然留下陷患。   11月28日凌晨,经过一整天的审议,台湾“立法院”通过了所谓“公民投票法”。该“公投法”否决了有关针对所谓“国旗、国号、国歌、领土变更、主权”等事项进行“公投”及“制宪公投”的内容,但某些条文也为“台独”分子进行分裂国家活动留下了隐患。  国务院台湾事务
期刊
台湾问题和朝核问题都可能成为引发突发事件的导火线。     潜伏的挑战很可能会马上浮现     张沱生 中美关系在面临机遇的时候也仍然面对挑战,虽然这些挑战近两年处在潜伏或不那么突出的状态,但仍可能重新浮现出来。这也是描述中美关系现状不能忽略的一个方面。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朝核问题。这个问题现在是双方很大的一个合作点,是一个机遇。但是谁也不能说六方会谈一定会成功,现在很多人担心六方会
期刊
  
期刊
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及其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危机事件,聚焦了后冷战时期蓄之已久的各种问题,国际社会各个行为体、特别是欧美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格局、实力对比、利益权衡等方面的矛盾争斗不仅尽浮水面、清晰可见,而且全面爆发、影响深远。19世纪欧洲列强之间盛行的那种传统的强权政治、大国对垒、均势外交等铺天盖地而来,使20世纪才刚刚发展起来的单薄的多边外交不堪重负、几近夭折。  伊拉克危机对国际关
期刊
伊斯坦布尔连环爆炸案让人们再度关注土耳其这个独特的国家。  土耳其的独特在于,它是伊斯兰国家里面一个最世俗、最开放的国家,一个发祥于东方、地跨欧亚大陆、想加入欧盟又追随美国的国家,一个与以色列关系“暧昧”又与中东阿拉伯国家有共同宗教信仰的国家……恐怖分子将目光投向土耳其,追根溯源,与它的这些独特性有关。  ———主持人手记  11月15日,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两座犹太会堂被炸,建筑严重受损,
期刊
11月20日~21日,由17个中东欧国家组成的“中欧倡议国组织”?穴CEI?雪领导人在波兰举行了欧盟扩大前的最后一次峰会。东道主波兰借此峰会向欧盟制宪中已定的主基调发起猛烈的攻击。  那么,波兰何以尚未入盟就大唱反调?这主要是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在波兰看来,今年6月13日出笼的欧盟宪法草案,在表决机制上“存在缺陷”,将对波兰的国家利益造成危害。   欧盟的表决机制一直是一个风波不断的问题。作为欧盟
期刊
马立诚和时殷弘关于中日关系的文章为什么会在日本反应这么强烈呢?这值得我们思考。  中日恢复邦交已经31年了,我认为中日友好关系在建交后没有多大的发展和改善,应该说是在原地踏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依赖的程度越来越深,但是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关系却越来越远了。  从日本方面来看,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政治改革又没有新的突破,整个社会弥
期刊
2003年12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和措施》白皮书,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外国主要媒体认为,白皮书详述了中国关于防扩散的基本立场、管理机制和措施,使中国政府在这一重要和敏感领域的行为更具透明度和可信性。此举表明中国政府致力于防扩散的决心和诚意。本刊就发表防扩散白皮书有关问题采访了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刘结一先生。    问:《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和措施》白皮书发表的背景是什么
期刊
中美军事交流是中美两国关系中一个十分敏感同时又极端重要的领域。自2002年年初以来,中美双边军事交流持续升温,两军交往的层次和规模不断攀升。中美双边军事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从“撞机”冰冻期到恢复交流    2001年初小布什上台,美国鹰派势力大张,两个代表人物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威茨分别出任正副国防部长,执掌了五角大楼的大权。拉氏上任伊始,即下令全面审查中美两军关系和克林顿政府时期美
期刊
编者按  同是鲍威尔,刚在巴拿马与陈水扁握过手,转身又在得克萨斯宣称“中美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究竟怎样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   现在来谈中美关系,可以说恰逢其时。因为近来一系列事态又在牵动中美关系的神经。贸易摩擦日益凸显,台湾陈水扁之流的“公投”闹剧又在考验着美国的立场。然而积极的事态也在不断涌现。以10月下旬国防部长曹刚川访问美国和我海军舰艇部队访问美军关岛基地为标志,中美军事交流步伐加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