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历史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新课程“新”,不仅表现在新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上,更主要的是表现在新的理念上。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切实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从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重建新的教学价值观。
一、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新的教学模式
谈起初中历史课,很多学生的感觉就是枯燥、没劲。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初中历史的主体结构以叙事为主,分析为辅。叙事为主使得初中历史在内容上平铺直叙,几乎没什么悬念,学生一读就通,不读也能够通个七八分,再加上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吸引人的亮点,学生学习没有兴趣,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习提不起精神,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不开,亦提不起精神。
新课程改革之前,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满堂灌或者填鸭式为主,每一堂课,教师作为独角戏的主角,承担着教育教学的双重任务,而学生作为独角戏的观众与听众,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长期贯彻,只能是这样一种结果: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一种依赖,没有了教师的督促与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为继,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容乐观。这种静态、保守的历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历史知识的讲解和知识点的学习为主要内容,采用陈述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可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模式的变化。
二、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历史教学的一大缺陷在于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生厌,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缚,阻碍能力发展。为了上好、上活历史课,就必须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启发式、学习式、问题式、讨论式、研究探讨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观点,充分利用小组教学调动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成为学生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建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根据教学的需要,巧设疑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不管答案正确与否,都应该鼓励,关键是正确引导,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能力培养。要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要在备课上下工夫,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知识。二是要讲到点子上,条理清晰,学生一目了然,更容易接受。三是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培养学生联系已知历史,运用发散思维,将知识点串通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不但要从自身做起,不断丰富积累知识,还要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能力训练,才有可能上好历史课,提高教学质量。
三、大胆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让教学充满魅力。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视频、动画和图像等结合起来,既能产生直观、生动、形象等声像效应,又能使枯燥、抽象、不易理解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历史事件变得具体直观、具有感染力,使得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魅力,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改变了,历史课教学模式得到了优化。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多媒体教材,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开拓智力,发展能力。由于传统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滞后,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授本来就单调,加上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等特征,其结果往往是讲者索然无味,听者心不在焉,学生的兴趣很难调动起来,也就谈不上自主学习。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习学习主动积极性,从而较好地解决学生上历史课缺乏兴趣的问题。学生对历史课有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历史学科成绩就上去了。
多媒体辅助手段的运用,显著提高了历史教学效率,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只有制作出高质量的历史多媒体教材,才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要想提高多媒体教材的制作质量,就要提高多媒体教材的制作水平。提高多媒体教材的制作水平,除了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外,还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修养。提高多媒体教材的制作水平,还要了解和熟悉各种媒体的特点,正确使用各种媒体;还要积累和储存各种历史资料。
四、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想想看,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理念、并真正在教学中实施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授之予渔”,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初衷。现代科学分工越来越细,但学科之间的联系却越来越紧密,掌握独自一门学科的知识已远远不够用了。同时,现代对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的素质要求,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科目学科之间逐渐走向综合性,文科政、史、地的综合就是典例。因此,教育教学更需要复合型的历史教师。尽可能地学习和了解其它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除了要掌握本门历史知识外,还需要多掌握政治、地理及科技、经济、法律等知识,主动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自然交叉和综合,从而成为复合型历史教师。并且能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的引导者、鼓励者、合作者的姿态从教,最终成为一名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突破教学常规,以史实为依据,对已形成定论的史实,运用悖逆法,设立新情境,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挖出教学中的隐性问题,交给学生猜测、推导、反证,启迪思维,使之得出富于创新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反思,提升自己。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历史教学应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拓展历史教学的思路,从而体现历史教学的特色性和时代性。
一、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新的教学模式
谈起初中历史课,很多学生的感觉就是枯燥、没劲。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初中历史的主体结构以叙事为主,分析为辅。叙事为主使得初中历史在内容上平铺直叙,几乎没什么悬念,学生一读就通,不读也能够通个七八分,再加上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吸引人的亮点,学生学习没有兴趣,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习提不起精神,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不开,亦提不起精神。
新课程改革之前,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满堂灌或者填鸭式为主,每一堂课,教师作为独角戏的主角,承担着教育教学的双重任务,而学生作为独角戏的观众与听众,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长期贯彻,只能是这样一种结果: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一种依赖,没有了教师的督促与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为继,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容乐观。这种静态、保守的历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历史知识的讲解和知识点的学习为主要内容,采用陈述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可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模式的变化。
二、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历史教学的一大缺陷在于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生厌,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缚,阻碍能力发展。为了上好、上活历史课,就必须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启发式、学习式、问题式、讨论式、研究探讨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观点,充分利用小组教学调动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成为学生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建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根据教学的需要,巧设疑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不管答案正确与否,都应该鼓励,关键是正确引导,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能力培养。要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要在备课上下工夫,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知识。二是要讲到点子上,条理清晰,学生一目了然,更容易接受。三是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培养学生联系已知历史,运用发散思维,将知识点串通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不但要从自身做起,不断丰富积累知识,还要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能力训练,才有可能上好历史课,提高教学质量。
三、大胆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让教学充满魅力。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视频、动画和图像等结合起来,既能产生直观、生动、形象等声像效应,又能使枯燥、抽象、不易理解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历史事件变得具体直观、具有感染力,使得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魅力,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改变了,历史课教学模式得到了优化。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多媒体教材,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开拓智力,发展能力。由于传统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滞后,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授本来就单调,加上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等特征,其结果往往是讲者索然无味,听者心不在焉,学生的兴趣很难调动起来,也就谈不上自主学习。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习学习主动积极性,从而较好地解决学生上历史课缺乏兴趣的问题。学生对历史课有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历史学科成绩就上去了。
多媒体辅助手段的运用,显著提高了历史教学效率,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只有制作出高质量的历史多媒体教材,才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要想提高多媒体教材的制作质量,就要提高多媒体教材的制作水平。提高多媒体教材的制作水平,除了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外,还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修养。提高多媒体教材的制作水平,还要了解和熟悉各种媒体的特点,正确使用各种媒体;还要积累和储存各种历史资料。
四、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想想看,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理念、并真正在教学中实施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授之予渔”,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初衷。现代科学分工越来越细,但学科之间的联系却越来越紧密,掌握独自一门学科的知识已远远不够用了。同时,现代对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的素质要求,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科目学科之间逐渐走向综合性,文科政、史、地的综合就是典例。因此,教育教学更需要复合型的历史教师。尽可能地学习和了解其它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除了要掌握本门历史知识外,还需要多掌握政治、地理及科技、经济、法律等知识,主动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自然交叉和综合,从而成为复合型历史教师。并且能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的引导者、鼓励者、合作者的姿态从教,最终成为一名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突破教学常规,以史实为依据,对已形成定论的史实,运用悖逆法,设立新情境,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挖出教学中的隐性问题,交给学生猜测、推导、反证,启迪思维,使之得出富于创新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反思,提升自己。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历史教学应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拓展历史教学的思路,从而体现历史教学的特色性和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