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利”行事法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u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资讯增多的缘故吗?处理信息也好,任务也罢,变得慢腾腾;“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算耻辱,倒算宽慰。“让我们从低谷里冲上去,伙计加速度!”上火的管理者嚷嚷,但干脆利落的确很难。
  
  1 即使不赶时间,也搭乘出租车
  
  日本《President》杂志曾经针对上千位都市工作族进行过一次名为“时间管理意识”的调查,寻找年薪500万日元和2000万日元的工作者在时间管理方面产生差别的原因。结果发现高效率的工作者,也就是那些年薪2000万日元的工作族在如下一些方面或场合与众不同,比如出租车上、清晨、时间空隙里。
  出租车上——交通时间勤加利用:高效率工作者“即使不赶时间也搭乘出租车”,不论是收发邮件,快速回复信件也好,还是听点英文增进听力也罢(现在你还有了微博)。那低效工作者在做什么呢?“换脑”,或者打游戏,或者昏睡。
  清晨——每天前往办公室前,高效工作者都希望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专心时间,所以他们早早起床。不过,有的高效工作者倾向于“读书”,有的高效工作者则倾向于“充电”。
  时间空隙里——突然多出来零碎时间?那就从事固定的事情吧。随身携带笔和书,在每个等待的空闲时间做点什么。
  同时,还有一点令人需要注意的特点,高效工作者不会留在公司勉强加班,而是选择把工作带回家做。因为他们更重视效率,而不仅仅只是“付出”而已。与其精神不济地拼搏,不如把需要动脑的部分带回家,休息之后转换心情继续工作。同时,也可能因为他们认为工作和生活真是分不开的事情。
  
  2 把“时间权”牢牢控制在手上
  
  这位出生于1937年的律师总结了56条善用时间的技巧,如同所有日本人那样,这些技巧细节化,并且易分解、可实施,有三条比较独到的观点:
  你是否也遇到过晚上约了朋友吃饭或者和客户应酬,对方迟迟不结束,令晚些时候还安排了“作业”或者想晚上好好看本书、充充电的你焦躁不已的时候?高井伸夫发现,在日本,不知是由于长期经济不景气还是什么原因,夜间应酬似乎变成了一种不礼貌的要求,但在中国,晚上和朋友出去吃吃饭、见见工作中认识的伙伴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拿起餐巾纸记录谈话中的亮点,被高井伸夫认为是一种补充知识和活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即便如此,和“夜猫子”约在晚上吃饭也要注意时间控制。要想早起,就要调整好晚上的时间。
  有些遇到“夜猫子”客户的业务员也会很郁闷,但是业务员最主要的功课是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以及诚心的交往,不在于应酬。
  与“夜猫子”交往的关键不在于相处的时间,而在于分别后的行动。高井伸夫认为,心理学上,这些会喝到很晚还不想回家的人其实大都害怕寂寞。在大家分道扬镳之后,能在电话中听到开朗的声音,其实对他们是有正面意义的刺激的。所以事后打个电话慰问,如此一来,想早点结束应酬也不是什么坏事了。
  高并伸夫还主张“想到就做”,在他的语法词典中,没有“有空的话………”“有时间的话……”这类话,喜欢逛美术馆的他经常在工作至美术馆周边时走一趟,以至于他这个大忙人经常给人悠闲的印象。“我忙碌的程度并没有因为逛美术馆而改变。我相信。无论什么事,若不积极实行,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他逛美术馆的方式也并非大众那种“走一圈”,而是站在中央环顾,接着问自己,“如果这里的画可以让你挑一幅带走,你会选哪一幅?”一旦决定之后。再站在画前凝神欣赏。
  分配工作的时候,与其分配给空闲的人,还不如分配给忙碌的人。因为有的人忙碌是因为能将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家都信任他,请他做事造成的忙碌状态。而那些越是有时间的人,越不容易马上处理事情,集中精神的能力也不强,反而容易拖延进度。
  
  3 善用说话技巧,减少时间浪费
  
  说话的技巧很重要,善用说话技巧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自由运用的时间。减少因为沟通不良、造成时间浪费而必须加班的情况。
  首先,制造让对方听得进去你说话的可能。秘诀是说句“加料”的话,缓和气氛,给人留下好印象。多一句体贴对方的话,或是简单扼要地说明内容,就能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
  比如打电话时一开始就询问对方:
  “你现在方便讲话吗?”
  “张经理,您有时间借一步说话吗?”
  “现在打电话给您,会打扰到您工作吗?”
  或是要引发对方谈话的兴趣和意愿,可以先说上一句:
  “听我说几句话,好消息哦!”
  “经理,好事一桩,想不想知道?”
  “有件事如果您知道了,八成会想给我点奖励!”
  “就跟昨天那场球一样,局势大逆转啦!”
  当制造了好的印象,再用“SD说话法”单刀直入。
  S(summary)指“概要、结论、整体”,D(detall)指的是“细节”,SD说话法意指先清除表明报告的重点,从结论一句话简单扼要说起,接下来再交代细节。
  将心比心,谁都是和你一样忙碌,所以说话务必掌握重点,不论是报告或联络任何事项,务必保证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例如:
  “A公司这次的案子已经确定暂缓。”
  “7月20日以前交货30台的案子,我已经完成了。”
  “经理,下星期三下午3点,您可以陪我一起去拜访B公司吗?”
  
  4 省时小细节
  
  简单但也许你不知道的省时术:
  一个盒子,用物理空间帮助你平定紧张思绪
  丢满凌乱文件的办公桌。堆积如山的未处理文件,一封接—封的邮件,满“桌面”的待处理文件,无论是桌面还是电脑,凌乱都会让人有种不知何处着手的紧张感。已处理和未处理的内容混在一起。更会带来很多隐患。日本人一贯推崇可视文化。准备一个盒子,把上司交代的工作、邮件、传真整齐地收纳在盒子里,避免文件散乱和遗失,同时培养身边同-事“用纸张来说话,并放到盒子里”的习惯。
  如果用一个塑料盒子,还有助于帮助你判断里面是不是有文件。
  紧急非紧急、重要非重要,“所需时间”是考量
  你会如何排定工作的优先顺序?(如下图)
  


  根据时间来看,1-2-3的安排顺序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因为工作2涉及有人正在等待,而且只用30秒就可以完成,2-1-3是更好的顺序。
  
  5 只做好最重要的事就够了
  
  作者费里斯认为增加成效有两种顺序互相颠倒的办法:
  只做重要的事情以减少工作时间(80/20法则)。
  减少工作时间来做最重要的事情(帕金森法则)。
  “80/20法则”在于费里斯发现一个现实——在他的120多位批发客户中,5位就能带来95%的收入,而他98%的时间都用来与那些不能带来收入的低效 客户们交涉,这些少数的大客户几乎是费里斯“一天所有的不快乐和愤怒的源头”,“影响到我的私人时间,让我在深夜还得忍受‘当时我应该如何如何去反驳那个混蛋’的自我折磨。我所赚的收入根本抵不上我的自尊和心情所遭受的影响。”
  那么怎么对待这些费力不讨好的家伙呢?“我把所有这些超低产出的客户都搁置一边:如果他们订货,那当然好——把订货单传真过来。如果他们不订货,我不会再追在他们身后,不再打电话,也不再发电子邮件,什么也不做。”
  当一位客户咆哮着问“怎么回事?我订了两份货,居然迟了两天到货(注意:你已经反复提醒过对方。但对方仍然用错误的方式把订货单发给错误的人),你们真是一群白痴”时。你应该不是方寸大乱,而是回复他:“听到这样的情况非常抱歉。非常不幸的是,我们的生意可能不能再做下去了。如果您想继续订购我们的产品,我们是非常乐意为您提供服务的,但前提是,请您注意言行举止的得体。您是知道我们的传真号码的。就这样。祝您开心(挂断)。”
  通过这样的方法,费里斯失去了一位客户。但另一位则改正言行。一直不断地将订货单传真过来。最重要的是,费里斯立即比之前快乐了10倍。
  帕金森法则(Parkinson's Law)则认为。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度与所分配的完成任务的时间密切相关,这就是不断迫近的最终时限的魔力。如果给你24小时去完成一项任务,时间的压力促使你集中精力去执行,别无选择只能做最重要的部分。同样的任务,如果给你一周去完成。它就换来了小题大作的6天。如果给你两个月的时间,但愿不要这样,它就变成了一场精神磨难。因为精力更高度集中,短时限内做出的最终产品通常不比长时限内做出来的差,甚至质量更高。
  如果还没有正确选定目标重要的任务就莽撞地开始和结束。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会摇身变成重要的事情。即使你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但如果没有设定完成任务的时限,那些强加到身上的(或突发的)次要事情就会不断地出现,不断占有你的时间。一天下来你会一事无成。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两个一起用:确定几件影响收入的重要事情,用非常短和清楚的时限来计划它们。
  同时,对于如何节省时间,还有一些小窍门。比如:
  
  想少写邮件、少看邮件,多用“如果……那么……”句型
  比如,如果怀疑一个生产订单还没有到货,那么不如给货运经理发这样一封邮件:
  “亲爱的苏珊……新的生产订单到货了吗?如果到了,请通知我……如果还没到,请联系约翰,电话号码88888888,或者电子邮件地址[email protected](这封邮件也抄送给约翰),并请确认到货日期。约翰,如果货运方面有任何问题,请和苏珊直接协调,她的联系电话是66666666,她有权代表我做500美元额度的决定。如果有紧急情况,请打我的手机,不过我非常信任您二位的能力。谢谢。”
  这就避免了大多数随之而来的问题,避免了两次分别对话,而且把我拉出了解决问题的圈子。
  
  即使不听任何东西,也戴上耳机
  如果还有人无视这种拒绝的姿态,走近来说话。就假装在听电话。费里斯的绝招是把一根手指竖在嘴上,说:“我在听您说话。”然后对着电话麦克风说:“您能等一下吗?”接着,转向来者说:“嗨,我能为您做什么?”“我不会让来者‘稍后再来’,而是迫使对方给我一个5秒钟的简短叙述,有必要的话稍后再给我发一封电子邮件。”
  如果你不喜欢用耳机,可以采取接听手机反问来者的方式,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嗨,XX,我正在做事。能为您做什么吗?”如果30秒之内对方仍然不清楚你的用意,就要求对方发一封相关的电子邮件,不要提出给对方先发电子邮件:“我很乐意效劳,但是我必须先把这件事情完成。您能尽快给我发一封邮件提醒我吗?”如果对方仍然不能会意,就给对方一个自己的时限:“好吧,我两分钟后要接一个电话,到底是什么情况?我能为您做什么吗?”这种方式也同样适用于电话中的交谈。
其他文献
尽管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的剧本由30位外企资深人士过目修改,变“录取”为“收到Offer”,变“为什么离开上一家公司”为“为什么离开上一个岗位”,力求还原最真实的外企语境,但当我们从电影院里走出来,心里还是不由得冒出一个声音——太不像了!  从职场主题到职场商业,《职场》坚持的一直是去掉包装,不装,保持真实,和智联招聘联合发起的“寻找杜拉拉”的意义也在于此。  在这场活动中,我们选出4位真实的杜
期刊
很多职场人都感叹:“忙得把当年喜欢的运动全丢了!”其实“忙”,只是一个懒惰的借口,人家奥巴马在当选美国总统的那天晚上,虽然凌晨两点才入睡,第二天早上仍然一大早起床上健身房。为什么不在抱怨城市生活带来繁忙的同时,也去享受城市带来的便利呢?——大部分体育场馆都会营业到23点,只要你愿意,上班的时候,带上一个运动包,也就带上了下班后的另一个世界!    1 Vito    想要发泄情绪,又希望找到成就感
期刊
《无间道》里有这样一句话,大概是说好的警察也要会写好的报告。其实这个道理对于在企业里工作的人一样适用。   好报告的背后    我在一家外企做了三年的采购经理,老板是美国人,叫Tony。曾有一次他对我发给他的工作报告大为光火。事情很简单,由于某个供应商没有遵守承诺,我们丢掉了一批紧俏的原料,然后我如实地、第一时间把这件事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报告给了他。Tony是这样批评我的:“告诉我一个这样的消息有什
期刊
很多应聘者会揣测企业的用人标准,在试题里伪装性格。但你是很难准确猜到企业对每个职位的要求,如果你的性格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也很难做得长久。    如果你去一家企业应聘,企业要求你做性格测试,其中一道题是这样的:与一个人交往时。你倾向于看重:a.情感上的相容性,表达爱意;b.智慧上的相容性,沟通想法,讨论事情。你会选a还是b呢?你是否觉得企业会倾向你选择更理智的b呢?  Calm down!这只是个
期刊
据调查,在公关、传媒等需要沟通的行业,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达54%。都说“做女人不容易,做职场女性更不容易”,职场女性担负了比职场男性更大的压力,因此,了解身边的职场女性,将有助于帮你更好地与她们沟通。    在你的眼里,身边的成功职业女性可能要么温和优雅,好像再琐碎的事情都不会让她举止忙乱;要么大大咧咧,什么事情都不在乎;要么精明能干。任何事情都在掌握之中……其实,在这些光鲜的外表下,职场女性
期刊
英语初级手很容易给人造成“stupid and rude”的感觉。原因无非两种:词汇贫乏、说不清自己的感受,是为stupid;语言激烈、用词生硬。是为rude。    比较常见的容易引起“stupid and rude”的场合有:没听懂对方说什么、需要打断别人谈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没听清对方在说什么,你是不是只会说“Pardon?”会议上,赞成或不赞成别人的观点时,你是不是只会说“I a
期刊
灵思传播是在国内首先提出整合营销传播的机构,他们有一个正在全力推行的企业价值观叫做“使命必达”,这跟“当责”的含义是相融相通的。    Q “使命必达”对责任心是一种什么样的要求?  A “使命必达”,现在已经植入了灵思90%以上员工的工作理念当中。从2009年6月起。我们推出了一个天阶计划,用多种培训课程帮助员工真正达成“使命必达”。  我们请美国一个专门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培训的机构,给
期刊
论是非太重要了,整个饮茶文化就是为了这个活动而存在的,甚至我们可以说“茶”的发明,应该有大部分的原因是为了让说话的人过过场、润润嗓,进而再出发。    香港中环士丹利街有一间陆羽茶室,已经是有60年历史的老茶楼了,多年前去过,门口有一个高大的印度阿三为你开门,像我们这样一眼就被认出是观光客的,得直接从旁边的楼梯上三四楼,因为一二楼早被熟客订了位,古老的红木桌上放置着用毛笔书写的“谭七少”、“关十二
期刊
春天容易起燥气,才做完规划眼瞅着就到年中,谁不“火大”?每每开完进度会议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妨和桌上活物说说话,告诫自己自然有它的规律,万物生长有时,拔苗助长急不得。    话说春天看着小草发芽、蚂蚁出洞,身体也就随之苏醒,进入新一轮的旺盛代谢。可是,对于城市中的职场人来说,办公室专人照顾的绿植四季常青,自然的复苏被隔绝在写字楼外,好不容易周末去郊区踏青,看到的却是“花如潮,人似海”,一趟下来比上
期刊
《学学艺术家的减法创意》一书作者埃伦·兰格列了六种创意生活的绊脚石:担心他人的评价;害怕犯错;相信有绝对的规则;受限于他人的比较;认为自己没有天赋;已知事物造成的盲点。    我们都熟练地掌握了“心不在焉的技巧”,回顾时有些事似乎没有做过、发生过,我们失去了体会精妙事物的能力。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埃伦·兰格专门研究这种心不在焉(Mindless),倡导专注力(Mindfulness)的价值。  在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