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科4床患者的护理要点和大家讨论:
了解: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分类及发生部位
熟悉:颅内动脉瘤的定义及治疗要点
掌握: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监护期护理要点
一、患者简要病情
姓名:邱建革 性别:男 年龄:60岁
患者主因“头痛1周,加重2天”于2019年1月21日急诊入院,于当日在全麻下行“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神志呈中度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均迟钝。患者GCS评分:4分,Barthe自理能力评分:0分,诺顿评分:5分,Watelow’s压疮危险因素评分:22分,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分:3分,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分:12分,预防及护理措施均已落实。头部伤口引流管固定稳妥且保持通畅,右下肢腹股沟处敷料包扎完好,给予盐袋压迫止血。经口气管插管固定稳妥,深度约23cm。持续尼莫地平注射液微量泵泵入,泵速为4ml/h,持续注射用丙戊酸钠微量泵泵入,泵速为2ml/h。持续硝苯地平注射液微量泵泵入,泵速为4ml/h。持续胃肠减压。患者呼吸道痰液粘稠不易吸出,于1月22日21时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术程顺利。于1月22日停止胃肠减压,给予稀饭每日4次胃管注入。
二、治疗要点
1.给予抗凝、预防血管痉挛、营养神经、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2.密切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复查CT。
3.加强皮肤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及压疮的发生。
4.加强翻身、叩背及吸痰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三、颅内动脉瘤相关理论知识
(1)颅内动脉瘤的定义: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异常改变,导致动脉内腔局部扩张,所产生的血管壁的瘤样突起。
(2)颅内动脉瘤的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先天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根据形态分类:囊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小型动脉瘤:<5mm、中型动脉瘤:5-10mm、大型動脉瘤:11-25mm、巨大型动脉瘤:>25mm。
根据动脉瘤发生部位:willis环前循环动脉瘤、颈内动脉瘤、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大脑中动脉动脉瘤、willis环后循环动脉瘤、椎动脉动脉瘤、基底动脉动脉瘤、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根据动脉瘤壁结构不同分类: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
四、病 因
(1)先天性缺陷:最为多见,占80%,大多呈囊状,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的动脉分叉处,此处与动脉中层最薄弱。
(2)后天性蜕变。
五、临床表现
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中,小型动脉瘤未破裂出血,临床可无任何症状。动脉瘤一旦破裂,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大汗淋漓、体温升高。
2、颈强直,也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出血侵入玻璃体引起视力障碍,意识障碍以及偏瘫。
3、局灶症状取决于瘤体的位置,颈内动脉瘤表现为单侧单侧眼睑瞳孔散大,上、下视不能,直、间对光反射消失;大脑中动脉瘤引起脑梗死、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
临床根据病情轻重五分类方法:
一级:无症状,或有轻微头疼及颈强直。
二级:头疼较重,颈强直,除动眼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症状。
三级:轻度意识障碍,躁动不安。
四级:半昏迷、偏瘫,早期去脑强直。
五级:深昏迷。
六、诊断方法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有无动脉瘤,瘤的部位及大小,可以作为筛选的主要方法。
2、CTA可以确诊动脉瘤,能明确瘤体的大小及部位、于周围组织的关系、动脉壁的钙化、瘤内血栓及血肿大小,为手术提供精确信息。
3、MRA诊断。
七、治疗方案
不同部位动脉治疗有所差异。主要治疗为手术治疗和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及动脉瘤栓塞术。手术原则为动脉瘤切除、动脉重建。重建方法包括动脉破口修补,动脉补片抑制和动脉端口吻合术。
八、现存的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脑组织灌注异常,有瘤体破裂的危险
a)观察患者头部伤口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24h引流不超过200ml。严密监测神志、脉搏、血压呼吸以及体温的变化。持续尼莫地平注射液微量泵泵入,泵速为4ml/h,预防脑血管痉挛。持续注射用硝普钠微量泵泵入,严格控制患者血压,血压维持在120-130/80-90mmHg之间以增加脑灌注量。使用尼莫地平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血压下降、面部潮红、多汗、低热等用药不良反应。
b)密切观察患者的头疼程度以及肢体功能,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
c)术后右下肢腹股沟处给予盐袋压迫止血,右下肢严格制动。
d)持续注射用丙戊酸钠微量泵泵入,泵速为2ml/h,预防脑血管痉挛,遵医嘱给予患者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及甘油果糖注射液每日一次静脉滴入,预防颅内压升高。
e)持续抬高床头30度减少颅内静脉回流。
(2)人工气道的管理
a)患者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未拔出,给予患者间断气管内滴液,及时清除插管及口腔内痰液。每日一次气管插管护理,双人协作,用5%洗必泰+温开水1:1的比例清洁口腔。避免口腔感染,因痰液较多且粘稠于28日行气管切开术,给予气管切开护理,用酒精棉球擦洗切开处皮肤,观察切开处有少量渗血。操作时动作轻柔。
b)抬高床头30度保持呼吸通畅,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间断滴入气管内滴液,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保持呼吸通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c)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遵循无菌、无创、快速、有效的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3)皮肤的管理
患者病情危重长期卧床且年龄较大,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轻柔,勿用力过猛引起患者二次损伤。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碎屑,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大便。给予加铺气垫床。
患者总蛋白63.5g/L(65-85),白蛋白33.1 g/L(40-55),遵医嘱给予脂肪乳氨基酸注射液静脉输入,给予患者体外营养,并给予肠内营养液200ml每日2次胃管注入。
(4)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患者血凝凝固性高且D-二聚体2.63mg/L(0-0.60),属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使用留置针减少静脉多次穿刺,避免在同一部位及静脉反复穿刺。给予患者床上被动训练,肢体抬高20-30度。给予气压治每日三次并及时穿弹力袜。给予患者肢端功能位。
了解: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分类及发生部位
熟悉:颅内动脉瘤的定义及治疗要点
掌握: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监护期护理要点
一、患者简要病情
姓名:邱建革 性别:男 年龄:60岁
患者主因“头痛1周,加重2天”于2019年1月21日急诊入院,于当日在全麻下行“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神志呈中度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均迟钝。患者GCS评分:4分,Barthe自理能力评分:0分,诺顿评分:5分,Watelow’s压疮危险因素评分:22分,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分:3分,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分:12分,预防及护理措施均已落实。头部伤口引流管固定稳妥且保持通畅,右下肢腹股沟处敷料包扎完好,给予盐袋压迫止血。经口气管插管固定稳妥,深度约23cm。持续尼莫地平注射液微量泵泵入,泵速为4ml/h,持续注射用丙戊酸钠微量泵泵入,泵速为2ml/h。持续硝苯地平注射液微量泵泵入,泵速为4ml/h。持续胃肠减压。患者呼吸道痰液粘稠不易吸出,于1月22日21时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术程顺利。于1月22日停止胃肠减压,给予稀饭每日4次胃管注入。
二、治疗要点
1.给予抗凝、预防血管痉挛、营养神经、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2.密切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复查CT。
3.加强皮肤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及压疮的发生。
4.加强翻身、叩背及吸痰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三、颅内动脉瘤相关理论知识
(1)颅内动脉瘤的定义: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异常改变,导致动脉内腔局部扩张,所产生的血管壁的瘤样突起。
(2)颅内动脉瘤的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先天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根据形态分类:囊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小型动脉瘤:<5mm、中型动脉瘤:5-10mm、大型動脉瘤:11-25mm、巨大型动脉瘤:>25mm。
根据动脉瘤发生部位:willis环前循环动脉瘤、颈内动脉瘤、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大脑中动脉动脉瘤、willis环后循环动脉瘤、椎动脉动脉瘤、基底动脉动脉瘤、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根据动脉瘤壁结构不同分类: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
四、病 因
(1)先天性缺陷:最为多见,占80%,大多呈囊状,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的动脉分叉处,此处与动脉中层最薄弱。
(2)后天性蜕变。
五、临床表现
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中,小型动脉瘤未破裂出血,临床可无任何症状。动脉瘤一旦破裂,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大汗淋漓、体温升高。
2、颈强直,也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出血侵入玻璃体引起视力障碍,意识障碍以及偏瘫。
3、局灶症状取决于瘤体的位置,颈内动脉瘤表现为单侧单侧眼睑瞳孔散大,上、下视不能,直、间对光反射消失;大脑中动脉瘤引起脑梗死、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
临床根据病情轻重五分类方法:
一级:无症状,或有轻微头疼及颈强直。
二级:头疼较重,颈强直,除动眼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症状。
三级:轻度意识障碍,躁动不安。
四级:半昏迷、偏瘫,早期去脑强直。
五级:深昏迷。
六、诊断方法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有无动脉瘤,瘤的部位及大小,可以作为筛选的主要方法。
2、CTA可以确诊动脉瘤,能明确瘤体的大小及部位、于周围组织的关系、动脉壁的钙化、瘤内血栓及血肿大小,为手术提供精确信息。
3、MRA诊断。
七、治疗方案
不同部位动脉治疗有所差异。主要治疗为手术治疗和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及动脉瘤栓塞术。手术原则为动脉瘤切除、动脉重建。重建方法包括动脉破口修补,动脉补片抑制和动脉端口吻合术。
八、现存的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脑组织灌注异常,有瘤体破裂的危险
a)观察患者头部伤口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24h引流不超过200ml。严密监测神志、脉搏、血压呼吸以及体温的变化。持续尼莫地平注射液微量泵泵入,泵速为4ml/h,预防脑血管痉挛。持续注射用硝普钠微量泵泵入,严格控制患者血压,血压维持在120-130/80-90mmHg之间以增加脑灌注量。使用尼莫地平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血压下降、面部潮红、多汗、低热等用药不良反应。
b)密切观察患者的头疼程度以及肢体功能,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
c)术后右下肢腹股沟处给予盐袋压迫止血,右下肢严格制动。
d)持续注射用丙戊酸钠微量泵泵入,泵速为2ml/h,预防脑血管痉挛,遵医嘱给予患者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及甘油果糖注射液每日一次静脉滴入,预防颅内压升高。
e)持续抬高床头30度减少颅内静脉回流。
(2)人工气道的管理
a)患者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未拔出,给予患者间断气管内滴液,及时清除插管及口腔内痰液。每日一次气管插管护理,双人协作,用5%洗必泰+温开水1:1的比例清洁口腔。避免口腔感染,因痰液较多且粘稠于28日行气管切开术,给予气管切开护理,用酒精棉球擦洗切开处皮肤,观察切开处有少量渗血。操作时动作轻柔。
b)抬高床头30度保持呼吸通畅,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间断滴入气管内滴液,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保持呼吸通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c)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遵循无菌、无创、快速、有效的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3)皮肤的管理
患者病情危重长期卧床且年龄较大,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轻柔,勿用力过猛引起患者二次损伤。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碎屑,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大便。给予加铺气垫床。
患者总蛋白63.5g/L(65-85),白蛋白33.1 g/L(40-55),遵医嘱给予脂肪乳氨基酸注射液静脉输入,给予患者体外营养,并给予肠内营养液200ml每日2次胃管注入。
(4)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患者血凝凝固性高且D-二聚体2.63mg/L(0-0.60),属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使用留置针减少静脉多次穿刺,避免在同一部位及静脉反复穿刺。给予患者床上被动训练,肢体抬高20-30度。给予气压治每日三次并及时穿弹力袜。给予患者肢端功能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