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病,同样也有骄傲

来源 :世界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zs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厉槟源的装置或是行动,它最初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即兴的行动占据多数。这些行动随时随地可以在生活中展开,无需展厅,也无需观众。相对于传统的艺术方式而言,厉槟源的行动并非是固定空间和时间中的艺术工作或表演,而是与现实遭遇后,及时快速的特殊回应与实际处理。它来源于个体本能(旺盛的荷尔蒙和极强的表达欲),也作用于生活本身。
  其次,不以艺术史或是某种特定的观念作为出发点,回避理论先行的理性逻辑和固有经验。而是以人本身,发散的、片段的表达方式,进行身体力行的感性实践。通过个人化的行动,进而不断的确认人的复杂性及自我存在的可能。
  传统的工作方式长期的、过度的被沿袭,往往导致人们质疑这种方式的正当性。因此,厉槟源的行动首先源于对这种正当性的放弃,一方面,他创作了一批看似“无意义”的作品,例如电风扇和扇子、硅胶舌头和砖块、对流的水池等,将这些低廉的日常材料,以无厘头的方式进行组合使用。这些作品回避了“物”的纪念碑属性和叙事的语言乐趣,传统艺术中封闭的欺骗性被幽默的呈现出来。
  另一方面,绕开了“视觉品—展览—观众—改变”的传统交流方式。“裸奔”“溜鸡”作为大众新闻事件,在电视媒体和社交网络上的有效互动,提示了艺术改变现实的另一种方式:“行动—媒体—互动—社会行动—再行动—再媒体—改变”。
  厉槟源所有的作品形成了一个鲜活,而始终混乱错误的系统。任何一件作品都难以被孤立的看待,它不仅属于艺术也属于复杂的生活。当这些作品从生活和网络中进入展厅的时候,即是死亡的过程,展出的只是切片后的标本。
  成为异类是对多数同类者的不屑。在这个时代中,这种看似很二的“低级趣味”,存在的如此真实与鲜活。“我有病”作为展览题目,是在主流交往中制造的障碍,对自我危险化的重申。它并不祈求理解与信任,因为“我”,你永远无法理解,它仅是我的存在,无需回应的信号。
  我有病,同样也有骄傲,就在这里,你有药吗?
  这是一件对抗性很强的作品,现场用161把锤子(当时《雕塑中国》参展人数的总数量),通过身体力行不停的以锤击锤,全部砸碎直到最后一把。整个过程35分钟。
其他文献
2003年3月10日,家住英国中北部肯德尔城的奥里太太,委托律师向外公布了一条惊人的消息:伴随她多年的宠物狗莉莉,将继承她80万英镑的遗产;等她去世以后,谁取得了莉莉的领养权,并一直护养它到寿终正寝,谁就可以继承莉莉的所有遗产。此时的奥德太太已经是绝症晚期,于是,围绕被誉为“英国第一富狗”莉莉的领养问题,在这个小城上演了一场滑稽且丑陋的闹剧……    为爱犬找东家    奥里太太56岁的时候,丈夫
期刊
当代中国雕塑世界是亚洲其中一个最具活力的;而且很多方位:以闪电般的速度从社会现实主义的形式,演变到新具象主义;再发展到新锐抽象。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的雕塑家拥抱了每一个可以想得到的雕塑主义,以寻求能够表达有动力、创新的中国艺术文化。要做到这一点,最优秀的中国雕塑家没有排除一切的避开自己的传统和文化图标。他们精明干练地融合国家和国际雕塑的传统,形式,材料和美学,坦率的交代无数有关中国经过毛泽东和邓小
期刊
当代雕塑何为?当代雕塑应以怎样的方式向前推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就困扰着中青代的雕塑家。就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而言, 80年代初的雕塑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摆脱题材的束缚,回到媒介,回归审美,以及改变既定僵化的雕塑观念。毫无疑问,当代雕塑的第一波浪潮是在对纪念碑雕塑的背离,对宏大叙事的拒绝,以及捍卫雕塑本体独立的运动中拉开序幕的。进入90年代后,伴随着一批年轻雕塑家的崛起,中国当代雕塑逐
期刊
著名雕塑家田世信受天津大剧院邀约于2014年4月4日逍举办《你好,灵魂?——田世信雕塑作品展》,这是在首届曹禺戏剧节期间举办的唯一艺术展览项目。整个展览将展出艺术家田世信从贵州时期开始的少数民族人物肖像系列到90年代开始的文化历史人物肖像系列等数十件作品,其中就有他创作的著名戏剧导演林兆华先生肖像。  此次首届曹禺戏剧节,在艺术总监林兆华先生和濮存昕先生的倾力构建下,因其强大的演出阵容和众多的经典
期刊
“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 回顾展于2013年9月29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策展人由安迪·沃霍尔美术馆首席策展人尼古拉斯·钱伯斯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王春辰担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作为中国最具现代化标准的美术展览馆之一,携手美国匹兹堡市的安迪·沃霍尔博物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联合主办此次展览。这是一次对沃霍尔毕生之作最为全面的审视,展览将为您勾勒出这位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激
期刊
解读方力钧的作品我个人认为大致有两种方法比较适宜,一种是类似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法,一种是并不马克思的辩证法。   让我们把思绪带回他在自传中描述过的一个遥远的下午。一天在上花卉写生课的时候,老师教同学们如何用颜色把花画的美,画的好看。窗外有游行的汽车和人流,这时传来一声枪响。大家跑出去看,河边有一滩血,原来大家平常经常玩耍和写生的土包是枪毙人用的。   这是对艺术家影响非常大的一次个人体验。之后
期刊
依旧波光潋滟的西湖,晴方正好的南山路217号,中国美术学院迎来了它的85岁华诞。本次校庆特别安排了“八五” 85,展览作为最主要的内容。而让历史告诉未来的的展览宗旨更是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开幕式上,身为艺术家和美院院长的许江先生慷慨激昂的讲话给在场的每一位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讲话与其说是讲话毋宁说是呼号。多年来多次我看到许江先生的讲话总是慷慨激昂,侃侃而谈,这一次,我特别深切感受到许江先生作为一个
期刊
历史的血肉逐渐风干,剩下的只是道德的骨架。德国对我们来说,是拥有大文豪歌德、音乐大师贝多芬、哲学巨匠康德的国度,自由畅快的无限速高速公路也是让人难忘的德国印记。但是约瑟夫·博伊斯出生的1920 年代的德国,和我们所知的德国却好似完全不同的国家。第一二次世界大战间的德国被纳粹政府统治,充满了不平等与暴力。而生于贫穷家庭的博伊斯从中学起就不得不在黄油厂打工,青年时期投入战争。在为纳粹军队驾驶轰炸机服役
期刊
郑胜天,浙江美院的老前辈,早年与刘文西、蔡亮由上海的育才学校来到浙美就读。“八五”期间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国际间交流和推动工作,亦是当年“八五”论争的主要策动者和赵无极来华讲学的见证人,多年来在中外艺术交流上贡献卓著,特别是由他主编的全球首份全英文杂志《艺术》在海外华人中影响很盛。本次校庆开幕式上的讲话让人心潮起伏,激情澎湃。在北京笔者与郑胜天进行了简要对话。  徐:很高兴看到您,做为浙美元老,您亲身
期刊
圣经《创世纪》说,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人鼻孔里,于是,人就成了有灵的活魂。这个灵魂,就是与我们生命同在的本心。它是我们每个人内在精神的一种渴望,是发动我们精神性渴望和追求的那个核心。  艺术的存在,是要给予人类心灵的意义。这个给予,需要给予者在不断觉知的前提下产生。  赵浥,一个不凡的女子!她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想,听从本心的召唤,果敢辞去优裕的税务公职,选择了一条在中国超前、孤寂而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