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ow to discover, distill, and present beauty from raw stone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every stone carver. For each successful stone work, we present the beauty of a stone, rather than create its artistic beauty.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世间万物毋论其实质形态或是如何千变万化,然而总有其演变之迹可循,——如远古类人猿进化至当今的最高级生灵——人,那便有其过程和余迹可考。
艺术一样遵循着这千古不变的蜕变规律,同样有着逐渐演变的过程。
艺术美的真谛在于表现美,而美的内涵极为广泛。而其美并没有受到实质大小的局限,哪怕是一粒芝麻,一只小昆虫,均能体现出美感。
我的初始创作对象,一开始就被自己下意识地定位于:特写或具像于某一刻划对象。譬如我的作品《追源》、《喜相逢》等一系列利用原石的天然色彩及花纹,以写实的手法体现自然界某一刻划的原始形态,并以艺术的渲染技艺手法使之有别于现实中的对象,从而体现了自然的亲和力之美。
创作之余的感受自然,贴近自然,亦慢慢让我逐渐意识到之前创作的局限性无法以那样的表现方式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想与情怀。于是在不断的尝试与摸索中,积极汲取了姐妹艺术中的表现手法与技法,我的创作形态与意识逐渐有了交叉点,初始尝试与林何超合作的《渔舟唱晚》问世后,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与好评。这更坚定了我的创作意识,因为该作品以俏色,虚实结合,动静有致的创作手法,仅是一种以古诗文为背景,以不同技法结合的尝试性创作。该作品充分肯定了我的创作思路,于是便有了《月是故乡明》、《深山藏古寺》、《赤壁怀古》、《枫桥夜泊》、《清泉石上流》等一系列大写意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均采用天然色彩,对比强烈的原石为载体,以虚实结合,疏密有致的大写意手法刻划出一幅诗情画意的景象。
如何让美丽的石头自己说话,一直是艺人们的不懈努力追求的至高境界,《清泉石上流》原石大面积基调为褚红色,黄白色块呈夹生状,醒目之处位于原石中部的青白色夹生色块,边缘尚有丝丝纹理,原石也正是以此处告诉我:喏!这不正是一汪清泉顺石而下的美景吗?!于是豁然中脑海中一幅美景逐渐变得清晰……在处理时,运用大朴不雕保留大面积原石原味、巧色镂雕夹生青黄色块等手法,使得作品画面清晰明快,并以散点透视法逐一构图,组成一幅山水美景:
一座郁郁青翠的大山,山峰间树木丛生;山脚边,二株枝虬叶茂的老树,默默地守卫着一栋小屋;小屋以茅为顶、以木为梁、以石为基,茅屋下一窝小鸟已归巢栖息;茅屋内,或有主人翘首伫立,在等待、在遐想,或与屋上的小鸟在轻语。山顶上一渠山泉顺石蜿蜒流下,终归入海。随着阵阵凉风,送来远方渔歌声声,是那么悠扬、那么动听。庭院篱笆边,一老一小,在赏月?在吟诗?在听泉?还是在讲述美妙的童话?无人知晓。好一处依山伴水隐世之居,没有繁华的喧嚣,没有一丝的污染,宁静、清新,一切都显得这么和谐、这么自然,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比,一点都不逊色,怎么不令人神往。对于心浮气燥的都市之人,若能有幸在此住上一宿,与鸟同栖、与树为伴、以天为庐、以草为席、以月为灯,喝一腔泉水,吸一肺清风,听一曲泉声,饱一餐粗粮,更是梦寐以求。若问进村之路在何方,或在山泉之源,或在大山之隐,或在瀑布之后,村人自然知晓,外人无可奉告。欲往之,请对地球家园少一点索取,多一份爱护。
此作意境深远,构思独特,巧妙利用矛盾统一的手法,表现了自然界之大美:
动静相宜。虚空幻动,大地沉静;清泉流动,山石玄静;风吹松涛,茅屋定实;门前流水,人物低语。因着这静,显了那动;因着这动,更衬出那一片天地的宁静和祥和,令尘嚣中忙碌的人们心向往之。
大小相衬。虚空最大,景物皆其内;山大树小,人最小,然天地万物皆容于胸怀之中。何为大何为小?一切皆由此而来,以小衬大,大不欺小,小不妒大,互相依存、和谐共处。
有无相协。那流盼生彩的山色,那坚实峻奇的山,那蜿蜒而下的泉,妙景皆由天作,不留人工痕迹,无雕胜有雕。惟山坳中寥寥几笔勾勒了这树、这屋、这人,精巧细致。或有雕或无为,无不彰显作者之匠心独具,技高而意远。
艺术之路是无止境的追求与探索之路,是生活的浓缩与升华。而对无语的石头,如何能令顽石们开口说话,是所有艺术家们的使命和难题。创作《正气冲天》让我深刻明白了顽石也会说话这一真理。该石是一块纯天然丰门花纹石,得到她前的那一眼,就使我“一见钟情”般迷恋上她,总觉得她大有文章可为,然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对她我却毫无头绪可言,哪怕是一点灵感也无法引发,看着那黑白分明,有粗有细的纹络,我沉闷了……直到某天翻阅古碑帖时,偶然间的灵光一现:咦?那其间不是恰好隐约藏着一个“正”字吗?啊哈!困扰我许久不能释怀的问题,终于如拨云见日般明朗了起来。石不能言,却需要人去读懂她的心声。这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然而读懂后的创作却是比以往的任何一件作品的创作都难。原因在于原石是天然纹络,任何雕琢都势必破坏其整体性、完整性。创作的主题却又必须围绕着“正”气去表现,正是难上加难。经过漫长的思索与比较,最终确定为该石辅上座垫,并以云雾衬之,不使底座喧宾夺主,再让作品自己对人说:“云雾缭绕中的正气直上青天”。
回想自己这些年来的创作历程,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美丽的石头会说话”。创作之源来之于原石上的天然纹理色彩,而如何从原石中发现美、提炼美、表现美是每个石雕艺术工作者所必修的课程。每件成功的石雕作品,与其说是我们创造了艺术美,不如说是我们体现了石头美,人的创作力是柔性可逆的,但石头的美是天然的、不可逆的。彩石雕刻的创作都是围绕着原石的天然美出发,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独特而唯一性的美,虽说“石不能言最可人”,然实为“无声胜有声”,石头正以其独特的言语——天然色彩与纹理诉说着,听者你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都具有惯性思维,同一石头在不同创作者手里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向和主题。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创作能至美呈现石之独特魅力,是一名彩石雕刻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我将尽我所能,让美丽的石头去说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世间万物毋论其实质形态或是如何千变万化,然而总有其演变之迹可循,——如远古类人猿进化至当今的最高级生灵——人,那便有其过程和余迹可考。
艺术一样遵循着这千古不变的蜕变规律,同样有着逐渐演变的过程。
艺术美的真谛在于表现美,而美的内涵极为广泛。而其美并没有受到实质大小的局限,哪怕是一粒芝麻,一只小昆虫,均能体现出美感。
我的初始创作对象,一开始就被自己下意识地定位于:特写或具像于某一刻划对象。譬如我的作品《追源》、《喜相逢》等一系列利用原石的天然色彩及花纹,以写实的手法体现自然界某一刻划的原始形态,并以艺术的渲染技艺手法使之有别于现实中的对象,从而体现了自然的亲和力之美。
创作之余的感受自然,贴近自然,亦慢慢让我逐渐意识到之前创作的局限性无法以那样的表现方式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想与情怀。于是在不断的尝试与摸索中,积极汲取了姐妹艺术中的表现手法与技法,我的创作形态与意识逐渐有了交叉点,初始尝试与林何超合作的《渔舟唱晚》问世后,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与好评。这更坚定了我的创作意识,因为该作品以俏色,虚实结合,动静有致的创作手法,仅是一种以古诗文为背景,以不同技法结合的尝试性创作。该作品充分肯定了我的创作思路,于是便有了《月是故乡明》、《深山藏古寺》、《赤壁怀古》、《枫桥夜泊》、《清泉石上流》等一系列大写意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均采用天然色彩,对比强烈的原石为载体,以虚实结合,疏密有致的大写意手法刻划出一幅诗情画意的景象。
如何让美丽的石头自己说话,一直是艺人们的不懈努力追求的至高境界,《清泉石上流》原石大面积基调为褚红色,黄白色块呈夹生状,醒目之处位于原石中部的青白色夹生色块,边缘尚有丝丝纹理,原石也正是以此处告诉我:喏!这不正是一汪清泉顺石而下的美景吗?!于是豁然中脑海中一幅美景逐渐变得清晰……在处理时,运用大朴不雕保留大面积原石原味、巧色镂雕夹生青黄色块等手法,使得作品画面清晰明快,并以散点透视法逐一构图,组成一幅山水美景:
一座郁郁青翠的大山,山峰间树木丛生;山脚边,二株枝虬叶茂的老树,默默地守卫着一栋小屋;小屋以茅为顶、以木为梁、以石为基,茅屋下一窝小鸟已归巢栖息;茅屋内,或有主人翘首伫立,在等待、在遐想,或与屋上的小鸟在轻语。山顶上一渠山泉顺石蜿蜒流下,终归入海。随着阵阵凉风,送来远方渔歌声声,是那么悠扬、那么动听。庭院篱笆边,一老一小,在赏月?在吟诗?在听泉?还是在讲述美妙的童话?无人知晓。好一处依山伴水隐世之居,没有繁华的喧嚣,没有一丝的污染,宁静、清新,一切都显得这么和谐、这么自然,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比,一点都不逊色,怎么不令人神往。对于心浮气燥的都市之人,若能有幸在此住上一宿,与鸟同栖、与树为伴、以天为庐、以草为席、以月为灯,喝一腔泉水,吸一肺清风,听一曲泉声,饱一餐粗粮,更是梦寐以求。若问进村之路在何方,或在山泉之源,或在大山之隐,或在瀑布之后,村人自然知晓,外人无可奉告。欲往之,请对地球家园少一点索取,多一份爱护。
此作意境深远,构思独特,巧妙利用矛盾统一的手法,表现了自然界之大美:
动静相宜。虚空幻动,大地沉静;清泉流动,山石玄静;风吹松涛,茅屋定实;门前流水,人物低语。因着这静,显了那动;因着这动,更衬出那一片天地的宁静和祥和,令尘嚣中忙碌的人们心向往之。
大小相衬。虚空最大,景物皆其内;山大树小,人最小,然天地万物皆容于胸怀之中。何为大何为小?一切皆由此而来,以小衬大,大不欺小,小不妒大,互相依存、和谐共处。
有无相协。那流盼生彩的山色,那坚实峻奇的山,那蜿蜒而下的泉,妙景皆由天作,不留人工痕迹,无雕胜有雕。惟山坳中寥寥几笔勾勒了这树、这屋、这人,精巧细致。或有雕或无为,无不彰显作者之匠心独具,技高而意远。
艺术之路是无止境的追求与探索之路,是生活的浓缩与升华。而对无语的石头,如何能令顽石们开口说话,是所有艺术家们的使命和难题。创作《正气冲天》让我深刻明白了顽石也会说话这一真理。该石是一块纯天然丰门花纹石,得到她前的那一眼,就使我“一见钟情”般迷恋上她,总觉得她大有文章可为,然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对她我却毫无头绪可言,哪怕是一点灵感也无法引发,看着那黑白分明,有粗有细的纹络,我沉闷了……直到某天翻阅古碑帖时,偶然间的灵光一现:咦?那其间不是恰好隐约藏着一个“正”字吗?啊哈!困扰我许久不能释怀的问题,终于如拨云见日般明朗了起来。石不能言,却需要人去读懂她的心声。这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然而读懂后的创作却是比以往的任何一件作品的创作都难。原因在于原石是天然纹络,任何雕琢都势必破坏其整体性、完整性。创作的主题却又必须围绕着“正”气去表现,正是难上加难。经过漫长的思索与比较,最终确定为该石辅上座垫,并以云雾衬之,不使底座喧宾夺主,再让作品自己对人说:“云雾缭绕中的正气直上青天”。
回想自己这些年来的创作历程,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美丽的石头会说话”。创作之源来之于原石上的天然纹理色彩,而如何从原石中发现美、提炼美、表现美是每个石雕艺术工作者所必修的课程。每件成功的石雕作品,与其说是我们创造了艺术美,不如说是我们体现了石头美,人的创作力是柔性可逆的,但石头的美是天然的、不可逆的。彩石雕刻的创作都是围绕着原石的天然美出发,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独特而唯一性的美,虽说“石不能言最可人”,然实为“无声胜有声”,石头正以其独特的言语——天然色彩与纹理诉说着,听者你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都具有惯性思维,同一石头在不同创作者手里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向和主题。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创作能至美呈现石之独特魅力,是一名彩石雕刻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我将尽我所能,让美丽的石头去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