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枯燥且低效的,所以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重教转向重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文章从四个方面探究性地论述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化学;高中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养成自己学习思考,探索的习惯。
高中生正处于心智成熟的关键阶段,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合作交流的意识也比较单薄,大多依赖于教师的灌输,习惯了被动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革新的突破口,着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翁,化学教师则应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化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建立自主的知识建构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创造潜能和天赋得以发挥,自身个性得到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摆在高中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
一、精选合适的化学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中化学是在无数化学知识宝库中选择的最基础的能代表化学基本特征的知识点作为基本内容。高中化学教学在内容选择上要有一定的取舍,一些过于高深复杂的理论无法在中学阶段介绍,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也受制于条件,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障碍,无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相关知识技能。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化学教材的具体内容,挖掘出适合学生施行自主学习的素材。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条件和环境能否提供学习中最佳的教学帮助,包括仪器设备、化学药品、教学工具、活动场所等各种外部情境。如果这些基本的条件不能得到保证,那么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就很难开展。另外针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比如物质的量、化学平衡等就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而另外一些宏观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且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如铝、铁、铜等金属的主要性质及应用,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等等则适宜学生在课堂上自行或者分组展开自主学习。通过以上分析,高中化学知识中能适合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1、知识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其可理解的范围之内;2、知识点可从社会环境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相关资料,加强学生的理解;3、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强,教材对内容的处理翔实;4、实验内容的选择应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实现的,无危险污染小的实验。
二、创设有效化学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欲望
内在需求是驱使人们完成一项活动的力量源泉,它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内心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的。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教师应创造宽松愉悦的化学教学环境,发挥化学学科魅力,创设有利于引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化学是一门充满乐趣和趣味的科学,其学习过程也是充满理性的,化学与自然、生活环境都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经历及所处环境来创设教学情境,以达到更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用一支蘸有烧碱溶液的毛笔,在一张看似无色的纸上写字(实则纸上有酚酞),结果写出粉色的字来,这种变魔术式的寓教于乐的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主动探求化学知识的强烈愿望。对于不同的化学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更能解决问题。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整理收集本小组的主要问题,在课前交给老师。这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有效组织设计备课,为创设问题情境做准备,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增强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的自我成就感。此外,还可以通过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把课堂教学中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都能亲身体验、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取化学知识,充分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部分。只有抓住这条方法指导的渠道,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才能够提高学习的能力。自学首先是通过阅读,所以阅读认知方法的指导是基础,只有掌握了有效的阅读之后才能从纷繁的文字中轻松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其次是听课阶段的指导,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听课与笔记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记笔记是为思考和思维服务的,不要为了记笔记而失去更重要的内容。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梳理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学会整理归纳后,自然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主动学习探究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见缝插针,随时渗透,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理解、领悟、掌握新的“学法”,提高学习能力。
四、开放化学实验教学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一大主要特征,实验才能表现出学生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实验,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通过边讲边实验的方法代替以往的独角戏式实验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参与实验的设计、观察与操作,以及后续实验结果的分析、推理、小结。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按4-6人为一组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同学互相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在有所分工的基础上又可以自主讨论,他们能就某个子问题做更多深入的研究,而后汇总各个同学的观点,运用到实际实验问题的解决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其提供了真实的知识应用环境,让他们加深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在这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参与者和指导者,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化学实验操作技巧的学习和实验步骤的合理巧妙编排,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且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和组织对关键问题的讨论。开放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探索新知的机会,师生在实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共同营造融洽的关系,共同品尝成功的味道。开放实验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对学生的长远成长和未来发展大有好处。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文化底蕴、思维的敏捷、课堂驾驭能力、艺术审美的价值取向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在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处理过程中,会有不同品质的内容同时出现的情况,在交流、展示与集中研讨的过程中,也会动态地生成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学机智,对各种因素进行拓展,把握教学的走向。同时,必须承认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教师不能搞“填平补齐”,要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不同学生的潜在优势,以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作为评价依据,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优发展,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化学;高中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养成自己学习思考,探索的习惯。
高中生正处于心智成熟的关键阶段,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合作交流的意识也比较单薄,大多依赖于教师的灌输,习惯了被动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革新的突破口,着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翁,化学教师则应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化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建立自主的知识建构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创造潜能和天赋得以发挥,自身个性得到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摆在高中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
一、精选合适的化学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中化学是在无数化学知识宝库中选择的最基础的能代表化学基本特征的知识点作为基本内容。高中化学教学在内容选择上要有一定的取舍,一些过于高深复杂的理论无法在中学阶段介绍,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也受制于条件,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障碍,无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相关知识技能。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化学教材的具体内容,挖掘出适合学生施行自主学习的素材。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条件和环境能否提供学习中最佳的教学帮助,包括仪器设备、化学药品、教学工具、活动场所等各种外部情境。如果这些基本的条件不能得到保证,那么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就很难开展。另外针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比如物质的量、化学平衡等就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而另外一些宏观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且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如铝、铁、铜等金属的主要性质及应用,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等等则适宜学生在课堂上自行或者分组展开自主学习。通过以上分析,高中化学知识中能适合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1、知识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其可理解的范围之内;2、知识点可从社会环境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相关资料,加强学生的理解;3、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强,教材对内容的处理翔实;4、实验内容的选择应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实现的,无危险污染小的实验。
二、创设有效化学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欲望
内在需求是驱使人们完成一项活动的力量源泉,它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内心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的。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教师应创造宽松愉悦的化学教学环境,发挥化学学科魅力,创设有利于引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化学是一门充满乐趣和趣味的科学,其学习过程也是充满理性的,化学与自然、生活环境都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经历及所处环境来创设教学情境,以达到更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用一支蘸有烧碱溶液的毛笔,在一张看似无色的纸上写字(实则纸上有酚酞),结果写出粉色的字来,这种变魔术式的寓教于乐的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主动探求化学知识的强烈愿望。对于不同的化学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更能解决问题。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整理收集本小组的主要问题,在课前交给老师。这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有效组织设计备课,为创设问题情境做准备,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增强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的自我成就感。此外,还可以通过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把课堂教学中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都能亲身体验、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取化学知识,充分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部分。只有抓住这条方法指导的渠道,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才能够提高学习的能力。自学首先是通过阅读,所以阅读认知方法的指导是基础,只有掌握了有效的阅读之后才能从纷繁的文字中轻松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其次是听课阶段的指导,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听课与笔记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记笔记是为思考和思维服务的,不要为了记笔记而失去更重要的内容。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梳理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学会整理归纳后,自然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主动学习探究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见缝插针,随时渗透,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理解、领悟、掌握新的“学法”,提高学习能力。
四、开放化学实验教学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一大主要特征,实验才能表现出学生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实验,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通过边讲边实验的方法代替以往的独角戏式实验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参与实验的设计、观察与操作,以及后续实验结果的分析、推理、小结。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按4-6人为一组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同学互相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在有所分工的基础上又可以自主讨论,他们能就某个子问题做更多深入的研究,而后汇总各个同学的观点,运用到实际实验问题的解决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其提供了真实的知识应用环境,让他们加深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在这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参与者和指导者,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化学实验操作技巧的学习和实验步骤的合理巧妙编排,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且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和组织对关键问题的讨论。开放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探索新知的机会,师生在实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共同营造融洽的关系,共同品尝成功的味道。开放实验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对学生的长远成长和未来发展大有好处。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文化底蕴、思维的敏捷、课堂驾驭能力、艺术审美的价值取向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在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处理过程中,会有不同品质的内容同时出现的情况,在交流、展示与集中研讨的过程中,也会动态地生成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学机智,对各种因素进行拓展,把握教学的走向。同时,必须承认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教师不能搞“填平补齐”,要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不同学生的潜在优势,以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作为评价依据,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优发展,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