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管理的加强和改善是校长需要切实做好的工作,只有提高小学学校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切实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得以更好的发展。在此,基于一定的管理经验,本文以校长的视角来探讨如何加强和改善小学学校管理,对此提出了相应的一些策略,主要包括“强化对教师管理,关注教师”“以学生作为根本,走进学生”“落实制度建设,保障管理工作的落实”这几方面,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管理;校长;制度;学生;教师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2-123
通常,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校长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如何加强和改善小学学校管理是需要校长切实不断思考的问题。需要认识到,小学学校管理的加强和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校长要不断积淀学校管理经验,从教师、学生、制度等多方面出发落实管理工作,逐步提升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在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出发,对于如何加强和改善小学学校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强化对教师管理,关注教师
学校的工作需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和改善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可以说,校长在实施学校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切实以教师为重要主体,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积极调动每位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将学校全面领导转变为统筹指导,真正形成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校长应该深入到教师中去,充分信赖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依靠教师,将管理工作、管理思想、管理目标通过教师落实下去。
例如,校长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强对于广大教师的“情感投入”,学会热情关心教师,充分信任教师,诚恳对待教师,善于激励教师。校长应多接触教师,多和教师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帮助教师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校长才会被教师所认同。同时,校长可以积极针对不同的管理方面开展专题工作座谈会,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和他们共同总结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良好经验,从而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他们积极工作的主动性。此外,校长要推动教师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定期的专项培训活动,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师培训体制,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听课评课制度,鼓励教师们相互学习,进而带动全校师生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二、以学生作为根本,走进学生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需要认识到一切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就是学生,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很多时候,学校的管理工作出现低效的情况,就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校长和广大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去对学生进行管理,殊不知学生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为此,校长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就是了解學生,走进学生,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做好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对各项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切实在学校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并更为热爱自己的学校。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校长可以在某个时候亲自走上讲台,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的知识,或者为学生讲一讲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理念等,从而促使学生更为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学校。同时,校长也可以在平时和学生加强交流,了解学生对于学校的看法,从而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校长,从而接受校长所实施的管理工作。又如,校长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自治会,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实际,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的检查与考核,并以此作为优秀学生、优秀班级的重要依据,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主评价的平台,满足学生自尊感、归属感的需要。而且,如此一来,学生也会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分子,从而为学校的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更为热爱自己的学校。
三、落实制度建设,保障管理工作的落实
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偌大一个学校,制度是基本,只有构建制度机制,才能促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效进行,才能出效益。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时,校长应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公平公正,摒弃偏见和自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让教职员工充分参与其中,让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才能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促使广大师生能够切实遵守制度。同时,应将规章制度细化到每项工作中,以使每项工作都足够完善,做到有章可循。
例如,校长要争取建立健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考评制度。现行的考评制度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过分重视教师教学的最终效果,即以学生“分数”来论教师教学的高低,也将分数作为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依据。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被简化为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教师的评优、晋职、升级,甚至奖金发放都是根据教学的成绩而定的。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又怎么能全身心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呢?为此,校长要争取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建立激励、公平的现代学校考评制度,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同样,校长也要以此鼓励教师去这样考评学生,以此激发师生的活力。此外,校长还要完善学校、社会、家庭联合互动的制度,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等等,从多方面出发来建立健全制度,并将制度落实下去。
总而言之,在我国目前的小学管理工作中,校长承担了更大、更多的责任。尽管目前的管理工作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小学校长,要不断在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同时校长也要在管理工作中真正从教师、学生出发,做好小学的管理工作,丰富管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小学生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就是本文的相关论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淑杰.小学校长实施学校个性化管理的策略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6(28):135.
[2]张晓理.对当前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32.
[3]王增前.校长管理的策略和相关问题阐述[J].中国培训,2016(08):83.
关键词:小学管理;校长;制度;学生;教师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2-123
通常,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校长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如何加强和改善小学学校管理是需要校长切实不断思考的问题。需要认识到,小学学校管理的加强和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校长要不断积淀学校管理经验,从教师、学生、制度等多方面出发落实管理工作,逐步提升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在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出发,对于如何加强和改善小学学校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强化对教师管理,关注教师
学校的工作需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和改善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可以说,校长在实施学校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切实以教师为重要主体,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积极调动每位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将学校全面领导转变为统筹指导,真正形成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校长应该深入到教师中去,充分信赖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依靠教师,将管理工作、管理思想、管理目标通过教师落实下去。
例如,校长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强对于广大教师的“情感投入”,学会热情关心教师,充分信任教师,诚恳对待教师,善于激励教师。校长应多接触教师,多和教师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帮助教师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校长才会被教师所认同。同时,校长可以积极针对不同的管理方面开展专题工作座谈会,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和他们共同总结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良好经验,从而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他们积极工作的主动性。此外,校长要推动教师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定期的专项培训活动,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师培训体制,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听课评课制度,鼓励教师们相互学习,进而带动全校师生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二、以学生作为根本,走进学生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需要认识到一切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就是学生,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很多时候,学校的管理工作出现低效的情况,就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校长和广大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去对学生进行管理,殊不知学生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为此,校长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就是了解學生,走进学生,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做好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对各项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切实在学校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并更为热爱自己的学校。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校长可以在某个时候亲自走上讲台,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的知识,或者为学生讲一讲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理念等,从而促使学生更为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学校。同时,校长也可以在平时和学生加强交流,了解学生对于学校的看法,从而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校长,从而接受校长所实施的管理工作。又如,校长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自治会,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实际,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的检查与考核,并以此作为优秀学生、优秀班级的重要依据,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主评价的平台,满足学生自尊感、归属感的需要。而且,如此一来,学生也会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分子,从而为学校的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更为热爱自己的学校。
三、落实制度建设,保障管理工作的落实
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偌大一个学校,制度是基本,只有构建制度机制,才能促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效进行,才能出效益。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时,校长应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公平公正,摒弃偏见和自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让教职员工充分参与其中,让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才能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促使广大师生能够切实遵守制度。同时,应将规章制度细化到每项工作中,以使每项工作都足够完善,做到有章可循。
例如,校长要争取建立健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考评制度。现行的考评制度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过分重视教师教学的最终效果,即以学生“分数”来论教师教学的高低,也将分数作为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依据。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被简化为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教师的评优、晋职、升级,甚至奖金发放都是根据教学的成绩而定的。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又怎么能全身心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呢?为此,校长要争取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建立激励、公平的现代学校考评制度,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同样,校长也要以此鼓励教师去这样考评学生,以此激发师生的活力。此外,校长还要完善学校、社会、家庭联合互动的制度,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等等,从多方面出发来建立健全制度,并将制度落实下去。
总而言之,在我国目前的小学管理工作中,校长承担了更大、更多的责任。尽管目前的管理工作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小学校长,要不断在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同时校长也要在管理工作中真正从教师、学生出发,做好小学的管理工作,丰富管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小学生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就是本文的相关论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淑杰.小学校长实施学校个性化管理的策略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6(28):135.
[2]张晓理.对当前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32.
[3]王增前.校长管理的策略和相关问题阐述[J].中国培训,2016(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