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概述了团体辅导的科学内涵及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论述了团体辅导的理论及应用,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 团体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面对的压力普遍加大,他们在环境适应、学习管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都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各个高校大多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外,各种心理剧、拓展活动、团体辅导等开始逐步推广,填补了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其中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执行平台,以其优异的互动性、灵活性、系统性和实效性而备受瞩目,并成为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锐亮点,拓展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空间。
1 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
团体辅导(group counseling)是指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团体是社会的缩影(Irvin D. Yalom 1995)。从学习理论讲,团体训练非常符合学习的心理需要。美国教育家David Sousa指出,不同的学习方式24小时之后对记忆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听讲座给大脑留下的记忆影响仅占5%,而音频、视频展示(AV presentation)占20%,亲身实践(practice by doing)占75%,指导他人(teaching others)占90%。可见,合作交流与实践学习最具效果。
团体辅导是以体验式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动态教育模式,能使大学生在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他人,了解自己,开阔心胸,陶冶情操,使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完善与发展。
成功的心理素质大部分是后大习得的,通过训练是可以获得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团体辅导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更感性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好心态,及早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协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自信,完善人格,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积极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姿态度过大学生活。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青年期主要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是自我同一性,同一性混乱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不全面、不客观,自我目标不明确,自我与环境适应不良,由此导致了自我认识偏差、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生涯规划不明等一系列迷失性的问题。成年早期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亲密感的缺乏,以及和爱情有关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孤独,自我封闭,恋爱关系的适应不良。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要建立同一性和亲密关系,确立自己的正确位置和发展方向。
在霍妮的自我人格理论中,将人格分成三个部分,即真实的自我、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真实的自我包括那些在任何特定的时期都能真正体现我们自己的东西,理想的自我反映了人们最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对心理健康的人来说,他们的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是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真实自我的变化,理想的自我也会发生变化;随着理想的自我是实现,真实的自我又会提出新的理想。所以,对心理健康的人来说,愿望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动力。但是,有些人由于不满真实的自我,无法容忍与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因而产生自卑感,造成自我贬低的心理阴影,同时也影响他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从而产生许多困惑。大学生群体由于发展还未完全成熟,不少学生理想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定位还不明确,往往因为二者之间存在差距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帮助学生们认清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引导他们接受自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2 大学生团体辅导的实施
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综合评价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1,即大学生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越好,其心理症状就越少,心理也越健康。我们把团体辅导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在团体辅导中事先设计小组的形式和小组结构,确定组长责任和组员责任时,参考了各学派的团体咨询理论。主要采用小组的理念,充分相信组员的潜力,相信在小组中,组长的主要任务是为小组开创出一个滋润性和具有治疗功能的气候,而组员主要得到组长起码的帮助和催化,就可以找出自己的方向和应采取的行动2。因此,强调为小组开创和维持一个充溢着真诚、尊重和同感的气氛,以便组员内在的丰硕潜能得到发挥,导致个人的自我形象、基本态度和个人自主的行为有所改变,迈向成长。如第一次活动以“破冰之旅”为主题,主要以“进化论”、“名字的故事”、“小小动物园”等游戏内容开展培训,使同学们快速的相互认识并熟悉起来,在他们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同时制定了团体契约,营造轻松愉悦的团体氛围,为以后的活动打下基础;第二次活动以“自我认识”为宗旨,通过开展“瞎子摸象”、“自画像”等活动,帮助团员更好的认识自己;第三次和第四次活动以增强“自觉能力”为重点,通过“颜色纸片”、“谁塑造了我”、“花语”等活动,让团员在组长的指导下回顾过去,分享一些成长经历和感受,并做处理,增强自觉能力;第五次和第六次活动则主要通过团队一起探讨一些原生家庭的影响和感受,分享各自家庭关系的形式,以促进团员以正确的心态悦纳自己;第七次活动以“明确价值观”为主题,通过“人生中的五样”、“生命线”等活动的开展,指引团员自觉地探索人生期望,思考大学生涯规划,确定目标;最后一次活动则主要是整理团体经验所得,整理别人对自己的回馈,了解自己在团体中的表现并安全、友好地结束团体。
还可以根据各院系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相应主题的团体辅导,如自信心训练、自我探索与个人成长、领袖才能训练、恋爱相处的艺术、情商训练、人际沟通技巧、人际交往、友谊、爱情、人际沟通与交往、宿舍人际关系、冲突应对训练、团体合作竞争、压力及应对辅导、减压人生、感恩人生、助人与自我成长——学生干部心理辅导、谁懂我心—学业问题辅导、睡眠问题等等。
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使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完善与发展。通过团体训练,使学生之间能更好地交流思想,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心理素质,不断进行自我思考和定位,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心理问题,过后有针对性地根据其心理问题特点开展相关干预,更好地促进校园和谐和大学生们的心身健康。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团体辅导,可以达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光英.浅析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11月.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关键词】 团体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面对的压力普遍加大,他们在环境适应、学习管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都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各个高校大多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外,各种心理剧、拓展活动、团体辅导等开始逐步推广,填补了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其中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执行平台,以其优异的互动性、灵活性、系统性和实效性而备受瞩目,并成为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锐亮点,拓展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空间。
1 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
团体辅导(group counseling)是指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团体是社会的缩影(Irvin D. Yalom 1995)。从学习理论讲,团体训练非常符合学习的心理需要。美国教育家David Sousa指出,不同的学习方式24小时之后对记忆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听讲座给大脑留下的记忆影响仅占5%,而音频、视频展示(AV presentation)占20%,亲身实践(practice by doing)占75%,指导他人(teaching others)占90%。可见,合作交流与实践学习最具效果。
团体辅导是以体验式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动态教育模式,能使大学生在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他人,了解自己,开阔心胸,陶冶情操,使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完善与发展。
成功的心理素质大部分是后大习得的,通过训练是可以获得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团体辅导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更感性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好心态,及早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协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自信,完善人格,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积极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姿态度过大学生活。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青年期主要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是自我同一性,同一性混乱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不全面、不客观,自我目标不明确,自我与环境适应不良,由此导致了自我认识偏差、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生涯规划不明等一系列迷失性的问题。成年早期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亲密感的缺乏,以及和爱情有关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孤独,自我封闭,恋爱关系的适应不良。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要建立同一性和亲密关系,确立自己的正确位置和发展方向。
在霍妮的自我人格理论中,将人格分成三个部分,即真实的自我、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真实的自我包括那些在任何特定的时期都能真正体现我们自己的东西,理想的自我反映了人们最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对心理健康的人来说,他们的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是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真实自我的变化,理想的自我也会发生变化;随着理想的自我是实现,真实的自我又会提出新的理想。所以,对心理健康的人来说,愿望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动力。但是,有些人由于不满真实的自我,无法容忍与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因而产生自卑感,造成自我贬低的心理阴影,同时也影响他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从而产生许多困惑。大学生群体由于发展还未完全成熟,不少学生理想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定位还不明确,往往因为二者之间存在差距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帮助学生们认清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引导他们接受自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2 大学生团体辅导的实施
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综合评价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1,即大学生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越好,其心理症状就越少,心理也越健康。我们把团体辅导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在团体辅导中事先设计小组的形式和小组结构,确定组长责任和组员责任时,参考了各学派的团体咨询理论。主要采用小组的理念,充分相信组员的潜力,相信在小组中,组长的主要任务是为小组开创出一个滋润性和具有治疗功能的气候,而组员主要得到组长起码的帮助和催化,就可以找出自己的方向和应采取的行动2。因此,强调为小组开创和维持一个充溢着真诚、尊重和同感的气氛,以便组员内在的丰硕潜能得到发挥,导致个人的自我形象、基本态度和个人自主的行为有所改变,迈向成长。如第一次活动以“破冰之旅”为主题,主要以“进化论”、“名字的故事”、“小小动物园”等游戏内容开展培训,使同学们快速的相互认识并熟悉起来,在他们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同时制定了团体契约,营造轻松愉悦的团体氛围,为以后的活动打下基础;第二次活动以“自我认识”为宗旨,通过开展“瞎子摸象”、“自画像”等活动,帮助团员更好的认识自己;第三次和第四次活动以增强“自觉能力”为重点,通过“颜色纸片”、“谁塑造了我”、“花语”等活动,让团员在组长的指导下回顾过去,分享一些成长经历和感受,并做处理,增强自觉能力;第五次和第六次活动则主要通过团队一起探讨一些原生家庭的影响和感受,分享各自家庭关系的形式,以促进团员以正确的心态悦纳自己;第七次活动以“明确价值观”为主题,通过“人生中的五样”、“生命线”等活动的开展,指引团员自觉地探索人生期望,思考大学生涯规划,确定目标;最后一次活动则主要是整理团体经验所得,整理别人对自己的回馈,了解自己在团体中的表现并安全、友好地结束团体。
还可以根据各院系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相应主题的团体辅导,如自信心训练、自我探索与个人成长、领袖才能训练、恋爱相处的艺术、情商训练、人际沟通技巧、人际交往、友谊、爱情、人际沟通与交往、宿舍人际关系、冲突应对训练、团体合作竞争、压力及应对辅导、减压人生、感恩人生、助人与自我成长——学生干部心理辅导、谁懂我心—学业问题辅导、睡眠问题等等。
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使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完善与发展。通过团体训练,使学生之间能更好地交流思想,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心理素质,不断进行自我思考和定位,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心理问题,过后有针对性地根据其心理问题特点开展相关干预,更好地促进校园和谐和大学生们的心身健康。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团体辅导,可以达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光英.浅析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11月.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