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经济学人》在西方主流媒体中颇具代表性。通过中国专栏文章及中国主题封面,《经济学人》建构了丰富、多元、立体的中国国家形象,既包括执政日臻务实、成熟和自信等正面形象,也充斥着大量“先入为主”的负面形象描绘,表面揭露中国问题、批评中国作为,实则对华偏见浓烈、借机抹黑中国。针对此类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的对外传播既要及时、全面呈现新闻事实,打破西方对华“刻板成见”和“话语霸权”,也要讲好中国故事,及时消解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污名化,真正实现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完美结合。
【关 键 词】 《经济学人》;国家形象;涉华报道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①的一部分,是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对特定国家的历史与现状、行为与活动的认知与评价。国家形象内涵丰富、外延宽广,蕴含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具体形象。国家形象的建构分为“自塑”与“他塑”。“自塑”是指国家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呈现自身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过程;“他塑”是指国际组织、新闻媒介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对外政策、国家道德、文化吸引等层面对一国作出评价。②
在国际传播新时代,中国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推进新时代负责任大国国家形象建构,相关举措成为西方媒体关注重点。特别是在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争夺层面,中国总体处于“西强我弱”格局并且在趋势上呈“西降我升”之势。①深入分析西方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有利于中国完善国家形象,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全球治理影响力。
西方主流媒体中,英国新闻杂志《经济学人》创刊至今已有近180年历史,以“就国际事务提供全球化视角、严谨分析和大胆建议,推动全球进步”为宗旨,目标受众是受过高等教育、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精英群体,每期全球发行量近166万份,②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之一。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1月28日,该刊继1942年开设美国专栏后,时隔70年再次为单一国家——中国开设专栏,即中国专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重视。基于《经济学人》的广泛影响和对中国的重视,深入分析《经济学人》涉华报道,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主流媒体如何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他塑”。
为此,本文选择2019年《经济学人》200余篇涉华报道,尤其是对中国专栏及中国主题封面文章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分析。
二、《经济学人》涉华报道概况及主要特征
(一)持续关注中国,国别关注呈“西降我升”态势
目前,《经济学人》已将中、英、美三国国别专栏常态化。从报道数量上看,该刊最关注的始終是英国;美国作为英国的“传统盟友”,《经济学人》对其的关注度仅次于英国,同时远远高于中国;随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经济学人》对中国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需要指出的是,2012年以来,《经济学人》国别专栏总体呈“西降我升”态势。其中,美国专栏逐年减少趋势最为明显,英国专栏“稳中有降”,中国专栏略有波动、稳中有升,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持“全球化视角”的《经济学人》已意识到美国全球影响力出现下滑苗头,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主题封面方面,《经济学人》对中国、英国、美国三国的关注差异相对较小,关注重点仍是美国和英国,但在2014年和2019年就香港问题对中国予以较高关注。
(二)涉华报道基调以负面为主,“双面”建构中国国家形象
2019年,《经济学人》共刊发涉华报道200余篇;其中,中国专栏相关报道136篇,中国主题封面7期,均为近五年最多。
中国专栏方面,通过文章语义分析发现,2019年《经济学人》涉华报道中,正面报道36篇,负面报道100篇,呈现以负面形象建构为主的报道氛围和基调,以“双面”方式建构西方意识形态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中国主题封面方面,《经济学人》围绕中美经贸摩擦与中美关系、“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中俄建交70周年以及香港修例风波等刊发7期主题封面和文章。封面多次使用红黄等“中国色调”和熊猫等“中国元素”建构中国国家形象。
整体而言,《经济学人》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治理表现出一定认可,如认为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就业稳定;通过支持戏剧等传统艺术表演,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营造良好生态等。然而,在政治、外交、军事领域的报道负面倾向突出,形象建构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之争”“中国威胁”“争夺全球霸权”等方面。
(三)报道议题广泛,深度报道多,全球化视野特色鲜明
从议题分布上看,《经济学人》涉华报道议题涉及面广,既从宏观视角观察中国,也从微观视角窥察中国,其中,政治、社会类报道量最大。2019年,该刊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美经贸摩擦、香港修例风波等重大议题,关注非洲猪瘟、新疆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等热点议题;此外,还对海南整治酒店“洋名”、内地民族班等其他议题进行报道。期间,《经济学人》记者深入北京、香港等37个中国城市调查采访,如在湖南株洲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在吉林长春调查二人转表演现状,在浙江石浦就妈祖文化与当地渔民交流……深入挖掘、追踪报道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与此同时,《经济学人》注重将涉华报道置于全球化背景下分析,全面解读中国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国采取的对策,进而“双面”建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的国家形象。
(四)意识形态偏见仍存,“先入为主”意识浓厚
英国是第一个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国家,中国是当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西方意识形态“碰撞”在所难免。特别是自苏联解体以来,中国成为现有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最强大的国家,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大对手”,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新闻报道长期持消极、黑暗态度。①因此,《经济学人》对中国政治制度、国家治理方式等偏见根深蒂固,“资本主义民主优于社会主义民主”的观念贯穿始终,“共产主义中国”(Communist China)等表述屡见不鲜,大量使用中国共产党(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指代中国政府,隐蔽地完成政治立场预设,进而或影响、或强化、或改变读者对华态度。 在负面报道中,约45篇存在“先入为主”现象,尤其在政治、外交等议题报道中,往往开篇就立下批评基调。如《被引渡回中国内地》开篇援引香港抗议者“相信中国就像相信猪会上树”言论,建构了中国“不值得信任”的形象;《联合起来制衡中国》一文开篇称,“中国如今在外交领域传递的信息主要包括三点:中国崛起不可避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建构了中国“来势汹汹、咄咄逼人”的負面形象。
(五)调查报道力求“以小见大”,从小人物境遇寻找炒作点
《经济学人》热衷于从细微处寻找所谓人权、自由等议题的炒作点,透过小人物的人生经历感知分析背后的“时代洪流”,进而强行关联建构中国的国家形象。
在136篇中国专栏报道中,76篇为调查性报道,其中33篇“以小见大”,通过普通民众的小故事,建构《经济学人》报道框架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如《被困的中产阶级》一文通过实地采访,以在北京工作的河北人小张为切入点,指出中产阶级强烈需要北京户口,但中国长期严格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落户北京“难于上青天”,建构了中国“户籍制度死板、僵化”的国家形象;《宣传机器赢了:新闻专业与就业》一文采访多名在香港学习新闻专业的中国内地学生,称他们对毕业后回内地从事新闻相关工作信心满满,却无数次接到家长“务必不要从事与新闻相关工作”的电话,认为“中国内地新闻行业收入不高,且缺乏新闻自由”,建构了中国“媒体审查严苛、言论不够自由”的国家形象。
(六)打着“严谨独立”幌子,关联抹黑中国国家形象
西方媒体的价值观强调反常、冲突,着力反映新闻事件的趣味性、戏剧性、阴暗面,即所谓的“少报喜、多报忧”。
《经济学人》作为西方主流媒体代表,以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群体为主要目标受众,当知虚假和谬论并不足以左右受众态度和意见、支配受众行动。该刊在长期报道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点的报道手法,通常在所谓“深入调查”的外衣下,以所谓“客观、真实、公平”,打着“严谨分析、独立见解、大胆建议”的幌子,揭露中国问题、批评中国作为,从而影响读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如在《阻止沙漠:尘归尘、土归土》一文中,援引多名研究人员说法称,“中国出于宣传的目的,刻意夸大沙漠植树造林的效果”,“上级机构下发的专项资金并未真正用于治理沙漠”,“新种植的树苗仅有15%存活”,通过所谓“严谨独立”的分析表达对中国“绿色长城”的质疑。
(七)《茶馆》栏目立意最为负面,刻意制造噱头博人眼球
《经济学人》将中国定为全球发行的重要目标市场。2018年9月,该刊在中国专栏下推出《茶馆》(Chaguan)栏目,每周刊登一页“漫谈文章”,内容分为“现象”与“评论”两部分,涵盖中国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公共政策,城乡发展与百姓生活等社会现象,以及对中国人物的采访,等等。该栏目以“茶馆”的汉语拼音命名,其设立的噱头是“莫谈国事”,“希望从新闻中退后一步,停顿片刻,全面而深入地讲述有关中国的故事”,“促进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并使中国更好地了解和影响世界”。①
事实上,该栏目惯用对比、夸张等手法,以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报道逻辑,“先摆事实”,推论事件与事件、事件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发表见解。2019年,《茶馆》栏目刊登的44篇文章中,约85%呈现“批判”立场;除数篇社会、文化议题报道建构了包容、自信的中国国家形象外,其余都将最后的落脚点放在了“社会控制、言论自由”等方面,并配以博人眼球的标题、插图,以期制造话题、助力杂志发行。
三、对《经济学人》双面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分析
(一)政治形象
政治形象是中国国家形象的支柱。中国的政治问题始终是《经济学人》的关注焦点。2019年,中国专栏累计刊发相关报道48篇,约占该栏目总报道量的35%,是所有议题中篇幅最多、比重最大的议题。
1.正面形象:中国共产党执政日臻务实、成熟和自信
这一年,中国优化顶层设计,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统筹规划、高效推进,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主办世界园艺博览会。面对这些不争的事实,《经济学人》笔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日臻务实、成熟和自信,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挖掘粤港澳三地发展潜能,推进地区融合,未来有望超越日本东京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中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主办的“最大规模的世界盛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对外展现了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开设大批内地民族班,推动西藏、新疆等地区人才培养,促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赢得当地民众支持。
2.负面形象:民主、人权状况有待改善
然而,《经济学人》也习惯将中国定位为“专制、缺乏民主”的国家,认为中国“专制色彩依旧浓厚,民主、人权状况有待改善”。
针对持续半年有余的香港修例风波,《经济学人》无视中方关于“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的严正立场,刊登3期主题封面,通过红色的背景、黄色的手铐、零落的雨伞等元素,传递所谓“香港难以摆脱红色统治”等立场;同时避谈香港抗议者的暴力行径,一味强调所谓“中国并未真正践行‘一国两制’”,《逃犯条例》修订“意在对港独势力亮肌肉,加强对港管控、侵蚀民主自由”等。此外,该刊无视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的一贯主张,片面指责“大陆无视台湾享有高度民主和自由的现实,无视台湾民众追求独立自主的诉求,计划在统一后强制推行‘一国两制’”。通过对港台议题的报道,《经济学人》试图污名化建构“缺乏民主自由”“霸道”的中国国家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人权问题是《经济学人》建构中国负面国家形象的常用“武器”。尽管该刊认识到中国有关民族宗教政策旨在防范极端思想侵蚀,但对中国发布《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连续多年未发生暴恐案件等只字不提,继续将中国设立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政治化、污名化,抹黑中国民族宗教政策。 (二)经济形象
经济形象是中国国家形象的基础。《经济学人》中国专栏全年12篇经济议题报道中,正负面报道各占一半,对建构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1.正面形象:从容应对经济增速放缓挑战
面对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动能强劲,《经济学人》不得不给出肯定的评价,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务实、高效,经济依旧充满活力。为缓解中美经贸摩擦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出台《外商投资法》展现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姿态;中国面对就业形势趋紧的严峻挑战,通过鼓励自主创业、企业退税及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等方式,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平稳发展。
此外,《经济学人》塑造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迅速、高效的形象,认为与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第三跑道修建迟迟未开工相比,北京大兴机场的完工可谓迅速,“不存在任何资金担忧,几乎没有任何拖延”。
2.负面形象:实力“外溢”对他国构成威胁
诚然,《经济学人》很难在批评中国经济发展成果上做文章,但在发展带来的“影响力渗透”等层面,《经济学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与“质疑”。如质疑“中国因‘萨德’事件、南海问题限制国内游客赴韩国、菲律宾以实施经济报复”;指出在中美经贸摩擦中,中国面对美国对华封杀芯片出口,“考虑限制稀土资源出口以对抗美国,但很可能损人不利己”。
此外,《经济学人》还建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形象,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渐扩大,东南沿海的经济总量远超中部、西部;建构中国科技全球影响力有限的形象,认为中国有意将中关村打造成“中国硅谷”,切实推动华为参与国际科技主导权竞争,但系列举措仅推动国内创新,对全球科技创新的贡献和影响有限,“未来如何提升全球科技影响力道阻且长”。
(三)外交形象
外交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交形象通过外交实践展现,相较于其他形象维度,外交形象更容易给受众代入感。2019年,《经济学人》既关注中美大国博弈,也关注中国崛起与共建“一带一路”,试图建构“野心勃勃”“极具威胁”的中国国家形象。
1.正面形象: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
面对中国日益凸显的国际影响力,《经济学人》认为“中国崛起势不可挡,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此外,《经济学人》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成为“遏制全球变暖的英雄”,赢得广泛赞誉。
2.负面形象:“中国威胁”依然存在
大国关系是《经济学人》重点关注的外交议题之一。针对中俄、中美关系,该刊分别刊登“中俄袍泽之情”和“中美新冷战”封面文章。前者通过“大熊猫抱着小棕熊”的封面,建构了“中强俄弱”的形象,认为中国逐渐成为中俄双边关系各个领域的“主导者”,“俄罗斯迟早会发现难以摆脱中国”。关于中美关系,《经济学人》认为中国存在“窃取知识产权、霸凌民主国家、激化南海局势”等问题,被美国认定为“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试图以此建构“中国极具威胁”的国家形象;该封面还通过黑色调的背景,妖魔化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暗示中国崛起与中美竞争可能导致全球陷入“经济增长放缓、合作缺失”的“黑暗世界”。
《经济学人》对中国对外开放更多持否定态度,用较多篇幅揣测所谓“真正意图”。一是,认为中国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服务本国利益、对他国构成威胁。如称中国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参与共建国家的留学生规模并给予高额补贴,意在“换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谊,购买国际话语权”,“‘一带一路’共建项目暗藏债务陷阱,中国将在参与国家被债务压垮时乘虚而入,扩大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二是,认为中国加强与欧洲的合作旨在谋求扩张。如称中国与希腊、意大利加强经贸合作,“旨在对欧洲分而治之,因此,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应该丢掉幻想、认清现实,团结一致对付中国”。
(四)军事形象
军事形象是国家形象对外投射的重要内容。2019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刊发相关报道6篇,总体上报道数量较少,但负面报道占比较高,仅一篇报道呈现正面立场。
1.正面形象:国防和军队改革初见成效
《经济学人》认为,中国为实现强军梦不懈努力,调整战区划分、新增战略军种、裁撤冗员,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增强军事实力,2050年将实现“军事实力与美国匹敌”。
2.负面形象:通过军事扩张寻求全球霸权
《经济学人》为“丑化”中国,建构了所谓“难掩军事扩张野心”的中国国家形象。该刊表示,在经济增速放缓和香港紧张局势仍未平息情况下,2019年国庆阅兵仪式“可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模最宏大、武器最尖端的一次仪式,足以让美国颤抖”,DF-41核导弹等尖端武器的亮相更表明“中国不再满足于拥有全球2%核武器国家的定位”;中国为控制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积极扩张海上军事力量,决心成为能够令亚洲乃至世界震惊的海上强国”。该刊同时认为,中国系列军事行动“旨在狙击美国,未来中国会更张扬,美国会更克制”。
(五)社会形象
社会形象是国家形象的缩影之一。社会治理水平、公平程度、稳定状态均是国家形象的表现形式,“社会联通国家”①,因此,《经济学人》濃墨重彩地对社会议题进行报道,刊发相关报道40篇,约占中国专栏总报道量的29%,特别是高度关注中国社会治理,系统展示中国的社会治理形象。
1.正面形象:社会治理更具包容性
《经济学人》报道称,面对艾滋病感染率逐年递增,中国提出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规划,提供免费检测及抗病毒治疗,促进早检测、早发现和早治疗;在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猛增背景下,中国意识到惩罚性强制隔离戒毒的局限性,改为采取自愿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多种措施;在浙江台州试点个人破产制度,对因被骗而无力偿还债务的个人免除债务,营造了“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通过上述报道,《经济学人》整体建构了社会治理更具包容性的中国国家形象。 2.负面形象:治理方式依旧“野蛮、粗暴”
《经济学人》关注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表示中国社会公共福利体系仍不健全,并夸大中国社会矛盾、大肆渲染,试图扭曲中国社会形象。一方面,认为中国社会治理手段“粗暴”,如称中国地方政府担忧街头流浪人群影响市容市貌,担忧上访人员通过抗议手段寻求司法援助,“野蛮粗暴”对待上述群体;法院无视遭受家暴女性的幸福,“机械照搬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办事方法”,驳回遭家暴女性的离婚诉讼。另一方面,认为中国社会治理忽视个体利益,如称中国人脸识别技术、社会信用体系虽然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但存在滥用公民信息的可能。
(六)文化形象
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化形象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和精神风貌的显著特征,也是该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尺度。②2019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累计刊发相关报道16篇,展示了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创造和文化实力,既对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示肯定,也对低俗狭隘的文化糟粕以及中国“文化扩张”予以批评。
1.正面形象:文化自信愈发凸显
传统文化是《经济学人》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2019年,《经济学人》关注中国汉服文化、火锅文化,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穿汉服,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增强认同感,避免“汉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世界渐行渐远”;成都与重庆就四川火锅起源争得不可开交,中国如果利用火锅提升文化软实力,并使火锅文化发扬光大,或许对成都、重庆而言是双赢。
《经济学人》还以电影为切入口,建构中国文化自信越发凸显的形象。认为《复仇者联盟》打破中国周末电影票房纪录,但很难改变“外国电影票房在中国日渐式微”的事实,因为“中国电影正变得愈发独特和自信”;中美混血电影女演员卢靖姗接受该刊采访时称“中国电影界洋溢着独特文化自信”,同时还驳斥了外界所谓“中国限制国外电影进口”的传闻。
2.负面形象:文化糟粕与“文化扩张”引争议
首先,《经济学人》指出中国文化仍然存在低俗、狭隘等问题,如部分东北二人转艺人无视政府禁令,将淫秽色情内容植入表演;政府担忧“凯撒”“维多利亚”等西式“洋名”侵蚀传统文化,“一刀切”地要求海南酒店整改,换上中式名称,暴露了对西方文化狭隘的接受程度。
其次,《经济学人》建构了中国利用文化输出“中国价值观”的国家形象。一是,认为中国国产电影《流浪地球》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递“中国必须成为世界领袖”理念;中国在海外设立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旨在扩大文化影响力,避免“文化影响与经济实力不匹配”,但存在削弱学术自由等问题。二是,认为中国个别文化输出行为动机存疑,如大力支持妈祖文化保护与发展,“真实目的在于拉拢台湾民众,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四、如何消解西方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
纵观2019年涉华报道,《经济学人》对中国保持较高关注度,注重实地调查、采访,通过广泛议题、深入分析和特色鲜明的全球化视野,给受众建构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国家形象。该刊肯定中国发展、中国速度,承认中国崛起,对中国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取得的实质性成效持正面立场,从而建构了中国发展、进取的正面形象。然而,受西方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所谓“批判精神”的新闻价值观等因素影响,《经济学人》通过大量篇幅,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污名化、妖魔化。因此,其报道中“中国威胁”等有失偏颇形象大量存在,还存在过度解读中国发展、戴着“有色眼鏡”批评中国作为、恶意抹黑中国国家形象等问题,并且手法隐秘,通过所谓的深入采访调查,将观点隐藏在对问题的“调查与反思”中。
简而言之,《经济学人》建构了整体偏负面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在国际传播环境深刻变革的当下,消解西方媒体负面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还原事件全貌,揭批西方谬论。公开透明是谣言的天敌。针对西方媒体的妄猜误读,特别是对华偏见与“双重标准”,在确保稳妥情况下,中国应该及时、全面披露事件本原,以增进东西方相互理解,缩小双方认知差距,从而打破西方对华“刻板成见”和“话语霸权”。尤其是,《经济学人》长期炒作香港问题、新疆问题等,仅展现批评、抹黑中国的声音与观点,无视中国政府相关声明。对此,中国对外传播应通过新闻报道、评论、专题片、纪录片等形式,揭批西方谬论、还原事件真相;同时,还应把握国际媒体的活动规律,把握外国受众的文化习惯,充分利用国外社交媒体发声,变“说话”为“对话”,在“客场”传递中国声音、重申中国立场。此外,对于西方媒体的恶意中伤,要疏堵结合,既要针锋相对予以批驳,戳破西方媒体谎言、揭露西方媒体阴谋,也要主动设置议程、提升叙事能力、创新传播模式,多措并举、高效联动、激浊扬清,在国际传播中准确表达真实的中国,让世界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道路和前途,以及中国在当今世界中的形象和地位。
第二,发出对等声量,讲好中国故事。《经济学人》等西方媒体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主流,影响广泛、煽动性强,使其始终标榜的“新闻自由”和“客观、公正、公开”等观念被广泛接受。在这种“话语霸权”下,国际新闻议题被其操控,观点有限、视角狭隘。因此,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国既要提升新闻报道质量推动跨文化传播,也要填补西方媒体新闻报道的缺失,力争以对等声量阐明中方立场,抢占国际话语主动权。特别是在西方卷起的“信息和舆论战”中,要将“冷处理”与积极应战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此外,要提升国际传播意识,改进国际传播方式方法,积极融入国际传播体系。针对《经济学人》等西方媒体的负面报道,中国媒体可以有针对性地引领国际舆论关注中国故事、倾听中国声音,提供更全面的解读,积极向世界展现文明古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强国的中国国家形象,修正西方媒体长期“他塑”过程中造成的形象偏差。
第三,直面问题、切实回应,务实发展,提升国力。《经济学人》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中,正面程度最高的是中国经济发展,侧面印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抛开中西方在意识形态、文化理念、新闻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可能存在的商业利益驱使,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客观存在诸多短板,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学人》等西方媒体提供了“谈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作为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体系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确实值得关注、亟须解决。未来,中国要继续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同时务实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厚植话语根基,促使西方媒体更多从“中国如何解决问题”视角报道,推动世界用更积极的态度看待中国。事实上,回避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利于中国自身发展和国家形象的“自塑”,从而实现“自塑”与“他塑”的完美结合。
(责任编辑:姬德强)
【关 键 词】 《经济学人》;国家形象;涉华报道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①的一部分,是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对特定国家的历史与现状、行为与活动的认知与评价。国家形象内涵丰富、外延宽广,蕴含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具体形象。国家形象的建构分为“自塑”与“他塑”。“自塑”是指国家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呈现自身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过程;“他塑”是指国际组织、新闻媒介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对外政策、国家道德、文化吸引等层面对一国作出评价。②
在国际传播新时代,中国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推进新时代负责任大国国家形象建构,相关举措成为西方媒体关注重点。特别是在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争夺层面,中国总体处于“西强我弱”格局并且在趋势上呈“西降我升”之势。①深入分析西方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有利于中国完善国家形象,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全球治理影响力。
西方主流媒体中,英国新闻杂志《经济学人》创刊至今已有近180年历史,以“就国际事务提供全球化视角、严谨分析和大胆建议,推动全球进步”为宗旨,目标受众是受过高等教育、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精英群体,每期全球发行量近166万份,②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之一。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1月28日,该刊继1942年开设美国专栏后,时隔70年再次为单一国家——中国开设专栏,即中国专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重视。基于《经济学人》的广泛影响和对中国的重视,深入分析《经济学人》涉华报道,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主流媒体如何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他塑”。
为此,本文选择2019年《经济学人》200余篇涉华报道,尤其是对中国专栏及中国主题封面文章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分析。
二、《经济学人》涉华报道概况及主要特征
(一)持续关注中国,国别关注呈“西降我升”态势
目前,《经济学人》已将中、英、美三国国别专栏常态化。从报道数量上看,该刊最关注的始終是英国;美国作为英国的“传统盟友”,《经济学人》对其的关注度仅次于英国,同时远远高于中国;随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经济学人》对中国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需要指出的是,2012年以来,《经济学人》国别专栏总体呈“西降我升”态势。其中,美国专栏逐年减少趋势最为明显,英国专栏“稳中有降”,中国专栏略有波动、稳中有升,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持“全球化视角”的《经济学人》已意识到美国全球影响力出现下滑苗头,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主题封面方面,《经济学人》对中国、英国、美国三国的关注差异相对较小,关注重点仍是美国和英国,但在2014年和2019年就香港问题对中国予以较高关注。
(二)涉华报道基调以负面为主,“双面”建构中国国家形象
2019年,《经济学人》共刊发涉华报道200余篇;其中,中国专栏相关报道136篇,中国主题封面7期,均为近五年最多。
中国专栏方面,通过文章语义分析发现,2019年《经济学人》涉华报道中,正面报道36篇,负面报道100篇,呈现以负面形象建构为主的报道氛围和基调,以“双面”方式建构西方意识形态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中国主题封面方面,《经济学人》围绕中美经贸摩擦与中美关系、“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中俄建交70周年以及香港修例风波等刊发7期主题封面和文章。封面多次使用红黄等“中国色调”和熊猫等“中国元素”建构中国国家形象。
整体而言,《经济学人》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治理表现出一定认可,如认为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就业稳定;通过支持戏剧等传统艺术表演,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营造良好生态等。然而,在政治、外交、军事领域的报道负面倾向突出,形象建构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之争”“中国威胁”“争夺全球霸权”等方面。
(三)报道议题广泛,深度报道多,全球化视野特色鲜明
从议题分布上看,《经济学人》涉华报道议题涉及面广,既从宏观视角观察中国,也从微观视角窥察中国,其中,政治、社会类报道量最大。2019年,该刊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美经贸摩擦、香港修例风波等重大议题,关注非洲猪瘟、新疆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等热点议题;此外,还对海南整治酒店“洋名”、内地民族班等其他议题进行报道。期间,《经济学人》记者深入北京、香港等37个中国城市调查采访,如在湖南株洲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在吉林长春调查二人转表演现状,在浙江石浦就妈祖文化与当地渔民交流……深入挖掘、追踪报道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与此同时,《经济学人》注重将涉华报道置于全球化背景下分析,全面解读中国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国采取的对策,进而“双面”建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的国家形象。
(四)意识形态偏见仍存,“先入为主”意识浓厚
英国是第一个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国家,中国是当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西方意识形态“碰撞”在所难免。特别是自苏联解体以来,中国成为现有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最强大的国家,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大对手”,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新闻报道长期持消极、黑暗态度。①因此,《经济学人》对中国政治制度、国家治理方式等偏见根深蒂固,“资本主义民主优于社会主义民主”的观念贯穿始终,“共产主义中国”(Communist China)等表述屡见不鲜,大量使用中国共产党(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指代中国政府,隐蔽地完成政治立场预设,进而或影响、或强化、或改变读者对华态度。 在负面报道中,约45篇存在“先入为主”现象,尤其在政治、外交等议题报道中,往往开篇就立下批评基调。如《被引渡回中国内地》开篇援引香港抗议者“相信中国就像相信猪会上树”言论,建构了中国“不值得信任”的形象;《联合起来制衡中国》一文开篇称,“中国如今在外交领域传递的信息主要包括三点:中国崛起不可避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建构了中国“来势汹汹、咄咄逼人”的負面形象。
(五)调查报道力求“以小见大”,从小人物境遇寻找炒作点
《经济学人》热衷于从细微处寻找所谓人权、自由等议题的炒作点,透过小人物的人生经历感知分析背后的“时代洪流”,进而强行关联建构中国的国家形象。
在136篇中国专栏报道中,76篇为调查性报道,其中33篇“以小见大”,通过普通民众的小故事,建构《经济学人》报道框架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如《被困的中产阶级》一文通过实地采访,以在北京工作的河北人小张为切入点,指出中产阶级强烈需要北京户口,但中国长期严格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落户北京“难于上青天”,建构了中国“户籍制度死板、僵化”的国家形象;《宣传机器赢了:新闻专业与就业》一文采访多名在香港学习新闻专业的中国内地学生,称他们对毕业后回内地从事新闻相关工作信心满满,却无数次接到家长“务必不要从事与新闻相关工作”的电话,认为“中国内地新闻行业收入不高,且缺乏新闻自由”,建构了中国“媒体审查严苛、言论不够自由”的国家形象。
(六)打着“严谨独立”幌子,关联抹黑中国国家形象
西方媒体的价值观强调反常、冲突,着力反映新闻事件的趣味性、戏剧性、阴暗面,即所谓的“少报喜、多报忧”。
《经济学人》作为西方主流媒体代表,以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群体为主要目标受众,当知虚假和谬论并不足以左右受众态度和意见、支配受众行动。该刊在长期报道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点的报道手法,通常在所谓“深入调查”的外衣下,以所谓“客观、真实、公平”,打着“严谨分析、独立见解、大胆建议”的幌子,揭露中国问题、批评中国作为,从而影响读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如在《阻止沙漠:尘归尘、土归土》一文中,援引多名研究人员说法称,“中国出于宣传的目的,刻意夸大沙漠植树造林的效果”,“上级机构下发的专项资金并未真正用于治理沙漠”,“新种植的树苗仅有15%存活”,通过所谓“严谨独立”的分析表达对中国“绿色长城”的质疑。
(七)《茶馆》栏目立意最为负面,刻意制造噱头博人眼球
《经济学人》将中国定为全球发行的重要目标市场。2018年9月,该刊在中国专栏下推出《茶馆》(Chaguan)栏目,每周刊登一页“漫谈文章”,内容分为“现象”与“评论”两部分,涵盖中国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公共政策,城乡发展与百姓生活等社会现象,以及对中国人物的采访,等等。该栏目以“茶馆”的汉语拼音命名,其设立的噱头是“莫谈国事”,“希望从新闻中退后一步,停顿片刻,全面而深入地讲述有关中国的故事”,“促进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并使中国更好地了解和影响世界”。①
事实上,该栏目惯用对比、夸张等手法,以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报道逻辑,“先摆事实”,推论事件与事件、事件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发表见解。2019年,《茶馆》栏目刊登的44篇文章中,约85%呈现“批判”立场;除数篇社会、文化议题报道建构了包容、自信的中国国家形象外,其余都将最后的落脚点放在了“社会控制、言论自由”等方面,并配以博人眼球的标题、插图,以期制造话题、助力杂志发行。
三、对《经济学人》双面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分析
(一)政治形象
政治形象是中国国家形象的支柱。中国的政治问题始终是《经济学人》的关注焦点。2019年,中国专栏累计刊发相关报道48篇,约占该栏目总报道量的35%,是所有议题中篇幅最多、比重最大的议题。
1.正面形象:中国共产党执政日臻务实、成熟和自信
这一年,中国优化顶层设计,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统筹规划、高效推进,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主办世界园艺博览会。面对这些不争的事实,《经济学人》笔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日臻务实、成熟和自信,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挖掘粤港澳三地发展潜能,推进地区融合,未来有望超越日本东京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中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主办的“最大规模的世界盛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对外展现了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开设大批内地民族班,推动西藏、新疆等地区人才培养,促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赢得当地民众支持。
2.负面形象:民主、人权状况有待改善
然而,《经济学人》也习惯将中国定位为“专制、缺乏民主”的国家,认为中国“专制色彩依旧浓厚,民主、人权状况有待改善”。
针对持续半年有余的香港修例风波,《经济学人》无视中方关于“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的严正立场,刊登3期主题封面,通过红色的背景、黄色的手铐、零落的雨伞等元素,传递所谓“香港难以摆脱红色统治”等立场;同时避谈香港抗议者的暴力行径,一味强调所谓“中国并未真正践行‘一国两制’”,《逃犯条例》修订“意在对港独势力亮肌肉,加强对港管控、侵蚀民主自由”等。此外,该刊无视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的一贯主张,片面指责“大陆无视台湾享有高度民主和自由的现实,无视台湾民众追求独立自主的诉求,计划在统一后强制推行‘一国两制’”。通过对港台议题的报道,《经济学人》试图污名化建构“缺乏民主自由”“霸道”的中国国家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人权问题是《经济学人》建构中国负面国家形象的常用“武器”。尽管该刊认识到中国有关民族宗教政策旨在防范极端思想侵蚀,但对中国发布《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连续多年未发生暴恐案件等只字不提,继续将中国设立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政治化、污名化,抹黑中国民族宗教政策。 (二)经济形象
经济形象是中国国家形象的基础。《经济学人》中国专栏全年12篇经济议题报道中,正负面报道各占一半,对建构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1.正面形象:从容应对经济增速放缓挑战
面对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动能强劲,《经济学人》不得不给出肯定的评价,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务实、高效,经济依旧充满活力。为缓解中美经贸摩擦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出台《外商投资法》展现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姿态;中国面对就业形势趋紧的严峻挑战,通过鼓励自主创业、企业退税及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等方式,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平稳发展。
此外,《经济学人》塑造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迅速、高效的形象,认为与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第三跑道修建迟迟未开工相比,北京大兴机场的完工可谓迅速,“不存在任何资金担忧,几乎没有任何拖延”。
2.负面形象:实力“外溢”对他国构成威胁
诚然,《经济学人》很难在批评中国经济发展成果上做文章,但在发展带来的“影响力渗透”等层面,《经济学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与“质疑”。如质疑“中国因‘萨德’事件、南海问题限制国内游客赴韩国、菲律宾以实施经济报复”;指出在中美经贸摩擦中,中国面对美国对华封杀芯片出口,“考虑限制稀土资源出口以对抗美国,但很可能损人不利己”。
此外,《经济学人》还建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形象,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渐扩大,东南沿海的经济总量远超中部、西部;建构中国科技全球影响力有限的形象,认为中国有意将中关村打造成“中国硅谷”,切实推动华为参与国际科技主导权竞争,但系列举措仅推动国内创新,对全球科技创新的贡献和影响有限,“未来如何提升全球科技影响力道阻且长”。
(三)外交形象
外交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交形象通过外交实践展现,相较于其他形象维度,外交形象更容易给受众代入感。2019年,《经济学人》既关注中美大国博弈,也关注中国崛起与共建“一带一路”,试图建构“野心勃勃”“极具威胁”的中国国家形象。
1.正面形象: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
面对中国日益凸显的国际影响力,《经济学人》认为“中国崛起势不可挡,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此外,《经济学人》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成为“遏制全球变暖的英雄”,赢得广泛赞誉。
2.负面形象:“中国威胁”依然存在
大国关系是《经济学人》重点关注的外交议题之一。针对中俄、中美关系,该刊分别刊登“中俄袍泽之情”和“中美新冷战”封面文章。前者通过“大熊猫抱着小棕熊”的封面,建构了“中强俄弱”的形象,认为中国逐渐成为中俄双边关系各个领域的“主导者”,“俄罗斯迟早会发现难以摆脱中国”。关于中美关系,《经济学人》认为中国存在“窃取知识产权、霸凌民主国家、激化南海局势”等问题,被美国认定为“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试图以此建构“中国极具威胁”的国家形象;该封面还通过黑色调的背景,妖魔化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暗示中国崛起与中美竞争可能导致全球陷入“经济增长放缓、合作缺失”的“黑暗世界”。
《经济学人》对中国对外开放更多持否定态度,用较多篇幅揣测所谓“真正意图”。一是,认为中国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服务本国利益、对他国构成威胁。如称中国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参与共建国家的留学生规模并给予高额补贴,意在“换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谊,购买国际话语权”,“‘一带一路’共建项目暗藏债务陷阱,中国将在参与国家被债务压垮时乘虚而入,扩大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二是,认为中国加强与欧洲的合作旨在谋求扩张。如称中国与希腊、意大利加强经贸合作,“旨在对欧洲分而治之,因此,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应该丢掉幻想、认清现实,团结一致对付中国”。
(四)军事形象
军事形象是国家形象对外投射的重要内容。2019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刊发相关报道6篇,总体上报道数量较少,但负面报道占比较高,仅一篇报道呈现正面立场。
1.正面形象:国防和军队改革初见成效
《经济学人》认为,中国为实现强军梦不懈努力,调整战区划分、新增战略军种、裁撤冗员,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增强军事实力,2050年将实现“军事实力与美国匹敌”。
2.负面形象:通过军事扩张寻求全球霸权
《经济学人》为“丑化”中国,建构了所谓“难掩军事扩张野心”的中国国家形象。该刊表示,在经济增速放缓和香港紧张局势仍未平息情况下,2019年国庆阅兵仪式“可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模最宏大、武器最尖端的一次仪式,足以让美国颤抖”,DF-41核导弹等尖端武器的亮相更表明“中国不再满足于拥有全球2%核武器国家的定位”;中国为控制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积极扩张海上军事力量,决心成为能够令亚洲乃至世界震惊的海上强国”。该刊同时认为,中国系列军事行动“旨在狙击美国,未来中国会更张扬,美国会更克制”。
(五)社会形象
社会形象是国家形象的缩影之一。社会治理水平、公平程度、稳定状态均是国家形象的表现形式,“社会联通国家”①,因此,《经济学人》濃墨重彩地对社会议题进行报道,刊发相关报道40篇,约占中国专栏总报道量的29%,特别是高度关注中国社会治理,系统展示中国的社会治理形象。
1.正面形象:社会治理更具包容性
《经济学人》报道称,面对艾滋病感染率逐年递增,中国提出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规划,提供免费检测及抗病毒治疗,促进早检测、早发现和早治疗;在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猛增背景下,中国意识到惩罚性强制隔离戒毒的局限性,改为采取自愿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多种措施;在浙江台州试点个人破产制度,对因被骗而无力偿还债务的个人免除债务,营造了“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通过上述报道,《经济学人》整体建构了社会治理更具包容性的中国国家形象。 2.负面形象:治理方式依旧“野蛮、粗暴”
《经济学人》关注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表示中国社会公共福利体系仍不健全,并夸大中国社会矛盾、大肆渲染,试图扭曲中国社会形象。一方面,认为中国社会治理手段“粗暴”,如称中国地方政府担忧街头流浪人群影响市容市貌,担忧上访人员通过抗议手段寻求司法援助,“野蛮粗暴”对待上述群体;法院无视遭受家暴女性的幸福,“机械照搬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办事方法”,驳回遭家暴女性的离婚诉讼。另一方面,认为中国社会治理忽视个体利益,如称中国人脸识别技术、社会信用体系虽然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但存在滥用公民信息的可能。
(六)文化形象
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化形象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和精神风貌的显著特征,也是该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尺度。②2019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累计刊发相关报道16篇,展示了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创造和文化实力,既对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示肯定,也对低俗狭隘的文化糟粕以及中国“文化扩张”予以批评。
1.正面形象:文化自信愈发凸显
传统文化是《经济学人》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2019年,《经济学人》关注中国汉服文化、火锅文化,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穿汉服,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增强认同感,避免“汉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世界渐行渐远”;成都与重庆就四川火锅起源争得不可开交,中国如果利用火锅提升文化软实力,并使火锅文化发扬光大,或许对成都、重庆而言是双赢。
《经济学人》还以电影为切入口,建构中国文化自信越发凸显的形象。认为《复仇者联盟》打破中国周末电影票房纪录,但很难改变“外国电影票房在中国日渐式微”的事实,因为“中国电影正变得愈发独特和自信”;中美混血电影女演员卢靖姗接受该刊采访时称“中国电影界洋溢着独特文化自信”,同时还驳斥了外界所谓“中国限制国外电影进口”的传闻。
2.负面形象:文化糟粕与“文化扩张”引争议
首先,《经济学人》指出中国文化仍然存在低俗、狭隘等问题,如部分东北二人转艺人无视政府禁令,将淫秽色情内容植入表演;政府担忧“凯撒”“维多利亚”等西式“洋名”侵蚀传统文化,“一刀切”地要求海南酒店整改,换上中式名称,暴露了对西方文化狭隘的接受程度。
其次,《经济学人》建构了中国利用文化输出“中国价值观”的国家形象。一是,认为中国国产电影《流浪地球》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递“中国必须成为世界领袖”理念;中国在海外设立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旨在扩大文化影响力,避免“文化影响与经济实力不匹配”,但存在削弱学术自由等问题。二是,认为中国个别文化输出行为动机存疑,如大力支持妈祖文化保护与发展,“真实目的在于拉拢台湾民众,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四、如何消解西方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
纵观2019年涉华报道,《经济学人》对中国保持较高关注度,注重实地调查、采访,通过广泛议题、深入分析和特色鲜明的全球化视野,给受众建构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国家形象。该刊肯定中国发展、中国速度,承认中国崛起,对中国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取得的实质性成效持正面立场,从而建构了中国发展、进取的正面形象。然而,受西方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所谓“批判精神”的新闻价值观等因素影响,《经济学人》通过大量篇幅,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污名化、妖魔化。因此,其报道中“中国威胁”等有失偏颇形象大量存在,还存在过度解读中国发展、戴着“有色眼鏡”批评中国作为、恶意抹黑中国国家形象等问题,并且手法隐秘,通过所谓的深入采访调查,将观点隐藏在对问题的“调查与反思”中。
简而言之,《经济学人》建构了整体偏负面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在国际传播环境深刻变革的当下,消解西方媒体负面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还原事件全貌,揭批西方谬论。公开透明是谣言的天敌。针对西方媒体的妄猜误读,特别是对华偏见与“双重标准”,在确保稳妥情况下,中国应该及时、全面披露事件本原,以增进东西方相互理解,缩小双方认知差距,从而打破西方对华“刻板成见”和“话语霸权”。尤其是,《经济学人》长期炒作香港问题、新疆问题等,仅展现批评、抹黑中国的声音与观点,无视中国政府相关声明。对此,中国对外传播应通过新闻报道、评论、专题片、纪录片等形式,揭批西方谬论、还原事件真相;同时,还应把握国际媒体的活动规律,把握外国受众的文化习惯,充分利用国外社交媒体发声,变“说话”为“对话”,在“客场”传递中国声音、重申中国立场。此外,对于西方媒体的恶意中伤,要疏堵结合,既要针锋相对予以批驳,戳破西方媒体谎言、揭露西方媒体阴谋,也要主动设置议程、提升叙事能力、创新传播模式,多措并举、高效联动、激浊扬清,在国际传播中准确表达真实的中国,让世界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道路和前途,以及中国在当今世界中的形象和地位。
第二,发出对等声量,讲好中国故事。《经济学人》等西方媒体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主流,影响广泛、煽动性强,使其始终标榜的“新闻自由”和“客观、公正、公开”等观念被广泛接受。在这种“话语霸权”下,国际新闻议题被其操控,观点有限、视角狭隘。因此,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国既要提升新闻报道质量推动跨文化传播,也要填补西方媒体新闻报道的缺失,力争以对等声量阐明中方立场,抢占国际话语主动权。特别是在西方卷起的“信息和舆论战”中,要将“冷处理”与积极应战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此外,要提升国际传播意识,改进国际传播方式方法,积极融入国际传播体系。针对《经济学人》等西方媒体的负面报道,中国媒体可以有针对性地引领国际舆论关注中国故事、倾听中国声音,提供更全面的解读,积极向世界展现文明古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强国的中国国家形象,修正西方媒体长期“他塑”过程中造成的形象偏差。
第三,直面问题、切实回应,务实发展,提升国力。《经济学人》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中,正面程度最高的是中国经济发展,侧面印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抛开中西方在意识形态、文化理念、新闻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可能存在的商业利益驱使,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客观存在诸多短板,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学人》等西方媒体提供了“谈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作为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体系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确实值得关注、亟须解决。未来,中国要继续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同时务实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厚植话语根基,促使西方媒体更多从“中国如何解决问题”视角报道,推动世界用更积极的态度看待中国。事实上,回避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利于中国自身发展和国家形象的“自塑”,从而实现“自塑”与“他塑”的完美结合。
(责任编辑:姬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