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的基础课程,其中的推理能力培养,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术上起到重要的铺垫和引导作用。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教学常态,如何实现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值得每位教师研究和深思的。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推理能力;中职。
《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此课程知识点繁杂,需要推理能力强,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倍感吃力。如今,中职教育提倡"有效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面对中职教育尴尬的现状,实现有效教学迫在眉睫。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实现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提高推理能力。
一、直观教学
百闻不如一见。此话用在《机械基础》上再合适不过。如果教师只是照搬课本,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直观教学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抽象的问题,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所谓意领神会,并不难达到。为此,我们进行了两次对比教学,在实际测试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通过图形、模型进行教学的学生,其感悟和运用推理思想研究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比如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他们不再只局限于研究已经学过的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他们会懂得研究对象要全面,研究的结论才科学,有效。懂得除了测量法,撕拼法,推理上更科学的方法是演绎推理的证明方法,于是更多的学生会将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用演绎推理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研究推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反思与提炼
以机械三角构造为例,根据两次教学后测结果的差异,我们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在第一轮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意图是希望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应用”的过程,自主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但反观我们的教学过程却明晰地看出,整个探索过程,都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无需思考,只是根据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就能完成研究任务。首先学具是教师提供的,学生没有思考为什么要研究这些三角形。其次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应用简单的方法进行研究,缺乏深入地思考,因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体验不到推理逻辑推理方法在研究推理问题中的作用,这样的研究过程学生的推理能力怎么能够得到提高呢? 而案例2的教学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突破:
(一)感悟推理思想,培养说理的习惯。
史宁中教授指出:“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本质上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悟’出来的。”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过程,就要求教师在推理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心学生的思维过程,抓住推理的本质,感悟推理的基本思想,积累推理思维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推理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凡事多问问“为什么”,鼓励学生用推理语言说明发现,培养学生说理的习惯,是提高推理能力最主要的手段和基本途径。案例2中对于选择哪些三角形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探讨。因为一些特殊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猜想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学生明白要验证猜想,要找一般的三角形来研究,但要想得到全面科学的结论,研究一类三角形结论就没有说服力。要研究哪些三角形呢?学生又会想到三角形类别要研究全,因为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类,所以只要验证了这三类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那就可以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学习体验,在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时,学生就会想要全面研究四边形的类别,结论才科学。而案例1没有带给学生这样的学习体验,学生对为什么要研究三类三角形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一个推理思想的形成需要在反复的学习中领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感悟。
(二)体验推理过程,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
推理是推理的基本思维方式,实践阶段常用的推理推理方法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很好地综合运用几种推理方法,应用归纳和类比推理猜想出新的结果,应用演绎推理证明结果。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具(包括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内不仅能通过量、折、撕等方法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也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去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为学生提供了体验逻辑推理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指出这组同学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再通过课件演示向学生介绍帕斯卡的推理证明法,让演绎推理深入学生的脑海中,深刻体会逻辑推理在研究推理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真正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
总之,实践推理内容丰富,我们要充分了解机械基础教学的特點,根据实践推理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推理思想方法的内涵,积极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浅谈机械基础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罗叶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7).
[2] 职业教育中《机械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J]. 刘沛.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7).
作者简介:张升娟(1982-09)女,汉族, 山东诸城市人,研究生,中级教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推理能力;中职。
《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此课程知识点繁杂,需要推理能力强,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倍感吃力。如今,中职教育提倡"有效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面对中职教育尴尬的现状,实现有效教学迫在眉睫。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实现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提高推理能力。
一、直观教学
百闻不如一见。此话用在《机械基础》上再合适不过。如果教师只是照搬课本,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直观教学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抽象的问题,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所谓意领神会,并不难达到。为此,我们进行了两次对比教学,在实际测试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通过图形、模型进行教学的学生,其感悟和运用推理思想研究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比如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他们不再只局限于研究已经学过的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他们会懂得研究对象要全面,研究的结论才科学,有效。懂得除了测量法,撕拼法,推理上更科学的方法是演绎推理的证明方法,于是更多的学生会将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用演绎推理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研究推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反思与提炼
以机械三角构造为例,根据两次教学后测结果的差异,我们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在第一轮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意图是希望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应用”的过程,自主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但反观我们的教学过程却明晰地看出,整个探索过程,都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无需思考,只是根据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就能完成研究任务。首先学具是教师提供的,学生没有思考为什么要研究这些三角形。其次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应用简单的方法进行研究,缺乏深入地思考,因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体验不到推理逻辑推理方法在研究推理问题中的作用,这样的研究过程学生的推理能力怎么能够得到提高呢? 而案例2的教学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突破:
(一)感悟推理思想,培养说理的习惯。
史宁中教授指出:“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本质上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悟’出来的。”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过程,就要求教师在推理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心学生的思维过程,抓住推理的本质,感悟推理的基本思想,积累推理思维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推理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凡事多问问“为什么”,鼓励学生用推理语言说明发现,培养学生说理的习惯,是提高推理能力最主要的手段和基本途径。案例2中对于选择哪些三角形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探讨。因为一些特殊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猜想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学生明白要验证猜想,要找一般的三角形来研究,但要想得到全面科学的结论,研究一类三角形结论就没有说服力。要研究哪些三角形呢?学生又会想到三角形类别要研究全,因为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类,所以只要验证了这三类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那就可以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学习体验,在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时,学生就会想要全面研究四边形的类别,结论才科学。而案例1没有带给学生这样的学习体验,学生对为什么要研究三类三角形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一个推理思想的形成需要在反复的学习中领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感悟。
(二)体验推理过程,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
推理是推理的基本思维方式,实践阶段常用的推理推理方法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很好地综合运用几种推理方法,应用归纳和类比推理猜想出新的结果,应用演绎推理证明结果。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具(包括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内不仅能通过量、折、撕等方法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也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去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为学生提供了体验逻辑推理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指出这组同学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再通过课件演示向学生介绍帕斯卡的推理证明法,让演绎推理深入学生的脑海中,深刻体会逻辑推理在研究推理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真正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
总之,实践推理内容丰富,我们要充分了解机械基础教学的特點,根据实践推理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推理思想方法的内涵,积极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浅谈机械基础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罗叶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7).
[2] 职业教育中《机械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J]. 刘沛.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7).
作者简介:张升娟(1982-09)女,汉族, 山东诸城市人,研究生,中级教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