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盈而水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多体验生活,认真感悟,才能写出内容丰富而又有灵气的文章来。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说真话,抒真情”也是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作的要求。我们對照那些经典之作,这些文章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读了让人唏嘘感叹。叶圣陶先生早就强调学生作文要写出“自己”的、“诚实”的话。所以要求学生原汁原味地描写自己的生活,写出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不要认为地拔高、“净化”生活之水。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留心校园生活
学校是学生的乐园,在这个“乐园”中,事务纷繁,故事颇多。入选课本的经典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心声》等文章从各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校园生活的多彩生活。如果学生留心体验,将会积累许多习作材料,得到意想不到的灵感,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
我班学生王梅写过一篇《课间十分钟》的日记,其中有这样的段落:“我和同桌追逐着向教室跑去,拐角处,学校“无缝隙管理”值班老师正弯着身子捡拾调皮学生扔掉的废纸,看着那位老师斑白的头发、佝偻的身体,我不禁替那些扔废纸的同学汗颜:乱扔垃圾是多么不应该!面对眼前捡拾垃圾的后勤老师,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我从老师敬业的操守中知道了作为学生的我应该怎么做。于是,我不顾同桌的诧异,快步向教室跑去……
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敏锐地抓住了偶尔得来、稍纵即逝的场面、感受,由眼前老师捡拾废纸的动作中感悟到了生活的哲理。
2、关注社会生活
战争题材的文章,让我们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科学技术发展的文章引领我们去科海泛舟;还有的文章让我们领略了世界级思想大师的风采;《桃花源记》寄托了陶渊明希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大同社会”的构想……
由于学生生活范围的限制,学生对社会生活了解的太少。但是我们要教会学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去了解、观察社会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大到国家、小到家乡,总会发生一些重大事件。例如世博会召开、地震、泥石流自然地质灾害、重大庆典活动、前沿科技成果、感动中国人物、公园建成、城市夜景等等。站在十字街头,广告牌、标语、店铺名称、交通提示牌、汽车车身广告以及生活中的商品外包装、产品说明书、医院处方等,都是极好的语文资源。让学生养成观察了解社会生活的习惯,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写作题材。
3、亲近自然生活
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它神奇莫测,它孕育着生命,蕴含着人生真谛。草长莺飞、四时交替、鸟兽虫鱼、风雨雷电,一块山石、一朵鲜花、一只飞鸟、一场雨雪、一颗流星,时时处处皆文章。
不论是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叶圣陶《苏州园林》还是郦道元《三峡》、吴均《与朱元思书》都为我们提供了描绘自然风光的范例。在学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对大自然的赞颂”的诗歌之后,我让学生运用象征、比拟等方法写一首小诗,不少同学写出了精彩的篇章:孟超写的《晚》“黑黑的夜晚犹如一张黑布//而一颗颗星星//就是这张黑布的点缀//无眠的夜晚//我总是喜欢仰望黑色的天空//他是那么的静谧、安详//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霜//这一切//都被我尽收眼底//所有的烦恼、困惑、不安和痛苦//都在这漫漫夜空中//渐渐地,渐渐地//消失、磨灭……”李文韬写的《秋儿来了》“秋儿来了//吹着箫//雁说听见了//准备起航//蛐蛐整夜弹琴唱//秋儿来了//鸣着笛//枫叶说知道了//更换新装//石榴满树开心笑//秋儿来了//落户到农家//牧羊女扬起鞭儿欢心跳//苹果梨儿串串香//篱笆墙上挂灯笼//打谷场上粒粒黄//农民伯伯原野忙”。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有法可循,学生对写作文不再存有畏难情绪,学生的写作又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写作又带动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学生写作的兴趣逐渐培养起来,逐步进入了良性循环。
1、留心校园生活
学校是学生的乐园,在这个“乐园”中,事务纷繁,故事颇多。入选课本的经典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心声》等文章从各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校园生活的多彩生活。如果学生留心体验,将会积累许多习作材料,得到意想不到的灵感,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
我班学生王梅写过一篇《课间十分钟》的日记,其中有这样的段落:“我和同桌追逐着向教室跑去,拐角处,学校“无缝隙管理”值班老师正弯着身子捡拾调皮学生扔掉的废纸,看着那位老师斑白的头发、佝偻的身体,我不禁替那些扔废纸的同学汗颜:乱扔垃圾是多么不应该!面对眼前捡拾垃圾的后勤老师,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我从老师敬业的操守中知道了作为学生的我应该怎么做。于是,我不顾同桌的诧异,快步向教室跑去……
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敏锐地抓住了偶尔得来、稍纵即逝的场面、感受,由眼前老师捡拾废纸的动作中感悟到了生活的哲理。
2、关注社会生活
战争题材的文章,让我们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科学技术发展的文章引领我们去科海泛舟;还有的文章让我们领略了世界级思想大师的风采;《桃花源记》寄托了陶渊明希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大同社会”的构想……
由于学生生活范围的限制,学生对社会生活了解的太少。但是我们要教会学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去了解、观察社会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大到国家、小到家乡,总会发生一些重大事件。例如世博会召开、地震、泥石流自然地质灾害、重大庆典活动、前沿科技成果、感动中国人物、公园建成、城市夜景等等。站在十字街头,广告牌、标语、店铺名称、交通提示牌、汽车车身广告以及生活中的商品外包装、产品说明书、医院处方等,都是极好的语文资源。让学生养成观察了解社会生活的习惯,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写作题材。
3、亲近自然生活
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它神奇莫测,它孕育着生命,蕴含着人生真谛。草长莺飞、四时交替、鸟兽虫鱼、风雨雷电,一块山石、一朵鲜花、一只飞鸟、一场雨雪、一颗流星,时时处处皆文章。
不论是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叶圣陶《苏州园林》还是郦道元《三峡》、吴均《与朱元思书》都为我们提供了描绘自然风光的范例。在学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对大自然的赞颂”的诗歌之后,我让学生运用象征、比拟等方法写一首小诗,不少同学写出了精彩的篇章:孟超写的《晚》“黑黑的夜晚犹如一张黑布//而一颗颗星星//就是这张黑布的点缀//无眠的夜晚//我总是喜欢仰望黑色的天空//他是那么的静谧、安详//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霜//这一切//都被我尽收眼底//所有的烦恼、困惑、不安和痛苦//都在这漫漫夜空中//渐渐地,渐渐地//消失、磨灭……”李文韬写的《秋儿来了》“秋儿来了//吹着箫//雁说听见了//准备起航//蛐蛐整夜弹琴唱//秋儿来了//鸣着笛//枫叶说知道了//更换新装//石榴满树开心笑//秋儿来了//落户到农家//牧羊女扬起鞭儿欢心跳//苹果梨儿串串香//篱笆墙上挂灯笼//打谷场上粒粒黄//农民伯伯原野忙”。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有法可循,学生对写作文不再存有畏难情绪,学生的写作又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写作又带动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学生写作的兴趣逐渐培养起来,逐步进入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