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地理图像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各类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模式图、景观图等。地理图像作为文字内容的补充和说明,生动而直观地表达了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结构和联系。以图像为载体试题减少了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加强了对学生智能的测试,因此在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地理图像试题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类试题的空间跨度大,综合性强,迷惑度大,知识渗透强,给很多考生带来一定的难度,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地理图像判读的基本方法,以供高三地理教师和学生参考。
一、地理分布图的判读
在各种分布图中,比较常见的是以政区图为基础的包括地形、河流、矿产、城市、铁路等要素的综合地图,其他还有气候类型分布图、水系分布图、资源分布图、洋流分布图、工农业分布图等。地理分布图的判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地理位置,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通过经纬网确定图示区域为哪个国家或地区。特别要注意典型的经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经过的大洲、国家和地区。例如赤道经过非洲的中部、南美洲的北部,本初子午线经过欧洲西部和非洲的西北部。可以灵活地利用一些典型"参照点"进行空间定位,例如30°N的纬线与30°E的交点位于尼罗河入海口附近、与120°E的交点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与90°W的交点位于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附近。其次,根据图中国家 、海域、岛屿、湖泊、河流及地形区等地理事物的文字信息确定地理位置,如果没有给出地理事物的名称,可以根据其轮廓、形状去判断,例如,呈"十字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酷似"秦陵跪俑"的 陕西省,地理位置确定后就能够调用已学知识提取丰富的地理信息了。
2.熟悉并充分利用图例和注记迅速找到并提取有效信息
每一幅分布图一般要给出几个常用的和特殊的图例,图例和注记往往隐藏着大量的信息,因此,能准确利用图例和注记提取信息是读图的最基本要求。例如,可根据海拔高度的数值,推断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可根据沙漠图例,推断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可根据铁矿图例,推断图示区域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及发展方向;可根据河流图例,推断图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及开发方向;可根据城市图例,推断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当然,通过图例和注记获得的信息是否为有效信息,要充分结合题目要求,要避免出现答非所问。
二、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图是高考中最为常见的地理图像之一。等值线的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有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等值线的"新面孔",例如反映雪期、人口潜力指数、干旱旬数的等值线。判读等值线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看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2)看疏密程度,等值线稀疏,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小;等值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大。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3)看走向,判断影响等值线走向的因素;(4)看弯曲,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例如高气压区的弯曲部分为高压脊,低气压区的弯曲部分为低压槽,易形成锋面,可进一步判断锋面类型及形成的天气状况; (5)看闭合,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6)看递变,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7)看特殊,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流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三、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根据地理数字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叫地理统计图,一般可绘制成柱状(或线状)、扇形(或饼形)、曲线(或折线)等。它直观而简洁地表现地理事物数量及其变化趋势。柱状图是用不同高度或长度的方柱表示地理数值大小及其变化的图,在此类图中,以横轴表示时间、地点或事物类别,以纵轴表示数量,根据柱的高度可以比较事物的数量变化。有的表示随时间而变化的。如各月降水柱状图;有表示空间变化的,如世界各洲人口总量比较图;有表示随时空变化和发展的,如各洲人口增长趋势图等。判读此类图的方法是:首先,看图名,了解横轴、纵轴表示的内容,认清图例。出现多个纵轴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其次,思考各项目之间的联系;第三,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轴表示内容和横轴表示内容的关系;第四,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折线统计图是在曲线统计图的基础上,以折线方式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的统计图。该统计图简化了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突出了各时间段内的数据变化,显得更加直观。折线统计图中的一些明显的转折点,常常因为具有特殊的意义而成为解题的突破口。判读此类图的方法是:①读图名:通过图名了解统计图反映的内容。②读坐标、图例:通过坐标、图例了解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大小。特别是要看清纵坐标表示的单位数值,不能简单地以柱的高低等来比较大小。③读数据(大小、变化趋势):一要读读数据大小,二要注意数据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准确地把握事物联系发展的变化特征,思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寻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⑤图表(图图)转换: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培养发散能力。
四、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图形。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网成图。常见的有天体系统图、工业或农业布局因素关系图、环境各要素关系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等。关联图的判读一定要注意图中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联、两图之间的关联、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等。判读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1.关键环节突破法:①浏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示意图的地理事物的主题;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点;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④将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信息;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检查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2.直接代入尝试法: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进行尝试,求解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高考中的图像试题逐渐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出现了样式新颖,多种图像结合,注重考查能力的复杂图像,因此高三地理教师在备考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常见图像判读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以应对高考中复杂多变的图像试题。
一、地理分布图的判读
在各种分布图中,比较常见的是以政区图为基础的包括地形、河流、矿产、城市、铁路等要素的综合地图,其他还有气候类型分布图、水系分布图、资源分布图、洋流分布图、工农业分布图等。地理分布图的判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地理位置,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通过经纬网确定图示区域为哪个国家或地区。特别要注意典型的经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经过的大洲、国家和地区。例如赤道经过非洲的中部、南美洲的北部,本初子午线经过欧洲西部和非洲的西北部。可以灵活地利用一些典型"参照点"进行空间定位,例如30°N的纬线与30°E的交点位于尼罗河入海口附近、与120°E的交点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与90°W的交点位于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附近。其次,根据图中国家 、海域、岛屿、湖泊、河流及地形区等地理事物的文字信息确定地理位置,如果没有给出地理事物的名称,可以根据其轮廓、形状去判断,例如,呈"十字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酷似"秦陵跪俑"的 陕西省,地理位置确定后就能够调用已学知识提取丰富的地理信息了。
2.熟悉并充分利用图例和注记迅速找到并提取有效信息
每一幅分布图一般要给出几个常用的和特殊的图例,图例和注记往往隐藏着大量的信息,因此,能准确利用图例和注记提取信息是读图的最基本要求。例如,可根据海拔高度的数值,推断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可根据沙漠图例,推断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可根据铁矿图例,推断图示区域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及发展方向;可根据河流图例,推断图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及开发方向;可根据城市图例,推断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当然,通过图例和注记获得的信息是否为有效信息,要充分结合题目要求,要避免出现答非所问。
二、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图是高考中最为常见的地理图像之一。等值线的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有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等值线的"新面孔",例如反映雪期、人口潜力指数、干旱旬数的等值线。判读等值线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看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2)看疏密程度,等值线稀疏,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小;等值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大。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3)看走向,判断影响等值线走向的因素;(4)看弯曲,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例如高气压区的弯曲部分为高压脊,低气压区的弯曲部分为低压槽,易形成锋面,可进一步判断锋面类型及形成的天气状况; (5)看闭合,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6)看递变,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7)看特殊,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流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三、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根据地理数字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叫地理统计图,一般可绘制成柱状(或线状)、扇形(或饼形)、曲线(或折线)等。它直观而简洁地表现地理事物数量及其变化趋势。柱状图是用不同高度或长度的方柱表示地理数值大小及其变化的图,在此类图中,以横轴表示时间、地点或事物类别,以纵轴表示数量,根据柱的高度可以比较事物的数量变化。有的表示随时间而变化的。如各月降水柱状图;有表示空间变化的,如世界各洲人口总量比较图;有表示随时空变化和发展的,如各洲人口增长趋势图等。判读此类图的方法是:首先,看图名,了解横轴、纵轴表示的内容,认清图例。出现多个纵轴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其次,思考各项目之间的联系;第三,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轴表示内容和横轴表示内容的关系;第四,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折线统计图是在曲线统计图的基础上,以折线方式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的统计图。该统计图简化了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突出了各时间段内的数据变化,显得更加直观。折线统计图中的一些明显的转折点,常常因为具有特殊的意义而成为解题的突破口。判读此类图的方法是:①读图名:通过图名了解统计图反映的内容。②读坐标、图例:通过坐标、图例了解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大小。特别是要看清纵坐标表示的单位数值,不能简单地以柱的高低等来比较大小。③读数据(大小、变化趋势):一要读读数据大小,二要注意数据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准确地把握事物联系发展的变化特征,思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寻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⑤图表(图图)转换: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培养发散能力。
四、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图形。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网成图。常见的有天体系统图、工业或农业布局因素关系图、环境各要素关系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等。关联图的判读一定要注意图中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联、两图之间的关联、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等。判读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1.关键环节突破法:①浏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示意图的地理事物的主题;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点;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④将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信息;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检查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2.直接代入尝试法: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进行尝试,求解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高考中的图像试题逐渐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出现了样式新颖,多种图像结合,注重考查能力的复杂图像,因此高三地理教师在备考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常见图像判读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以应对高考中复杂多变的图像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