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垄断利润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垄断利润的现状,然后从享受家多的优惠政策、上缴利润和税收的比例较低两个方面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了辩证看待国有企业垄断利润的观点。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垄断利润 现状
一、国有企业垄断利润的现状
近年来,关于“国进民退”的相关事例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国有企业的高额利润、垄断行为、高薪待遇等现象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根据相关报道,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2010年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化工、电力、有色、交通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倍。国企利润非常可观。其中,中央企业共实现利润13415 亿元,占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67.5%。2009 年,在央企实现的利润中,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石化等10 家企业占到70%以上;其中,中石油和中移动分别实现1285.6 亿元和1484.7 亿元,仅这两家企业就超过了全部央企利润的三分之一 [1]。可见,国有企业的利润主要是由垄断企业实现的。
二、国有企业垄断利润的原因分析
(一)享受家多的优惠政策
但是大部分国有企业表现出来的这种绩效并非真是的绩效,2001 年至2009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16%,非国有工业企业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2.9%。国有企业在盈利能力低于非国有企业的情况下能创造出高额的垄断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其自身享受的各种优惠,包括政府财政补贴、融资成本和土地及资源租金以及税收等方面。
具体来看,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是国家,能够享受国家的各种补贴,并且这种补贴往往数额巨大,据统计,从1994 年至2006 年,国家财政用于国企亏损的补贴达到了3653 亿元。2007 年至2009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获得财政补贴约为1943 亿元经济。这些都是普通民营企业无法比拟的,而且国有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在信贷等方面都比民营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上缴利润和税收的比例较低
国有企业享受如此多的优惠,与其上缴的税收和利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匹配。2007~2009 年,992 家国企所得税的平均税负为10%,民企的平均税负达到24%[2]。2007年以前,,国有企业只上缴一定比例的税收,而不上交利润。这种情况下,国有资本的投资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完全倾斜到了投资一边,也就是说国有资本的投入,没有形成应得的回报。
三、辩证看待国有企业垄断利润
存在垄断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国家为了特定目的,如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宏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在某些领域允许垄断的存在。?当然,我国的垄断行业与西方国家的垄断行业存在根本的不同:我国垄断行业的主体是国有企业,而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私人大企业。究竟垄断行业应该由国有企业经营还是由私有企业经营好呢?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怎样才能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二是垄断利润归谁。
(一)由谁来实施必要的垄断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关乎人民生活,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由国家来进行管制是有必要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有经济本身不是权贵资本主义,它的财富属于全体人民,不存在着社会财富被谁霸占的问题,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就是全体中国人民财富的增加。但如果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则可能产生权贵资本主义,因为私有化往往是金钱与权力的结合,少数人一夜之间成为千万富翁,普通职工则面临失去工作、沦为赤贫的威胁。
就比如在石油行业,国家进行垄断也并不是坏事。首先,因为油价容易收到国家油价的影响,如果不由国家垄断,完全交给市场的话很容易引起油价的波动,甚至会照成油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国家控制石油行业,可以利用宏观调控对油价进行管制,防止油价过快过高的上涨;因为,私人资本家都摆脱不了逐利的本性,中国的石油如果不垄断,很可能会像煤炭那样被无数个油老板破坏性开采,最后肥的是一个个油老板。
(二)垄断利润反哺公共财政是重点
目前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争议,不光是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史的结果,更是国家政策的造就。在特殊时期,比如国有企业改革的瓶颈期,国家可以采取财政支持,用减税免利的办法,帮助企业脱困,但是随着国企经营状况的好转,国家也应该适时改变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政策,让国有企业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造福于全民。国家对企业上交利润的再分配,应该倾向于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和社会福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用以缩小贫富差距、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解决我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相对落后等社会问题。
国家要增加国有企业造福社会的职能作用,首先应该提高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比例,而不是把其高额的利润任由企业自己支配。因为如果国有企业自身截留大部分的利润,一部分用于扩大生产,壮大实力,可是有很大一部分被增加职工福利的形式内部消化掉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被消化掉的这部分企业利润中,又有绝大部分用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既然国有企业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财产,也理所当然的由社会全体公民共同享有,用于建设公共事业,增加公益投入,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将利润留在企业内部,用于提高局部群体的生活水平。这方面可以借鉴重庆的“第三财政”制度,将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作为财政收入的第三大来源,并将这部分收入专项用于公共服务,以提高全民的福利。
参考文献:
[1]王晓颖.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
[2]单天国.央企高利润仍存隐优[J].瞭望新闻周刊(4),2007.
[3]郑仁杰.国企利润分配问题初探[J].法制与社会(4),2010.
作者简介:
郑婷婷(1988.12—),女,四川省资阳市人,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税务专业在读研究生。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垄断利润 现状
一、国有企业垄断利润的现状
近年来,关于“国进民退”的相关事例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国有企业的高额利润、垄断行为、高薪待遇等现象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根据相关报道,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2010年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化工、电力、有色、交通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倍。国企利润非常可观。其中,中央企业共实现利润13415 亿元,占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67.5%。2009 年,在央企实现的利润中,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石化等10 家企业占到70%以上;其中,中石油和中移动分别实现1285.6 亿元和1484.7 亿元,仅这两家企业就超过了全部央企利润的三分之一 [1]。可见,国有企业的利润主要是由垄断企业实现的。
二、国有企业垄断利润的原因分析
(一)享受家多的优惠政策
但是大部分国有企业表现出来的这种绩效并非真是的绩效,2001 年至2009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16%,非国有工业企业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2.9%。国有企业在盈利能力低于非国有企业的情况下能创造出高额的垄断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其自身享受的各种优惠,包括政府财政补贴、融资成本和土地及资源租金以及税收等方面。
具体来看,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是国家,能够享受国家的各种补贴,并且这种补贴往往数额巨大,据统计,从1994 年至2006 年,国家财政用于国企亏损的补贴达到了3653 亿元。2007 年至2009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获得财政补贴约为1943 亿元经济。这些都是普通民营企业无法比拟的,而且国有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在信贷等方面都比民营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上缴利润和税收的比例较低
国有企业享受如此多的优惠,与其上缴的税收和利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匹配。2007~2009 年,992 家国企所得税的平均税负为10%,民企的平均税负达到24%[2]。2007年以前,,国有企业只上缴一定比例的税收,而不上交利润。这种情况下,国有资本的投资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完全倾斜到了投资一边,也就是说国有资本的投入,没有形成应得的回报。
三、辩证看待国有企业垄断利润
存在垄断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国家为了特定目的,如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宏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在某些领域允许垄断的存在。?当然,我国的垄断行业与西方国家的垄断行业存在根本的不同:我国垄断行业的主体是国有企业,而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私人大企业。究竟垄断行业应该由国有企业经营还是由私有企业经营好呢?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怎样才能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二是垄断利润归谁。
(一)由谁来实施必要的垄断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关乎人民生活,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由国家来进行管制是有必要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有经济本身不是权贵资本主义,它的财富属于全体人民,不存在着社会财富被谁霸占的问题,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就是全体中国人民财富的增加。但如果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则可能产生权贵资本主义,因为私有化往往是金钱与权力的结合,少数人一夜之间成为千万富翁,普通职工则面临失去工作、沦为赤贫的威胁。
就比如在石油行业,国家进行垄断也并不是坏事。首先,因为油价容易收到国家油价的影响,如果不由国家垄断,完全交给市场的话很容易引起油价的波动,甚至会照成油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国家控制石油行业,可以利用宏观调控对油价进行管制,防止油价过快过高的上涨;因为,私人资本家都摆脱不了逐利的本性,中国的石油如果不垄断,很可能会像煤炭那样被无数个油老板破坏性开采,最后肥的是一个个油老板。
(二)垄断利润反哺公共财政是重点
目前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争议,不光是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史的结果,更是国家政策的造就。在特殊时期,比如国有企业改革的瓶颈期,国家可以采取财政支持,用减税免利的办法,帮助企业脱困,但是随着国企经营状况的好转,国家也应该适时改变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政策,让国有企业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造福于全民。国家对企业上交利润的再分配,应该倾向于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和社会福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用以缩小贫富差距、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解决我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相对落后等社会问题。
国家要增加国有企业造福社会的职能作用,首先应该提高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比例,而不是把其高额的利润任由企业自己支配。因为如果国有企业自身截留大部分的利润,一部分用于扩大生产,壮大实力,可是有很大一部分被增加职工福利的形式内部消化掉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被消化掉的这部分企业利润中,又有绝大部分用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既然国有企业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财产,也理所当然的由社会全体公民共同享有,用于建设公共事业,增加公益投入,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将利润留在企业内部,用于提高局部群体的生活水平。这方面可以借鉴重庆的“第三财政”制度,将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作为财政收入的第三大来源,并将这部分收入专项用于公共服务,以提高全民的福利。
参考文献:
[1]王晓颖.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
[2]单天国.央企高利润仍存隐优[J].瞭望新闻周刊(4),2007.
[3]郑仁杰.国企利润分配问题初探[J].法制与社会(4),2010.
作者简介:
郑婷婷(1988.12—),女,四川省资阳市人,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税务专业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