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用充实兴起于20世纪末,是词汇语用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语言交际的认知研究,因此对于认知语用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语用充实存在于人类的言語交际中,是一个语用过程,“一种词汇语用现象,指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语用充实也大量存在于翻译这类特殊的跨文化语际交际中,西方学者Sequeiros最早将语用充实应用于翻译实践中,他认为翻译翻译中的语用充实应叫语际语用充实,因为翻译是语际之间的,语用充实也应该是语际间的。翻译中的语用充实区别于日常的言语交际,译者要对原语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加以充实,同时评估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顺英译文读者的语言逻辑,使译文读者以较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
关键词:语用充实 交际语境 语言语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合作项目(L15EYY005)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认知语用翻译研究
一、引言
语用充实兴起于20世纪末,是词汇语用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语言交际的认知研究,因此对于认知语用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语用充实存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中,是一个语用过程,“一种词汇语用现象,指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语用充实也大量存在于翻译这类特殊的跨文化语际交际中,西方学者Sequeiros最早将语用充实应用于翻译实践中,他认为翻译中的语用充实应叫语际语用充实,因为翻译是语际之间的,语用充实也应该是语际间的。翻译中的语用充实区别于日常的言语交际,译者要对原语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加以充实,同时评估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顺英译文读者的语言逻辑,使译文读者以较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
“中国典籍英译对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典籍英译也存在着一定的翻译难度,这是因为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价值取向的不同,语言和文化习惯的不同导致了表现方式和风格在认知上的偏差。作为儒学典籍,《论语》英译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目前从语用充实视角研究《论语》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立足于关联顺应理论,以《论语》为分析文本,展开对典籍翻译这类特定跨文化语际交际的研究,例证语用充实在典籍翻译中的重要性。
二、语用充实与典籍英译
根据语码论,人类的语言交际是对信息进行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即对交际信息的传递与理解的过程。但是由于说话者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词汇信息或表达式等局部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及模糊性,这种不确定性反映了语义信息与语用意义之间的松散性,也正是这种语言使用的松散性造成了听话者对于交际信息的解读障碍,导致交际失败。成功的交际是交际者根据其所处语境,对交际中的松散信息进行语用充实,以实现对交际信息的精确解读。因此,语用充实在言语交际中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对松散信息的语用加工,以弥合语言编码信息和交际信息之间的空缺。
文化和语言的差异造成了语用意义和语义意义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语用意义和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这种松散关系造成了翻译转换过程中一定程度以及形式上的损失,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补偿。“语用充实可以调整语用意义和语言符号之间的松散关系,所以它在言语加工领域的研究尤为突显,并对翻译过程研究具有启发意义”。陈吉荣认为语用充实具有代偿性、认知性、关联性、动态性、推理性特点,其中代偿性是基于语用等值的角度,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通过等效、替代等手段对言语行为中的交际性损失进行补偿;认知性指的是“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关联性指代话语和语境的关系,通过显性内容、语境假设和认知效果之间的相互调整得以进行,从而使指称不明的因素加以具体化和明示化;语用充实的过程涉及语用扩充或语用收缩,这两个语用加工的环节具有动态性;语用充实又指的是对语境进行推理或者对缺省的内容进行阐释,因而具有推理性。
翻译本身也具有上述特点。翻译首先是“对原语的信息理解,然后才是通过另一种语码对该信息的恰当再现,语码转换的重点在于意义或信息的表达”。语用充实不仅是一种语用认知过程,也是一种翻译重构策略。典籍翻译也是一种文化信息在语言形式上的重构,在重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形式如社会、宗教、习俗等文化信息的损失,或者文本在衔接以及连贯上的亏损,这是由于典籍翻译时间跨度大,是一个双重的由古汉语转换成现代汉语再译为英语的过程,并且中西思维、语言以及文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哲学认为语言的不可通约性造成了语言在表层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概念的空缺,即所指意义与联想意义不同步。“由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存在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任何翻译从整体而论都难免发生损失,尤其以典籍翻译为甚”。
语用充实作为一种语用补偿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典籍翻译过程中的损失问题,即意义和符号之间的松散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总是需要依据语境进行语用扩充或者语用收缩。其中,语用扩充是一种文化手段,可以使原文中的社会、宗教、习俗等信息实现等值翻译;语用收缩是一种语言手段,对译文中的时间指示或者文本衔接等信息进行调整,使得上下文联系更加紧密,行文更加连贯。语用充实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译者对原语信息进行语境化理解,在译语表达中进行语用充实,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语用等值和交际意义的恰当再现。
三、《论语》英译中的语用充实
《论语》是先秦哲学典籍,以语录的形式出现,行文简洁,语言风格简约明快,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因此它的外译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部文言散文集,《论语》所含语境信息极少,文化信息极多,翻译时难免出现一定形式的信息损失,因此需要对缺少的信息进行充实。Verschuren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将语境具体划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译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对原文的松散信息进行补缺,对译语进行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和信息充实,实现原文和译文的最佳关联和语用等值。 (一)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
语言语境主要是指语言使用中所涉及到的词汇、句子、段落以及文章上下文、语言风格等相關语境,译者要准确把握原文的隐含信息和语言风格,同时注意语篇中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以译文读者的动态认知语境为依据,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信息充实,使译文衔接连贯自然的同时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
例1: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译文1:Confucius said, “If a person learns without thinking, he will get deceived. If a person thinks without learning, he will get confused.”译文2:The Master said,‘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ur lost;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
分析:例句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格,论述了学习过程中“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孔子主张学思并重。译文1顺应了西方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由“两个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来引领全文,在主句中添加了原文所隐含的主语 “a person”,充实了上下文的语境信息,对“学”和“思”的翻译都是遵循先动词后动名词的规律,与原文的句式结构保持一致,体现了原文的语言风格。译文2则是和原文无主语的句式结构保持了一致,对“学”和“思”的翻译都采用了名词形式,基本传达了原文在句式结构上的对称,但在对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上没有译文1效果好。
(二)交际语境的信息充实
交际语境是一种非语言因素,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语境成分。译者在交际语境中处于主体地位,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语境因素在言语交际中刺激并激活译者的认知机制,从而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其中,物理世界是指时间与空间在概念意义上的特殊指称关系;社交世界指代社会环境和社交场合,在语言形式上则体现出一定的社交文化语用差异,受认知、社会以及文化等因素制约;心理世界是针对交际主体的,指影响语言选择的关于交际双方的信念系统、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三个世界的特殊因素,在保证正确传递原语信息的基础上,以合适的语言形式对这三个世界的信息空点进行充实,从而明确交际信息,使得交际的语用效果得以再现。
例2: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2.1)
译文1:The Master said,“He who rules by moral force (de) is like the polar star, which remains in its place while all the lesser stars do homage to it.”(Waley 2013)
译文2:Confucius said “He who governs a state by means of virtues may be compared to the Dipper, which stays at its place and many other stars turn around it.”(王福林,2011)
分析:例句论述了“德”在治理国家发挥的积极作用,以“譬如北辰”强调了“为政以德”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北辰”被众多天体环绕,占据着核心位置,有着分辨方向和指引道路的作用,暗示着施政者要想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需要以德治国,施行仁政。在对“北辰”的翻译中,译文1和译文2采取了直译的翻译策略,分别译为 “the polar star” 、“the Dipper”,直接表达表层意义,但是“北辰”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并没有体现出来,出现了社交世界的信息空缺。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典籍翻译中的语用充实,结合具体例证,从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和社交语境的信息充实两个方面来论述,指出语用充实在典籍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用充实针对翻译中的文化、社会、认知等信息空点进行语用策略上的信息加工,强调认知语境等因素的制约作用,使得译文读者通过语用充实实现和原文的最佳关联。
参考文献
[1] Sequeiros,R.Interlingual pragmatic enrichment in translation.[J].ournal o f Pragmatics,2002,3(4):1069-1089.
[2] Sperber &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 Cognition.[M].Oxford,UK:Blackwell,1986.
[3] 陈吉荣.试论翻译中的语用充实[J].外语研究,2015(4):77-81.
关键词:语用充实 交际语境 语言语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合作项目(L15EYY005)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认知语用翻译研究
一、引言
语用充实兴起于20世纪末,是词汇语用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语言交际的认知研究,因此对于认知语用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语用充实存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中,是一个语用过程,“一种词汇语用现象,指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语用充实也大量存在于翻译这类特殊的跨文化语际交际中,西方学者Sequeiros最早将语用充实应用于翻译实践中,他认为翻译中的语用充实应叫语际语用充实,因为翻译是语际之间的,语用充实也应该是语际间的。翻译中的语用充实区别于日常的言语交际,译者要对原语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加以充实,同时评估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顺英译文读者的语言逻辑,使译文读者以较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
“中国典籍英译对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典籍英译也存在着一定的翻译难度,这是因为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价值取向的不同,语言和文化习惯的不同导致了表现方式和风格在认知上的偏差。作为儒学典籍,《论语》英译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目前从语用充实视角研究《论语》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立足于关联顺应理论,以《论语》为分析文本,展开对典籍翻译这类特定跨文化语际交际的研究,例证语用充实在典籍翻译中的重要性。
二、语用充实与典籍英译
根据语码论,人类的语言交际是对信息进行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即对交际信息的传递与理解的过程。但是由于说话者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词汇信息或表达式等局部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及模糊性,这种不确定性反映了语义信息与语用意义之间的松散性,也正是这种语言使用的松散性造成了听话者对于交际信息的解读障碍,导致交际失败。成功的交际是交际者根据其所处语境,对交际中的松散信息进行语用充实,以实现对交际信息的精确解读。因此,语用充实在言语交际中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对松散信息的语用加工,以弥合语言编码信息和交际信息之间的空缺。
文化和语言的差异造成了语用意义和语义意义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语用意义和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这种松散关系造成了翻译转换过程中一定程度以及形式上的损失,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补偿。“语用充实可以调整语用意义和语言符号之间的松散关系,所以它在言语加工领域的研究尤为突显,并对翻译过程研究具有启发意义”。陈吉荣认为语用充实具有代偿性、认知性、关联性、动态性、推理性特点,其中代偿性是基于语用等值的角度,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通过等效、替代等手段对言语行为中的交际性损失进行补偿;认知性指的是“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关联性指代话语和语境的关系,通过显性内容、语境假设和认知效果之间的相互调整得以进行,从而使指称不明的因素加以具体化和明示化;语用充实的过程涉及语用扩充或语用收缩,这两个语用加工的环节具有动态性;语用充实又指的是对语境进行推理或者对缺省的内容进行阐释,因而具有推理性。
翻译本身也具有上述特点。翻译首先是“对原语的信息理解,然后才是通过另一种语码对该信息的恰当再现,语码转换的重点在于意义或信息的表达”。语用充实不仅是一种语用认知过程,也是一种翻译重构策略。典籍翻译也是一种文化信息在语言形式上的重构,在重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形式如社会、宗教、习俗等文化信息的损失,或者文本在衔接以及连贯上的亏损,这是由于典籍翻译时间跨度大,是一个双重的由古汉语转换成现代汉语再译为英语的过程,并且中西思维、语言以及文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哲学认为语言的不可通约性造成了语言在表层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概念的空缺,即所指意义与联想意义不同步。“由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存在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任何翻译从整体而论都难免发生损失,尤其以典籍翻译为甚”。
语用充实作为一种语用补偿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典籍翻译过程中的损失问题,即意义和符号之间的松散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总是需要依据语境进行语用扩充或者语用收缩。其中,语用扩充是一种文化手段,可以使原文中的社会、宗教、习俗等信息实现等值翻译;语用收缩是一种语言手段,对译文中的时间指示或者文本衔接等信息进行调整,使得上下文联系更加紧密,行文更加连贯。语用充实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译者对原语信息进行语境化理解,在译语表达中进行语用充实,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语用等值和交际意义的恰当再现。
三、《论语》英译中的语用充实
《论语》是先秦哲学典籍,以语录的形式出现,行文简洁,语言风格简约明快,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因此它的外译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部文言散文集,《论语》所含语境信息极少,文化信息极多,翻译时难免出现一定形式的信息损失,因此需要对缺少的信息进行充实。Verschuren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将语境具体划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译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对原文的松散信息进行补缺,对译语进行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和信息充实,实现原文和译文的最佳关联和语用等值。 (一)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
语言语境主要是指语言使用中所涉及到的词汇、句子、段落以及文章上下文、语言风格等相關语境,译者要准确把握原文的隐含信息和语言风格,同时注意语篇中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以译文读者的动态认知语境为依据,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信息充实,使译文衔接连贯自然的同时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
例1: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译文1:Confucius said, “If a person learns without thinking, he will get deceived. If a person thinks without learning, he will get confused.”译文2:The Master said,‘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ur lost;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
分析:例句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格,论述了学习过程中“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孔子主张学思并重。译文1顺应了西方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由“两个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来引领全文,在主句中添加了原文所隐含的主语 “a person”,充实了上下文的语境信息,对“学”和“思”的翻译都是遵循先动词后动名词的规律,与原文的句式结构保持一致,体现了原文的语言风格。译文2则是和原文无主语的句式结构保持了一致,对“学”和“思”的翻译都采用了名词形式,基本传达了原文在句式结构上的对称,但在对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上没有译文1效果好。
(二)交际语境的信息充实
交际语境是一种非语言因素,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语境成分。译者在交际语境中处于主体地位,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语境因素在言语交际中刺激并激活译者的认知机制,从而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其中,物理世界是指时间与空间在概念意义上的特殊指称关系;社交世界指代社会环境和社交场合,在语言形式上则体现出一定的社交文化语用差异,受认知、社会以及文化等因素制约;心理世界是针对交际主体的,指影响语言选择的关于交际双方的信念系统、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三个世界的特殊因素,在保证正确传递原语信息的基础上,以合适的语言形式对这三个世界的信息空点进行充实,从而明确交际信息,使得交际的语用效果得以再现。
例2: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2.1)
译文1:The Master said,“He who rules by moral force (de) is like the polar star, which remains in its place while all the lesser stars do homage to it.”(Waley 2013)
译文2:Confucius said “He who governs a state by means of virtues may be compared to the Dipper, which stays at its place and many other stars turn around it.”(王福林,2011)
分析:例句论述了“德”在治理国家发挥的积极作用,以“譬如北辰”强调了“为政以德”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北辰”被众多天体环绕,占据着核心位置,有着分辨方向和指引道路的作用,暗示着施政者要想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需要以德治国,施行仁政。在对“北辰”的翻译中,译文1和译文2采取了直译的翻译策略,分别译为 “the polar star” 、“the Dipper”,直接表达表层意义,但是“北辰”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并没有体现出来,出现了社交世界的信息空缺。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典籍翻译中的语用充实,结合具体例证,从语言语境的信息充实和社交语境的信息充实两个方面来论述,指出语用充实在典籍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用充实针对翻译中的文化、社会、认知等信息空点进行语用策略上的信息加工,强调认知语境等因素的制约作用,使得译文读者通过语用充实实现和原文的最佳关联。
参考文献
[1] Sequeiros,R.Interlingual pragmatic enrichment in translation.[J].ournal o f Pragmatics,2002,3(4):1069-1089.
[2] Sperber &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 Cognition.[M].Oxford,UK:Blackwell,1986.
[3] 陈吉荣.试论翻译中的语用充实[J].外语研究,2015(4):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