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根据教材创设具体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以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创设形象的情境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心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把精力最大程度地集中在课堂学习内容上。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联系生活、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表演、设问激疑、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情境教学 语文课堂 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是师生间感情和知识信息的交流,二者的交织流动,共同汇成教学过程中信息回路的总流。那么,怎样运用情境教学,激活语文课堂呢?
1.展现“生活”情境,激活语文课堂。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文章反映社会生活、展现人生世相。以文章为例,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有一种大语文观,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上了一个台阶。如在《一件小事》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讲述了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一位老太太给手提大袋小袋的我让座的故事,学生很快明白了小事中蕴涵的美好心灵。做文同做人,有的时候,要明白课文,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做人。我通过自己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使学生振动起飞向生活及历史广阔蓝天的翅膀,使那些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内容鲜活了起来,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学生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把握就更全面深刻了。
2.演示“实物”情境,激活语文课堂。“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快捷方法。这种方法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运用最合适不过。如教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可以用两张硬纸板做成一个平面,一个拱形,用这两个来代替平面桥和拱形桥作对比。上课时把这两个模型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回答“哪座桥漂亮?”学生自然会回答“拱形桥漂亮”。再让学生想象“如果一座这样的拱形桥架在碧波之上,它像一条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像一条虹”。另外,再把一个重物分别放在两座“拱桥”之上,看哪种桥能承受更多重量。学生会清晰地得出拱桥的承受能力要比平面桥强。从而,总结出课文中描写拱桥的两个基本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这样运用模型既引发了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兴趣,又对这篇课文的深入理解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重点在演示过程,让学生认识事物发生发展过程,明白事物的道理,增进实感。例如课下让他们搞一个小制作,或学炒一道菜,或进行生活观察,然后把程序或过程写出来。说明文是说明事物事理的,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不能任意编造,所以通过实物的直观演示,利于学生客观地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利于学生养成求实的良好习惯
3.再现“图画”情境,激活语文课堂。作者通过语言文字状物、叙事、写人、绘景、表情达意时,总寓于自己的胸中之“境”,这“境”就是画,文与画是相通的。借助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图画面前,学生能够较迅速、真切而又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到创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超技能以及课文可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培养审美情感。
中学课文中的小说内容大都配有插图,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可以“就地取材”,借助这些绘画,再现情境。学习《变色龙》一文时,我让学生认真看插图,仔细观察图上的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口头描述出来。描述后,学生脑中就有了一个较鲜明的“变色龙”形象:
变色龙奥楚蔑洛夫是一个看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沙皇警犬。在不知道是谁的狗的时候,奥楚蔑洛夫说:“这多半是条疯狗。”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的时候,奥楚蔑洛夫说:“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当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厨师证实是将军哥哥的狗时,他又说:“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说:“弄死它算了。”巡警说说不定这就是将军家的狗时,他说:“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说:“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巡警又说说不定这就是将军家的狗时,他说:“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去的……狗是娇贵的动物。”
在引导学生再现情境时,还可以启发他们把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情节画下来,为课文再配插图,加强对人物内涵的深入理解。课文配的插图是主人公正在审案的情景,学生可以画一幅奥楚蔑洛夫审狗的漫画。
4.渲染“乐曲”情境,激活语文课堂。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客体心中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者是感情。两者互有长短,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时候可以利用音乐的优势,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文章,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春》这一课,有各种教学方法。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大胆引进音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学生了解课文结构后,我给学生放了瓦格而纳的《四季组曲》中的春部,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同时想象课文中的画面。学生通过瓦格而那的音乐,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原野之上。
5.体验“角色”情境,激活语文课堂。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角色,让学生站在角色的位置上深入体验,文中的“事”好像就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话”好像就是自己说的,把课文内容“复活”到眼前。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可采用不同方式,如:可一人扮多角。主要通过个人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有表情的朗读,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妻”、“妾”、“客”三人回答邹忌“问美”时的话,只有一二字的增减和变化,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关系的亲疏远近的不同。我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他们的语言,仔细揣摩三人的微妙心态,把握说话人的语气,理解作者处理人物语言的精细。
以上尝试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点滴作法,是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激活语文课堂,达到一种最佳的学习境界。我们只要不断深入地探索教学情境的奥妙,努力创设各种动人的教学情境,定能导演出一幕幕令学生神思飞扬、回味无穷的教学“活剧”来。
【关键词】情境教学 语文课堂 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是师生间感情和知识信息的交流,二者的交织流动,共同汇成教学过程中信息回路的总流。那么,怎样运用情境教学,激活语文课堂呢?
1.展现“生活”情境,激活语文课堂。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文章反映社会生活、展现人生世相。以文章为例,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有一种大语文观,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上了一个台阶。如在《一件小事》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讲述了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一位老太太给手提大袋小袋的我让座的故事,学生很快明白了小事中蕴涵的美好心灵。做文同做人,有的时候,要明白课文,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做人。我通过自己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使学生振动起飞向生活及历史广阔蓝天的翅膀,使那些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内容鲜活了起来,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学生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把握就更全面深刻了。
2.演示“实物”情境,激活语文课堂。“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快捷方法。这种方法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运用最合适不过。如教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可以用两张硬纸板做成一个平面,一个拱形,用这两个来代替平面桥和拱形桥作对比。上课时把这两个模型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回答“哪座桥漂亮?”学生自然会回答“拱形桥漂亮”。再让学生想象“如果一座这样的拱形桥架在碧波之上,它像一条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像一条虹”。另外,再把一个重物分别放在两座“拱桥”之上,看哪种桥能承受更多重量。学生会清晰地得出拱桥的承受能力要比平面桥强。从而,总结出课文中描写拱桥的两个基本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这样运用模型既引发了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兴趣,又对这篇课文的深入理解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重点在演示过程,让学生认识事物发生发展过程,明白事物的道理,增进实感。例如课下让他们搞一个小制作,或学炒一道菜,或进行生活观察,然后把程序或过程写出来。说明文是说明事物事理的,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不能任意编造,所以通过实物的直观演示,利于学生客观地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利于学生养成求实的良好习惯
3.再现“图画”情境,激活语文课堂。作者通过语言文字状物、叙事、写人、绘景、表情达意时,总寓于自己的胸中之“境”,这“境”就是画,文与画是相通的。借助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图画面前,学生能够较迅速、真切而又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到创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超技能以及课文可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培养审美情感。
中学课文中的小说内容大都配有插图,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可以“就地取材”,借助这些绘画,再现情境。学习《变色龙》一文时,我让学生认真看插图,仔细观察图上的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口头描述出来。描述后,学生脑中就有了一个较鲜明的“变色龙”形象:
变色龙奥楚蔑洛夫是一个看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沙皇警犬。在不知道是谁的狗的时候,奥楚蔑洛夫说:“这多半是条疯狗。”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的时候,奥楚蔑洛夫说:“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当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厨师证实是将军哥哥的狗时,他又说:“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说:“弄死它算了。”巡警说说不定这就是将军家的狗时,他说:“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说:“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巡警又说说不定这就是将军家的狗时,他说:“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去的……狗是娇贵的动物。”
在引导学生再现情境时,还可以启发他们把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情节画下来,为课文再配插图,加强对人物内涵的深入理解。课文配的插图是主人公正在审案的情景,学生可以画一幅奥楚蔑洛夫审狗的漫画。
4.渲染“乐曲”情境,激活语文课堂。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客体心中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者是感情。两者互有长短,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时候可以利用音乐的优势,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文章,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春》这一课,有各种教学方法。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大胆引进音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学生了解课文结构后,我给学生放了瓦格而纳的《四季组曲》中的春部,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同时想象课文中的画面。学生通过瓦格而那的音乐,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原野之上。
5.体验“角色”情境,激活语文课堂。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角色,让学生站在角色的位置上深入体验,文中的“事”好像就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话”好像就是自己说的,把课文内容“复活”到眼前。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可采用不同方式,如:可一人扮多角。主要通过个人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有表情的朗读,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妻”、“妾”、“客”三人回答邹忌“问美”时的话,只有一二字的增减和变化,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关系的亲疏远近的不同。我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他们的语言,仔细揣摩三人的微妙心态,把握说话人的语气,理解作者处理人物语言的精细。
以上尝试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点滴作法,是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激活语文课堂,达到一种最佳的学习境界。我们只要不断深入地探索教学情境的奥妙,努力创设各种动人的教学情境,定能导演出一幕幕令学生神思飞扬、回味无穷的教学“活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