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氣候变化在短期内表现为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增加,因此农户的适应性行为对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苏州东山镇农户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户对极端气候感知的准确性,并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研究感知、适应性行为和农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农户在准确感知极端气候的情况下,会采取一定的适应性措施,这种主观能动性在稳定与提高农业产量和收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农业绩效的提升也会带动农户更积极地观察和感知极端气候,以此形成良性循环。2.社会关系网络和机构政策激励对农户极端气候的感知、适应性行为的实施以及农业产量与收入有正向影响,社会支持在农户的信息获取、知识技能学习、农业资本积累、农业金融保障等方面有促进作用。3.本案例中苏州东山镇对农户响应气候有一定的社会支持,但未来还需在信息共享、金融支持、机构合作等方面不断优化完善。
关键词:极端气候;感知;适应性行为;农户;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P467;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20)06-0010-09
全球气候变化已对世界各国、各部门产生了深远影响[1],极端气候是人们感知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之一[2]。农业生产过程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农业对极端气候较为敏感[1]。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农户(尤其小农)更易受到极端气候带来的负面影响[3]。我国是农业大国,极端气候的发生降低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农产品质量[4],进而威胁农户收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农户对极端气候的有效响应十分重要,它主要包括感知和适应性行为两大方面[5],正确了解农户对极端气候的感知情况,以及他们针对极端气候采取的适应性措施,对于宏观层面农业适应气候的政策制定有很大帮助。
一、文献概述
感知是适应性行为的基础,从农户对极端气候的感知切入研究响应机制是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重要内容[6]。农户针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是指农户通过农业实践、农业过程和资本投资的调整以减少极端气候的负面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威胁的过程[1,7]。目前国内外对于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和适应性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情况与适应性行为类型的统计、感知的准确度、感知和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适应性程度、适应性行为的绩效等方面。农户通过实践观察,可以获得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且这种感知具有本地性[8]。而且在不同的地域或衡量指标下,准确度有所不同[9,10]。气候的客观变化情况是感知的基础[11],此外感知还受个人、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见表1)。农户的个人属性影响个人气候敏感度和信息获取能力,家庭属性代表农户的生产行为和家庭资本,社会属性则包含了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
农户应对气候变化常用的响应措施包括作物管理的变化、土地利用管理的变化、技术和设施的完善、增加非农收入渠道等 [12,15-17],响应程度可用适应性指数等指标来衡量[18]。对气候变化越敏感的人群采取响应行为的可能性越大[19],气候认知水平是影响适应性行为的重要因素[20]。但一些农户即使感知到了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制度、经济、知识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不利因素也可能会对其采取适应性行为构成障碍[15]。农户的个人、家庭和社会属性对其采取适应性行为的种类和程度也有很大影响(见表2)。此外,也有学者对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绩效进行了评估,证实了适应措施在提高产量等方面的作用[24]。
农户基于观察感知气候变化,对可能的威胁采取一定的适应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农业产量和收入产生一定影响,产量和收入的变化又可能影响农户的下一步感知,形成环环相扣的响应链。但已有研究大多仅关注此响应链的某一个或两个方面,对响应链的完整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研究区的实地调查,以极端气候为主要关注对象,将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与农户感知数据相结合,分析农户的感知准确性,并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对感知和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分析适应性行为和农户社会属性对其产量和收入的影响,对整个响应链进行完整的实证研究。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
(一)研究区概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主体部分为三面环湖的半岛,以丘陵地貌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太湖局地气候的影响使这里适宜多种温带作物和亚热带作物的生长[25],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丰富,经营具有一定规模。东山镇人多地少,大多数农户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格,气候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较大,极端气候引起农户广泛关注[26],因此以东山镇为例研究经济作物产区的农户气候响应具有典型性。此外,东山镇所属的环太湖地区自1992年国家沿江开发战略以来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力从东山等城市边缘地区流入苏州中心城区和其他长三角发达城市[27],这可能会带来农村劳动力流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社会因素对农户气候响应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基于国家级地面站58358东山站实测数据,筛选出1956-2017年东山镇年极端气温天数和极端降水天数(见表3)。根据国家气象局的定义和东山枇杷、杨梅、茶叶等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分别将日最高温≥35℃、日最低温≤-3℃归为极端高温天气、极端低温天气[28-33];将一年中大于降水量序列90%分位数的降水事件定义为极端降水[34]。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农户个体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情况,问卷涉及农户的家庭基本信息、对气候的感知情况、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和农业绩效自我评价,共计调查农户83户。同时对当地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大户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获取组织群体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情况。
本文对问卷调查结果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分级处理,对属性变量中的二分指标以0或1赋值(见表3)。在影响因素研究部分,由于被解释变量均属于有序多分类变量,解释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连续变量和二分类变量,所以本研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这是一种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定量分析的概率型非线性回归[35] 。表达式如(1)所示: 其中,i= 1, 2, …,k-1。(1)式为累积表达式,设被解释变量有k个级别,则模型对应有k-1个公式,本研究中k=5。Li为第i个累积Logistic模型;i为因变量的水平,即按程度分类的1-5级;y为响应变量;x为自变量向量;ai为第i个模型的截距参数;B为斜率向量;p(y=j|x)为因变量程度为j时的概率。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
极端气候数据、农户感知与适应性行为变量的详细定义与其描述性统计值如表3所示。其中农业技术培训、外出务工兼业人数、农业保险表征在社会支持之下农户的适应性行为;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等机构组织、是否经营非农活动、是否有亲戚朋友帮助、过去五年是否有农贷表征农户的社会属性。
三、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一)气温降水长期变化趋势与农户感知准确度
对东山镇长期平均气温、35℃以上高温天数和-3℃以下低温天数进行拟合,得到长期以来东山镇呈现平均气温升高、极端高温增多、极端低温减少的趋势(见图2)。对东山镇长期平均降水量和极端降水天数进行拟合,得到长期以来东山镇呈现平均降水、极端降水稳定不变的趋势(见图3)。
通过调查发现,农户对东山镇气候变化情况的感知基本准确。近70%的农户认为与过去相比,近十到三十年东山镇极端气候天数增加(见图4),而且访谈中,绝大多数农户强调了极端高温天气的增加,近60%的农户均表示近三年极端高温天气增多。由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季在5-9月,所以农户对极端低温变化的感知相对不敏感。此外,有66.3%的农户认为近十到三十年的雨水量与过去相比无明显变化(见图4)。农户对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的感知与统计趋势吻合。
(二)农户感知的影响因素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农户的部分属性影响其对极端气温的感知,而对其他类别的感知无显著影响。由表4可知,年龄对这类感知的影响在0.05水平上显著,估计值为正(0.038),表明年龄越大的农户认为近十到三十年极端气温出现的频率增加的概率越大,他们有更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气候敏感性。农户家中人口数对这类感知的影响在0.1水平上顯著,估计值为负(-0.315),表明家中人口越少,其认为近十到三十年极端气温出现的频率增加的概率就越大。
相较于有亲戚朋友的帮助,无亲戚朋友的帮助对这类感知的影响在0.1水平上显著,估计值为负(-0.945),表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亲戚朋友帮助的农户认为近十到三十年极端气温出现的频率增加的可能性更大。与亲朋好友的往来有助于农户获得气候变化相关信息[36],如近期天气状况及应对极端天气的适应措施,这些有效信息以口传方式在短期内迅速传播,个体感知转为群体感知,感知准确性也随之增强。
此外,农户会探寻农作物产量变化的原因,而极端气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他们在察觉到这一点后会更加密切观察气候的异常情况。例如,通过访谈得知,枇杷和河蟹的生长分别受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的影响较大,农户会刻意关注能够帮助它们适应极端气温的农业措施,当积极适应气候的好处体现在产量和收入上时,农户会对该类极端气候更加敏感。
(三)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农户的部分属性和感知影响其种植或养殖作物的品种类型和灌溉频率,而对其他类别的适应性行为无显著影响。由表6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感知到近三年干旱天数略有减少和无明显变化对农户灌溉频率的影响分别在0.01和0.1的水平上显著,估计值均为负(分别为-2.168,-3.063),说明感知到近三年干旱天数明显增加的农户更倾向于增加灌溉频率。同理,认为近三年自然灾害频率略有减少的农户增加种植或养殖作物的品种类型的可能性更小。
未参加农业合作社对农户增加种植或养殖作物的品种类型的影响在0.01水平上显著,估计值为负(-4.490),表明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更倾向于增加种植或养殖作物的品种类型。江苏省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合作社,帮助农户减少土地浪费、增加收入,提供种植、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与技术服务[37-38]。因此,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拥有更多的资金、技术以及新品种推广等信息,更容易尝试到新品种农作物,以降低极端气候风险。
(四)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及农户社会属性对产量收入的影响
农户的部分适应性行为和属性影响其近三年的农业产量和收入变化。由表7可知,增加种植或养殖作物的面积以及对农业设施设备的投资对提高其农业产量和生产收入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频繁地调整种植和采摘时间以应对极端气候并未给农户带来明显收益。
农户的社会关系或其得到的社会支持对极端气候情况下农业产量和收入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参加农业技术培训频率无明显变化对近三年农业产量和生产收入变化的影响分别在0.01和0.1水平上显著,且估计值均为负(分别为-12.232,-7.438),表明参加农业技术培训频率越高的农户提高农业产量和收入的可能性越大。东山镇经济作物种类丰富、农业较为发达,具备产学研的良好环境基础,吸引了大批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院校与之合作,创造了更多农业新技术推广和普及的机会[39]。农户借助栽培、嫁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新技术能够有效应对极端气候,抵御灾害风险,提高经济收益。
同理,外出务工兼业人数的增加对农户近三年产量和生产收入的提高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农业生产虽是主要经济来源,但为了提高气候适应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许多农户选择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兼业,非农工作经历帮助其扩大社会关系网络,农户利用其中嵌入的市场信息来提高农业生产收入[40]。
从农户社会属性的角度来看,经营非农活动对于提高农业产量和收入有极其显著的正向作用。东山镇为太湖风景区十三大景区之一,经营农家乐、民宿、茶舍等非农活动帮助农户拓展信息渠道,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增加农产品销路,提高总收入,间接促进其对农业生产的投资。 过去五年没有农业贷款的农户提高农业产量和收入的可能性比有贷款的农户更大。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正规的农业贷款能够促进人力和物质资本的积累,帮助农户稳定和提高农业产量和收入。但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户资金周转较慢,收入较低的农户可能具有较大经济压力,且他们获取正规金融支持的机会较小,所以短期内他们不会明显感觉到农业产量和收入的提高[41]。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气象台站数据与实地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了东山镇农户对极端气候感知的准确性,以及感知和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适应性行为和农户社会属性对农业产量和收入的影响。对农户响应极端气候的完整链条进行了实证研究(见图5),并重点分析了社会支持在农户响应极端气候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一)东山镇农户对于极端气候的感知准确性较高,尤其会密切关注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生长的极端气候类型,对近年来极端高温增加的趋势感知较为准确。农户的主观能动性在应对气候变化时起到积极作用。农户在感知到极端气候的情况下,会采取一定的适应性措施,部分适应性措施对农业产量和收入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增加作物面积和农业设备投资、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外出务工兼业均促进了农户近三年农业产量和收入的提高。而且,农业绩效的提升又会反过来强化农户对极端气候的感知主动性,整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见图5)。
(二)农户对极端气候的感知,适应性行为和农业绩效均会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见图5),其中社会支持在农户适应极端气候方面突显重要作用。亲戚朋友的帮助和经营非农活动等措施通过扩大本地社会关系网络帮助农户获取极端气候、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外出务工兼业等措施通过扩大异地社会关系网络帮助农户把握市场动向、积累人脉、增加知识、提高农业资本。农业合作社、农业技术院校等机构及其优惠政策对农户适应极端气候也提供了一定帮助。就东山镇而言,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培训促进了产量和收入的提高,但农业贷款并未体现出积极作用。
为了降低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应加强并优化农户的适应性措施。农户自身可主动优化种植品种和务农方式,同时积极拓展信息获取方式。对当地政府来說,建议采取农民更容易接受的信息和知识传播渠道,宣传推广先进的适应性措施,鼓励农户加入相关农业组织,积极拓展收入来源;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助推农户防控气候风险;并有效利用农业补贴促进农户适应气候变化,对积极采取适应行为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基于小样本、小尺度区域的调查数据,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合理性,还需要将来通过更大样本、更多区域的检验;其次,本文对影响机制的分析仍不够深入,限于被访者的敏感性,对适应性行为的经济绩效的量化比较粗糙,未来可通过深入访谈、借用文本分析工具等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 Trenberth K E. Framing the way to relate climate extremes to climate change[ J ]. Climatic Change, 2012, 115(02):283-290.
[3] Azadi Y, Yazdanpanah M, Mahmoudi H. Understanding smallholder farmers’ adaptation behaviors through climate change beliefs, risk perception, trust,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vidence from wheat growers in Iran[ 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9, 250: 109456.
[4] 冯相昭, 邹骥, 马珊,等. 极端气候事件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的评价[ J ]. 农业技术经济, 2007(02):19-25.
[5] Bohensky E L, Smajgl A, Brewer T. Patterns in household-level engagement with climate change in Indonesia[ J ].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2, 3(04):348-351.
[6] Kuruppu N, Liverman D. Mental preparation for climate adaptation: The role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in enhancing adaptive capacity of water management in Kiribati[ J ].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1, 21(02):657-669.
[7] Burton I, Kates R W, White G F. The Environment as Hazard[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106-107.
[8] Brondízio E S, Moran E F. Human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 the vulnerability of small farmers in the Amazon[ J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2008, 363(1498):1803-1809. [9]云雅如, 方修琦, 田青. 黑龙江省漠河县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方式与认知结果[ J ]. 地理科学, 2009, 29(05):745-749.
[10] 靳乐山, 魏同洋, 胡振通. 牧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以内蒙古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为例[ J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02):211-222.
[11] 常跟应, 李曼, 黄夫朋. 陇中和鲁西南乡村居民对当地气候变化感知研究[ J ]. 地理科学, 2011, 31(06):708-714.
[12] 吕亚荣, 陈淑芬. 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适应性行为分析[ J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07):77-88.
[13] 朱红根, 周曙东. 南方稻区农户适应气候变化行为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36县(市)346份农户调查数据[ J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07):1119-1128.
[14] Song C X, Liu R F, Oxley L, et al. Do farmers care about climate change? Evidence from five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of China[ J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9, 18(06):1402-1414.
[15] Singh N P, Anand B, Khan M A. Micro-level percep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adaptation issues: A prelude to mainstreaming climate adaptation into developmental landscape in India[ J ]. Natural Hazards, 2018(92):1287-1304.
[16] Asfaw A, Simane B, Bantider A, et al. Determinants in the adoption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ies: evidence from rainfed-dependent smallholder farmers in north-central Ethiopia (Woleka sub-basin)[ J ].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2019, 21(05):2535-2565.
[17] Roco L, Engler A, Bravo-Ureta B, et al. Farm level adaptation decisions to face climatic change and variability: Evidence from Central Chile[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14, 44:86-96.
[18] Khanal U, Wilson C. Derivation of a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dex and assessing determinants and barriers to adaptation among farming households in Nepal[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2019, 101:156-165.
[19] Piya L, Maharjan K L, Joshi N P. Determinants of adaptation practices to climate change by Chepang households in the rural Mid-Hills of Nepal[ J ].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3, 13(02):437-447.
[20]馮晓龙, 陈宗兴, 霍学喜. 干旱条件下农户适应性行为实证研究——来自1079个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J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3):43-49.
[21] Deressa T T, Hassan R M, Ringler C, et al. Determinants of farmers’ choice of adaptation methods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Nile Basin of Ethiopia[ J ].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9, 19(02):1-255.
[22] 冯晓龙, 刘明月, 霍学喜. 水资源约束下专业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实证研究——以陕西省663个苹果种植户为例[ J ]. 农业技术经济, 2016(09):18-27.
[23] 王晓敏, 金建君, 高艺玮. 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及影响因素——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研究[ J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04):501-505.
[24]张兵, 张宁, 张轶凡. 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绩效评价——基于苏北GEF项目区300户农户的调查[ J ]. 农业技术经济, 2011(07):43-49.
[25]周尚意, 孔翔, 朱华晟等. 地方特性发掘方法——对苏州东山的地理调查[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26] 李根丽, 魏凤, 赵敏娟. 农户气候变化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544份农户调查数据[ J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7(04):15-21.
[27] 肖思思, 吴春笃, 储金宇. 1980-2005年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J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23):1-11+293.
[28] 蔡文香, 吴妍, 卢万合, 等. 1961-2011a中国夏季35度以上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特征分析[ J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09):144-147.
[29] 王志英, 潘安定. 广州市夏季高温影响因素及防御对策研究[ J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01):35-40+81.
[30]黄寿波, 沈朝栋, 李国景. 我国枇杷冻害的农业气象指标及其防御技术[ J ]. 湖北气象, 2000(04):17-20.
[31] 陈志银, 叶明儿. 杨梅生长的气候条件初探[ J ]. 浙江气象科技, 1989(03):37-39.
[32] 王俊, 蒯志敏, 张旭晖. 江苏省春霜冻发生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春茶的影响[ J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S1):222-226.
[33] 俞诗汀, 李青松, 邹小松. 气象条件对柑橘种植的影响分析[ J ].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03):130-132.
[34] 张利平, 杜鸿, 夏军, 等. 气候变化下极端水文事件的研究进展[ J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1):1370-1379.
[35] 赵琳, 边扬, 荣建, 等. 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的城市人行道服務水平研究[ J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4, 14(04):131-138.
[36] Grothmann T, Patt A. Adaptive capacity and human cognition: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J ]. 2005, 15(03):199-213.
[37]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创新体制: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N]. 农民日报, 2012-02-25(003).
[38] 杜吟棠.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J ]. 小城镇建设, 2006(02):34-39.
[39] 蔡健, 周晓明, 杨益花, 等.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三农”的模式研究[ J ].农业科技管理, 2014, 33(01):77-79.
[40] 冉璐, 谢家智, 张明. 非农工作经历与农户务农收入:基于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实证研究[ J ]. 农业技术经济, 2013(06):34-41.
[41] 李长生, 颜玄洲. 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动态分析[ J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5, 14(04):362-368.
(责任编辑:罗湘龙)
关键词:极端气候;感知;适应性行为;农户;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P467;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20)06-0010-09
全球气候变化已对世界各国、各部门产生了深远影响[1],极端气候是人们感知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之一[2]。农业生产过程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农业对极端气候较为敏感[1]。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农户(尤其小农)更易受到极端气候带来的负面影响[3]。我国是农业大国,极端气候的发生降低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农产品质量[4],进而威胁农户收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农户对极端气候的有效响应十分重要,它主要包括感知和适应性行为两大方面[5],正确了解农户对极端气候的感知情况,以及他们针对极端气候采取的适应性措施,对于宏观层面农业适应气候的政策制定有很大帮助。
一、文献概述
感知是适应性行为的基础,从农户对极端气候的感知切入研究响应机制是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重要内容[6]。农户针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是指农户通过农业实践、农业过程和资本投资的调整以减少极端气候的负面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威胁的过程[1,7]。目前国内外对于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和适应性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情况与适应性行为类型的统计、感知的准确度、感知和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适应性程度、适应性行为的绩效等方面。农户通过实践观察,可以获得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且这种感知具有本地性[8]。而且在不同的地域或衡量指标下,准确度有所不同[9,10]。气候的客观变化情况是感知的基础[11],此外感知还受个人、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见表1)。农户的个人属性影响个人气候敏感度和信息获取能力,家庭属性代表农户的生产行为和家庭资本,社会属性则包含了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
农户应对气候变化常用的响应措施包括作物管理的变化、土地利用管理的变化、技术和设施的完善、增加非农收入渠道等 [12,15-17],响应程度可用适应性指数等指标来衡量[18]。对气候变化越敏感的人群采取响应行为的可能性越大[19],气候认知水平是影响适应性行为的重要因素[20]。但一些农户即使感知到了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制度、经济、知识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不利因素也可能会对其采取适应性行为构成障碍[15]。农户的个人、家庭和社会属性对其采取适应性行为的种类和程度也有很大影响(见表2)。此外,也有学者对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绩效进行了评估,证实了适应措施在提高产量等方面的作用[24]。
农户基于观察感知气候变化,对可能的威胁采取一定的适应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农业产量和收入产生一定影响,产量和收入的变化又可能影响农户的下一步感知,形成环环相扣的响应链。但已有研究大多仅关注此响应链的某一个或两个方面,对响应链的完整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研究区的实地调查,以极端气候为主要关注对象,将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与农户感知数据相结合,分析农户的感知准确性,并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对感知和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分析适应性行为和农户社会属性对其产量和收入的影响,对整个响应链进行完整的实证研究。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
(一)研究区概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主体部分为三面环湖的半岛,以丘陵地貌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太湖局地气候的影响使这里适宜多种温带作物和亚热带作物的生长[25],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丰富,经营具有一定规模。东山镇人多地少,大多数农户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格,气候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较大,极端气候引起农户广泛关注[26],因此以东山镇为例研究经济作物产区的农户气候响应具有典型性。此外,东山镇所属的环太湖地区自1992年国家沿江开发战略以来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力从东山等城市边缘地区流入苏州中心城区和其他长三角发达城市[27],这可能会带来农村劳动力流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社会因素对农户气候响应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基于国家级地面站58358东山站实测数据,筛选出1956-2017年东山镇年极端气温天数和极端降水天数(见表3)。根据国家气象局的定义和东山枇杷、杨梅、茶叶等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分别将日最高温≥35℃、日最低温≤-3℃归为极端高温天气、极端低温天气[28-33];将一年中大于降水量序列90%分位数的降水事件定义为极端降水[34]。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农户个体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情况,问卷涉及农户的家庭基本信息、对气候的感知情况、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和农业绩效自我评价,共计调查农户83户。同时对当地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大户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获取组织群体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情况。
本文对问卷调查结果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分级处理,对属性变量中的二分指标以0或1赋值(见表3)。在影响因素研究部分,由于被解释变量均属于有序多分类变量,解释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连续变量和二分类变量,所以本研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这是一种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定量分析的概率型非线性回归[35] 。表达式如(1)所示: 其中,i= 1, 2, …,k-1。(1)式为累积表达式,设被解释变量有k个级别,则模型对应有k-1个公式,本研究中k=5。Li为第i个累积Logistic模型;i为因变量的水平,即按程度分类的1-5级;y为响应变量;x为自变量向量;ai为第i个模型的截距参数;B为斜率向量;p(y=j|x)为因变量程度为j时的概率。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
极端气候数据、农户感知与适应性行为变量的详细定义与其描述性统计值如表3所示。其中农业技术培训、外出务工兼业人数、农业保险表征在社会支持之下农户的适应性行为;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等机构组织、是否经营非农活动、是否有亲戚朋友帮助、过去五年是否有农贷表征农户的社会属性。
三、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一)气温降水长期变化趋势与农户感知准确度
对东山镇长期平均气温、35℃以上高温天数和-3℃以下低温天数进行拟合,得到长期以来东山镇呈现平均气温升高、极端高温增多、极端低温减少的趋势(见图2)。对东山镇长期平均降水量和极端降水天数进行拟合,得到长期以来东山镇呈现平均降水、极端降水稳定不变的趋势(见图3)。
通过调查发现,农户对东山镇气候变化情况的感知基本准确。近70%的农户认为与过去相比,近十到三十年东山镇极端气候天数增加(见图4),而且访谈中,绝大多数农户强调了极端高温天气的增加,近60%的农户均表示近三年极端高温天气增多。由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季在5-9月,所以农户对极端低温变化的感知相对不敏感。此外,有66.3%的农户认为近十到三十年的雨水量与过去相比无明显变化(见图4)。农户对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的感知与统计趋势吻合。
(二)农户感知的影响因素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农户的部分属性影响其对极端气温的感知,而对其他类别的感知无显著影响。由表4可知,年龄对这类感知的影响在0.05水平上显著,估计值为正(0.038),表明年龄越大的农户认为近十到三十年极端气温出现的频率增加的概率越大,他们有更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气候敏感性。农户家中人口数对这类感知的影响在0.1水平上顯著,估计值为负(-0.315),表明家中人口越少,其认为近十到三十年极端气温出现的频率增加的概率就越大。
相较于有亲戚朋友的帮助,无亲戚朋友的帮助对这类感知的影响在0.1水平上显著,估计值为负(-0.945),表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亲戚朋友帮助的农户认为近十到三十年极端气温出现的频率增加的可能性更大。与亲朋好友的往来有助于农户获得气候变化相关信息[36],如近期天气状况及应对极端天气的适应措施,这些有效信息以口传方式在短期内迅速传播,个体感知转为群体感知,感知准确性也随之增强。
此外,农户会探寻农作物产量变化的原因,而极端气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他们在察觉到这一点后会更加密切观察气候的异常情况。例如,通过访谈得知,枇杷和河蟹的生长分别受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的影响较大,农户会刻意关注能够帮助它们适应极端气温的农业措施,当积极适应气候的好处体现在产量和收入上时,农户会对该类极端气候更加敏感。
(三)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农户的部分属性和感知影响其种植或养殖作物的品种类型和灌溉频率,而对其他类别的适应性行为无显著影响。由表6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感知到近三年干旱天数略有减少和无明显变化对农户灌溉频率的影响分别在0.01和0.1的水平上显著,估计值均为负(分别为-2.168,-3.063),说明感知到近三年干旱天数明显增加的农户更倾向于增加灌溉频率。同理,认为近三年自然灾害频率略有减少的农户增加种植或养殖作物的品种类型的可能性更小。
未参加农业合作社对农户增加种植或养殖作物的品种类型的影响在0.01水平上显著,估计值为负(-4.490),表明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更倾向于增加种植或养殖作物的品种类型。江苏省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合作社,帮助农户减少土地浪费、增加收入,提供种植、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与技术服务[37-38]。因此,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拥有更多的资金、技术以及新品种推广等信息,更容易尝试到新品种农作物,以降低极端气候风险。
(四)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及农户社会属性对产量收入的影响
农户的部分适应性行为和属性影响其近三年的农业产量和收入变化。由表7可知,增加种植或养殖作物的面积以及对农业设施设备的投资对提高其农业产量和生产收入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频繁地调整种植和采摘时间以应对极端气候并未给农户带来明显收益。
农户的社会关系或其得到的社会支持对极端气候情况下农业产量和收入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参加农业技术培训频率无明显变化对近三年农业产量和生产收入变化的影响分别在0.01和0.1水平上显著,且估计值均为负(分别为-12.232,-7.438),表明参加农业技术培训频率越高的农户提高农业产量和收入的可能性越大。东山镇经济作物种类丰富、农业较为发达,具备产学研的良好环境基础,吸引了大批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院校与之合作,创造了更多农业新技术推广和普及的机会[39]。农户借助栽培、嫁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新技术能够有效应对极端气候,抵御灾害风险,提高经济收益。
同理,外出务工兼业人数的增加对农户近三年产量和生产收入的提高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农业生产虽是主要经济来源,但为了提高气候适应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许多农户选择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兼业,非农工作经历帮助其扩大社会关系网络,农户利用其中嵌入的市场信息来提高农业生产收入[40]。
从农户社会属性的角度来看,经营非农活动对于提高农业产量和收入有极其显著的正向作用。东山镇为太湖风景区十三大景区之一,经营农家乐、民宿、茶舍等非农活动帮助农户拓展信息渠道,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增加农产品销路,提高总收入,间接促进其对农业生产的投资。 过去五年没有农业贷款的农户提高农业产量和收入的可能性比有贷款的农户更大。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正规的农业贷款能够促进人力和物质资本的积累,帮助农户稳定和提高农业产量和收入。但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户资金周转较慢,收入较低的农户可能具有较大经济压力,且他们获取正规金融支持的机会较小,所以短期内他们不会明显感觉到农业产量和收入的提高[41]。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气象台站数据与实地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了东山镇农户对极端气候感知的准确性,以及感知和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适应性行为和农户社会属性对农业产量和收入的影响。对农户响应极端气候的完整链条进行了实证研究(见图5),并重点分析了社会支持在农户响应极端气候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一)东山镇农户对于极端气候的感知准确性较高,尤其会密切关注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生长的极端气候类型,对近年来极端高温增加的趋势感知较为准确。农户的主观能动性在应对气候变化时起到积极作用。农户在感知到极端气候的情况下,会采取一定的适应性措施,部分适应性措施对农业产量和收入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增加作物面积和农业设备投资、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外出务工兼业均促进了农户近三年农业产量和收入的提高。而且,农业绩效的提升又会反过来强化农户对极端气候的感知主动性,整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见图5)。
(二)农户对极端气候的感知,适应性行为和农业绩效均会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见图5),其中社会支持在农户适应极端气候方面突显重要作用。亲戚朋友的帮助和经营非农活动等措施通过扩大本地社会关系网络帮助农户获取极端气候、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外出务工兼业等措施通过扩大异地社会关系网络帮助农户把握市场动向、积累人脉、增加知识、提高农业资本。农业合作社、农业技术院校等机构及其优惠政策对农户适应极端气候也提供了一定帮助。就东山镇而言,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培训促进了产量和收入的提高,但农业贷款并未体现出积极作用。
为了降低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应加强并优化农户的适应性措施。农户自身可主动优化种植品种和务农方式,同时积极拓展信息获取方式。对当地政府来說,建议采取农民更容易接受的信息和知识传播渠道,宣传推广先进的适应性措施,鼓励农户加入相关农业组织,积极拓展收入来源;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助推农户防控气候风险;并有效利用农业补贴促进农户适应气候变化,对积极采取适应行为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基于小样本、小尺度区域的调查数据,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合理性,还需要将来通过更大样本、更多区域的检验;其次,本文对影响机制的分析仍不够深入,限于被访者的敏感性,对适应性行为的经济绩效的量化比较粗糙,未来可通过深入访谈、借用文本分析工具等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 Trenberth K E. Framing the way to relate climate extremes to climate change[ J ]. Climatic Change, 2012, 115(02):283-290.
[3] Azadi Y, Yazdanpanah M, Mahmoudi H. Understanding smallholder farmers’ adaptation behaviors through climate change beliefs, risk perception, trust,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vidence from wheat growers in Iran[ 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9, 250: 109456.
[4] 冯相昭, 邹骥, 马珊,等. 极端气候事件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的评价[ J ]. 农业技术经济, 2007(02):19-25.
[5] Bohensky E L, Smajgl A, Brewer T. Patterns in household-level engagement with climate change in Indonesia[ J ].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2, 3(04):348-351.
[6] Kuruppu N, Liverman D. Mental preparation for climate adaptation: The role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in enhancing adaptive capacity of water management in Kiribati[ J ].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1, 21(02):657-669.
[7] Burton I, Kates R W, White G F. The Environment as Hazard[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106-107.
[8] Brondízio E S, Moran E F. Human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 the vulnerability of small farmers in the Amazon[ J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2008, 363(1498):1803-1809. [9]云雅如, 方修琦, 田青. 黑龙江省漠河县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方式与认知结果[ J ]. 地理科学, 2009, 29(05):745-749.
[10] 靳乐山, 魏同洋, 胡振通. 牧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以内蒙古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为例[ J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02):211-222.
[11] 常跟应, 李曼, 黄夫朋. 陇中和鲁西南乡村居民对当地气候变化感知研究[ J ]. 地理科学, 2011, 31(06):708-714.
[12] 吕亚荣, 陈淑芬. 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适应性行为分析[ J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07):77-88.
[13] 朱红根, 周曙东. 南方稻区农户适应气候变化行为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36县(市)346份农户调查数据[ J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07):1119-1128.
[14] Song C X, Liu R F, Oxley L, et al. Do farmers care about climate change? Evidence from five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of China[ J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9, 18(06):1402-1414.
[15] Singh N P, Anand B, Khan M A. Micro-level percep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adaptation issues: A prelude to mainstreaming climate adaptation into developmental landscape in India[ J ]. Natural Hazards, 2018(92):1287-1304.
[16] Asfaw A, Simane B, Bantider A, et al. Determinants in the adoption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ies: evidence from rainfed-dependent smallholder farmers in north-central Ethiopia (Woleka sub-basin)[ J ].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2019, 21(05):2535-2565.
[17] Roco L, Engler A, Bravo-Ureta B, et al. Farm level adaptation decisions to face climatic change and variability: Evidence from Central Chile[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14, 44:86-96.
[18] Khanal U, Wilson C. Derivation of a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dex and assessing determinants and barriers to adaptation among farming households in Nepal[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2019, 101:156-165.
[19] Piya L, Maharjan K L, Joshi N P. Determinants of adaptation practices to climate change by Chepang households in the rural Mid-Hills of Nepal[ J ].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3, 13(02):437-447.
[20]馮晓龙, 陈宗兴, 霍学喜. 干旱条件下农户适应性行为实证研究——来自1079个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J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3):43-49.
[21] Deressa T T, Hassan R M, Ringler C, et al. Determinants of farmers’ choice of adaptation methods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Nile Basin of Ethiopia[ J ].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9, 19(02):1-255.
[22] 冯晓龙, 刘明月, 霍学喜. 水资源约束下专业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实证研究——以陕西省663个苹果种植户为例[ J ]. 农业技术经济, 2016(09):18-27.
[23] 王晓敏, 金建君, 高艺玮. 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及影响因素——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研究[ J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04):501-505.
[24]张兵, 张宁, 张轶凡. 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绩效评价——基于苏北GEF项目区300户农户的调查[ J ]. 农业技术经济, 2011(07):43-49.
[25]周尚意, 孔翔, 朱华晟等. 地方特性发掘方法——对苏州东山的地理调查[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26] 李根丽, 魏凤, 赵敏娟. 农户气候变化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544份农户调查数据[ J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7(04):15-21.
[27] 肖思思, 吴春笃, 储金宇. 1980-2005年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J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23):1-11+293.
[28] 蔡文香, 吴妍, 卢万合, 等. 1961-2011a中国夏季35度以上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特征分析[ J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09):144-147.
[29] 王志英, 潘安定. 广州市夏季高温影响因素及防御对策研究[ J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01):35-40+81.
[30]黄寿波, 沈朝栋, 李国景. 我国枇杷冻害的农业气象指标及其防御技术[ J ]. 湖北气象, 2000(04):17-20.
[31] 陈志银, 叶明儿. 杨梅生长的气候条件初探[ J ]. 浙江气象科技, 1989(03):37-39.
[32] 王俊, 蒯志敏, 张旭晖. 江苏省春霜冻发生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春茶的影响[ J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S1):222-226.
[33] 俞诗汀, 李青松, 邹小松. 气象条件对柑橘种植的影响分析[ J ].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03):130-132.
[34] 张利平, 杜鸿, 夏军, 等. 气候变化下极端水文事件的研究进展[ J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1):1370-1379.
[35] 赵琳, 边扬, 荣建, 等. 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的城市人行道服務水平研究[ J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4, 14(04):131-138.
[36] Grothmann T, Patt A. Adaptive capacity and human cognition: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J ]. 2005, 15(03):199-213.
[37]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创新体制: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N]. 农民日报, 2012-02-25(003).
[38] 杜吟棠.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J ]. 小城镇建设, 2006(02):34-39.
[39] 蔡健, 周晓明, 杨益花, 等.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三农”的模式研究[ J ].农业科技管理, 2014, 33(01):77-79.
[40] 冉璐, 谢家智, 张明. 非农工作经历与农户务农收入:基于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实证研究[ J ]. 农业技术经济, 2013(06):34-41.
[41] 李长生, 颜玄洲. 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动态分析[ J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5, 14(04):362-368.
(责任编辑:罗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