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二十年,教语文二十年,如果问这二十年是怎样过来的,我归结为:迷茫守望、有模有范、滋润生命共同成长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教学,在没有计算机、复印机和多媒体等条件下,语文教学的交流也少之又少。虽然我在大学里专业课程的学习也算过关,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还是遵循自己初高中时代老师的教学模式,读写听说,字词句章,单向地传授给学生,每天讲得眉飞色舞。钢板天天刻得沙沙作响,油印的技术日益精通,从最初的一次印刷50页蜡纸报废,到一次印刷两个班级还能使用。但那时对教学的思考少之又少,如果说那时是个教书匠,是非常合适的;如果说是个园丁,也不过是只知道低头栽树,不知道抬头看天的农夫,迷茫地守望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
新课改以来,我对课堂的思考更深了一步,教师、学生、教材和传授知识点的方法一直在脑子里萦绕。教师在课堂里的作用是什么?学生的主体性怎样体现?教材怎样用合适的导学思路去引领?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设计如何有效?但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复杂性、创造性等还没有完全发挥,课堂还是以“教”和“学”两种状态为主。生命的张扬、学生与语文的亲近、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发挥还有待继续开发。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语文课的品位,追求语文的高度,用语文来滋养学生生命的成长。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就是自我生命成长的过程。语文里的每个“他”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艺术形象的创造和分析,就是解剖自己思想的过程。我们和“三味書屋”里那个年少的“他”那么贴近:问老师问题时的心情,背书时不理解老师的意图,课间美好生活的回忆,同伴间的逗乐等等都有相似之处。《窗》中的那两个病人让学生明白,有善的眼光,即使面对一堵墙,也能看出美丽的景色;怀揣嫉妒的心,即使别人的善良,也会被埋葬在自己的阴暗里。这些语文中的善良和美好、黑暗和嫉妒,都会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读者在每个文学形象中都会找到自己的某一面。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情感、精神和身体都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对未知和智慧的追求,从而点燃生命成长的力量。
其次,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听说读写只是载体,形成深厚的人文素养才是教学的目标。文本的把握只是对知识载体的理解,深入文本的灵魂深处,感悟文本深处的智慧,这才是语文之“道”。应着重让学生体会语文的个性之美,艺术之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讲究诗意,在初中三年教材里选编的最多的是诗词,陶渊明也罢,苏轼也罢,李白也罢,都是诗意生活才显现出人格的伟大。语文学习归根到底是让学生做一个有个性的、有艺术鉴赏力的、会诗意生活的人。
第三,语文知识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集叶法,一种是植树法。集叶法的优势在于速度快,可以根据预设的目标,把语文知识点粘贴成语文大树。特征是美观,但叶茂根不固,难引起学生对语文的渴望和向往。植树法的本质是那句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让学生语文的知识树在老师的滋润下长成大树。老师的滋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借助教师本身人格魅力和行动的力量,一种是学生的阅读积累。这些都是这棵语文知识大树成长的养分和根基。
行走在语文课改的道路上,教学不止,课改的脚步就不会停歇。教学就是老师和学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二十年如一日,学生滋润了我,我也滋润了学生。是语文的甘露引领我们不懈地追求,且教且高歌,不断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华杰双语学校)
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教学,在没有计算机、复印机和多媒体等条件下,语文教学的交流也少之又少。虽然我在大学里专业课程的学习也算过关,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还是遵循自己初高中时代老师的教学模式,读写听说,字词句章,单向地传授给学生,每天讲得眉飞色舞。钢板天天刻得沙沙作响,油印的技术日益精通,从最初的一次印刷50页蜡纸报废,到一次印刷两个班级还能使用。但那时对教学的思考少之又少,如果说那时是个教书匠,是非常合适的;如果说是个园丁,也不过是只知道低头栽树,不知道抬头看天的农夫,迷茫地守望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
新课改以来,我对课堂的思考更深了一步,教师、学生、教材和传授知识点的方法一直在脑子里萦绕。教师在课堂里的作用是什么?学生的主体性怎样体现?教材怎样用合适的导学思路去引领?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设计如何有效?但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复杂性、创造性等还没有完全发挥,课堂还是以“教”和“学”两种状态为主。生命的张扬、学生与语文的亲近、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发挥还有待继续开发。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语文课的品位,追求语文的高度,用语文来滋养学生生命的成长。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就是自我生命成长的过程。语文里的每个“他”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艺术形象的创造和分析,就是解剖自己思想的过程。我们和“三味書屋”里那个年少的“他”那么贴近:问老师问题时的心情,背书时不理解老师的意图,课间美好生活的回忆,同伴间的逗乐等等都有相似之处。《窗》中的那两个病人让学生明白,有善的眼光,即使面对一堵墙,也能看出美丽的景色;怀揣嫉妒的心,即使别人的善良,也会被埋葬在自己的阴暗里。这些语文中的善良和美好、黑暗和嫉妒,都会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读者在每个文学形象中都会找到自己的某一面。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情感、精神和身体都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对未知和智慧的追求,从而点燃生命成长的力量。
其次,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听说读写只是载体,形成深厚的人文素养才是教学的目标。文本的把握只是对知识载体的理解,深入文本的灵魂深处,感悟文本深处的智慧,这才是语文之“道”。应着重让学生体会语文的个性之美,艺术之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讲究诗意,在初中三年教材里选编的最多的是诗词,陶渊明也罢,苏轼也罢,李白也罢,都是诗意生活才显现出人格的伟大。语文学习归根到底是让学生做一个有个性的、有艺术鉴赏力的、会诗意生活的人。
第三,语文知识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集叶法,一种是植树法。集叶法的优势在于速度快,可以根据预设的目标,把语文知识点粘贴成语文大树。特征是美观,但叶茂根不固,难引起学生对语文的渴望和向往。植树法的本质是那句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让学生语文的知识树在老师的滋润下长成大树。老师的滋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借助教师本身人格魅力和行动的力量,一种是学生的阅读积累。这些都是这棵语文知识大树成长的养分和根基。
行走在语文课改的道路上,教学不止,课改的脚步就不会停歇。教学就是老师和学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二十年如一日,学生滋润了我,我也滋润了学生。是语文的甘露引领我们不懈地追求,且教且高歌,不断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华杰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