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课改的不断追求中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二十年,教语文二十年,如果问这二十年是怎样过来的,我归结为:迷茫守望、有模有范、滋润生命共同成长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教学,在没有计算机、复印机和多媒体等条件下,语文教学的交流也少之又少。虽然我在大学里专业课程的学习也算过关,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还是遵循自己初高中时代老师的教学模式,读写听说,字词句章,单向地传授给学生,每天讲得眉飞色舞。钢板天天刻得沙沙作响,油印的技术日益精通,从最初的一次印刷50页蜡纸报废,到一次印刷两个班级还能使用。但那时对教学的思考少之又少,如果说那时是个教书匠,是非常合适的;如果说是个园丁,也不过是只知道低头栽树,不知道抬头看天的农夫,迷茫地守望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
  新课改以来,我对课堂的思考更深了一步,教师、学生、教材和传授知识点的方法一直在脑子里萦绕。教师在课堂里的作用是什么?学生的主体性怎样体现?教材怎样用合适的导学思路去引领?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设计如何有效?但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复杂性、创造性等还没有完全发挥,课堂还是以“教”和“学”两种状态为主。生命的张扬、学生与语文的亲近、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发挥还有待继续开发。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语文课的品位,追求语文的高度,用语文来滋养学生生命的成长。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就是自我生命成长的过程。语文里的每个“他”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艺术形象的创造和分析,就是解剖自己思想的过程。我们和“三味書屋”里那个年少的“他”那么贴近:问老师问题时的心情,背书时不理解老师的意图,课间美好生活的回忆,同伴间的逗乐等等都有相似之处。《窗》中的那两个病人让学生明白,有善的眼光,即使面对一堵墙,也能看出美丽的景色;怀揣嫉妒的心,即使别人的善良,也会被埋葬在自己的阴暗里。这些语文中的善良和美好、黑暗和嫉妒,都会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读者在每个文学形象中都会找到自己的某一面。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情感、精神和身体都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对未知和智慧的追求,从而点燃生命成长的力量。
  其次,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听说读写只是载体,形成深厚的人文素养才是教学的目标。文本的把握只是对知识载体的理解,深入文本的灵魂深处,感悟文本深处的智慧,这才是语文之“道”。应着重让学生体会语文的个性之美,艺术之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讲究诗意,在初中三年教材里选编的最多的是诗词,陶渊明也罢,苏轼也罢,李白也罢,都是诗意生活才显现出人格的伟大。语文学习归根到底是让学生做一个有个性的、有艺术鉴赏力的、会诗意生活的人。
  第三,语文知识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集叶法,一种是植树法。集叶法的优势在于速度快,可以根据预设的目标,把语文知识点粘贴成语文大树。特征是美观,但叶茂根不固,难引起学生对语文的渴望和向往。植树法的本质是那句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让学生语文的知识树在老师的滋润下长成大树。老师的滋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借助教师本身人格魅力和行动的力量,一种是学生的阅读积累。这些都是这棵语文知识大树成长的养分和根基。
  行走在语文课改的道路上,教学不止,课改的脚步就不会停歇。教学就是老师和学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二十年如一日,学生滋润了我,我也滋润了学生。是语文的甘露引领我们不懈地追求,且教且高歌,不断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华杰双语学校)
其他文献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至今已有40年了。  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结缘,是一个偶然。1951年《人民教育》杂志组织批判《背影》之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被无理地拉黑,从此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销声匿迹。1978年,我看到朱自清先生的《春》重回中学课本,心情十分激动。于是,我就写了一篇《春》的分析文章叫《春的赞歌》。我将此文交给我供职的单位——原扬州师院中文系办的《语文函授》编辑部的一位编辑,他也没细看,就
期刊
梁晓声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知青书写蜚声文坛,并一直坚持书写知青生活和他的青春记忆。这部三卷本《人世间》正如书名所示,记录了一批人从童年到老年,从上山下乡到改革开放的人生历程,写满了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学界认为梁晓声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有人认为他彰显了现实主义精神,在这部鸿篇巨制中,可以说两种特点都有所体现。梁晓声认为“现实主义也首先是个人感受,但现实主义要求个人感受全面一
期刊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影响学生的写作选材:从表层来看,是作者生活圈的限制;从深层次来看,是作者心理成长的轨迹。本文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写作选材为例,探讨一下学生选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写作选材有什么倾向性?笔者觉得主要有着几个方面的倾向。  1.选材取之于生活的较多,自我意识在真实的生活中成长。  在题为“懂”的考试作文中,作业、考试失利、闹别扭、生病、吃饭、做家务、下雨送伞、玩手机之类的
期刊
一、多维发散,自选角度寻找《红楼梦》与南京的渊源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如围绕“金陵和红楼梦”这个话题,让学生多方思考选择本组的主题。首先让学生乘坐南京地铁3号线,实际感受下《红楼梦》与南京的关联:大行宫站的金陵十二钗,夫子庙站的除夕夜宴,武定门站的眠芍,雨花门站的黛玉葬花,卡子门站的大观园,都让
期刊
在文学创作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时间同人物和故事同等重要。尤其是叙事作品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话语呈现的时间存在差异。高明的作家都十分重视叙事的时间,重视作品中时间的呈现,甚至有作家干脆以时间命题,如法国作家雨果的《九三年》。  本文引进时间呈现概念,目的是强调中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可以借鉴文学作品有关时间呈现的技巧,解决中学生记叙文在时间呈现上单调乏味的问题,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也为老师提供记叙文写作指
期刊
课堂实录  1.导入  师:今天来到百年名校——中华中学上课,万分激动,早上特意在家试了几身衣服,妻子在旁说道:“你这是猪八戒照镜子。”我听见有同学笑了,来说说为什么笑啊?  生:我知道这是一个歇后语,觉得挺好笑的……(生欲言又止)  师:说得比较含蓄,没关系,可以直接说出来,你只是转述我妻子的意思。(生笑)  歇后语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事件或人物的介绍,像谜面;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评价,像
期刊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挖掘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1.巧设情境,感知美  课堂上,教师不妨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巧设情境,以境动人,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美。《美丽的西双版纳》是一篇游记散文,描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风情,如果仅通过文字想象,未去过该地的学生可能不能很好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因此在教学时播放相应的纪录片,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感受
期刊
近日,笔者对于陆蠡的散文《囚绿记》之主题产生了疑惑。在现行的很多教学参考书上,该文的主题被解读为:文章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那么,这个结论是用何种方法解读得出的呢?是否准确呢?  从“以意逆志”到“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大家所熟知的
期刊
师:前一堂课,我们围绕着《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现象做了探讨。现在我们要通过语言文字,逐渐进入文本内部。当然,文本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所以待会儿我们在探讨和解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文字。之前我们相当于把这篇课文给“解析”了,现在我们把它还原回去:由局部到整体。我来读一下课文,建议大家不看课文,就是耳朵“听”。  环节一:补充背景材料,把握“恒惴栗”心理  师:有个同学跟
期刊
整合教学跟“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教学精神是一致的。其核心思想是跳出单篇教学的限制,立足于大单元,创设情境,布置任务,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度学习。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为例,谈谈在整合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专题中的四篇文章都是经典,有文言的奏章、散文,有东西方的戏曲戏剧。此外,配套《读本》上有两个相关专题:“爱情的绝唱”,一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