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高考常考题型,相比其他文言文题型,它考查的知识面最为全面,是一个需要调动所有文言知识储备的综合题型。一般2-3小题,分值大都在10分左右,但考生一般只能得到5~6分,还有很大潜力有待挖掘。
讲到文言文翻译,就不能不讲清末学者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指忠于原文,即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信息;“达”指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文通字顺,不能把句子翻译得拗口难读,晦涩难懂;所谓“雅”,就是译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追求生动、优美,再现原文的风格、神韵,这是对译文较高层次的要求。对高中生而言,文言翻译能做到“信”和“达”即可。例如:
翻译: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2016年北京卷第12题)
其中,“释”解释为“放下”,“耕农”解释为“耕种农业”,“畋”解释为“打猎”,对于字词的解释可以说达到了“信”的层次,我们连缀起来看,“楚地的百姓放下了耕作和农业却去打猎鹿”。这个句子令人读来颇为拗口,主要表现为“放下了耕作和农业”和“打猎鹿”这样搭配不够通顺,我们对“农”和“畋”的翻译稍作润色,整句翻译为“楚地的百姓放下耕作务农,转而去捕猎鹿”就非常通顺自然了。从细化的操作层面上来说,“信”和“达”的水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下面围绕文言文翻译“一个原则”“两种意识”“三大方法”“若干注意”作详细的解读。
一个原则和两种意识
高考文言文翻译只要文句通顺,不讲究修饰,也是为了防止考生随意发挥,脱离文本,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也就是逐词翻译,做到译文和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原句中有实在含义的字词都必须落实到位,翻译时按照原来的语序,把文言文转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只有在直译实在表达不出原文意思的时候,才考虑使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明确、完善。
对于文言文翻译,在“技”的层面之上,还应该有“道”的理解。这个“道”,就是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时刻怀有两种意识:
(一)迁移意识。教材是和文言文阅读联系最为密切的文本,很多文言文选段中的字词句与我们教材中文言文是一致的,高考文言文的答案都直接或间接出自教材中,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高考文言文很大程度是在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我们不仅要对教材中每一篇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含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全面掌握、整理、归类,更要在考场上保持迁移意识,把遇到的词语代人课本的语境中去,看其是否能够成立。例如:
翻译: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2015年天津卷第13题)
这个句子中含有两个重点词语,对于使用人教版的同学来说应该不是很陌生。一个是“机关”,《张衡传》写地动仪“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这个“关”是指“枢纽”,“机”是指“机件”,跟上句“木鸢”的语境非常相似,应该一样翻译。最后一个“集”字,初中课文《岳阳楼记》中有“沙鸥翔集”之句,译为“下落”,整个句子翻译就没有障碍了:如果木鸾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飛翔不会落下来。
(二)踩点意识。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阅卷原则是按点赋分,因此必须具备踩点意识,找准文言文翻译试题中的几个关键得分点。一般4分的译句,至少要踩5处点。这叫“全面撒网”,才会“一网打尽”,宁多踩勿少踩。考生牢固树立这样的踩点意识,解题时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例如:
翻译:其于知友故旧A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2017年江苏卷第8题)
这个翻译赋值4分,但是采分点尽量超过4点,“殁”(死、去世)、“存问”(慰问)、“笃厚”(忠厚)三个实词非常重要,“于生前”包含介词结构后置,虚词“盖”(是因为)也非常特殊,另外“相”偏指一方,不用翻译,但是翻译成“互相”可能会被倒扣分,也要引起注意。把这6个点多加斟酌,落实到位,那么得分率将会大大提高。原句完整翻译为: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
三大方法和若干注意
不同语言之间在词语和语法上往往有对应关系,因此,文言文翻译也有章法可循。
{一)组词替换法。文言文词汇中,单音节词占了绝大多数,一个字就表示一个词,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居多,而且很多词是由文言词增加一个字得来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词法来翻译文言文。比如:
翻译: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2017年全国卷Ⅰ第13题)
上句中很多词,如“严正”“礼度”“恭谨”等,都可以通过拆分组词,变成“严肃正直”“礼法制度”“恭敬谨慎”,实现翻译的要求。“性”“循”“事”“常”等单个字词更是如此操作。整句翻译为: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法制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这个句子中,组词替换法使用率超过了90%,对于一般的句子来说,组词替换法基本上能达到50%的使用率,因为这是文言翻译的第一大法。
(二)留删调补法。文言文中存在很多专有名词,专有名词具有特定的历史属性,它们是一些在现代社会已经消失的概念,像朝代、年号、人名、民族、地名、官职、溢号、度量衡、专业术语等特定称谓。这些称谓直接保留,不用翻译,事实上你也找不到对应的翻译。例如:
翻译: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滴元祐诸巨,奏发司马光墓。(2017年全国卷Ⅲ第13题)
其中“章惇”“蔡卞”“司马光”为人名,“相”为官职,“元祐”是年号,都可以不译。整句翻译为:章惇做了宰相,与蔡卞一起大肆搜罗编造罪名,来贬谪元祐诸臣,上奏皇帝要开掘了司马光的坟墓。每一个汉字都有一段故事、一个世界,文言中蕴含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就可能闹出笑话来。《项羽本纪》中有“屠城父”之句,很多同学不知道“城父”是北方边境的一所著名城池,硬生生把它翻译成“杀掉了城里的一个老头”,贻笑大方。 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以及一些凑足音节的助词,这里不再细说。
古代汉语中还有很多省略现象,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常见的省略为省主语和省介词“于”,难度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经常在后面的句子中偷换主语,如果翻译的时候不把这个偷换的主语补充出来,就成了现代汉语的常见病句类型。例如:
翻译: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2016年江苏卷第8题)
第二个分句中,“人耳”缺省主语,按照语法规则应该共用第一分句的主语,但从内容上推断,主语不应该是“友人”,而是“题目”,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补充出来,否则就错失了这个采分点。整句翻译为: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还要学会把古代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置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该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比如:
①则子孙不能我救也。(2015年湖南卷第9题)
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2016年上海卷第19题)
侣察往省之,问以后事。(2017年山东卷第13题)
由此可见,四大倒装句式出现的概率很高。①是宾语前置,翻译为“不怪罪他”,②是定语后置句,翻译为“有个想要献诡诈计谋的将帅”,③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为“拿身后事情询问他”。倒装句都有标志性字眼进行提示,考生要牢记以下句型:“何以、何如、何为、安在、奚以”“否定词+代词”“唯……是”肯定宾语前置;“名词+之+者”“名词+有+者”肯定定语后置。
(三)语境推测法。在翻译某些文言语句时,组词替换和留删调补都不能完成,就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语境就是言语环境,它包括句外环境,也包括句内环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包括内容因素,也包括结构因素。从内容因素来说,记叙性文章,需要关注人物的身份、性格,人际关系,以及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说理性文章,则需要关注文段中的逻辑推理。从结构因素来說,要关注句子内部的构造,词语的搭配,乃至词性或活用的情况。尽管文言文词语基本都是多义词,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其意义和功能是单一确定的。比如:
翻译: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2015年四川卷第10题)
这道题目前后多处出现了对偶句式,“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不难理解,主要是“亦骥之乘”这个“乘”字有很大难度。我们且关注内部语境之结构上的因素,“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翻译成“希望成为颜回那类人的人,会成为颜回那样的人”,“徒”与“伦”都翻译成“那类人”,仿照这种理解,“乘”基本和“马”同义,整句翻译为“希望成为千里马的马,会成为千里马那样的马”。
我们掌握了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解题的大方向就找对了,就可以应对文言翻译的基本题型,但是,以下几个细微的得分点也要引起大家注意:
(一)注意通假:通假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在进行翻译时,如果按照字面一般意思没法解释,但是换成另外一个同音字代入,语义却很通顺连贯,就要大胆考虑通假现象。例如:
翻译: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2016年全国卷Ⅱ第13题)
饥荒中,老百姓怎么会吃射中大雁的箭呢?“矢”解读为“屎”要通顺得多。因此,前半句应该翻译为: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通假字的辨识难度不是很大,往往音同或形近;另外,常见的通假字也就百来个,考生自己也可以整理背诵。
(二)注意固定结构:古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连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或称“固定结构”。要注意这些“习惯句式”的翻译。例如:
翻译: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2016年湖北卷第12题)
里面一个是固定词组“然则”,一个是疑问句式“乌得……乎”,后者比较生僻,但是考生知道“乌”在疑问句中相当于“何”就容易翻译了: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先于我了,我怎么能不说说呢?
(三)注意修辞手法:文言文中的有些比喻、借代不便直泽,否则意义会走样,这就必须借助意译,把它的含义揭示出来。比如:
翻译: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2015年湖北卷第12题)
比喻的真正内涵是揭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通之处,也就是所要强调的本体特征。这里“锥刀”是借喻,本体都没有出现,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既要写出本体,又要揭示特征,还要保留喻体,我们不妨这样翻译: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细微的利益也必定有所算计。借代手法缺失本体,翻译的时候也要补充完整本体。
(四)注意婉词表达:古人说话写文章时,对于某些或不愿,或不便,或不忍直接说出来的话,常用婉言表达。例如:
翻译: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2017年山东卷第13题)
“异志”这里用了“婉曲”手法,不能翻译成“与众不同的志向”,而是“叛离之心”。文言文的“婉曲”手法常表现在外交辞令中,比如蔺相如说“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颈血溅大王”应意译为“和你同归于尽”;“婉曲”手法还经常表示“死”的讳称,比如触龙对赵太后说:“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填沟壑”实际上指死亡。
(五)注意对话语境:要求翻译的语句是人物对白,但是题目中已经脱去了引号,考生不去关注原文就会造成人称错位,例如:
翻译: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2015年全国卷Ⅱ第17题)
这句话翻译的时候最好强化“我”和“您”的对话语境:陛下您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除了上面几点外,我们还应注意典故、偏义复词、互文句式的翻译,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总之,文言文翻译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方法,还要有一颗细密的心,不放过一个得分点,不错过每一个注意点,才能真正提高有效得分。
讲到文言文翻译,就不能不讲清末学者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指忠于原文,即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信息;“达”指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文通字顺,不能把句子翻译得拗口难读,晦涩难懂;所谓“雅”,就是译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追求生动、优美,再现原文的风格、神韵,这是对译文较高层次的要求。对高中生而言,文言翻译能做到“信”和“达”即可。例如:
翻译: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2016年北京卷第12题)
其中,“释”解释为“放下”,“耕农”解释为“耕种农业”,“畋”解释为“打猎”,对于字词的解释可以说达到了“信”的层次,我们连缀起来看,“楚地的百姓放下了耕作和农业却去打猎鹿”。这个句子令人读来颇为拗口,主要表现为“放下了耕作和农业”和“打猎鹿”这样搭配不够通顺,我们对“农”和“畋”的翻译稍作润色,整句翻译为“楚地的百姓放下耕作务农,转而去捕猎鹿”就非常通顺自然了。从细化的操作层面上来说,“信”和“达”的水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下面围绕文言文翻译“一个原则”“两种意识”“三大方法”“若干注意”作详细的解读。
一个原则和两种意识
高考文言文翻译只要文句通顺,不讲究修饰,也是为了防止考生随意发挥,脱离文本,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也就是逐词翻译,做到译文和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原句中有实在含义的字词都必须落实到位,翻译时按照原来的语序,把文言文转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只有在直译实在表达不出原文意思的时候,才考虑使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明确、完善。
对于文言文翻译,在“技”的层面之上,还应该有“道”的理解。这个“道”,就是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时刻怀有两种意识:
(一)迁移意识。教材是和文言文阅读联系最为密切的文本,很多文言文选段中的字词句与我们教材中文言文是一致的,高考文言文的答案都直接或间接出自教材中,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高考文言文很大程度是在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我们不仅要对教材中每一篇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含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全面掌握、整理、归类,更要在考场上保持迁移意识,把遇到的词语代人课本的语境中去,看其是否能够成立。例如:
翻译: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2015年天津卷第13题)
这个句子中含有两个重点词语,对于使用人教版的同学来说应该不是很陌生。一个是“机关”,《张衡传》写地动仪“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这个“关”是指“枢纽”,“机”是指“机件”,跟上句“木鸢”的语境非常相似,应该一样翻译。最后一个“集”字,初中课文《岳阳楼记》中有“沙鸥翔集”之句,译为“下落”,整个句子翻译就没有障碍了:如果木鸾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飛翔不会落下来。
(二)踩点意识。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阅卷原则是按点赋分,因此必须具备踩点意识,找准文言文翻译试题中的几个关键得分点。一般4分的译句,至少要踩5处点。这叫“全面撒网”,才会“一网打尽”,宁多踩勿少踩。考生牢固树立这样的踩点意识,解题时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例如:
翻译:其于知友故旧A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2017年江苏卷第8题)
这个翻译赋值4分,但是采分点尽量超过4点,“殁”(死、去世)、“存问”(慰问)、“笃厚”(忠厚)三个实词非常重要,“于生前”包含介词结构后置,虚词“盖”(是因为)也非常特殊,另外“相”偏指一方,不用翻译,但是翻译成“互相”可能会被倒扣分,也要引起注意。把这6个点多加斟酌,落实到位,那么得分率将会大大提高。原句完整翻译为: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
三大方法和若干注意
不同语言之间在词语和语法上往往有对应关系,因此,文言文翻译也有章法可循。
{一)组词替换法。文言文词汇中,单音节词占了绝大多数,一个字就表示一个词,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居多,而且很多词是由文言词增加一个字得来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词法来翻译文言文。比如:
翻译: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2017年全国卷Ⅰ第13题)
上句中很多词,如“严正”“礼度”“恭谨”等,都可以通过拆分组词,变成“严肃正直”“礼法制度”“恭敬谨慎”,实现翻译的要求。“性”“循”“事”“常”等单个字词更是如此操作。整句翻译为: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法制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这个句子中,组词替换法使用率超过了90%,对于一般的句子来说,组词替换法基本上能达到50%的使用率,因为这是文言翻译的第一大法。
(二)留删调补法。文言文中存在很多专有名词,专有名词具有特定的历史属性,它们是一些在现代社会已经消失的概念,像朝代、年号、人名、民族、地名、官职、溢号、度量衡、专业术语等特定称谓。这些称谓直接保留,不用翻译,事实上你也找不到对应的翻译。例如:
翻译: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滴元祐诸巨,奏发司马光墓。(2017年全国卷Ⅲ第13题)
其中“章惇”“蔡卞”“司马光”为人名,“相”为官职,“元祐”是年号,都可以不译。整句翻译为:章惇做了宰相,与蔡卞一起大肆搜罗编造罪名,来贬谪元祐诸臣,上奏皇帝要开掘了司马光的坟墓。每一个汉字都有一段故事、一个世界,文言中蕴含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就可能闹出笑话来。《项羽本纪》中有“屠城父”之句,很多同学不知道“城父”是北方边境的一所著名城池,硬生生把它翻译成“杀掉了城里的一个老头”,贻笑大方。 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以及一些凑足音节的助词,这里不再细说。
古代汉语中还有很多省略现象,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常见的省略为省主语和省介词“于”,难度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经常在后面的句子中偷换主语,如果翻译的时候不把这个偷换的主语补充出来,就成了现代汉语的常见病句类型。例如:
翻译: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2016年江苏卷第8题)
第二个分句中,“人耳”缺省主语,按照语法规则应该共用第一分句的主语,但从内容上推断,主语不应该是“友人”,而是“题目”,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补充出来,否则就错失了这个采分点。整句翻译为: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还要学会把古代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置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该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比如:
①则子孙不能我救也。(2015年湖南卷第9题)
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2016年上海卷第19题)
侣察往省之,问以后事。(2017年山东卷第13题)
由此可见,四大倒装句式出现的概率很高。①是宾语前置,翻译为“不怪罪他”,②是定语后置句,翻译为“有个想要献诡诈计谋的将帅”,③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为“拿身后事情询问他”。倒装句都有标志性字眼进行提示,考生要牢记以下句型:“何以、何如、何为、安在、奚以”“否定词+代词”“唯……是”肯定宾语前置;“名词+之+者”“名词+有+者”肯定定语后置。
(三)语境推测法。在翻译某些文言语句时,组词替换和留删调补都不能完成,就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语境就是言语环境,它包括句外环境,也包括句内环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包括内容因素,也包括结构因素。从内容因素来说,记叙性文章,需要关注人物的身份、性格,人际关系,以及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说理性文章,则需要关注文段中的逻辑推理。从结构因素来說,要关注句子内部的构造,词语的搭配,乃至词性或活用的情况。尽管文言文词语基本都是多义词,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其意义和功能是单一确定的。比如:
翻译: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2015年四川卷第10题)
这道题目前后多处出现了对偶句式,“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不难理解,主要是“亦骥之乘”这个“乘”字有很大难度。我们且关注内部语境之结构上的因素,“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翻译成“希望成为颜回那类人的人,会成为颜回那样的人”,“徒”与“伦”都翻译成“那类人”,仿照这种理解,“乘”基本和“马”同义,整句翻译为“希望成为千里马的马,会成为千里马那样的马”。
我们掌握了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解题的大方向就找对了,就可以应对文言翻译的基本题型,但是,以下几个细微的得分点也要引起大家注意:
(一)注意通假:通假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在进行翻译时,如果按照字面一般意思没法解释,但是换成另外一个同音字代入,语义却很通顺连贯,就要大胆考虑通假现象。例如:
翻译: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2016年全国卷Ⅱ第13题)
饥荒中,老百姓怎么会吃射中大雁的箭呢?“矢”解读为“屎”要通顺得多。因此,前半句应该翻译为: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通假字的辨识难度不是很大,往往音同或形近;另外,常见的通假字也就百来个,考生自己也可以整理背诵。
(二)注意固定结构:古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连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或称“固定结构”。要注意这些“习惯句式”的翻译。例如:
翻译: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2016年湖北卷第12题)
里面一个是固定词组“然则”,一个是疑问句式“乌得……乎”,后者比较生僻,但是考生知道“乌”在疑问句中相当于“何”就容易翻译了: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先于我了,我怎么能不说说呢?
(三)注意修辞手法:文言文中的有些比喻、借代不便直泽,否则意义会走样,这就必须借助意译,把它的含义揭示出来。比如:
翻译: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2015年湖北卷第12题)
比喻的真正内涵是揭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通之处,也就是所要强调的本体特征。这里“锥刀”是借喻,本体都没有出现,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既要写出本体,又要揭示特征,还要保留喻体,我们不妨这样翻译: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细微的利益也必定有所算计。借代手法缺失本体,翻译的时候也要补充完整本体。
(四)注意婉词表达:古人说话写文章时,对于某些或不愿,或不便,或不忍直接说出来的话,常用婉言表达。例如:
翻译: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2017年山东卷第13题)
“异志”这里用了“婉曲”手法,不能翻译成“与众不同的志向”,而是“叛离之心”。文言文的“婉曲”手法常表现在外交辞令中,比如蔺相如说“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颈血溅大王”应意译为“和你同归于尽”;“婉曲”手法还经常表示“死”的讳称,比如触龙对赵太后说:“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填沟壑”实际上指死亡。
(五)注意对话语境:要求翻译的语句是人物对白,但是题目中已经脱去了引号,考生不去关注原文就会造成人称错位,例如:
翻译: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2015年全国卷Ⅱ第17题)
这句话翻译的时候最好强化“我”和“您”的对话语境:陛下您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除了上面几点外,我们还应注意典故、偏义复词、互文句式的翻译,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总之,文言文翻译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方法,还要有一颗细密的心,不放过一个得分点,不错过每一个注意点,才能真正提高有效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