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因此,发挥教师的创新思维,主动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关键。几年来,我把参加新课改培训学到的知识加以转换和尝试,让孩子"享受语文、快乐语文",在语文课堂幸福成长,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轻松的掌握知识。
【关键词】创设情景;童心童趣;师生互动
一、 创设情景轻松学习
尊重儿童文化,就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创设适合儿童文化发展的环境,倾心营造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
润儿童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跳进课堂。
活动情境。"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创设情境认识拼音,比如:容易混淆的"b、p、d、q"几个声母使学生记忆的一个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设计了"变魔术"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区分、记忆。课前准备一个半圆环,一根小棒。试着把圆环放在小棒的右下角、右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让学生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分别是哪个字母。这样的魔术几次之后,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我再把我的魔术棒交给学生,让他们也当一次小魔术师,考一考其他的同学,这样在愉快的活动情境中轻松的解决了难题。此外,我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拼音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了找朋友、摘果子等小游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调动起自己的眼、耳、口、脑去完成游戏中的各种任务,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在活动中充分享受了学习的乐趣。
媒体情境。优化课堂内部环境,采用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创设情境,适时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极易吸引学生的知觉好奇,激发其内在探求心理,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与兴趣。例《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利用多媒体把如被似的雪地及各种动物在雪地里奔跑的情景展现在小朋友们的面前,由静态变为动态,然后让小朋友们观察说说"小画家们"的"创作"。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想像着不断出现的可爱动物,畅所欲言不同动物别具的"创作",还能个性化地朗读、表达,教育回归了生活。
生活情境。有人曾经说过:"学生的眼睛不会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菜园里》一课,如果能让各具特色的蔬菜在课堂里触手可及。看一看、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亲眼发现"豆角像一根子绳子"、"包心菜就是卷心菜呀!"……那还需你教师多费口舌吗?
二、童心 童趣鲜活的生命力
儿童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游戏精神。游戏追求的是一种过程的快乐,它成为儿童快乐的本质。语文教学要用儿童文化去孕育儿童生命,激发儿童的生命活力。
活动情趣化。由于新教材更贴近儿童的生活,良好的学习气氛已经成为课堂的新环境。枯燥的识字在老师的创意中常常成了学生喜欢的活动。认读新词变成了"拯救"小溪--打捞漂浮物。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读词语就是在打捞那些"脏物",,"脏物"清除了,词语也巩固了。
内容童趣化。小学的教育,最可怕的是把儿童教成不是儿童,或不当成儿童来教。尤其是语文教学应该是有趣的,应该是鲜活的,应该是有精神的。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走进绚丽的母语殿堂。
三、拓宽空间师生互动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自我。语文教学就要为课堂的有限时空注入无限的张力,充分拓宽空间,增强课堂活力。
共享智慧。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性格特点、情趣爱好,他们在课堂的特定情境"对话"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动,学会相互接纳与争辩,学会不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发展并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语言。
体验过程。首先,要在体验中生成。语文课堂是生成的课堂,许多让人回味的课,正是唤醒了学生的体验,才使得课堂充满灵性,创意迭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辩论的平台,让学生在充分地阅读走进文本后,用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来展开辩论、交流。第二、体验中发现。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操场上》一课教学,先出示一幅"操场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挂图,让学生找找哪些活动和手的关系比较密切。随机地抽出"打、拔、拍"三个字,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问:"它们三个字长得有点像,哪儿像呢?"这个问题为学生的发现作好了良好的铺垫。很多小朋友在做做、想想中就记住了字形。第三,体验中愉悦。新课标的实验教材特别强调了与孩子的生活、与孩子们的说话情感紧密结合,它所配的插图也是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当教育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世纪时,作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变换教学方法,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不同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儿童文化的背景下,把阳光引进课堂,用智慧呼唤童心,让孩子的心灵自由飞翔,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的释放。
【参考文献】
[1]《人生平台上的语文》主编黄孟轲 科学出版社 2002年9月出版
[2]《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成尚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
作者简介:梁聪,女,大专学历, 河北省雄县大步村小学教师,小学一级职称
【关键词】创设情景;童心童趣;师生互动
一、 创设情景轻松学习
尊重儿童文化,就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创设适合儿童文化发展的环境,倾心营造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
润儿童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跳进课堂。
活动情境。"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创设情境认识拼音,比如:容易混淆的"b、p、d、q"几个声母使学生记忆的一个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设计了"变魔术"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区分、记忆。课前准备一个半圆环,一根小棒。试着把圆环放在小棒的右下角、右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让学生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分别是哪个字母。这样的魔术几次之后,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我再把我的魔术棒交给学生,让他们也当一次小魔术师,考一考其他的同学,这样在愉快的活动情境中轻松的解决了难题。此外,我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拼音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了找朋友、摘果子等小游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调动起自己的眼、耳、口、脑去完成游戏中的各种任务,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在活动中充分享受了学习的乐趣。
媒体情境。优化课堂内部环境,采用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创设情境,适时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极易吸引学生的知觉好奇,激发其内在探求心理,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与兴趣。例《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利用多媒体把如被似的雪地及各种动物在雪地里奔跑的情景展现在小朋友们的面前,由静态变为动态,然后让小朋友们观察说说"小画家们"的"创作"。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想像着不断出现的可爱动物,畅所欲言不同动物别具的"创作",还能个性化地朗读、表达,教育回归了生活。
生活情境。有人曾经说过:"学生的眼睛不会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菜园里》一课,如果能让各具特色的蔬菜在课堂里触手可及。看一看、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亲眼发现"豆角像一根子绳子"、"包心菜就是卷心菜呀!"……那还需你教师多费口舌吗?
二、童心 童趣鲜活的生命力
儿童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游戏精神。游戏追求的是一种过程的快乐,它成为儿童快乐的本质。语文教学要用儿童文化去孕育儿童生命,激发儿童的生命活力。
活动情趣化。由于新教材更贴近儿童的生活,良好的学习气氛已经成为课堂的新环境。枯燥的识字在老师的创意中常常成了学生喜欢的活动。认读新词变成了"拯救"小溪--打捞漂浮物。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读词语就是在打捞那些"脏物",,"脏物"清除了,词语也巩固了。
内容童趣化。小学的教育,最可怕的是把儿童教成不是儿童,或不当成儿童来教。尤其是语文教学应该是有趣的,应该是鲜活的,应该是有精神的。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走进绚丽的母语殿堂。
三、拓宽空间师生互动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自我。语文教学就要为课堂的有限时空注入无限的张力,充分拓宽空间,增强课堂活力。
共享智慧。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性格特点、情趣爱好,他们在课堂的特定情境"对话"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动,学会相互接纳与争辩,学会不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发展并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语言。
体验过程。首先,要在体验中生成。语文课堂是生成的课堂,许多让人回味的课,正是唤醒了学生的体验,才使得课堂充满灵性,创意迭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辩论的平台,让学生在充分地阅读走进文本后,用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来展开辩论、交流。第二、体验中发现。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操场上》一课教学,先出示一幅"操场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挂图,让学生找找哪些活动和手的关系比较密切。随机地抽出"打、拔、拍"三个字,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问:"它们三个字长得有点像,哪儿像呢?"这个问题为学生的发现作好了良好的铺垫。很多小朋友在做做、想想中就记住了字形。第三,体验中愉悦。新课标的实验教材特别强调了与孩子的生活、与孩子们的说话情感紧密结合,它所配的插图也是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当教育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世纪时,作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变换教学方法,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不同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儿童文化的背景下,把阳光引进课堂,用智慧呼唤童心,让孩子的心灵自由飞翔,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的释放。
【参考文献】
[1]《人生平台上的语文》主编黄孟轲 科学出版社 2002年9月出版
[2]《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成尚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
作者简介:梁聪,女,大专学历, 河北省雄县大步村小学教师,小学一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