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在于师生皆恪守其道,一方行为失范或背离其道都会影响另一方的态度,从而影响双方关系。令人惊愕的事件多次揭示了师生关系的今非昔比,其原因在于师生皆有失其道。在家庭、政府、学校和舆论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历经政治运动和经济大潮冲击的师生关系的优良传统几乎殆尽。因此,以学者之道重构师生关系,使他们各履其道。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道;生道
学者一些广为熟知的话题往往会因为某些事件而不时地引发热议。多年来,这些话题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常因师生关系危机事件而备受关注。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传播,为人们了解事件的真相提供了从各种角度呈现的材料,也合乎常理地介绍了各种观点和对观点的论证。
在所有分析原因的文章中,人们从师生关系的主体双方分析了师德的缺失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效,也从教育体制和教育的社会环境等客观方面分析了多年沉积的固疾。这些讨论又一次强化了人们对教育进行反省甚至改革的动机,但教师道德和学生品德的检讨显得空泛,体制和环境等的宏观归因,又使人们不可避免的滋生了无奈情绪。显然,重复人云亦云的定论或是激愤的指责,难以确保分析问题的思路清晰,从师生关系本身的构成元素上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力,才可能使人们痛惜和惊诧师生关系的现状之余,找到改善的突破口或着力点。
一、“师道尊严”的辨析
众多检讨师生关系的文章批评指出,师道失去尊严是师生关系现状的重要原因,但师道是如何失去尊严的呢?对这一原因背后的原因却论之较少,虽然谈到了师德和一些宏观的东西,却仍不免使人无措。
“师道尊严”出自《礼记》中的《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大意是:“凡治学之道,在上者尊敬师长最难,师长得到在上着的尊敬,道才能得到遵循,然后民众才会尊重教育。所以大学之礼,君主不以君臣之礼相待的臣下有二:一是主持祭礼的;一是师长。虽然天子召见,也不要求他们北面而走,这是表示敬师的意思。”可见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统治者要尊师,即不是针对师生关系,也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历史上最早和最明白地提出我们今天所说的“师道尊严”思想的,是主张“人性恶”的荀子,他说:“师术有四……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荀子。致士篇》)即教师应当自尊、威严并使学生畏怕。
“师道尊严”历经数千年诠释,已经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结。荀子之后,人们习惯从教师的修养、行为规范或师生关系的角度强调“师道尊严,”意为“为师之道,当尊当严”。“文化大革命”期间,“师道尊严”却成为确定教师为剥削阶级、压迫阶级分子的一个标志,因为它包括知识垄断和先验的道德优越,包藏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规范,是封建等级观念和宗法家长制思想在师生关系上的表现。拨乱反正后,人们对“师道尊严”的态度多元化,尽管解释的角度不同,但主张维持“师道”者多。近年来,有关教育领域的负面事件频频曝光,“师道”问题也由此被广泛论及。有人指出教师自恃“师道尊严”而高高在上,破坏了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更多的人认为教师应当守护“师道”,并教师以此强化师德建设,一线的教师们则深感尊严尽失。
二、当代师道败落的事实缘由
中国传统中是个“尊师重教”的国家,虽然史上很长时期里教育属于私人产品,但以支付对价方式接受教育服务的做法并没有妨碍教师在上至官僚、下至百姓人家的“天地国(君)亲师”的供位上占有一席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教育权居于绝对统治地位,教育成为由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提供的“准公共产品,”教师成为“公家的人”仍能享受必要的尊重。由于新中国第一批教师多由旧中国继承而来,而旧中国的教师多出自大户人家,故而“苗不正、根不红,”所以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浪潮中,教师很快被掀下了神坛,也在公众的心目中尊严丧失殆尽。“文革”后的拨乱反正使人们开始反思政治运动的破坏性,并试图重新帮助人们扶起被掀翻在地的“师尊师严,”但一场经济领域的改革创造了许多文盲致富的神话,又一次动摇了人们对教育的向往,一时间读书无用之风蔓延。“读书无用论”的逻辑之一便包括“教书的人无用。”教师的尊严在暴发户的传奇故事引发的一股股淘金潮中,又一次被涮的体无完肤。可见,中国教师的尊严败落源于政治运动中的错误行为和经济活动中的错误认识,缘于许多力量的合力打击。
(一)家庭的力量是无形的
孩子对教育、对学校和对教师的认识始于家庭教育,尽管这种教育可能是无意识的或非正式的,但成年人的态度和观点将直接影响儿童的态度。公开在家庭教育中灌输读书无用论或教唆儿童不要尊师重教的应该说几乎没有,但成年人往往以一种不为自己意识却为孩子感知的方式对儿童的教育理想产生影响。例如,学校推行养成教育的某些规定被儿童在家里实践时,成年人不以为然的态度或毫不掩饰的批评可能会暗示孩子“学校老师的那些东西是多余的”。甚至一些家长为了规避学校繁文缛节的考勤制度,而当面撒谎为孩子请假或开脱,也无意中让孩子印下“老师没什么了不起的”印象。更有一些极端的个案里,孩子在学校违反纪律受到了教师正当、适度的惩罚,爱子女心切的家长或家长们气势汹汹的问罪,更是学生鄙视教师。
(二)政府的力量是无限的
政府在尊师重教方面的支持力度直接影响社会对教师和教育的尊尚程度,我国政府在尊师重教方面已经推行了许多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努力以公共財政支出提供面向大众的“准公共产品”的同时,也在努力维护教师的尊严。
如果说政府没有真正落实各种教师福利待遇的承诺,使教师的整体上长期生活在拮据之中,从而间接地使教师在包括学生在内的公众面前难以维护较为体面的生活和形象;那么,政府通过学校和教师之手施政施压的行为,更直接损害了教师在学生中的美好印象。在农村税费改革前,一些政府为了节约行政成本又高效地收取税费,不仅抽调教师加入包括派出所干警甚至社会闲杂人员的征收工作队直接参与方法简单粗暴的征收,而且要求学校布置欠税费户的孩子回家动员家长按时清缴,导致学生和家长与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抵触情绪。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强制推销教辅参考资料、校服等的决定往往使教师利用上课时间花言巧语地诱导学生承诺认购,教师被逼为推销员,在不明事理的学生和牢骚满腹的家长心中教师完全一副商人嘴脸。 (三)学校的力量是直接的
学校教育中对尊师重教观念的灌输可谓渗透到所有的元素和环节,这到不完全是学校出于近水楼台的便捷而自取其利,更多地是为了维护教育整体的理想和教师的群体形象。这种灌输以前曾在学校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那时的学生往往喜欢在自己的话中引用教师的指示,甚至“老师说”成了许多场合中学生们交流中常见的发语词,但现在这一成功的范围正在收缩,边界下移到小学低年级和学前阶段。
教师在课堂上因为工作、因为生活、因为人际关系的情绪化抱怨,在偏离了数学目标的同时也使教师的尊严偏移了学生纯净的心灵。学校为了读取福利而开发出来的种种乱收费,又为了规避责任而让学生代签补课、统一采购学习用品和参加有偿辅导等等方面的自愿申请,以及教学宗旨和管理目标对学校商店和营利性食堂的屈服,在声讨“体罚门”、“猥琐门”和“跑跑门”等恶性事件的浪潮中,形象和尊严彻底扫地。
(四)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
经由上述三种力量作用的“师道”和“尊严”已几近扫地,而以花边新闻笔触报道各种的深藏校园内或教育领域内的负面事件对此更是致命一击。媒体审判者的结论和按语,通过各种信息通道传播,一人一事之祸殃及全体。
教师在媒体中正由圣坛走向世俗甚至庸俗,往往被描述成训械者、敛财者、體罚者、变态狂、禽兽和流氓等等。媒体对教师形象的过度负面呈现客观上恶化了教师成长的社会环境,正日益改变着社会公众对教师的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固有印象。娱乐化、情绪化的报道容易使涉世不深的学生对教师整体产生不良的印象,不利于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的正面影响。是学生失去了值得追求的榜样,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榜样危机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教师对其职业本身固有的认识,并引起了教师不同程度的身份焦虑和认同危机,削弱了教师的道德自律。
三、重构师生关系:基于“学者之道”
无论是在中国古代作为“神启”或是“官吏”,还是在近现代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在扮演着知识化身的角色上,其与学生的关系受知识媒介的影响;在扮演社会主流意识代言人的角色上,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又受政治国家的影响。从口口相传的年代到信息时代,知识媒介的多元化稀释了教师的知识垄断权力和能力,师生关系走向民主平等成为可能。而政治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历史进程,渐渐剔除了师生关系的宗法性:师生关系作为且只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需要重新思考和构建其良性发展的基础。
根据汉语用词讲对应称谓的习惯,相对于“师道”的应当是“生道”,如果师道尊严,那么“生道”应当如何呢?在我们数落“师道败落”的同时,“生道”的状况究竟如何呢?既然是一种人际关系,就应当讨论双方的角色承担。师生关系是一种以知识生产、传播与存储为目标的人际关系,这一被知识连接起来的关系主体的共性为“学者”。何为学者呢?费希特曾在大学的讲座中,对师生们说:“诸位先生,你们全部,或者您们之中的大部分,都已经选择了科学为你们生活的职业,而我也是如此;你们为了能够体面地视为学者阶层,想必都竭尽了你们的全部力量,而我过去就是这样做的,现在也还是这样做”。
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上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额行为模式。角色承担实质上就是个体对社会期望的承担,是按照社会共识而为。尽管时代与经济的社会的变化,不断赋予师生关系一些新内容和新属性,但“治学”仍然是师生关系的内核性本质。因此,恪守“学者之道”是重构师生关系的基础。
治学是一种艰辛的社会实践。在治学的道路上,学生积极求师,继承知识,学会治学方法,逐步的走上人格独立、科学发展的道路。而教师则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科学不断的发展。可见,师生关系始终以治学为本,做学者应该做的事情,做各自作为学者应该做的事情。透过多年来的危机事件审视师生关系,归根结底都源于师生双方都偏离社会期望与共识,行为失范。因此,重构师生关系应当巩固和优化师生为学、治学的环境。
学者首先是为学、治学之人。学者的生存方式就是生产、传播、继承和转化知识,必须要不断学习,积极勤勉地开展探索研究。有违“学者之道”的教师或学生,其注意力难以有效集中在知识方面,自然就容易做出于为学、治学无关甚至有害的事情,从而使师生关系受到其他非知识关系的干扰。因此,师生关系必须“基于治学、为了治学、在治学中”,才能保持其应有的内容与属性。
同时,学者不仅仅是知识角度的定义,还是道德角度的定义。学者是人类的教师和民众学习的楷模,必须具备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纪律意识、法律意识和善的意识等等。如果一个学者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那么他就会成为人们鄙视和嘲笑的对象,就不能使人们接受他的信念,从而也就失去了作为学者的资格。因此学者必须将个人道德修养放在重要位置。
遭到功利性政治经济行为的侵害,同时也避免知识规律受到政治经济主观意志的干扰。尤其重要的是,为学、治学的自由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学生各安其位便能和谐相处。一段时期以来,学校和教师被赋予了许多额外的职责,为了承担这些生产、传播、继承和转化知识之外的任务,师生关系之中嵌入了其他的关系,而这些被嵌入的关系往往具有政治或经济上的功利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一个古老而又常唤起人们重新思考的话题,也是决定教育系统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时代变迁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为我们探索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野。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变化,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重新定位。但无论师生关系如何变化,其“基于治学、为了治学、在治学中”的本质要求不会改变。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我们靠什么来守护“师道尊严”[J].中国大学教学,2008(6):12-13.
[2]焦育.“师道尊严”必须彻底批判[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3):82-89.
[3]谢国平.拆掉“师道尊严”的架子[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3,(7):66.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道;生道
学者一些广为熟知的话题往往会因为某些事件而不时地引发热议。多年来,这些话题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常因师生关系危机事件而备受关注。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传播,为人们了解事件的真相提供了从各种角度呈现的材料,也合乎常理地介绍了各种观点和对观点的论证。
在所有分析原因的文章中,人们从师生关系的主体双方分析了师德的缺失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效,也从教育体制和教育的社会环境等客观方面分析了多年沉积的固疾。这些讨论又一次强化了人们对教育进行反省甚至改革的动机,但教师道德和学生品德的检讨显得空泛,体制和环境等的宏观归因,又使人们不可避免的滋生了无奈情绪。显然,重复人云亦云的定论或是激愤的指责,难以确保分析问题的思路清晰,从师生关系本身的构成元素上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力,才可能使人们痛惜和惊诧师生关系的现状之余,找到改善的突破口或着力点。
一、“师道尊严”的辨析
众多检讨师生关系的文章批评指出,师道失去尊严是师生关系现状的重要原因,但师道是如何失去尊严的呢?对这一原因背后的原因却论之较少,虽然谈到了师德和一些宏观的东西,却仍不免使人无措。
“师道尊严”出自《礼记》中的《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大意是:“凡治学之道,在上者尊敬师长最难,师长得到在上着的尊敬,道才能得到遵循,然后民众才会尊重教育。所以大学之礼,君主不以君臣之礼相待的臣下有二:一是主持祭礼的;一是师长。虽然天子召见,也不要求他们北面而走,这是表示敬师的意思。”可见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统治者要尊师,即不是针对师生关系,也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历史上最早和最明白地提出我们今天所说的“师道尊严”思想的,是主张“人性恶”的荀子,他说:“师术有四……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荀子。致士篇》)即教师应当自尊、威严并使学生畏怕。
“师道尊严”历经数千年诠释,已经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结。荀子之后,人们习惯从教师的修养、行为规范或师生关系的角度强调“师道尊严,”意为“为师之道,当尊当严”。“文化大革命”期间,“师道尊严”却成为确定教师为剥削阶级、压迫阶级分子的一个标志,因为它包括知识垄断和先验的道德优越,包藏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规范,是封建等级观念和宗法家长制思想在师生关系上的表现。拨乱反正后,人们对“师道尊严”的态度多元化,尽管解释的角度不同,但主张维持“师道”者多。近年来,有关教育领域的负面事件频频曝光,“师道”问题也由此被广泛论及。有人指出教师自恃“师道尊严”而高高在上,破坏了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更多的人认为教师应当守护“师道”,并教师以此强化师德建设,一线的教师们则深感尊严尽失。
二、当代师道败落的事实缘由
中国传统中是个“尊师重教”的国家,虽然史上很长时期里教育属于私人产品,但以支付对价方式接受教育服务的做法并没有妨碍教师在上至官僚、下至百姓人家的“天地国(君)亲师”的供位上占有一席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教育权居于绝对统治地位,教育成为由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提供的“准公共产品,”教师成为“公家的人”仍能享受必要的尊重。由于新中国第一批教师多由旧中国继承而来,而旧中国的教师多出自大户人家,故而“苗不正、根不红,”所以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浪潮中,教师很快被掀下了神坛,也在公众的心目中尊严丧失殆尽。“文革”后的拨乱反正使人们开始反思政治运动的破坏性,并试图重新帮助人们扶起被掀翻在地的“师尊师严,”但一场经济领域的改革创造了许多文盲致富的神话,又一次动摇了人们对教育的向往,一时间读书无用之风蔓延。“读书无用论”的逻辑之一便包括“教书的人无用。”教师的尊严在暴发户的传奇故事引发的一股股淘金潮中,又一次被涮的体无完肤。可见,中国教师的尊严败落源于政治运动中的错误行为和经济活动中的错误认识,缘于许多力量的合力打击。
(一)家庭的力量是无形的
孩子对教育、对学校和对教师的认识始于家庭教育,尽管这种教育可能是无意识的或非正式的,但成年人的态度和观点将直接影响儿童的态度。公开在家庭教育中灌输读书无用论或教唆儿童不要尊师重教的应该说几乎没有,但成年人往往以一种不为自己意识却为孩子感知的方式对儿童的教育理想产生影响。例如,学校推行养成教育的某些规定被儿童在家里实践时,成年人不以为然的态度或毫不掩饰的批评可能会暗示孩子“学校老师的那些东西是多余的”。甚至一些家长为了规避学校繁文缛节的考勤制度,而当面撒谎为孩子请假或开脱,也无意中让孩子印下“老师没什么了不起的”印象。更有一些极端的个案里,孩子在学校违反纪律受到了教师正当、适度的惩罚,爱子女心切的家长或家长们气势汹汹的问罪,更是学生鄙视教师。
(二)政府的力量是无限的
政府在尊师重教方面的支持力度直接影响社会对教师和教育的尊尚程度,我国政府在尊师重教方面已经推行了许多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努力以公共財政支出提供面向大众的“准公共产品”的同时,也在努力维护教师的尊严。
如果说政府没有真正落实各种教师福利待遇的承诺,使教师的整体上长期生活在拮据之中,从而间接地使教师在包括学生在内的公众面前难以维护较为体面的生活和形象;那么,政府通过学校和教师之手施政施压的行为,更直接损害了教师在学生中的美好印象。在农村税费改革前,一些政府为了节约行政成本又高效地收取税费,不仅抽调教师加入包括派出所干警甚至社会闲杂人员的征收工作队直接参与方法简单粗暴的征收,而且要求学校布置欠税费户的孩子回家动员家长按时清缴,导致学生和家长与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抵触情绪。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强制推销教辅参考资料、校服等的决定往往使教师利用上课时间花言巧语地诱导学生承诺认购,教师被逼为推销员,在不明事理的学生和牢骚满腹的家长心中教师完全一副商人嘴脸。 (三)学校的力量是直接的
学校教育中对尊师重教观念的灌输可谓渗透到所有的元素和环节,这到不完全是学校出于近水楼台的便捷而自取其利,更多地是为了维护教育整体的理想和教师的群体形象。这种灌输以前曾在学校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那时的学生往往喜欢在自己的话中引用教师的指示,甚至“老师说”成了许多场合中学生们交流中常见的发语词,但现在这一成功的范围正在收缩,边界下移到小学低年级和学前阶段。
教师在课堂上因为工作、因为生活、因为人际关系的情绪化抱怨,在偏离了数学目标的同时也使教师的尊严偏移了学生纯净的心灵。学校为了读取福利而开发出来的种种乱收费,又为了规避责任而让学生代签补课、统一采购学习用品和参加有偿辅导等等方面的自愿申请,以及教学宗旨和管理目标对学校商店和营利性食堂的屈服,在声讨“体罚门”、“猥琐门”和“跑跑门”等恶性事件的浪潮中,形象和尊严彻底扫地。
(四)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
经由上述三种力量作用的“师道”和“尊严”已几近扫地,而以花边新闻笔触报道各种的深藏校园内或教育领域内的负面事件对此更是致命一击。媒体审判者的结论和按语,通过各种信息通道传播,一人一事之祸殃及全体。
教师在媒体中正由圣坛走向世俗甚至庸俗,往往被描述成训械者、敛财者、體罚者、变态狂、禽兽和流氓等等。媒体对教师形象的过度负面呈现客观上恶化了教师成长的社会环境,正日益改变着社会公众对教师的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固有印象。娱乐化、情绪化的报道容易使涉世不深的学生对教师整体产生不良的印象,不利于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的正面影响。是学生失去了值得追求的榜样,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榜样危机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教师对其职业本身固有的认识,并引起了教师不同程度的身份焦虑和认同危机,削弱了教师的道德自律。
三、重构师生关系:基于“学者之道”
无论是在中国古代作为“神启”或是“官吏”,还是在近现代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在扮演着知识化身的角色上,其与学生的关系受知识媒介的影响;在扮演社会主流意识代言人的角色上,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又受政治国家的影响。从口口相传的年代到信息时代,知识媒介的多元化稀释了教师的知识垄断权力和能力,师生关系走向民主平等成为可能。而政治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历史进程,渐渐剔除了师生关系的宗法性:师生关系作为且只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需要重新思考和构建其良性发展的基础。
根据汉语用词讲对应称谓的习惯,相对于“师道”的应当是“生道”,如果师道尊严,那么“生道”应当如何呢?在我们数落“师道败落”的同时,“生道”的状况究竟如何呢?既然是一种人际关系,就应当讨论双方的角色承担。师生关系是一种以知识生产、传播与存储为目标的人际关系,这一被知识连接起来的关系主体的共性为“学者”。何为学者呢?费希特曾在大学的讲座中,对师生们说:“诸位先生,你们全部,或者您们之中的大部分,都已经选择了科学为你们生活的职业,而我也是如此;你们为了能够体面地视为学者阶层,想必都竭尽了你们的全部力量,而我过去就是这样做的,现在也还是这样做”。
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上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额行为模式。角色承担实质上就是个体对社会期望的承担,是按照社会共识而为。尽管时代与经济的社会的变化,不断赋予师生关系一些新内容和新属性,但“治学”仍然是师生关系的内核性本质。因此,恪守“学者之道”是重构师生关系的基础。
治学是一种艰辛的社会实践。在治学的道路上,学生积极求师,继承知识,学会治学方法,逐步的走上人格独立、科学发展的道路。而教师则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科学不断的发展。可见,师生关系始终以治学为本,做学者应该做的事情,做各自作为学者应该做的事情。透过多年来的危机事件审视师生关系,归根结底都源于师生双方都偏离社会期望与共识,行为失范。因此,重构师生关系应当巩固和优化师生为学、治学的环境。
学者首先是为学、治学之人。学者的生存方式就是生产、传播、继承和转化知识,必须要不断学习,积极勤勉地开展探索研究。有违“学者之道”的教师或学生,其注意力难以有效集中在知识方面,自然就容易做出于为学、治学无关甚至有害的事情,从而使师生关系受到其他非知识关系的干扰。因此,师生关系必须“基于治学、为了治学、在治学中”,才能保持其应有的内容与属性。
同时,学者不仅仅是知识角度的定义,还是道德角度的定义。学者是人类的教师和民众学习的楷模,必须具备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纪律意识、法律意识和善的意识等等。如果一个学者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那么他就会成为人们鄙视和嘲笑的对象,就不能使人们接受他的信念,从而也就失去了作为学者的资格。因此学者必须将个人道德修养放在重要位置。
遭到功利性政治经济行为的侵害,同时也避免知识规律受到政治经济主观意志的干扰。尤其重要的是,为学、治学的自由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学生各安其位便能和谐相处。一段时期以来,学校和教师被赋予了许多额外的职责,为了承担这些生产、传播、继承和转化知识之外的任务,师生关系之中嵌入了其他的关系,而这些被嵌入的关系往往具有政治或经济上的功利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一个古老而又常唤起人们重新思考的话题,也是决定教育系统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时代变迁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为我们探索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野。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变化,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重新定位。但无论师生关系如何变化,其“基于治学、为了治学、在治学中”的本质要求不会改变。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我们靠什么来守护“师道尊严”[J].中国大学教学,2008(6):12-13.
[2]焦育.“师道尊严”必须彻底批判[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3):82-89.
[3]谢国平.拆掉“师道尊严”的架子[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3,(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