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纽约时报》2000~2014年中涉及到上海的报道进行研究,对所收集的资料分别从定量和定性角度进行高频主题词和编码分析,总结出西方媒体“塑造”的上海形象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以及上海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策略是否成功,从而得出如何将上海打造成一个强符号,这对上海“自我塑造”国际城市形象有政策性的建议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上海;城市国家形象;纽约时报;内容分析法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城市形象是国家形象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软实力以及社会资本。[1]过去的研究中,有的将城市形象的研究对象设定为城市宣传片,有的将研究背景设定为全媒体,有的通过整体传播策略研究来试图找出上海城市形象的定位,以观察和归纳方式为主,缺乏具体数据,较难起到指导作用。[2]在当今媒体化高度集中的世界,西方的强国掌握了全球媒介系统,进而影响了媒介信息的传播内容与方向。我们知道《纽约时报》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流程最完备的报纸,其国际新闻居美国报纸之首,被誉为“权力机构的圣经”和“档案记录报”。[3]
基于《纽约时报》的广泛影响和传播,《纽约时报》所塑造的中国城市形象的实证研究也越来越多。在讨论《纽约时报》对深圳报道的文章中,作者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98篇样本进行文本分析得出,《纽约时报》着重从“经贸”、“政治”、“对外交流”三方面诠释深圳形象,这与深圳改革开放以来所呈现的特征基本保持一致。但是,上海同样是中国城市中最具国际化特征的城市之一,却很少有研究是讨论《纽约时报》对上海城市形象塑造的。[4]
本文主要考察《纽约时报》媒体在报道上海时的倾向性(正面,中性,负面)和报道主题是怎样的,分析出西方媒体“塑造”的上海形象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考察,从而得出如何将上海打造成一个强符号,这对上海“自我塑造”国际城市形象有政策性的建议和现实意义。
二、样本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纽约时报》2000年——2014年关于上海15年的报道。通过Proquest数据库中的报纸资源,获得《纽约时报》15年间关于上海的报道,检索以新闻标题中含单词Shanghai为准。据此,获得研究样本182篇。分析的单元为单篇新闻报道,对文本做内容上的二次筛选,把文章的着眼点不在上海议题的新闻报道排除于样本之外,得到有效样本179个。
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收集的资料分别从定量和定性角度进行高频主题词和编码分析。首先对文本材料抽取10篇进行人工编码,即试编,通过信度检验后,再对所有的报道按照编码表统计类目数据。
三、基本研究数据分析
1.报道倾向分析
从整体报道量看,《纽约时报》对上海议题的关注从2007年开始波动很大。波动原因是,对2008年的股市风波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进行了集中报道。除去这些波动的年份,对上海的每年报道量是在9篇上下波动,并没有出现只有个别报道的年份,可见其对上海的关注力度并没有减小。
而从报道倾向统计上看,194份关于上海的报道样本中正面报道的篇数达到91篇,占47%;中性报道的篇数达到56篇,占29%;负面报道的篇数达到47篇,占24%。
从每个二级议题的报道倾向来看,负面报道主要聚焦于重大事故与重大事件、反复及腐败的报道和劳工与人口问题这些议题,正面和中性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旅游、文化建设、国际赛事、城市发展和经贸活动与金融市场上。可见,《纽约时报》对上海的报道总体上看,负面报道较少,大部分是正面报道,特别是在经济化、城市化和国际化上《纽约时报》是持有支持和承认的立场。
2.议题框架
媒介框架是一种建构的过程,《纽约时报》在建构上海形象时必然会选择特定主题、材料来设定报道框架,从而建构公众对上海这座中国城市的认知。统计所属的报道的一级主题并归类制图可以发现,文化报道(旅游、文化建设、餐饮酒店、国际会展、教育)以98篇的报道量占报道总量的最大份额,达到51%;经济和社会的报道并列第二,占报道总量的12%;政治的报道占报道总量的9%;城市发展的报道占总量的8%。总的来说《纽约时报》对上海采取全方位关注,上海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由此可见。
3.报道热点内容分析
关于上海报道的主要主题(二级标题)框架可以分为以下15类:反腐及腐败报道、政治体制改革、金融市场、经贸活动、旅游、文化建设、餐饮酒店、国际会展、教育、重大事故与事件、劳工与人口、治安、城市发展、交通、国际关系。
对国际会展和赛事的报道最多,达到33篇,主要有“上海大师赛”和“上海世博会”等;关于文化建设的报道有22篇,聚焦于“上海为市民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和“国外人眼中的上海市民形象”;旅游的报道有22篇,主要报道了“外国人在上海旅游”和“上海迪斯尼”;城市发展的报道关注点在“上海建筑的历史风格”和“上海政府的城市规划”;另一个关注热点是上海的经济方面,金融市场的报道13篇,经贸活动的报道11篇,内容涵盖上海逐步向外资开放的证券市场和与国外合作的经贸活动,也谈到了上海和香港各方面的关系;《纽约时报》对上海政治的关注也很多,总共达到18篇,主要是官员的腐败问题(特别是上海前市长陈良宇的腐败报道)和中央对上海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4.高频词汇分析
基于认知图示的形象理论模型(SIT),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提取与认知图示类似的词汇模式,它透露出媒体选择了哪些属性来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上海形象的高频特征词中,可以将上海的内容信息归纳为以下3个主题:关于地名的(“中国”、“北京”、”纽约“、“美国”等)、关于经济的(“公司”、“市场”、“股市”、“出口”、“投资”、“贸易”、“金融”、“银行”等)、关于国际化的(“世界”、“开放的”、“西方的”、“外国的”等)。
由此可见,上海形象以国际化、经济和文化为主,总体形象报道相对均衡。值得一提的是,完全没有出现“绿色”、“信息化”、“创新”之类的抽象字眼,也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报道,这一点是值得反思的。显示出了上海目前自身定位和推广与《纽约时报》的关注点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对城市形象的经营也会有影响。
四、小结与研究局限
通过分析《纽约时报》2000年—2014年关于上海的新闻报道,可以得出,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经济化、文化的大都市。因此,在上海发展和维护形象的过程中,应抓住本质特征和不可替代性,以持续、多方位、境内外媒体和意见领袖相结合,官方和民间相结合,国际主流媒体和意见领袖相结合的方式,继续保持西方媒体对上海正面报道的方面发展,加强改善那些对上海持有负面评价方面,完善城市强符号的打造,提高上海乃至中国的国际形象。
本研究存在难以避免的局限性。第一,在收集数据时,只是在检索中的标题中搜索“上海”,《纽约时报》关于上海的报道,不一定每篇的标题都显示“上海”。虽然抽取标题中含有“上海”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总体,但是也不能忽视这可能会带来样本偏差。第二,样本的时间维度可能不够长,上海的发展过程并不是这十五年就能解释的,所以《纽约时报》2000年前的报道有必要进行研究,与最近十五年可以做对比,可能会发现一些“变化”。第三,内容分析法本身存在的弱点,许多指标是相对主观,如报道内容的倾向性是正面或负面,而且编码员的主观偏差很难避免。
参考文献:
[1]范勇.《〈纽约时报〉涉华报道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之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82-87+128.
[2]葛岩,赵海,秦裕林,陈长阁,何俊涛,徐剑,卢嘉杰,李晓静.《国家,地区媒体形象的数据挖掘——基于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視角》,《学术月刊》,47(2015),163-70.
[3]刘佩.《〈纽约时报〉涉及深圳报道中的意识形态与“深圳形象”的建构——以〈纽约时报〉30年涉深报道(1980~2010年)为例》,《中国出版》,(2013),62-65.
[4]宋国强.《中国城市的国际媒体形象》,(硕士,上海交通大学,2014).
关键词:上海;城市国家形象;纽约时报;内容分析法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城市形象是国家形象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软实力以及社会资本。[1]过去的研究中,有的将城市形象的研究对象设定为城市宣传片,有的将研究背景设定为全媒体,有的通过整体传播策略研究来试图找出上海城市形象的定位,以观察和归纳方式为主,缺乏具体数据,较难起到指导作用。[2]在当今媒体化高度集中的世界,西方的强国掌握了全球媒介系统,进而影响了媒介信息的传播内容与方向。我们知道《纽约时报》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流程最完备的报纸,其国际新闻居美国报纸之首,被誉为“权力机构的圣经”和“档案记录报”。[3]
基于《纽约时报》的广泛影响和传播,《纽约时报》所塑造的中国城市形象的实证研究也越来越多。在讨论《纽约时报》对深圳报道的文章中,作者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98篇样本进行文本分析得出,《纽约时报》着重从“经贸”、“政治”、“对外交流”三方面诠释深圳形象,这与深圳改革开放以来所呈现的特征基本保持一致。但是,上海同样是中国城市中最具国际化特征的城市之一,却很少有研究是讨论《纽约时报》对上海城市形象塑造的。[4]
本文主要考察《纽约时报》媒体在报道上海时的倾向性(正面,中性,负面)和报道主题是怎样的,分析出西方媒体“塑造”的上海形象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考察,从而得出如何将上海打造成一个强符号,这对上海“自我塑造”国际城市形象有政策性的建议和现实意义。
二、样本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纽约时报》2000年——2014年关于上海15年的报道。通过Proquest数据库中的报纸资源,获得《纽约时报》15年间关于上海的报道,检索以新闻标题中含单词Shanghai为准。据此,获得研究样本182篇。分析的单元为单篇新闻报道,对文本做内容上的二次筛选,把文章的着眼点不在上海议题的新闻报道排除于样本之外,得到有效样本179个。
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收集的资料分别从定量和定性角度进行高频主题词和编码分析。首先对文本材料抽取10篇进行人工编码,即试编,通过信度检验后,再对所有的报道按照编码表统计类目数据。
三、基本研究数据分析
1.报道倾向分析
从整体报道量看,《纽约时报》对上海议题的关注从2007年开始波动很大。波动原因是,对2008年的股市风波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进行了集中报道。除去这些波动的年份,对上海的每年报道量是在9篇上下波动,并没有出现只有个别报道的年份,可见其对上海的关注力度并没有减小。
而从报道倾向统计上看,194份关于上海的报道样本中正面报道的篇数达到91篇,占47%;中性报道的篇数达到56篇,占29%;负面报道的篇数达到47篇,占24%。
从每个二级议题的报道倾向来看,负面报道主要聚焦于重大事故与重大事件、反复及腐败的报道和劳工与人口问题这些议题,正面和中性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旅游、文化建设、国际赛事、城市发展和经贸活动与金融市场上。可见,《纽约时报》对上海的报道总体上看,负面报道较少,大部分是正面报道,特别是在经济化、城市化和国际化上《纽约时报》是持有支持和承认的立场。
2.议题框架
媒介框架是一种建构的过程,《纽约时报》在建构上海形象时必然会选择特定主题、材料来设定报道框架,从而建构公众对上海这座中国城市的认知。统计所属的报道的一级主题并归类制图可以发现,文化报道(旅游、文化建设、餐饮酒店、国际会展、教育)以98篇的报道量占报道总量的最大份额,达到51%;经济和社会的报道并列第二,占报道总量的12%;政治的报道占报道总量的9%;城市发展的报道占总量的8%。总的来说《纽约时报》对上海采取全方位关注,上海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由此可见。
3.报道热点内容分析
关于上海报道的主要主题(二级标题)框架可以分为以下15类:反腐及腐败报道、政治体制改革、金融市场、经贸活动、旅游、文化建设、餐饮酒店、国际会展、教育、重大事故与事件、劳工与人口、治安、城市发展、交通、国际关系。
对国际会展和赛事的报道最多,达到33篇,主要有“上海大师赛”和“上海世博会”等;关于文化建设的报道有22篇,聚焦于“上海为市民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和“国外人眼中的上海市民形象”;旅游的报道有22篇,主要报道了“外国人在上海旅游”和“上海迪斯尼”;城市发展的报道关注点在“上海建筑的历史风格”和“上海政府的城市规划”;另一个关注热点是上海的经济方面,金融市场的报道13篇,经贸活动的报道11篇,内容涵盖上海逐步向外资开放的证券市场和与国外合作的经贸活动,也谈到了上海和香港各方面的关系;《纽约时报》对上海政治的关注也很多,总共达到18篇,主要是官员的腐败问题(特别是上海前市长陈良宇的腐败报道)和中央对上海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4.高频词汇分析
基于认知图示的形象理论模型(SIT),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提取与认知图示类似的词汇模式,它透露出媒体选择了哪些属性来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上海形象的高频特征词中,可以将上海的内容信息归纳为以下3个主题:关于地名的(“中国”、“北京”、”纽约“、“美国”等)、关于经济的(“公司”、“市场”、“股市”、“出口”、“投资”、“贸易”、“金融”、“银行”等)、关于国际化的(“世界”、“开放的”、“西方的”、“外国的”等)。
由此可见,上海形象以国际化、经济和文化为主,总体形象报道相对均衡。值得一提的是,完全没有出现“绿色”、“信息化”、“创新”之类的抽象字眼,也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报道,这一点是值得反思的。显示出了上海目前自身定位和推广与《纽约时报》的关注点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对城市形象的经营也会有影响。
四、小结与研究局限
通过分析《纽约时报》2000年—2014年关于上海的新闻报道,可以得出,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经济化、文化的大都市。因此,在上海发展和维护形象的过程中,应抓住本质特征和不可替代性,以持续、多方位、境内外媒体和意见领袖相结合,官方和民间相结合,国际主流媒体和意见领袖相结合的方式,继续保持西方媒体对上海正面报道的方面发展,加强改善那些对上海持有负面评价方面,完善城市强符号的打造,提高上海乃至中国的国际形象。
本研究存在难以避免的局限性。第一,在收集数据时,只是在检索中的标题中搜索“上海”,《纽约时报》关于上海的报道,不一定每篇的标题都显示“上海”。虽然抽取标题中含有“上海”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总体,但是也不能忽视这可能会带来样本偏差。第二,样本的时间维度可能不够长,上海的发展过程并不是这十五年就能解释的,所以《纽约时报》2000年前的报道有必要进行研究,与最近十五年可以做对比,可能会发现一些“变化”。第三,内容分析法本身存在的弱点,许多指标是相对主观,如报道内容的倾向性是正面或负面,而且编码员的主观偏差很难避免。
参考文献:
[1]范勇.《〈纽约时报〉涉华报道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之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82-87+128.
[2]葛岩,赵海,秦裕林,陈长阁,何俊涛,徐剑,卢嘉杰,李晓静.《国家,地区媒体形象的数据挖掘——基于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視角》,《学术月刊》,47(2015),163-70.
[3]刘佩.《〈纽约时报〉涉及深圳报道中的意识形态与“深圳形象”的建构——以〈纽约时报〉30年涉深报道(1980~2010年)为例》,《中国出版》,(2013),62-65.
[4]宋国强.《中国城市的国际媒体形象》,(硕士,上海交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