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拜占庭哲学也被称为“东罗马哲学”,它是古希腊哲学在逐渐融入基督教的体系后而形成的拜占庭哲学思想和理论的统称。其主要特点是主张哲学和神学相结合,利用哲学论证基督教教义。本文对被称为“中世纪哲学之父”爱留根纳的教父哲学思想在拜占庭哲学中的地位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拜占庭哲学;教父哲学;爱留根纳
拜占庭哲学也被称为“东罗马哲学”,它是古希腊哲学在逐渐融入基督教的体系后而形成的拜占庭哲学思想和理论的统称。其主要特点是主张哲学和神学相结合,利用哲学论证基督教教义。主要内容为教父哲学、关于基督教三位一体问题,向下层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平民以宗教教义的解释为目的的普世会议等。
约翰·爱留根纳Иоанн Скот Эриугена(810-877/887)可能出生于爱尔兰,[1]是“加洛林朝文化复兴”时期最著名的中世纪哲学家,他在拜占庭哲学中的地位显著,被称为“中世纪哲学之父”。他建立了中世纪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成为这一时期独具一格的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这个时期真正的哲学是从爱留根纳开始的。[2]
爱留根纳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性主义
在中世纪教父哲学里非理性主义盛行。然而在“加洛林朝文化复兴”时期爱留根纳倡导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信仰应当服从理性。虽然中世纪哲学家们的立场不同,但在信仰高于理性、理性必须服从信仰这一点上,教父们却是完全一致的。爱留根纳重申了教父哲学的命题“真哲学就是真宗教,真宗教就是真哲学”,但却把强调的重心移向了哲学和理性。如果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出现了矛盾,我们就应当服从理性。“即使权威产生自真正的理性,但反过来说,真正的理性却从不产生自权威。因此,一切权威,只要它没有被理性确证,就是相当软弱的,真正的理性依靠其内在的威力不需要任何权威的支持”。当然,爱留根纳的目的并不在于否定信仰,而在于使信仰具有理性,使信仰与理性取得一致。但他推崇理性、推崇思维的精神,在整个基督教哲学中却是难能可贵的。
2自然的分类
这是爱留根纳全部哲学思想的核心。在《论自然的区分》一书中,爱留根纳一开始就对“自然”作出了规定。“自然乃是一般名称,指的是全体存在的与不存在的”,是“心灵所能了解的或者超越心灵力量所能及的全部事物”。显然,这里的自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最广泛的概念。[2]爱留根纳对自然的分类为以下四种:
(1)能创造而不被创造的自然,它指作为原因的上帝;
(2)被创造而且也创造的自然(逻各斯)——指上帝在话语中所创造的万物的原因。上帝通过说来创造万物;
(3)被创造而且不能创造的自然——被这些原因创造的万物;
(4)既不创造也不被创造的自然——指作为目的的上帝用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来讨论。
3人的拯救
在爱留根纳关于存在的学说中,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上帝在创造人的同时,把一切事物的观念也置放在人的心中。因此,人自身就是一个小世界。人由于犯罪而失去了自己的存在,成为不存在,但人也可以通过恢复先前的状态而重获存在。所谓天堂和地狱,都不是具体的地点,都只不过是人的心灵状态罢了。地狱是因犯罪而感到的痛苦,而天堂则是因德行而感到的幸福。由此出发,爱留根纳又重复了奥里根的观点:一切存在都是不死的,最终都将回归到创造者上帝那里,甚至魔鬼也可以得救,只不过时间上稍迟一些而已。恩格斯在谈到爱留根纳的哲学思想时说道:“他的学说在当时来说是特别大胆的;他否定‘永恒的诅咒',甚至对于魔鬼也如此主张,因而十分接近泛神论”。[2]
拜占庭哲学在5—6世纪时期,由于政教合一的影响压制了哲学家的思想进步,导致了这一时期哲学发展的缓慢。在卡洛琳王朝的文艺复兴时期,查理曼大帝极具政治眼光,在文化上普及教育建学校,重视发展思想科学文化。在这种背景下,到公元9世纪爱留根纳成为这一时期独具一格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更多的是在普通生活和世俗文化中焕发出理性的光彩。在基督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爱留根纳哲学中的自由理性思想无疑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这也使它不容于正统教会。他的著作曾受到855年和859年两次宗教會议的谴责,后世的教皇霍诺留斯甚至下令焚毁《论自然的区分》的全部抄本。865年,教皇尼古拉一世要求秃头查理或者将爱留根纳交付罗马接受审判,或者将他逐出宫廷学校。只是由于秃头查理的庇护,爱留根纳才幸免于难。但在秃头查理于877年去世后,爱留根纳就不知所踪了。传说他作为修道院长被修士们谋杀,但迄今为止未曾证实。
大约843年,法国国王秃头查理邀请约840位欧洲学者到法国巴黎讲学,这其中爱留根纳的才华深深吸引了法国国王。后来,爱留根纳被秃头查理任命为宫廷学校的校长。他通晓希腊文和拉丁语,曾将伪狄奥尼修斯的著作译成拉丁文,定名为《大法官书》。他的代表作是《论自然的区分》,此外还有《论神的预定》等。[2]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爱留根纳没有把神学与哲学分离开,而是强调理性化。在本体论领域,他首先肯定上帝与世界的关系,把世界的性质划分为存在的模式,这也接近了泛神论思想。这是由于受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思想的巨大影响,渗透着古希腊哲学的精神。同时,爱留根纳在公元9世纪就把存在与不存在视为辩证的统一,视为一个互相转化的运动过程,这种思辨的辩证统一思想使他在中世纪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3]
参考文献:
[1]约翰·爱留根纳.Иоанн Скот Эриугена.https://lektsii.org/12-2795.html.
[2]爱留根纳.https://baike.so.com/doc/8776539-9100506.html.
[3]П.С.Ревко-Линардато.Византийская философия:генезис и особенности развития.—Таганрог:Изд-во ?Нюанс?,2012.–138с.
作者简介:
耿海天,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俄罗斯哲学与政治学等。
关键词:拜占庭哲学;教父哲学;爱留根纳
拜占庭哲学也被称为“东罗马哲学”,它是古希腊哲学在逐渐融入基督教的体系后而形成的拜占庭哲学思想和理论的统称。其主要特点是主张哲学和神学相结合,利用哲学论证基督教教义。主要内容为教父哲学、关于基督教三位一体问题,向下层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平民以宗教教义的解释为目的的普世会议等。
约翰·爱留根纳Иоанн Скот Эриугена(810-877/887)可能出生于爱尔兰,[1]是“加洛林朝文化复兴”时期最著名的中世纪哲学家,他在拜占庭哲学中的地位显著,被称为“中世纪哲学之父”。他建立了中世纪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成为这一时期独具一格的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这个时期真正的哲学是从爱留根纳开始的。[2]
爱留根纳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性主义
在中世纪教父哲学里非理性主义盛行。然而在“加洛林朝文化复兴”时期爱留根纳倡导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信仰应当服从理性。虽然中世纪哲学家们的立场不同,但在信仰高于理性、理性必须服从信仰这一点上,教父们却是完全一致的。爱留根纳重申了教父哲学的命题“真哲学就是真宗教,真宗教就是真哲学”,但却把强调的重心移向了哲学和理性。如果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出现了矛盾,我们就应当服从理性。“即使权威产生自真正的理性,但反过来说,真正的理性却从不产生自权威。因此,一切权威,只要它没有被理性确证,就是相当软弱的,真正的理性依靠其内在的威力不需要任何权威的支持”。当然,爱留根纳的目的并不在于否定信仰,而在于使信仰具有理性,使信仰与理性取得一致。但他推崇理性、推崇思维的精神,在整个基督教哲学中却是难能可贵的。
2自然的分类
这是爱留根纳全部哲学思想的核心。在《论自然的区分》一书中,爱留根纳一开始就对“自然”作出了规定。“自然乃是一般名称,指的是全体存在的与不存在的”,是“心灵所能了解的或者超越心灵力量所能及的全部事物”。显然,这里的自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最广泛的概念。[2]爱留根纳对自然的分类为以下四种:
(1)能创造而不被创造的自然,它指作为原因的上帝;
(2)被创造而且也创造的自然(逻各斯)——指上帝在话语中所创造的万物的原因。上帝通过说来创造万物;
(3)被创造而且不能创造的自然——被这些原因创造的万物;
(4)既不创造也不被创造的自然——指作为目的的上帝用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来讨论。
3人的拯救
在爱留根纳关于存在的学说中,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上帝在创造人的同时,把一切事物的观念也置放在人的心中。因此,人自身就是一个小世界。人由于犯罪而失去了自己的存在,成为不存在,但人也可以通过恢复先前的状态而重获存在。所谓天堂和地狱,都不是具体的地点,都只不过是人的心灵状态罢了。地狱是因犯罪而感到的痛苦,而天堂则是因德行而感到的幸福。由此出发,爱留根纳又重复了奥里根的观点:一切存在都是不死的,最终都将回归到创造者上帝那里,甚至魔鬼也可以得救,只不过时间上稍迟一些而已。恩格斯在谈到爱留根纳的哲学思想时说道:“他的学说在当时来说是特别大胆的;他否定‘永恒的诅咒',甚至对于魔鬼也如此主张,因而十分接近泛神论”。[2]
拜占庭哲学在5—6世纪时期,由于政教合一的影响压制了哲学家的思想进步,导致了这一时期哲学发展的缓慢。在卡洛琳王朝的文艺复兴时期,查理曼大帝极具政治眼光,在文化上普及教育建学校,重视发展思想科学文化。在这种背景下,到公元9世纪爱留根纳成为这一时期独具一格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更多的是在普通生活和世俗文化中焕发出理性的光彩。在基督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爱留根纳哲学中的自由理性思想无疑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这也使它不容于正统教会。他的著作曾受到855年和859年两次宗教會议的谴责,后世的教皇霍诺留斯甚至下令焚毁《论自然的区分》的全部抄本。865年,教皇尼古拉一世要求秃头查理或者将爱留根纳交付罗马接受审判,或者将他逐出宫廷学校。只是由于秃头查理的庇护,爱留根纳才幸免于难。但在秃头查理于877年去世后,爱留根纳就不知所踪了。传说他作为修道院长被修士们谋杀,但迄今为止未曾证实。
大约843年,法国国王秃头查理邀请约840位欧洲学者到法国巴黎讲学,这其中爱留根纳的才华深深吸引了法国国王。后来,爱留根纳被秃头查理任命为宫廷学校的校长。他通晓希腊文和拉丁语,曾将伪狄奥尼修斯的著作译成拉丁文,定名为《大法官书》。他的代表作是《论自然的区分》,此外还有《论神的预定》等。[2]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爱留根纳没有把神学与哲学分离开,而是强调理性化。在本体论领域,他首先肯定上帝与世界的关系,把世界的性质划分为存在的模式,这也接近了泛神论思想。这是由于受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思想的巨大影响,渗透着古希腊哲学的精神。同时,爱留根纳在公元9世纪就把存在与不存在视为辩证的统一,视为一个互相转化的运动过程,这种思辨的辩证统一思想使他在中世纪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3]
参考文献:
[1]约翰·爱留根纳.Иоанн Скот Эриугена.https://lektsii.org/12-2795.html.
[2]爱留根纳.https://baike.so.com/doc/8776539-9100506.html.
[3]П.С.Ревко-Линардато.Византийская философия:генезис и особенности развития.—Таганрог:Изд-во ?Нюанс?,2012.–138с.
作者简介:
耿海天,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俄罗斯哲学与政治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