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喜欢以季节物候的变化来说明人生的变化无常和人命危贱。一年四季,变化最快,也最能影响人们心情的是秋天。战国楚•宋玉《九辩》继承《离骚》的抒情传统,把个人的身世之悲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表现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其中,最动人的地方是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燎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让人感到凄凉萧索,好像“断肠人在天涯”,形成了“秋天即人生”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宋•欧阳修《秋声赋》对秋天的景色也极力渲染“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噫嘻悲哉!此秋声也”。南唐•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种“伤秋”“悲秋”的情结,自宋玉开始,成为许多文人的指定情绪,所写秋景也大都萧杀、感伤,历代文人陈陈相因,难改“悲秋”老路。
伟大的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将自己悲惨的一生放在秋天这个特殊的季节里,借助那些秋天的景色抒写自己凄凉的心情。她的大约三分之二的作品,都受到了宋玉“悲秋”主题的影响。如她的典型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上片“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人由秋日高天转入小小庭院,园中菊花很盛,秋意正浓,因自己过度伤心以致“憔悴损”而无心观花赏花,花自芳香,人却无心摘花,欲摘已不堪摘,传达出一种惜花情怀,也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郁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以梧桐写悲秋,表达一种“凄苦之音”。这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因此,作者才在结尾处写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至此,南渡之悲,失夫之痛,晚年之寂,全在这“梧桐细雨”上。
《一剪梅》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引出全篇,室外之景和室内之物相连,渲染清秋气氛,这样的一个季节里,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月圆人不圆,盼望终究失望。“花自飘零水自流”,“落花流水”,“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均在这一句间感悟,不觉间,愁涌上心头,笼罩心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最好的注解。她的《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凉生枕簟泪痕滋”,不单说秋夜之气,更是以孤寂或凄苦之情移于物象。“泪痕滋”可见“悲从中来,不可绝断”,至此,词人情状已出,悲情也已透露。
据元人伊世珍作《琅嬛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特别‘莫道’三句妙绝,非他人所能及”。此词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则她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佳节已至,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枕,感情色彩浓烈,“半夜凉初透”,看来不是时令转凉,更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在心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本是乐景喜事,却不难看出哀伤。“秋天即人生”的意绪在易安居士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长江之滨,瞿塘峡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勾画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成为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树木“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使人顿感秋风萧瑟,黄叶飘飞的悲凉,叶落意味着秋去冬来,一年将尽,自然会引起诗人韶光易逝的感慨;或许,这秋风黄叶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是尽头?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空限制,联想到历史上众多优秀人物,对照自己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咏怀古迹五首》其二),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他的《倦夜》所描绘的“绿竹、庭院、朗月、稀星、飞萤、水鸟”的秋夜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寂孤老倦的诗人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彻底未眠的形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和孟浩然的“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月下有怀》)等,都道出了几分惆怅或者思乡之情。曹雪芹也以“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高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来写家族的衰落和自身的无助与无奈。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秋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的情境,尤其是“不知秋思落谁家”道出了自己羁旅之愁和游子之思。
李煜则以“春花秋月何时了”道出了发自心底的对故园的深切怀念和亡国的切肤之痛以及对时光流逝,繁华不在的哀惋。柳永借“寒蝉凄切,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来渲染离别气氛,以悲秋之萧飒,写离别之凄恻和自己雨打浮萍的人生。
至此,描写秋天的古诗名句比比皆是,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写过“悲秋”主题,写秋雨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写秋夜的“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写秋声的“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写秋色的“雨侵坏瓮新苔绿,秋人横林数叶红”;写秋叶的“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写秋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写秋月的“月光侵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写秋思的“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还有写秋愁、秋兴、秋怀、秋梦、秋忆、秋悟、秋味的,其中,唐•杜牧的《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为佳,诗人借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则写秋天连日阴雨漠漠,雨打枯荷的单调,凄凉之情,暗示自己因牛李党争的排挤,潦倒终生的伤悲,情调低沉,给人一种迷惆的感觉。
古人“悲秋”和今人“悲秋”相似,均以诗以文寄情。传达共同的“秋天即人生”的主题。1934年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他在这一时期写作的《故都的秋》中内心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的,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清、静、悲凉”构成了本文的感情基调,也是作者内心的真实表白。
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故都的秋》“秋声”乃听觉形象,稍纵即逝,不好捕捉,然而欧阳子却写得真切,读来如身临其境,如闻其身。“闻有声自西难来者”“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澎湃”“其触于物也,金铁皆鸣”,为了增加描写的形象性,作者又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赋予秋声一动感和立体感,像“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金铁皆鸣”,“赴敌之兵,人马之声”。除此之外,欧阳子还对秋声之势,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刻画得栩栩如生,似呼之欲出。如“凄凄切切,呼号奋发”,“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晚”。
四季更替,时不再来,秋景依旧,秋情依然。由宋玉开创的中国文学史上的悲秋主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表现为中国文人不了的伤秋情绪,成了文人创作的指定情绪和难解的悲秋情结。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宋•欧阳修《秋声赋》对秋天的景色也极力渲染“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噫嘻悲哉!此秋声也”。南唐•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种“伤秋”“悲秋”的情结,自宋玉开始,成为许多文人的指定情绪,所写秋景也大都萧杀、感伤,历代文人陈陈相因,难改“悲秋”老路。
伟大的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将自己悲惨的一生放在秋天这个特殊的季节里,借助那些秋天的景色抒写自己凄凉的心情。她的大约三分之二的作品,都受到了宋玉“悲秋”主题的影响。如她的典型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上片“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人由秋日高天转入小小庭院,园中菊花很盛,秋意正浓,因自己过度伤心以致“憔悴损”而无心观花赏花,花自芳香,人却无心摘花,欲摘已不堪摘,传达出一种惜花情怀,也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郁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以梧桐写悲秋,表达一种“凄苦之音”。这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因此,作者才在结尾处写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至此,南渡之悲,失夫之痛,晚年之寂,全在这“梧桐细雨”上。
《一剪梅》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引出全篇,室外之景和室内之物相连,渲染清秋气氛,这样的一个季节里,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月圆人不圆,盼望终究失望。“花自飘零水自流”,“落花流水”,“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均在这一句间感悟,不觉间,愁涌上心头,笼罩心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最好的注解。她的《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凉生枕簟泪痕滋”,不单说秋夜之气,更是以孤寂或凄苦之情移于物象。“泪痕滋”可见“悲从中来,不可绝断”,至此,词人情状已出,悲情也已透露。
据元人伊世珍作《琅嬛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特别‘莫道’三句妙绝,非他人所能及”。此词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则她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佳节已至,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枕,感情色彩浓烈,“半夜凉初透”,看来不是时令转凉,更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在心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本是乐景喜事,却不难看出哀伤。“秋天即人生”的意绪在易安居士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长江之滨,瞿塘峡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勾画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成为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树木“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使人顿感秋风萧瑟,黄叶飘飞的悲凉,叶落意味着秋去冬来,一年将尽,自然会引起诗人韶光易逝的感慨;或许,这秋风黄叶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是尽头?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空限制,联想到历史上众多优秀人物,对照自己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咏怀古迹五首》其二),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他的《倦夜》所描绘的“绿竹、庭院、朗月、稀星、飞萤、水鸟”的秋夜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寂孤老倦的诗人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彻底未眠的形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和孟浩然的“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月下有怀》)等,都道出了几分惆怅或者思乡之情。曹雪芹也以“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高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来写家族的衰落和自身的无助与无奈。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秋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的情境,尤其是“不知秋思落谁家”道出了自己羁旅之愁和游子之思。
李煜则以“春花秋月何时了”道出了发自心底的对故园的深切怀念和亡国的切肤之痛以及对时光流逝,繁华不在的哀惋。柳永借“寒蝉凄切,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来渲染离别气氛,以悲秋之萧飒,写离别之凄恻和自己雨打浮萍的人生。
至此,描写秋天的古诗名句比比皆是,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写过“悲秋”主题,写秋雨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写秋夜的“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写秋声的“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写秋色的“雨侵坏瓮新苔绿,秋人横林数叶红”;写秋叶的“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写秋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写秋月的“月光侵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写秋思的“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还有写秋愁、秋兴、秋怀、秋梦、秋忆、秋悟、秋味的,其中,唐•杜牧的《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为佳,诗人借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则写秋天连日阴雨漠漠,雨打枯荷的单调,凄凉之情,暗示自己因牛李党争的排挤,潦倒终生的伤悲,情调低沉,给人一种迷惆的感觉。
古人“悲秋”和今人“悲秋”相似,均以诗以文寄情。传达共同的“秋天即人生”的主题。1934年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他在这一时期写作的《故都的秋》中内心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的,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清、静、悲凉”构成了本文的感情基调,也是作者内心的真实表白。
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故都的秋》“秋声”乃听觉形象,稍纵即逝,不好捕捉,然而欧阳子却写得真切,读来如身临其境,如闻其身。“闻有声自西难来者”“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澎湃”“其触于物也,金铁皆鸣”,为了增加描写的形象性,作者又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赋予秋声一动感和立体感,像“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金铁皆鸣”,“赴敌之兵,人马之声”。除此之外,欧阳子还对秋声之势,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刻画得栩栩如生,似呼之欲出。如“凄凄切切,呼号奋发”,“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晚”。
四季更替,时不再来,秋景依旧,秋情依然。由宋玉开创的中国文学史上的悲秋主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表现为中国文人不了的伤秋情绪,成了文人创作的指定情绪和难解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