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与沈阳故宫文化元素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分析,探索文化创意系列产品设计的新形式、新的设计方法和价值,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流通性传播沈阳故宫文化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沈阳故宫元素;刻瓷技艺
【中图分类号】 I25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176-02
引言
在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各地博物馆开始进行文创品开发,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相继开发出大众喜爱的文创品。但由此带来一些问题,如在文创品实用性、技艺表现、載体开发及材料选用上无差异。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的深入,融入非遗元素的博物馆文创品设计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即通过非遗元素的介入和创新设计探讨非遗+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创品开发的方法,为博物馆文化创意品发展提供思路。
1 非遗元素融入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品中的价值
1.1 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品现状分析。
沈阳故宫,原名盛京皇宫,清朝入山海关前所建造和使用的宫殿,与北京故宫同属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两大宫殿有其趋同亦各有其独特风格,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观景胜地。
为使沈阳故宫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被大众所认知,沈阳故宫博物院从2015年开始进行文化创意品研究,针对沈阳故宫建筑、人物、文物藏品等内容相继开发了大政殿系列、八旗系列、Q版人物系列等产品,其中“永福文化”品牌系列、Q版儿童系列深受大众喜爱。沈阳故宫在近三年时间就已推出近600多种文创品,不仅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得到了双丰收,也将沈阳故宫品牌文化传播出去了。但同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文创品相比在种类、内容、造型、色彩、表现手段和材料运用上相差无几,独特性不强。如冰箱贴、钥匙扣、抱枕、笔筒、手机壳、笔记本、水杯、衬衫、背包等,如图1沈阳故宫文创品、图2北京故宫文创品。因此,在文创品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沈阳故宫博物馆文创品设计还需要找出差异,更好的提升文创品的价值。
1.2 辽宁省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传承与创新现状。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项目在沈阳已有百年历史,为保留名家画作在陶瓷上复制刻画,是创作及复制中国画和书法的最佳表现形式。刻瓷技艺是以刀代笔,以瓷代纸,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极强的瓷刻艺术。此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钟立维老师的刻瓷技艺既是在瓷板面上用刻、镌、錾、点的技法錾出图形,再施以矿物质颜料着色,使得画面呈现出遒劲有力的线条和墨色深浅浓淡不一的工笔画效果,画作有触感易久存,不易损坏。所以刻瓷技艺是一门综合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的技艺。
此项非遗技艺随着时代的变迁面临失传的境地,因此,在国家倡导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下,传承人开始传授给年轻人,由于此项技艺一直在复制传统绘画中进行着传承,仅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因此,在传承的基础上寻找契机,将此项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使刻瓷技艺成为非遗文化品牌,传播沈阳非遗文化。
1.3 刻瓷技艺作为非遗元素融入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价值。
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创品开发是为了满足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需要,同时也是大众的精神需求和地域文化传播的需求,因此,在设计开发中更应注意的是文创品的品牌形象,注意与其他地区文创品开发的差异性。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大众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文化空间,所以非遗刻瓷技艺应用于沈阳故宫文创品中,能够在文物复制保护、家具陈设、日用品系列文创中提供材料、技术及文化内涵资源。在非遗与故宫文化相碰撞下产生双品牌相互促进的作用,具有打造区域文化创意品牌和文创品推广的文化传播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 根植于文化的非遗刻瓷技艺+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原则
沈阳故宫兼具满蒙族及汉族鲜明特色的宫廷建筑、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1],以建筑、服饰、饮食、器具等形态方面结合非遗刻瓷技艺进行主题性文创品系列开发就要遵循设计原则,才会突出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2],使大众更好的了解沈阳故宫文化。
2.1 独特性。
非遗刻瓷技艺具有文化空间性、互动体验性和材料与技艺的独特性,沈阳故宫独特的满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的结合,既能弘扬沈阳故宫文化又能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大众通过文化创意产品体验沈阳故宫和刻瓷技艺的丰富文化内涵。
2.2 创新性。
质朴的刻瓷技艺结合深厚的故宫文化,充分运用陶瓷特点,突出其装饰性和实用性,会打破文创品艺术表现形式,使其更好的与大众生活相结合。所以,沈阳故宫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相结合是文创品创新的新思路。
3 非遗刻瓷技艺融入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
3.1 以线刻为主、面为辅的平面装饰法。
此套作品名为《盛京宫阙瓷物语》系列作品,运用刻瓷技艺在200*200、300*300的瓷板上表现沈阳故宫的建筑、八旗人物、后宫皇帝及妃子等。如图3,通过对盛京皇宫东路以大政殿为主的建筑群进行变化,造型简洁,主要形式以线为主,以面点睛,线为单色,面为套色,线面交替,依历史文脉创作带有趣味的叙事性装饰画。
3.2 以磨刻为主的人物形象扁平化
3.2.1 Q版八旗人物。
满族八旗分为左翼和右翼,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盛京宫阙瓷物语》Q版八旗人物系列作品汲取八旗子弟造型和色彩绘制成Q版形象,创作的人物造型以扁平化为主,摒弃光影,运用刻线、磨面、均匀上色的方法完成。八旗形象在故宫现有的文创品中多以单个人物出现,《盛京宫阙瓷物语》Q版八旗人物系列作品中,除单个人物外,还将八旗人物进行集合,并与建筑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趣味性,如图4八旗子弟全家福。
3.2.2 意向的后宫生活。《盛京宫阙瓷物语》之盛京故宫情满绘系列作品,以故宫人物皇太极及五位妃子的生活为主进行表现,從服饰、头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挖掘人物形象特征。如图5、图6所示皇太极与五妃形象设计、表情设计,在人物面部采用半圆形脸蛋和简化的帽子及发髻相组合设计,以服饰,头饰及脸部形状的微妙变化突出人物的性格,以刻、磨的方法完成技艺表现。这种半抽象化的图形提炼结合刻瓷表现技法设计出的一系列人物形象,涵盖了皇太极及五位妃子的日常生活、婚嫁场景、节日习俗、日常习惯等方面,展现了盛京皇宫瑰丽的“后宫生活”。
3.3 色彩推移渲染法。《盛京宫阙瓷物语》文创品色彩是从故宫建筑及满族八旗色彩中提取出来。沈阳故宫建筑屋顶色彩不同于北京故宫,是黄色琉璃瓦和绿色剪边屋檐,因此在沈阳故宫文创品色彩系列上以黄、绿、蓝、白为主,红、黑、紫、灰为辅。色彩以单色推移渲染结合刻瓷上色方法,不仅简洁,通透,还能够体现瓷的韵味。
通过刻瓷技艺与沈阳故宫元素相结合,研究适合现代人需求的文创品设计表现方法,将人物图形、故事性图案应用在沈阳故宫文创品上,形成现代简洁的装饰绘画、生活日用品等,如图7八旗牛路额真杯盘套装 、 图8八旗随身镜、图9五妃瓷杯。利用文创品的流通性,使其融入生活,将技艺重现于生活,同时又通过符号化语言传递文化内涵,既开创沈阳故宫文创品独一无二的新形式,又能传承非遗刻瓷技艺。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融入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创品设计方法的研究是为了打破千篇一律的文创品生产模式;通过系列文创品品牌的建立和流通,会更好的传承刻瓷技艺和弘扬发展沈阳故宫文化,同时为符合现代人审美与体验的博物馆文创品开发提供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陈伯超,特色鲜明的沈阳故宫建筑[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李楠、戴巍,辽宁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民俗文化元素提炼[J],沈阳建筑大学,2016
[3]杨静、余隋怀 ,博物馆纪念品的设计研究与开发[J],包装工程,2011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沈阳故宫元素;刻瓷技艺
【中图分类号】 I25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176-02
引言
在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各地博物馆开始进行文创品开发,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相继开发出大众喜爱的文创品。但由此带来一些问题,如在文创品实用性、技艺表现、載体开发及材料选用上无差异。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的深入,融入非遗元素的博物馆文创品设计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即通过非遗元素的介入和创新设计探讨非遗+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创品开发的方法,为博物馆文化创意品发展提供思路。
1 非遗元素融入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品中的价值
1.1 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品现状分析。
沈阳故宫,原名盛京皇宫,清朝入山海关前所建造和使用的宫殿,与北京故宫同属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两大宫殿有其趋同亦各有其独特风格,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观景胜地。
为使沈阳故宫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被大众所认知,沈阳故宫博物院从2015年开始进行文化创意品研究,针对沈阳故宫建筑、人物、文物藏品等内容相继开发了大政殿系列、八旗系列、Q版人物系列等产品,其中“永福文化”品牌系列、Q版儿童系列深受大众喜爱。沈阳故宫在近三年时间就已推出近600多种文创品,不仅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得到了双丰收,也将沈阳故宫品牌文化传播出去了。但同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文创品相比在种类、内容、造型、色彩、表现手段和材料运用上相差无几,独特性不强。如冰箱贴、钥匙扣、抱枕、笔筒、手机壳、笔记本、水杯、衬衫、背包等,如图1沈阳故宫文创品、图2北京故宫文创品。因此,在文创品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沈阳故宫博物馆文创品设计还需要找出差异,更好的提升文创品的价值。
1.2 辽宁省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传承与创新现状。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项目在沈阳已有百年历史,为保留名家画作在陶瓷上复制刻画,是创作及复制中国画和书法的最佳表现形式。刻瓷技艺是以刀代笔,以瓷代纸,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极强的瓷刻艺术。此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钟立维老师的刻瓷技艺既是在瓷板面上用刻、镌、錾、点的技法錾出图形,再施以矿物质颜料着色,使得画面呈现出遒劲有力的线条和墨色深浅浓淡不一的工笔画效果,画作有触感易久存,不易损坏。所以刻瓷技艺是一门综合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的技艺。
此项非遗技艺随着时代的变迁面临失传的境地,因此,在国家倡导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下,传承人开始传授给年轻人,由于此项技艺一直在复制传统绘画中进行着传承,仅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因此,在传承的基础上寻找契机,将此项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使刻瓷技艺成为非遗文化品牌,传播沈阳非遗文化。
1.3 刻瓷技艺作为非遗元素融入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价值。
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创品开发是为了满足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需要,同时也是大众的精神需求和地域文化传播的需求,因此,在设计开发中更应注意的是文创品的品牌形象,注意与其他地区文创品开发的差异性。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大众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文化空间,所以非遗刻瓷技艺应用于沈阳故宫文创品中,能够在文物复制保护、家具陈设、日用品系列文创中提供材料、技术及文化内涵资源。在非遗与故宫文化相碰撞下产生双品牌相互促进的作用,具有打造区域文化创意品牌和文创品推广的文化传播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 根植于文化的非遗刻瓷技艺+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原则
沈阳故宫兼具满蒙族及汉族鲜明特色的宫廷建筑、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1],以建筑、服饰、饮食、器具等形态方面结合非遗刻瓷技艺进行主题性文创品系列开发就要遵循设计原则,才会突出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2],使大众更好的了解沈阳故宫文化。
2.1 独特性。
非遗刻瓷技艺具有文化空间性、互动体验性和材料与技艺的独特性,沈阳故宫独特的满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的结合,既能弘扬沈阳故宫文化又能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大众通过文化创意产品体验沈阳故宫和刻瓷技艺的丰富文化内涵。
2.2 创新性。
质朴的刻瓷技艺结合深厚的故宫文化,充分运用陶瓷特点,突出其装饰性和实用性,会打破文创品艺术表现形式,使其更好的与大众生活相结合。所以,沈阳故宫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相结合是文创品创新的新思路。
3 非遗刻瓷技艺融入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
3.1 以线刻为主、面为辅的平面装饰法。
此套作品名为《盛京宫阙瓷物语》系列作品,运用刻瓷技艺在200*200、300*300的瓷板上表现沈阳故宫的建筑、八旗人物、后宫皇帝及妃子等。如图3,通过对盛京皇宫东路以大政殿为主的建筑群进行变化,造型简洁,主要形式以线为主,以面点睛,线为单色,面为套色,线面交替,依历史文脉创作带有趣味的叙事性装饰画。
3.2 以磨刻为主的人物形象扁平化
3.2.1 Q版八旗人物。
满族八旗分为左翼和右翼,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盛京宫阙瓷物语》Q版八旗人物系列作品汲取八旗子弟造型和色彩绘制成Q版形象,创作的人物造型以扁平化为主,摒弃光影,运用刻线、磨面、均匀上色的方法完成。八旗形象在故宫现有的文创品中多以单个人物出现,《盛京宫阙瓷物语》Q版八旗人物系列作品中,除单个人物外,还将八旗人物进行集合,并与建筑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趣味性,如图4八旗子弟全家福。
3.2.2 意向的后宫生活。《盛京宫阙瓷物语》之盛京故宫情满绘系列作品,以故宫人物皇太极及五位妃子的生活为主进行表现,從服饰、头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挖掘人物形象特征。如图5、图6所示皇太极与五妃形象设计、表情设计,在人物面部采用半圆形脸蛋和简化的帽子及发髻相组合设计,以服饰,头饰及脸部形状的微妙变化突出人物的性格,以刻、磨的方法完成技艺表现。这种半抽象化的图形提炼结合刻瓷表现技法设计出的一系列人物形象,涵盖了皇太极及五位妃子的日常生活、婚嫁场景、节日习俗、日常习惯等方面,展现了盛京皇宫瑰丽的“后宫生活”。
3.3 色彩推移渲染法。《盛京宫阙瓷物语》文创品色彩是从故宫建筑及满族八旗色彩中提取出来。沈阳故宫建筑屋顶色彩不同于北京故宫,是黄色琉璃瓦和绿色剪边屋檐,因此在沈阳故宫文创品色彩系列上以黄、绿、蓝、白为主,红、黑、紫、灰为辅。色彩以单色推移渲染结合刻瓷上色方法,不仅简洁,通透,还能够体现瓷的韵味。
通过刻瓷技艺与沈阳故宫元素相结合,研究适合现代人需求的文创品设计表现方法,将人物图形、故事性图案应用在沈阳故宫文创品上,形成现代简洁的装饰绘画、生活日用品等,如图7八旗牛路额真杯盘套装 、 图8八旗随身镜、图9五妃瓷杯。利用文创品的流通性,使其融入生活,将技艺重现于生活,同时又通过符号化语言传递文化内涵,既开创沈阳故宫文创品独一无二的新形式,又能传承非遗刻瓷技艺。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技艺融入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创品设计方法的研究是为了打破千篇一律的文创品生产模式;通过系列文创品品牌的建立和流通,会更好的传承刻瓷技艺和弘扬发展沈阳故宫文化,同时为符合现代人审美与体验的博物馆文创品开发提供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陈伯超,特色鲜明的沈阳故宫建筑[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李楠、戴巍,辽宁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民俗文化元素提炼[J],沈阳建筑大学,2016
[3]杨静、余隋怀 ,博物馆纪念品的设计研究与开发[J],包装工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