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的今天,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也应顺应形势的发展,从课堂结构、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大胆走下讲台,跟学生很好地进行沟通,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建立随堂笔记,把他们的反馈和建议记录下来,不断地调整教学思想和改进教学方案,使得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高一开设《音乐鉴赏》这个模块对学生来说,内容还是很深的,但我坚信学生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因为一开始我就发现高一学生比较喜欢音乐课,他们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我对教学有了信心,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我在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前,把合唱曲《欢乐颂》的简谱、五线谱对照表印发给学生来视唱,这一做法使他们觉得视唱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难。而后我又打印几首学生熟悉的歌曲的简谱、五线谱对照表给他们课余时间学习,如《梦驼铃》、《康定情歌》、《小白杨》等。把每个班分成几个小组,由班上音乐基础相对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当组长,带领组员学习,在课堂上进行小组间的比赛。除此之外,我还和学生一起研究和讨论相关的音乐课题。如民歌和创作歌曲之区别,你了解哪些外国音乐大师和他们的作品等等,通过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师生互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突出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听觉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我认为音乐课不是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单纯的“听”,而应该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利用多通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听多遍同样的音乐而不觉得枯燥、乏味,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对这段旋律已有了较深的印象,此时他就会感受到音乐的美了。
让学生多通道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的手段主要是身体感官的综合参与。即听觉、视觉、运动觉、言语觉、心灵综合参与等。具体运用的手段有很多,如:提问后思考中听、结合画面听、随乐打节奏、随乐即兴跳舞、配乐诗朗诵、演唱演奏主题等等。
三、抛砖引玉,剥离困难,让学生领会高雅的外国古典音乐
高中课本里面外国作品占的比重较大,但学生对外国音乐知之甚少,个别学生甚至对外国音乐产生了抵触情绪。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认为任何音乐作品都不是无缘之水,西方音乐与基督教和宗教音乐联系密切。如果我们对基督教及其宗教音乐没有充分的认识,就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于是,我就来个抛砖引玉,从最原始的、原汁原味的宗教音乐、舞曲、民谣的欣赏入手,并配与对各国风土人情的介绍,让学生消除地域的隔阂,对外国音乐有个初步感性的认识,渐渐地学生从最初的好奇到引起注意到发生兴趣,有效地消除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抵触情绪。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方古典音乐,我引用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创作过教会音乐,如海顿的《纳尔逊弥撒曲》,莫扎特的《C小调弥撒曲》、《加冕弥撒曲》和《安魂弥撒曲》,贝多芬的《C大调弥撒曲》和《庄严弥撒曲》,名家名曲让学生在高雅的音乐殿堂里畅想、遨游、熏陶。
四、培养学生善学勤思、主动探究的习惯
音乐是一门体验性的学科,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给他们一些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体验;给他们一种条件、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去前进。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我不是抛出一连串课前设计好的问题给学生,而是问他们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再让他们猜一猜,老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带着最想了解的问题去聆听音乐。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去灵活的组织教学,给学生的感觉是教师理解尊重他们,能根据他们的愿意来进行教学,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一下子充满兴趣。第二个问题的设计表面上是让学生猜教师的想法,实质上是我对学生提出了听音乐的要求,但我巧妙的运用了猜一猜的教学手段,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从而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善学勤思、主动探究的习惯。
五、把表演带进课堂,培养自信,让学生主动去表现艺术、发掘艺术
高中学生自我表现意识较强,因此我在上课时尽量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来参与表演,尽管不能做到每个人都能上台表演,但也为大部分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同时,我还尝试着开展班级演唱会,由学生自己组织。这种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表演从最初的紧张,被动到放开手脚,大胆想象,发展到自由创作。形式也变得多样化,由演唱发展到了舞蹈,戏曲演唱,器乐演奏,配乐诗朗诵,小品等等。我还指导学生排演音乐剧,应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之声》音乐剧,然后指导他们排演音乐剧。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不仅锻炼了胆量,而且也增长了知识。
总之,以上只是我个人在音乐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做法。音乐教学没有止境,它要求教师上课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和创造性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正确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去分析和交流,形成自己新的知识。使学生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高一开设《音乐鉴赏》这个模块对学生来说,内容还是很深的,但我坚信学生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因为一开始我就发现高一学生比较喜欢音乐课,他们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我对教学有了信心,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我在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前,把合唱曲《欢乐颂》的简谱、五线谱对照表印发给学生来视唱,这一做法使他们觉得视唱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难。而后我又打印几首学生熟悉的歌曲的简谱、五线谱对照表给他们课余时间学习,如《梦驼铃》、《康定情歌》、《小白杨》等。把每个班分成几个小组,由班上音乐基础相对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当组长,带领组员学习,在课堂上进行小组间的比赛。除此之外,我还和学生一起研究和讨论相关的音乐课题。如民歌和创作歌曲之区别,你了解哪些外国音乐大师和他们的作品等等,通过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师生互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突出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听觉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我认为音乐课不是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单纯的“听”,而应该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利用多通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听多遍同样的音乐而不觉得枯燥、乏味,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对这段旋律已有了较深的印象,此时他就会感受到音乐的美了。
让学生多通道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的手段主要是身体感官的综合参与。即听觉、视觉、运动觉、言语觉、心灵综合参与等。具体运用的手段有很多,如:提问后思考中听、结合画面听、随乐打节奏、随乐即兴跳舞、配乐诗朗诵、演唱演奏主题等等。
三、抛砖引玉,剥离困难,让学生领会高雅的外国古典音乐
高中课本里面外国作品占的比重较大,但学生对外国音乐知之甚少,个别学生甚至对外国音乐产生了抵触情绪。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认为任何音乐作品都不是无缘之水,西方音乐与基督教和宗教音乐联系密切。如果我们对基督教及其宗教音乐没有充分的认识,就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于是,我就来个抛砖引玉,从最原始的、原汁原味的宗教音乐、舞曲、民谣的欣赏入手,并配与对各国风土人情的介绍,让学生消除地域的隔阂,对外国音乐有个初步感性的认识,渐渐地学生从最初的好奇到引起注意到发生兴趣,有效地消除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抵触情绪。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方古典音乐,我引用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创作过教会音乐,如海顿的《纳尔逊弥撒曲》,莫扎特的《C小调弥撒曲》、《加冕弥撒曲》和《安魂弥撒曲》,贝多芬的《C大调弥撒曲》和《庄严弥撒曲》,名家名曲让学生在高雅的音乐殿堂里畅想、遨游、熏陶。
四、培养学生善学勤思、主动探究的习惯
音乐是一门体验性的学科,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给他们一些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体验;给他们一种条件、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去前进。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我不是抛出一连串课前设计好的问题给学生,而是问他们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再让他们猜一猜,老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带着最想了解的问题去聆听音乐。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去灵活的组织教学,给学生的感觉是教师理解尊重他们,能根据他们的愿意来进行教学,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一下子充满兴趣。第二个问题的设计表面上是让学生猜教师的想法,实质上是我对学生提出了听音乐的要求,但我巧妙的运用了猜一猜的教学手段,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从而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善学勤思、主动探究的习惯。
五、把表演带进课堂,培养自信,让学生主动去表现艺术、发掘艺术
高中学生自我表现意识较强,因此我在上课时尽量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来参与表演,尽管不能做到每个人都能上台表演,但也为大部分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同时,我还尝试着开展班级演唱会,由学生自己组织。这种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表演从最初的紧张,被动到放开手脚,大胆想象,发展到自由创作。形式也变得多样化,由演唱发展到了舞蹈,戏曲演唱,器乐演奏,配乐诗朗诵,小品等等。我还指导学生排演音乐剧,应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之声》音乐剧,然后指导他们排演音乐剧。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不仅锻炼了胆量,而且也增长了知识。
总之,以上只是我个人在音乐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做法。音乐教学没有止境,它要求教师上课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和创造性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正确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去分析和交流,形成自己新的知识。使学生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