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办公开课是一项重要的教研形式,能为教师间交流、学习提供一个平台。公开课把抽象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教学行为,为观摩者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从而开阔教学的视野,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公开课的目的、形式、操作等已经和正常教学有了很大的距离,这种先天的局限性导致公开课指引的教育教学的方向在很多方面已经与真正的教育精神背道而驰,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教师的思想引向远离教育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对公开课进行辩证的分析,尤其应该对教育教学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充分的认识。笔者现将公开课的缺陷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简述如下,希望大家在观摩公开课时,能进行辩证的思考。
一问:公开课是我们教师日常工作的时间、职责、精力所能允许的吗?
一堂公开课的构思、打磨、完成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少则一两个星期,多则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做课教师要阅读大量与教材相联系的资料,借鉴大量别人的观点、教学设计和课件,要经过多次的试讲、修改,投入的精力可想而知。正常教学条件下的常态课一般一两天必须设计好,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教师还要批改学生作业,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研活动,完成学校和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等等,实际上用于备课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很多教师都曾感慨没有备课的时间。所以,对公开课的过分追求,只能影响教师的日常工作,从而直接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公开课的效果再好,也是脱离教学实际的理想课,教师们在实际教学生活中是做不到,用不上的,因为不是教师们日常工作的时间、职责、精力所允许的。
二问:公开课是真正的教学吗?
从宏观的角度说,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经验的转化和增长,教学是直接指向学生的。但是,公开课的教学目的已经混合了杂质,不再如此单纯了。
我们都能体会出,面对陌生的学生和众多的听课者,做课教师的心理状态会和平常不一样了;面对陌生的教师、陌生的环境和众多的听课者,面对录像机的镜头和话筒,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师生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心理环境会使他们都不能沉醉于知识的教与学中。因此,我们仔细观察后不得不追问:师生间的配合是真心的吗?是否带有牵强的成分?学生有疑问真的敢向教师提出吗?教师敢于明确指出学生的错误和提出明确的批评吗?教师敢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更改教学预设、进行适时的生成吗?处理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真的犹如平常吗?我们也不得不追问,师生的这些行为何以“失真”?
这是因为课堂教与学的行为已经不是仅仅指向学生知识的学习,而是重点指向了观众,师生都很在意听课者的感受。教学目的的复杂化必然带来教学的“失真”,课堂教学变成了师生的表演,变成了假教学。这种假教学体现的师生已经失真的行为真的可以为教师日常教学提供学习借鉴的榜样吗?是否已经违背了“教学求真”的理念,从而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不良影响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三问:公开课真的是一节好课吗?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的看法是:好课最根本的品质是学堂,即通过使学生在做中学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好课的教学重心在于学生的“学”,而不在教师的“教”。一节好课必然是学生怀着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求中的课堂。好课堂肯定不是井然有序、环环相扣和行云流水的状态,而是有些混乱,有些波折,有些矛盾,有些疙里疙瘩的。课堂上,学生的错误不断出现,学生的观点不断受到质疑,既存在主体间相互的理解、合作、分享,也存在着争鸣、辩驳和僵持不下。整个课堂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状况的对立和融合,呈现着学生不同经验结构、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态度、不同思维特点、不同认知结果并存、交锋、交融的状态。
可是,我们的公开课最根本、最要命的一点就是教师对课堂的控制、牵引、操纵,从而导致课堂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学生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主人,而成为教师表演的配角、附庸、傀儡。在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控制、牵引、操纵往往是很隐蔽的,它经常被教师个人素质的“优秀”和教学设计的“精彩”所掩盖和转移,使教师们在对公开课尤其是全国特级教师的公开课的敬佩和迷恋中把课堂教学的方向引入歧途——课堂教学不关注学生的学,而注重教师的教。
四问:公开课是否能体现教育教学一些重要的原则和理念?
公开课活动举办的形式和目的已经使它离开了课堂教学本真的状态,因此,必然忽视和背离真正的教育教学所要求的、关注的和体现的教育原则和教育理念。
比如,因材施教的理念是公开课不能体现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经历、性格、爱好、情感、禀赋、行为方式、思维特点、道德品质、心理特点等等,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有针对性才能谈得上有效性。不能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非常有害的。只建构在对学生一般的、笼统的认识基础上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必然带来课堂上统一划齐的要求,也必然损害学生的发展。
教育原则和理念不能在公开课上充分体现,是公开课本身的局限性必然导致的,而这些不能体现的教学思想恰恰是教育教学最重要,最不可忽略的方面。所以,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非常愤怒地讥讽说:美国教育家一定想不到“在中国有那么多‘名师’可以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情况下也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也许,这正是中国教育胜过美国教育的‘难能可贵之处’”。“你不能不叹服的是,(名师做课)几乎每次都是观者人头攒动,群情高昂,佳评如潮,真的堪称教育艰难世事中最壮观的一幕悲喜剧。”
五问:公开课能给教师的成长带来动力吗?
周一贯先生说:“名师太强势,他们的个人素质太高,已经使‘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老师失去了做名师的梦想。”经过长时间准备的公开课的课堂太“完美”了,致使普通教师只有“佩服与仰视”了,很多教师慨叹“我们一辈子也做不到啊”。我想真正的好课应该激发教师们“想试一试”的信心和勇气,给教师们的教学和专业成长带来希望和光明,而不是把教师们推进灰心的深渊,失去拼搏与追求梦想的希望。从这一角度讲,这些“完美”的公开课都是失败的,都是名师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
张文质先生也指出:“公开课对教师而言,展示的其实是一种类似节目主持人的能力,比如,如何笑容可掬,驾驭有度,风趣盎然,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精于设计,引人入胜之类,而具备这些能力的教师总是极少,于是大到全国,小到一所学校,能登台表演的总是只有那么几位‘明星教师’。”
因此,我非常诚恳地想对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说:我们对公开课要做辩证的思考,从名师建造的“名师的神坛”“课堂的神话”中走出来,提倡课堂的“田野风格”,回到普通的、真实的常态课堂,研究真实的课堂存在的真实的问题,提倡个性化教学,提倡教师都能在自己的教坛不断进取,成为教学艺术高超(不是个人素质高超的)的“普通的名师”,这才是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
(责编 张翼翔)
一问:公开课是我们教师日常工作的时间、职责、精力所能允许的吗?
一堂公开课的构思、打磨、完成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少则一两个星期,多则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做课教师要阅读大量与教材相联系的资料,借鉴大量别人的观点、教学设计和课件,要经过多次的试讲、修改,投入的精力可想而知。正常教学条件下的常态课一般一两天必须设计好,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教师还要批改学生作业,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研活动,完成学校和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等等,实际上用于备课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很多教师都曾感慨没有备课的时间。所以,对公开课的过分追求,只能影响教师的日常工作,从而直接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公开课的效果再好,也是脱离教学实际的理想课,教师们在实际教学生活中是做不到,用不上的,因为不是教师们日常工作的时间、职责、精力所允许的。
二问:公开课是真正的教学吗?
从宏观的角度说,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经验的转化和增长,教学是直接指向学生的。但是,公开课的教学目的已经混合了杂质,不再如此单纯了。
我们都能体会出,面对陌生的学生和众多的听课者,做课教师的心理状态会和平常不一样了;面对陌生的教师、陌生的环境和众多的听课者,面对录像机的镜头和话筒,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师生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心理环境会使他们都不能沉醉于知识的教与学中。因此,我们仔细观察后不得不追问:师生间的配合是真心的吗?是否带有牵强的成分?学生有疑问真的敢向教师提出吗?教师敢于明确指出学生的错误和提出明确的批评吗?教师敢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更改教学预设、进行适时的生成吗?处理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真的犹如平常吗?我们也不得不追问,师生的这些行为何以“失真”?
这是因为课堂教与学的行为已经不是仅仅指向学生知识的学习,而是重点指向了观众,师生都很在意听课者的感受。教学目的的复杂化必然带来教学的“失真”,课堂教学变成了师生的表演,变成了假教学。这种假教学体现的师生已经失真的行为真的可以为教师日常教学提供学习借鉴的榜样吗?是否已经违背了“教学求真”的理念,从而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不良影响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三问:公开课真的是一节好课吗?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的看法是:好课最根本的品质是学堂,即通过使学生在做中学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好课的教学重心在于学生的“学”,而不在教师的“教”。一节好课必然是学生怀着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求中的课堂。好课堂肯定不是井然有序、环环相扣和行云流水的状态,而是有些混乱,有些波折,有些矛盾,有些疙里疙瘩的。课堂上,学生的错误不断出现,学生的观点不断受到质疑,既存在主体间相互的理解、合作、分享,也存在着争鸣、辩驳和僵持不下。整个课堂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状况的对立和融合,呈现着学生不同经验结构、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态度、不同思维特点、不同认知结果并存、交锋、交融的状态。
可是,我们的公开课最根本、最要命的一点就是教师对课堂的控制、牵引、操纵,从而导致课堂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学生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主人,而成为教师表演的配角、附庸、傀儡。在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控制、牵引、操纵往往是很隐蔽的,它经常被教师个人素质的“优秀”和教学设计的“精彩”所掩盖和转移,使教师们在对公开课尤其是全国特级教师的公开课的敬佩和迷恋中把课堂教学的方向引入歧途——课堂教学不关注学生的学,而注重教师的教。
四问:公开课是否能体现教育教学一些重要的原则和理念?
公开课活动举办的形式和目的已经使它离开了课堂教学本真的状态,因此,必然忽视和背离真正的教育教学所要求的、关注的和体现的教育原则和教育理念。
比如,因材施教的理念是公开课不能体现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经历、性格、爱好、情感、禀赋、行为方式、思维特点、道德品质、心理特点等等,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有针对性才能谈得上有效性。不能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非常有害的。只建构在对学生一般的、笼统的认识基础上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必然带来课堂上统一划齐的要求,也必然损害学生的发展。
教育原则和理念不能在公开课上充分体现,是公开课本身的局限性必然导致的,而这些不能体现的教学思想恰恰是教育教学最重要,最不可忽略的方面。所以,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非常愤怒地讥讽说:美国教育家一定想不到“在中国有那么多‘名师’可以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情况下也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也许,这正是中国教育胜过美国教育的‘难能可贵之处’”。“你不能不叹服的是,(名师做课)几乎每次都是观者人头攒动,群情高昂,佳评如潮,真的堪称教育艰难世事中最壮观的一幕悲喜剧。”
五问:公开课能给教师的成长带来动力吗?
周一贯先生说:“名师太强势,他们的个人素质太高,已经使‘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老师失去了做名师的梦想。”经过长时间准备的公开课的课堂太“完美”了,致使普通教师只有“佩服与仰视”了,很多教师慨叹“我们一辈子也做不到啊”。我想真正的好课应该激发教师们“想试一试”的信心和勇气,给教师们的教学和专业成长带来希望和光明,而不是把教师们推进灰心的深渊,失去拼搏与追求梦想的希望。从这一角度讲,这些“完美”的公开课都是失败的,都是名师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
张文质先生也指出:“公开课对教师而言,展示的其实是一种类似节目主持人的能力,比如,如何笑容可掬,驾驭有度,风趣盎然,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精于设计,引人入胜之类,而具备这些能力的教师总是极少,于是大到全国,小到一所学校,能登台表演的总是只有那么几位‘明星教师’。”
因此,我非常诚恳地想对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说:我们对公开课要做辩证的思考,从名师建造的“名师的神坛”“课堂的神话”中走出来,提倡课堂的“田野风格”,回到普通的、真实的常态课堂,研究真实的课堂存在的真实的问题,提倡个性化教学,提倡教师都能在自己的教坛不断进取,成为教学艺术高超(不是个人素质高超的)的“普通的名师”,这才是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