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海量阅读中的多元评价

来源 :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tml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的主要问题:1.打破原有逐课分析的教学模式,探寻新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常态,消除或减轻学生对阅读的压力;3.尊重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规律,更有效地形成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1.将海量阅读纳入课内;2.用多元评价促使海量阅读的落实。(1)试卷评价;(2)作业评价;(3)活动评价;(4)阅读评价。
  效果与亮点:1.激发了学生课上主动学习语文和自主阅读的乐趣;2.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学习的氛围;3.增强了学生对阅读类资料的灵活处理能力;4.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得他们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积极的相互影响,来共享阅读资源和成果;5.促进学生白身潜能的发挥,促进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促进求知欲、好奇心及成功感的形成;6.在评价过程中不会给被评价者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自豪感,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想像力,从而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创造活动中去。
  一、实践背景及意义
  实践背景: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通常过于繁琐。以我们所教学的北师大版本教材为例,一个单元一般包括三篇主题课文、两篇自主阅读,加上语文天地等内容,需13个课时。怎么教?平常,我们的教学流程大致如下:以课文为单位,一篇一篇地教,由于关注知识点的渗透和对课文的理解,“挖地三尺”“挖得冒出火星”现象屡见不鲜。只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路,而忽略教材的编辑意图、思路,将课文从单元中剥离出来,其教学过程,是把美好的文化知识划分成细密的模块,把鲜活的文化肢解分割后,装在“八股文”式的套子里来学,至于课外阅读,听之任之,成了一个盲区,因此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呼吁“简简单单教语文”。面对这样的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有些无奈。
  在教师的角度来说,每一节课上,我们针对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要做到字词句强拉硬拽、段篇章条分缕析,生怕有什么知识的遗漏点。因此,在备课上要面面俱到,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能全面理解。面对学生漠视的眼神,感觉教得累。在学生的角度来说,越到高年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一本3天即可读完的教材要学半年,他们明显表现出了一种比较厌倦的学习状态,令人着急。面对大篇幅的课文,理解内容多,他们沉下心来渎的时间就变得很少。课内没时间读,课外阅读更无法保证。学生学得累。
  实施意义:(1)打破了原有逐课研究的教学模式,摆脱了教材的束缚,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2)课内的海量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常态,消除或减轻学生对阅读的压力。阅读是在课内进行的,是在量的积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课前课后没有堆积如上的作业和试题去做,有的只是自主支配的读书时间。无需教师满堂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体验、领悟、积累、提升,让学生做到轻松学、轻松读。
  二、实施过程
  (一)将海量阅读纳入课内
  1.改革课时安排
  根据开学的教学计划的时间安排,我们计算出,每一个单元至少有12- 13个课时。教材与课外读物大致按2:1的比例安排课时,每两周中拿出一周多一点的时间学习教材;其他时间学习与教材相对应的拓展读物。具体安排为:
  一课时:做单元纵览,即对本单元的所有課文做字、词、课文主要内容的梳理;一课时:上每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这篇课文还要包括一次小练笔,即专门针对一个某一个小的方面进行强化练习,如侧面描写、借物抒情等。两课时:本单元内其余课文;一课时:综合展示。即每单元“语文天地”中要求的实践活动,如办小报、实地考察、书法展示等;一课时:单元小结,即学完一个单元后对所有知识点以及课文中心的积累;两课时单元检测:每单元针对性的选择阅读文章出题,从“阅读与作文”两个方面进行强化练习;其余4-5课时:课上完成拓展渎物5万字。每次的拓展读物根据内容都分为几个主题。每节课读一个主题,其中包括白读、交流或朗诵、把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进行摘录或写感受。
  2.突破实施中的难点
  三个课时如何完成5篇课文的教学呢?我们力求稳、准、狠。稳:我们把握好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准: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点、朗读训练点、练笔训练点。狠:对重点部分敢于重锤,而其他部分就敢于舍弃。
  海量阅读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呢?首先,我们将一堂课一半的时间给学生自己读与主题相关、相近、相似或相对的多篇阅读材料;然后,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主题和方式组织大家进行交流;最后,有感而发,及时练笔。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差异,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二)海量阅读中的多元评价
  1.灵活的试卷评价
  (1)改变基础知识的评价方式,着力于运用与多元。我们将基础知识的评价融人到语境中,从知识、能力、情感、积累、课外阅读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完成一次对话的历程中完成评价。
  (2)改变阅读的常规测查,关注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评价。课标中对高段有非连续性文本阅渎的要求,但以往关注不够。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更能对学生的“生活语文、个性体验”进行评价。所以,我们开始纳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测评。评价方式的改变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将大语文观落到实处。
  (3)给学生提供阅渎表达空间,关注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渎的评价。通常,阅读题的设制关注点在“字词理解、文本内容、语言表情达意、文本中心”等方面,我们在此基础上,着眼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对生活及社会的关注、小练笔的融合,没制更宽泛的表述空间。
  (二)分层的作业评价
  分层的作业评价,意在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使他们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成功、自己是有用之才,使他们能有一个快乐的心情投入学习之中。作业分层次评价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保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其他文献
在学校的一次说讲评活动中,我讲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东南西北》这一节课,这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前后、上下、左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为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简单路线图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从两个部分进行教学:前一部分到校园里,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后一部分回到教室,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开放
期刊
版画创作过程,非常符合新《课标》倡导的课程的综合化,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的课改精神。本文从开展版画教学的实际教学实践出发,对开展版画教学的重要性及如何实施版画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阐述,总结论述了在版画教学中一些切身的经验和有益的探索。  一、对版画教学的开展做了周密的规划  总目标:面向初中七、八年级全体学生,在全校普及版画教学,使学生人人了解版画、
期刊
将心理学的团体辅导技术创造性地运用到语文教学管理中,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团结进步,更有效的学好学科知识,加强自我管理,并且能够很好的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本文主要探讨了将团体辅导中的团队建设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的优点及其功效,并且对普及这项技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从教多年一直困扰我的难题,就是课堂上总有部分学生无视课堂纪律,总有部分学生成了不写作业专业户,我却无计可施。那天无意间参加了一个团体心理放
期刊
众所周知,在现在的数学教材中,几乎每章都安排了一段阅读材料供教师和学生学习,以达到提高升化的目的。然而很多的教师几乎都忽视了对这部分教材的教学,一般认为阅渎材料是供学生自己阅读,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殊不知阅读材料也有其发人深省的作用。利用好了,可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内容。  九年义务教材华师版九年级下中,在三角形及全等形的概念之
期刊
一、注重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育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教师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创没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悬念,激发探究的欲望和形成跃跃欲试的态势,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形成。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
期刊
教学目标:(1)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引发儿童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3)模仿课文第一小节,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借助多媒体演示以及学生白创的情境,紧扣词句,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到野外看野花,夜晚看星空;(2)
期刊
南川区示范幼儿园工会,自2015年4月25日成立《慰才》服务队后,于2015年5月10日至13日,组织选派了部分队员代表,历时3天,到重庆渝北片区。2016年7月9 - 11日到四川乐山等。对幼儿园引进的、家住外区县的、未安家的(李霜、张瑞芝、张琼、彭春燕)4名女大学生教师的家长进行了慰问。  通过一一慰问,让青年教师的家长感到,尽管自己的女儿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到南川工作。但能在该单位工作,特别
期刊
俗话说:“愿做不辛苦。”这“愿”是情趣、兴趣的意思。有情趣相伴,我们的工作学习就不会感到辛苦,有兴趣相随,我们的追求就不会感到寂寞。情趣成就了多少名人的事业,兴趣又达成了多少名家的梦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在浓浓的情趣里学习进步,在盎盎的兴致里历练成长,一直是我探究思考的课题,更可以说是我追求“情趣课堂”、“和谐课堂”的探索思考。  一、随口生趣  隨口生趣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顺
期刊
活动目标:  1.掌握音乐的节奏,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2.尝试用观察、模仿以及相互关注的方式进行游戏,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别看我只是一只羊》音乐歌曲。  2.7张羊羊卡(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羊树长)、l张灰太狼卡。  活动重难点:  1.跟音乐做动作。  2.通过观察模仿的方式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调动幼儿已有經验  师:我们去青青
期刊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本专题的教学主线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四个重要阶段,本课是这一演变过程的第三个重要阶段,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三教思想的融合,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整个演变的过程意义重大。  2.教学内容的特点。①人物和观点很多,且不易理解;②哲学色彩浓厚,思辨性强。  二、学情分析  1.学情分析。①在初中未接触过宋明理学;②未系统学习哲学知识;③大部分同学对思想史的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