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定位策略、教师价值策略、教学过程精讲多练策略和考核多元化策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多元考核策略教师价值策略精讲多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b)-0022-01
服務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院校的功能。对知识运用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应采用有效的策略进行课程改革,以充分发挥其功能,促进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1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服务某一特定地区经济发展的实效性不高
目前,各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为学生选择的各类精品教材,部分教材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距离较大,部分教材充分地体现了编者所在地经济发展特点而不适用于所有职业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对于服务某一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实效性不高。
1.2 传统的课程考核导致了学生胜任工作的需求无法满足
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课程考核仍然采用“一张试卷”的形式,学生在临考前经过突击基本可以通过考试,但学生的综合素质未得到考查。最终导致了部分学生获得高分后不能胜任工作。
1.3 教师的素质不适应课程深度建设的需要
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具有理论教师与实践教练员的双重身份,具备双师素质,才能胜任教学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大部分教师不具备实战经验,实践教练员的角色无法胜任,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理实一体教学达不到标准,不能有效指导行业、企业的发展,无法进行课程的深度建设。并且,导致了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企业需要二次加工,这意味着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
1.4 职业院校比较优势总体趋于下降
尽管职业院校,具有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本科高校也在通过调整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相比之下,理论知识只达到必须够用程度并且实践能力并不突出的职业院校学生曾经的竞争优势正在下降。
2 服务营销视角下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策略
市场调研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区域经济特点应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职业院校应组织教师调查本专业相应的企业和职业岗位群。掌握现代企业的岗位分布,进行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将组织行业专家和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等资深人士进行关于课程建设的研讨。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制定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合理开发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为构建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2.1 课程定位策略
围绕着知识、能力与素质确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全部课程内容,明确各课程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2.2 多元考核策略
教师应重视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需要按照企业岗位对员工综合素质的需要营造考核情境,改变以往“一张考卷”定优劣的考核方式。要科学地设计突出学生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的考核体系。
2.3 教师价值策略
教师的价值取决于其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具有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教师会以大课程观教学育人。
(1)加强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师德修养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顺利实现过程的关键因素,一位优秀的教师人格魅力是最有价值的隐性课程。
(2)接受实践锻炼、提高教师学识魅力。为教师创造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提升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教师与学生共同进入基层操作岗位,逐渐接受基层管理和中层管理岗位的锻炼。
2.4 精讲多练策略
“精讲多练”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赢,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充分体现,但精讲多练如何实施才能恰到好处地实现课程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竞争优势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精。教师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和实训中存在的问题根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点拨性的语言进行精讲、精评,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
(2)练。尽管,教学内容的广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职业成长空间,但真正的广度是学生自身在体验的过程中拓展的。这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融合。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环节时需要考虑以下七个问题:①练什么,即实训内容的问题。也就是从工作内容中提炼的技能点。把技能点分为两个层次,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堂练习或作业为初级实训层次;为了实现能力的迁移和提高、保证学生的持续发展,考核的题目为实训的高级层次。②怎么练,即实训方法的问题。实训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训练的内容只要学生能够从过程中受益匪浅,都可谓合适的方法。③为什么这样练,即对实训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的问题。教师要清楚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实训,这种实训能够培养或提升学生哪些具体的能力。④训练的顺序,即实训顺序合理性的问题。教师要考虑一些实训项目的顺序安排是否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否根据工作流程来设计。⑤了解训练的对象,即实训对象应具有哪些知识或能力作为基础和了解实训对象特点的问题。对于不同层面的对象,同一个实训题目的难点不同,因此教师需深入学生中间给予个性化的指导。⑥实训的内容在工作链上的位置,即教师指导学生实训时需要明确本实训内容在具体工作中的重要性。所有工作任务的有机组合形成了一条工作链,学生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工作链上的一个节点,技能的缺乏将导致节点的断裂,将影响学生对某一工作驾驭能力。⑦实训后达到的程度,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某一实训项目的职业技能标准,使学生通过锻炼达到企业岗位技能的要求。
课程的定位直接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多元考核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师的价值是课程改革健康运行的保障,精讲多练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策略组合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产生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2] 周庆林.高职院校学生考核体系改革应走市场化、多元化、学分化的道路[EB/OL].商情网,2009(5).
[3]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文件.
[4] 谢华,苟萍.大教育观视野下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08(6).
[5] 李怀斌,于宁,张闯,等.服务营销学教程[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2(2).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多元考核策略教师价值策略精讲多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b)-0022-01
服務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院校的功能。对知识运用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应采用有效的策略进行课程改革,以充分发挥其功能,促进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1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服务某一特定地区经济发展的实效性不高
目前,各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为学生选择的各类精品教材,部分教材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距离较大,部分教材充分地体现了编者所在地经济发展特点而不适用于所有职业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对于服务某一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实效性不高。
1.2 传统的课程考核导致了学生胜任工作的需求无法满足
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课程考核仍然采用“一张试卷”的形式,学生在临考前经过突击基本可以通过考试,但学生的综合素质未得到考查。最终导致了部分学生获得高分后不能胜任工作。
1.3 教师的素质不适应课程深度建设的需要
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具有理论教师与实践教练员的双重身份,具备双师素质,才能胜任教学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大部分教师不具备实战经验,实践教练员的角色无法胜任,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理实一体教学达不到标准,不能有效指导行业、企业的发展,无法进行课程的深度建设。并且,导致了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企业需要二次加工,这意味着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
1.4 职业院校比较优势总体趋于下降
尽管职业院校,具有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本科高校也在通过调整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相比之下,理论知识只达到必须够用程度并且实践能力并不突出的职业院校学生曾经的竞争优势正在下降。
2 服务营销视角下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策略
市场调研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区域经济特点应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职业院校应组织教师调查本专业相应的企业和职业岗位群。掌握现代企业的岗位分布,进行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将组织行业专家和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等资深人士进行关于课程建设的研讨。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制定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合理开发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为构建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2.1 课程定位策略
围绕着知识、能力与素质确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全部课程内容,明确各课程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2.2 多元考核策略
教师应重视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需要按照企业岗位对员工综合素质的需要营造考核情境,改变以往“一张考卷”定优劣的考核方式。要科学地设计突出学生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的考核体系。
2.3 教师价值策略
教师的价值取决于其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具有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教师会以大课程观教学育人。
(1)加强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师德修养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顺利实现过程的关键因素,一位优秀的教师人格魅力是最有价值的隐性课程。
(2)接受实践锻炼、提高教师学识魅力。为教师创造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提升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教师与学生共同进入基层操作岗位,逐渐接受基层管理和中层管理岗位的锻炼。
2.4 精讲多练策略
“精讲多练”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赢,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充分体现,但精讲多练如何实施才能恰到好处地实现课程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竞争优势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精。教师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和实训中存在的问题根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点拨性的语言进行精讲、精评,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
(2)练。尽管,教学内容的广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职业成长空间,但真正的广度是学生自身在体验的过程中拓展的。这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融合。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环节时需要考虑以下七个问题:①练什么,即实训内容的问题。也就是从工作内容中提炼的技能点。把技能点分为两个层次,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堂练习或作业为初级实训层次;为了实现能力的迁移和提高、保证学生的持续发展,考核的题目为实训的高级层次。②怎么练,即实训方法的问题。实训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训练的内容只要学生能够从过程中受益匪浅,都可谓合适的方法。③为什么这样练,即对实训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的问题。教师要清楚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实训,这种实训能够培养或提升学生哪些具体的能力。④训练的顺序,即实训顺序合理性的问题。教师要考虑一些实训项目的顺序安排是否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否根据工作流程来设计。⑤了解训练的对象,即实训对象应具有哪些知识或能力作为基础和了解实训对象特点的问题。对于不同层面的对象,同一个实训题目的难点不同,因此教师需深入学生中间给予个性化的指导。⑥实训的内容在工作链上的位置,即教师指导学生实训时需要明确本实训内容在具体工作中的重要性。所有工作任务的有机组合形成了一条工作链,学生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工作链上的一个节点,技能的缺乏将导致节点的断裂,将影响学生对某一工作驾驭能力。⑦实训后达到的程度,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某一实训项目的职业技能标准,使学生通过锻炼达到企业岗位技能的要求。
课程的定位直接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多元考核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师的价值是课程改革健康运行的保障,精讲多练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策略组合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产生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2] 周庆林.高职院校学生考核体系改革应走市场化、多元化、学分化的道路[EB/OL].商情网,2009(5).
[3]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文件.
[4] 谢华,苟萍.大教育观视野下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08(6).
[5] 李怀斌,于宁,张闯,等.服务营销学教程[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