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影响孩子教育的各个因素被人们广泛关注。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也是最长久甚至终生的导师。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终生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孩子个性的塑造与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庭教育的影响虽是隐性的,但却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区的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需要特别关心和注意。
关键词:家庭教育;误区;解决策略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影响孩子教育的各个因素被人们广泛关注。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第一因素,乃至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是不容忽视的。为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甚多,归纳起来有三个误区:
1.认识上存在误区
普遍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事。
表现为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管不问,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学校。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与学校的沟通很被动,大多数父母只有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才会向老师咨询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些家长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孩子的教育应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大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毫无家庭教育观念的思想,严重与学校教育脱节,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增加了许多的未知因素。
据调查,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家庭只占15%,85%的家庭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有的家长和代理监护人甚至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或代理监护人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有的未成年人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只是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教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2.思想上存在误区
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操之过急。
大多数家长都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未来,踌躇满志者都希望自己下一代能保持荣耀,事业失意者寄望于下一代能完成自己未竞的业绩。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但由于几千年沉积下来的旧观念,加上一个时期以来一些舆论导向上的偏颇,导致一些家长给孩子确定了不适当的目标,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对子女严加管教,甚至剥夺孩子起码的休息、游戏、娱乐的时间,强迫小小年纪的幼儿学这学那,平时还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甚至揠苗助长,要求孩子在双休日、假期里参加各种兴趣班,培训班。有的家长甚至还要求幼儿园布置家庭作业,提前学习小学的拼音、写字和计算等。由于家长的期望过高,干预了孩子的活动,孩子就像一个提线的木偶,受人摆布,失去自我。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束缚了孩子们的个性发展,扼杀了他们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更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3.行动上存在误区
(1)盲目溺爱或疏于管理。有些家长十分溺爱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衣食住行,一条龙服务到位,使原本懂事可爱的孩子变成了一条“寄生虫”。而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孩子代理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殊不知,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已悄悄地爬上了“小祖宗”的身上,甩都甩不掉。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迷恋网吧、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骄”、“娇”二气严重,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适度的放手,对孩子“狠”一些,要求严一点,才会使其意志品格受到磨练,激励其产生独立做事的想法。
由于我区经济落后,大部分家长忙于家务活或外出打工挣钱而无暇顾及孩子,孩子都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管。更谈不上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而作为隔代的血缘关系,老人都会以溺爱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成长,只顾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自然是父母的事,管不了也不会管。作为父母,挣钱都是为了孩子,但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只要是他们生活上需要的东西,都会尽一切可能地满足,最终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这部分“留守儿童”很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这便是农村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而有些家长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贪小便宜、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孩子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滋长了他们骄横跋扈的气焰。
(2)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过于严厉。这些年来,人们一谈到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时,都说孩子是被“溺爱”坏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种错误的认识长时间以来深入人心,使家长们迟迟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甚至更错上加错地往前走。比如有人认为是因为自己对孩子爱得太多了,为了不溺爱,就更严厉地要求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当然,这样做的后果是可以想象出来的,那就是孩子更不如意了。在孩子成長的“做人、求知、健体、健心、审美、实践、创新、生活”八大素质中,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求知和健体。对其他的健心、审美、创新等则漠不关心。他们要求孩子考试第一,分数第一,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单一,唯分数是从。认为只要学习好,考试能考到高分,就是好孩子。反之,则是坏孩子。也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 “瞧人家某某孩子学得多好”。家长都以为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要让孩子多一点危机感,因此下意识地给孩子“树榜样”,想以此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然而,这种心理暗示往往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家长自己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真正对孩子抱有信心,善于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和潜力,并在取得成绩时及时进行鼓励。不能搞“家长强权”,家长在生活中表现得很强势,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懦弱、逆反、没有上进心等等。其实,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孩子再多的爱也不会把孩子爱坏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健康成长。如果说有些“爱”会让孩子变坏,那肯定不是“爱”,只不过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 二、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1.政府创设家长培训机构,定期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家长文化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必然导致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思想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解决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在这一方面,可将政府作为组织培训的机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全面了解各个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设立家长教育学习示范点,让其真正的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与影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表扬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教育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孩子的存在也不是父母成熟的标志。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不断沟通、学习的过程,父母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2.学校要积极和家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开好家长会,与家长建立便捷可行的沟通联系方式,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主阵地,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让家长了解孩子,学校应为家长创造一切机会,积极和家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学生,亲身感受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成长的快乐,聆听学生的心声。为此学校应该开展了相应的活动,请家长走进学校,参加学生的校外活动。
老师的家访工作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也是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的有效手段。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家访制度,并通过专项家访对特定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主动取得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家校协同教育,以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老师通过家访,沟通了家校间的联系,建立了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家校合作的伙伴关系;满足了家长的自身需求,帮助家长消除了“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的疑惑;使学生认识到家校双方都在关注他们的学习和进步,加深了学生对学校和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吸收了家庭教育的信息,积累了教育经验,对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起着促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开好家长会,有助于与家长建立便捷可行的沟通联系方式。家长会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重要家教活动。是学校和班主任同家长联系沟通的主要形式之一,学校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学校通过家长会向全校学生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同时也通过会后反馈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借此机会建立家校联系录,微信群,QQ群等联系方式,以此进一步促进了家校沟通。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同步进行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家庭中的成员对孩子有声和无声相结合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第一因素的,乃至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学校教育是特定的、有限的教育,是在教学环境资源的帮助下完成的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要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产生教育最大功能。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思想观念,不能简单地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学校,责怪学校,指责老师。事实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认识上要明确,在目标上要一致,在方法上要科学、恰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家庭教育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和谐,甚至关乎国家及民族的命运。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接受家庭教育新理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并将这些观念和方法转化为教育子女的具体行为实践,让孩子们真正受益。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重点树立新的人才觀、亲子观、评价观、教学观等新观念,应该平等地对待子女,尊重子女,并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多“塑造”少“改造”;要民主也要权威;要言传身教相结合;要竞争不要攀比;要分数,更要注重分数里的含金量;要培养“主体型”的人才。家庭教育总的着眼点是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孩子一生的发展,而不是着眼于一时一事,我们应当认识清楚其中的利与弊,做到趋利抑弊,从而使孩子的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2]王金战.中国英才家庭造.
[3]李跃儿.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关键词:家庭教育;误区;解决策略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影响孩子教育的各个因素被人们广泛关注。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第一因素,乃至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是不容忽视的。为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甚多,归纳起来有三个误区:
1.认识上存在误区
普遍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事。
表现为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管不问,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学校。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与学校的沟通很被动,大多数父母只有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才会向老师咨询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些家长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孩子的教育应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大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毫无家庭教育观念的思想,严重与学校教育脱节,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增加了许多的未知因素。
据调查,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家庭只占15%,85%的家庭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有的家长和代理监护人甚至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或代理监护人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有的未成年人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只是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教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2.思想上存在误区
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操之过急。
大多数家长都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未来,踌躇满志者都希望自己下一代能保持荣耀,事业失意者寄望于下一代能完成自己未竞的业绩。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但由于几千年沉积下来的旧观念,加上一个时期以来一些舆论导向上的偏颇,导致一些家长给孩子确定了不适当的目标,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对子女严加管教,甚至剥夺孩子起码的休息、游戏、娱乐的时间,强迫小小年纪的幼儿学这学那,平时还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甚至揠苗助长,要求孩子在双休日、假期里参加各种兴趣班,培训班。有的家长甚至还要求幼儿园布置家庭作业,提前学习小学的拼音、写字和计算等。由于家长的期望过高,干预了孩子的活动,孩子就像一个提线的木偶,受人摆布,失去自我。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束缚了孩子们的个性发展,扼杀了他们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更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3.行动上存在误区
(1)盲目溺爱或疏于管理。有些家长十分溺爱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衣食住行,一条龙服务到位,使原本懂事可爱的孩子变成了一条“寄生虫”。而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孩子代理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殊不知,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已悄悄地爬上了“小祖宗”的身上,甩都甩不掉。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迷恋网吧、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骄”、“娇”二气严重,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适度的放手,对孩子“狠”一些,要求严一点,才会使其意志品格受到磨练,激励其产生独立做事的想法。
由于我区经济落后,大部分家长忙于家务活或外出打工挣钱而无暇顾及孩子,孩子都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管。更谈不上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而作为隔代的血缘关系,老人都会以溺爱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成长,只顾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自然是父母的事,管不了也不会管。作为父母,挣钱都是为了孩子,但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只要是他们生活上需要的东西,都会尽一切可能地满足,最终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这部分“留守儿童”很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这便是农村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而有些家长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贪小便宜、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孩子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滋长了他们骄横跋扈的气焰。
(2)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过于严厉。这些年来,人们一谈到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时,都说孩子是被“溺爱”坏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种错误的认识长时间以来深入人心,使家长们迟迟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甚至更错上加错地往前走。比如有人认为是因为自己对孩子爱得太多了,为了不溺爱,就更严厉地要求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当然,这样做的后果是可以想象出来的,那就是孩子更不如意了。在孩子成長的“做人、求知、健体、健心、审美、实践、创新、生活”八大素质中,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求知和健体。对其他的健心、审美、创新等则漠不关心。他们要求孩子考试第一,分数第一,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单一,唯分数是从。认为只要学习好,考试能考到高分,就是好孩子。反之,则是坏孩子。也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 “瞧人家某某孩子学得多好”。家长都以为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要让孩子多一点危机感,因此下意识地给孩子“树榜样”,想以此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然而,这种心理暗示往往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家长自己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真正对孩子抱有信心,善于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和潜力,并在取得成绩时及时进行鼓励。不能搞“家长强权”,家长在生活中表现得很强势,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懦弱、逆反、没有上进心等等。其实,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孩子再多的爱也不会把孩子爱坏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健康成长。如果说有些“爱”会让孩子变坏,那肯定不是“爱”,只不过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 二、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1.政府创设家长培训机构,定期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家长文化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必然导致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思想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解决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在这一方面,可将政府作为组织培训的机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全面了解各个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设立家长教育学习示范点,让其真正的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与影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表扬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教育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孩子的存在也不是父母成熟的标志。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不断沟通、学习的过程,父母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2.学校要积极和家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开好家长会,与家长建立便捷可行的沟通联系方式,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主阵地,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让家长了解孩子,学校应为家长创造一切机会,积极和家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学生,亲身感受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成长的快乐,聆听学生的心声。为此学校应该开展了相应的活动,请家长走进学校,参加学生的校外活动。
老师的家访工作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也是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的有效手段。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家访制度,并通过专项家访对特定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主动取得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家校协同教育,以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老师通过家访,沟通了家校间的联系,建立了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家校合作的伙伴关系;满足了家长的自身需求,帮助家长消除了“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的疑惑;使学生认识到家校双方都在关注他们的学习和进步,加深了学生对学校和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吸收了家庭教育的信息,积累了教育经验,对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起着促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开好家长会,有助于与家长建立便捷可行的沟通联系方式。家长会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重要家教活动。是学校和班主任同家长联系沟通的主要形式之一,学校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学校通过家长会向全校学生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同时也通过会后反馈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借此机会建立家校联系录,微信群,QQ群等联系方式,以此进一步促进了家校沟通。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同步进行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家庭中的成员对孩子有声和无声相结合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第一因素的,乃至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学校教育是特定的、有限的教育,是在教学环境资源的帮助下完成的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要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产生教育最大功能。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思想观念,不能简单地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学校,责怪学校,指责老师。事实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认识上要明确,在目标上要一致,在方法上要科学、恰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家庭教育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和谐,甚至关乎国家及民族的命运。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接受家庭教育新理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并将这些观念和方法转化为教育子女的具体行为实践,让孩子们真正受益。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重点树立新的人才觀、亲子观、评价观、教学观等新观念,应该平等地对待子女,尊重子女,并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多“塑造”少“改造”;要民主也要权威;要言传身教相结合;要竞争不要攀比;要分数,更要注重分数里的含金量;要培养“主体型”的人才。家庭教育总的着眼点是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孩子一生的发展,而不是着眼于一时一事,我们应当认识清楚其中的利与弊,做到趋利抑弊,从而使孩子的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2]王金战.中国英才家庭造.
[3]李跃儿.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