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ih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那边住着几个养猪的。养猪的那厢房里还住着一个拉磨的。那拉磨的,夜里打着梆子通夜的打。养猪的那一家有几个闲散杂人,常常聚在一起唱着秦腔,拉着胡琴。西南角上那漏粉的则欢喜在晴天里边唱一个《叹五更》。
  他们虽然是拉胡琴、打梆子、叹五更,但是并不是繁华的,并不是一往直前的,并不是他们看见了光明,或是希望着光明,这些都不是的。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在了瞎子的头上,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寒凉,却因此而来了悲哀。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
  逆来的,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磨房里那打梆子的,夜里常常是越打越响,他越打得激烈,人们越说那声音凄凉。
  因为他单单的响音,没有同调。
  (节选自萧红《呼兰河传》。题目为编者加)
  赏读
  这一部分是纯粹的记叙,没有任何辞藻的粉饰,恰似对生活场景的复制粘贴,显得很冷静,以至于冷静到冰凉。但这看似客观而冷静的叙述,实则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
  大家不妨读一下这样的句子:“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飽,也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读罢,是不是满心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悲哀与绝望?
  课下练笔
  我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它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结合相关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300字,答题纸自备)。
其他文献
俊秀,奇险,是我游览张家界后的感受。  张家界的景点并不集中,而是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城市各处,需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寻美的慧心。这其中,最让人难忘的就是金鞭溪水和天门山景区的玻璃栈道了。  金鞭溪水是张家界的十景之一。小溪全长5公里,溪水清澈见底,能清楚地见到水中的游鱼和山林的倒影。虽然叫“溪”,但是水势并不缓,人是不能去溪中玩耍的,万一没站稳,就有可能被冲走;况且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生物在水
期刊
【主题解说】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还是生活在当地的外乡人,或者是旅居在海外的华人侨胞,谁不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份难舍的情怀。家乡是生命的摇篮,记载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想起自己的家乡,就会想起家乡的亲人,想起自己快乐的童年和充满激情的青春,除了它固有的可爱以外,家乡已经被注入了浓浓的情感内涵,且这种情愫早已融进了我们的生命。  古往今来,家乡一直是文人骚客们亘古不变的谈论话题。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故
期刊
梦想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少不了质疑与嘲笑。但那又能怎样?哪怕遍体鳞伤,我也要活得精彩……  ——题记  这可不是我自夸,我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小鼻子光泽圆润,一张樱桃小嘴能说会道,亲朋好友都说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美人。实际上,让我自豪的却是本姑娘的性格:勇敢,热心,坚强。①  我很勇敢。记得有一次,一些调皮的男生把小青虫放在女生们的笔袋中。上课了,女生们打开笔袋,顿时尖叫声不绝于耳:“啊,好可
期刊
【文题亮相】  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细细品味生活,你会发现自己周围的人,每人都像一本书,需要你仔细地读,才能读出其中所蕴含的“美”。  请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人,以“读你”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及联想;(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范例
期刊
每当看到那张尘封已久的照片时,我总会想起三年前那个伤心的夜晚。尽管如此,我仍会微笑地冲它点点头……  三年前的那个夜晚,家家都已休息,唯独我家灯火通明。因为就在那一天,爷爷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  距离那晚的前几天,我在医院见到了爷爷。爷爷躺在床上,眼睛、胳膊和腿都严重水肿。为了帮爷爷减轻痛苦,我慢慢地为爷爷按摩,一下,两下,三下……病房的气氛非常肃穆,大家的眼圈都红红的,谁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可是
期刊
老屋已经很老了,它确切的年龄已不可考,但至少有一百五十多岁了。修筑它的时候,遥远京城的皇宫里还住着君临天下的皇帝,文武百官们照例在早朝的时候,一律跪在天子面前。就在这个时候,万里之外的穷乡僻壤的一户人家,在鸡鸣鸟叫声里点燃鞭炮,举行重修祖宅的奠基仪式。  坐北朝南,负阴抱阳,风水先生根据祖传的智慧和神秘的数据,断定这必是一座古宅。匠人们来了,泥匠、瓦匠、木匠、漆匠;劳工们来了,挑土的、和泥的、劈柴
期刊
老屋是心灵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小时候,我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怎样在烈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的,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笑逐颜开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  
期刊
转学到海南,刚一进校门,就听周围的同学说学校的其他老师都很好,唯有“林老虎”最凶!这个凶老师就是三班班主任林舒韵。她有着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一头披肩卷发,个子高挑,走路还一扭一扭的,是个典型的大美人,可就是脸上没有一点儿笑容。有时,看到调皮的男生不听话,她就立刻扬起巴掌,狠狠地打在那个家伙的屁股上,疼得他呲牙咧嘴的,还不敢叫唤。于是,大家都暗中称她为“林老虎”。  这不,我被分到她的班上了,或
期刊
深冬,厚雪,无风。炊烟袅袅地飘,弥散在粉红的朝霞里,亦如《诗经》里飘出的那一缕缕情思。踏雪而行的人们,穿着厚重而温暖,心态安然,呼着热气,小心慢行,生怕踩疼了雪。  天儿好蓝,世界好安静。一位老爷爷推着自行车,也慢慢地走,是怕摔疼了小孙女。穿红羽绒服的孙女,窝在车后座上,红线帽捂得她只露着双亮亮的眼睛,却举着戴了白兔手套的手,边拍边喊:“大雪!白雪!……”双脚还踢着车子,震得枝头的雪团儿,闪着光泽
期刊
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我都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涌上心头。原来记忆中的村庄和老屋已渐渐被新房代替,剩下的也多颓败与凋零,一如秋后的残荷落叶,在风中悲壮地摇曳。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挽不住逝去的岁月。上小学时必经的一条弯弯曲曲的胡同虽在,但已面目全非,颓败、肮脏一览无余,失去了原来的严整、净洁、古朴和神秘,现在竟连一个故事也隐藏不住了。还有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