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直接进行美育的学科,因为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可以这么说,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美育的因素,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又融汇于全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语文的听、说、读、写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育。然而,我们知道,美育不同于思想教育,美育进行的方式只能通过美的形象、美的情操来陶冶学生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用形象去启迪学生,用感情去打动学生,用美的乳汁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文学作品的特征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应当对形象进行有血有肉的分析,应当做到讲到快乐的地方,自然流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低沉。这样,利用自己声音、情绪的变化,来感染学生,诱发他们与课文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例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写得清新俊逸,十分感人,它的感人之处在于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如文中那个无名战士,在他临牺牲前,把精心保存的七根火柴郑重交给战友的情景:他数火柴时小心、认真的语调,他交完火柴后喜悦的神情,他临牺牲前深情仰望北方的神态。通过分析这些,使学生真正窥视到无名战士对党对事业无限忠诚、爱护关心战友的金子般的心,感受到革命先烈崇高伟大的精神品质。还有像《一件小事》、《一件珍贵的衬衫》等课文,在讲授时,即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作品的感人力量,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产生愉快、喜悦或激昂、悲壮的情绪,从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曲直的审美观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所创造的意境,所描绘的自然和环境,都是由语言体现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分析,设身处地,讲出语言所表达的优美感人的艺术境界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融进作品的景色和人物的心灵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如鲁迅的《故乡》里有一段描写少年闰土的文字: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而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段既有写景、状物,又有写人叙事的文字所组成的画面,给人的印象是很美的。讲解这段课文时,我先用明快、抒情的语调朗读一遍,然后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词语讲解。作者在这里精心选用了“深蓝”、“金黄”、“碧绿”这些具有鲜明色彩的词语分别来修饰“天空”、“圆月”、“西瓜”,这些使人觉得夏天海边的夜晚那样美、天空是那么高远广阔、大地是那么明丽而安详。在这幅动人的画面里,不仅有静态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而且还有动态的人物活动的刻画。你看:“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这是一个多么勇敢的少年啊!这里通过“其间”二字,就把静态的描写和动态的刻画高度和谐统一起来,构成一幅奇异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少年闰土这一小英雄形象的赞颂,给人一种意境美的享受。又如《春》这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绚丽多彩、充满生命活力的春天的景色。讲解这篇课文的的时候,我注意抓住课文语言所创造的图画美、意境美来讲解,使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就像一幅美的图画一样展现在学生眼前,印入他们的心中,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课的目的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反复告诫他们,我们的文章应当表现健康的情趣,歌颂美好的事物,抒发美好的感情。每次作文,总有一些同学感到无东西可写,针对这种情况,我时常提醒他们,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求他们平时注意留心观察生活中美的事物。在学了鲁迅的《一件小事》之后,要求学生摹仿作文,记一件有意义的小事。开始有些同学感到无从下笔,后来我提示他们,社会上的精神文明之花,同学之间的关心帮助,教师工作的认真负责,父母亲的慈祥教诲,兄弟姐妹的亲密友好,这些都是美的事物,都可以写。一语未了,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写出了一篇篇讴歌美好事物、抒发美好感情的文章。
   语文课中怎样进行美育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我略谈了几点肤浅的感受。总之,语文课是美育因素很强的课,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入开拓,有机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用最高尚的情怀去美化学生的心灵,塑造一代美的新人。
  
  侯素秋,教师,现居湖南岳阳。
其他文献
摘 要:概要写作是一种对原始文章的主要观点或事实进行浓缩加工并构建语义连贯短文的过程,是一种控制型的写作,也是浙江省进入新高考出现的新题型。本文首先对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第四单元的阅读文本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阅读指向概要写作的“三阶五步”教学思路,然后基于教材和学生分析,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获取成为优秀记者的素质、技能以及相关建议等要点信息,完成概要写作。结合课堂实录呈现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
数十年来,赵晓生教授以其睿智的思维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厚的功力,在作曲理论领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他先后完成了“太极作曲系统”、“音集集合运动”、“音乐活性构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学习课文,揣摩作者的情感基调,可以正确把握文章的题旨,理清文章的脉络,甚至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是我关于课文标题教学的一些作法和思考:     一.解词析义,释题带文     有的课题,就是对全文内容的涵盖和提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移动学习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自然天性及学习领悟能力,开展多元化教学策略方法,并将微信平台学习纳入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
期刊
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进入现代以来它的发展却陷入低谷。有人认为原因是戏曲艺术的形式过于陈旧、落后,不能适应现代舞台。于是一些剧目开始追求“大制作”的包装效
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跨领域学习,与其它课程相配合”,“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语文跨学科学习成为语文学习的一大亮点。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语文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育模式,鼓励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知识不再被分割成不同条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跨学科学习中得以沟通、整合、更新。   但在语文跨学科教学活动中,亦存在许多盲目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的多个领域提供了便利,在教学活动中也随处可见信息技术的身影.依靠信息化手段与多媒体技术,原本课程时间长、授课难度大的教学任务被轻松攻克.本文
期刊
本文结合外研版《英语》(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1“Thanksgiv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US.”一课中的语言基础知识,基于青岛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戏
在时代以及新课改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素质教育深入而广泛的开展,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基础音乐教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根据心理特点,激趣阅读;拓展教材,探究阅读;课内外结合,感受乐趣;重视实践课,搭建阅读平台。 Pri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