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固”的君子形象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w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学而》中记载,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的这段话中有一个“固”字应当引起我们注意。这个“固”,不是说你对所学的东西记住了,一辈子忘不了,而是把所学所悟之理时时处处落实到人生的实践中,稳固到自己身上,将知行合为一体。儒家所塑造的人格形象首先是“成己”—先成己,再成物。成物就包括成就别人、成就事业,最终确立挺拔的“大我”之实。这里的“君子”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如何去学习才能让学问在自己身上扎下根的榜样。
  “学问深时意气平。”为什么有些做学问的人往往意气不“平”呢?我们在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所谓满脑子都是思想和见解的人,在谈到时局、谈到他人时,往往激愤不已,总以为世上没有比他更高明的人了。这就不是“固”了,而是固执己见,用观念把自己封闭、固化起来,如此就很难思考、容纳和吸收他人的思想而提高自己了。他可能想象不到的是,自己不平的“意气”无意中伤害了身边的人。这也是其学问远远没有进入高层境界的体现。真正的学问大家,你和他在一起,没有拘束,其乐融融,殊不知正是这种“平和无间”的氛围,无形中感化了周围人的心灵。
  “重”和“威”是“学固”的前提,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学养”深厚的结果。身心的庄重,体现在一言一行中,一股威严之气便显露出来,能够使人静心平气,清明在躬。再求教于方家,践之于己身,身以载道,可不重不威乎?
  如果说“重”和“威”还偏重于对君子人格外在形象的构建,那么“主忠信”就完全侧重于内在素质的塑造了。我们当然希望内外能够统一起来,但退而求其次,为人处世尽力做到“忠”和“信”也是不错的。因为完全做到“忠”和“信”几乎不可能,那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因此,“主”者,努力也。失忠信,则会狡诈伪行,未学之前已离大道。如果不思悔改,即便有博闻强识,按儒家的标准,也只是“支离之学”“末学”的“小人儒”,非但谈不上“学固”,只能是愈学愈歧了。
  “无友不如己者”存在着多种解读。最普通的解释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论语》后面讲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都是提出要慎重交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儒家重习性的养成,以友为师,自然不屑于和“损者”为伍。另一方面,可师者为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善者”当然要“从之”,“不善者”则要引以为鉴,将其作为一面镜子,同样也是“我师”。从这个意义上讲,君子对人,取其所长,并不求全责备,在识人用人上包含着尊重的意味。此外,这句话可能还有更广泛的意义。人生境界欲向更高的阶梯迈进,就要时时查检自己的短缺和不足,以贤者为师,从而成就一流的理想人格。《礼记·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缺乏学友间的交流切磋,就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此学当然不足以为“固”。
  最后,就是学无止境。學问,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进求上的过程。“过则勿惮改”,圣人的教育很平实: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明知是过,却不改,那就叫错上加错。
  (作者系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一日,正和秦老坐着,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来,头戴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迎接,叙礼坐下。这人姓翟,是诸暨县一个头役,又是买办。因秦老的儿子秦大汉拜在他名下,叫他干爷,所以时常下乡来看亲家。秦老慌忙叫儿子烹茶、杀鸡、煮肉款留他,就要王冕相陪。彼此道过姓名,那翟买办道:“这位王相公,可就是会画没骨花的么?”秦老道:“便是了。亲家,你怎得知道?”翟买办道:“县里人那个不晓得!因前日本县老爷吩咐,要画二十
期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事实上,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文化的内核,我们可以通过中华文化去展示民族精神,也可以透过民族精神去发掘中华文化内在的价值支撑。  一、天人合一的思考方式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它既是中国人修养的境界,更是中国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等,虽然对天的
期刊
9月,送走酷暑,迎来金秋。秋天,对不同的人而言,代表着不同的意象,或充满丰收喜悦,或感怀萧瑟凄凉……而“秋”的字形本身也让人产生诸多联想。成熟的果实红似火,是秋天里常见的景象;秋后火烧秸秆,是我国农村古已有之的习俗……似乎从这些角度都能对“秋”的字形做出解释。而实际上,如果我们追根溯源的话,“秋”这个看似一目了然的字形,确实存在着解释上的歧义。  “秋”字在甲骨文中写成或等形状。前一种字形很像一只
期刊
白马非马,赤兔非兔,雅蒜自然亦非蒜。  雅蒜是六朝时期人们对水仙花的惯用称呼。  水仙花之所以被称为“雅蒜”,大概是因为它未开花时的外形像极了蒜头。但既然是花,自然要比蒜高上一个档次,就算像蒜那也是“优雅的蒜”。  优雅的蒜与一般的蒜有着相似的鳞茎,球形多饱满,裹着一层或白或棕的膜,如同披着一件素色或棕色的薄衣,薄衣外有筷子粗细的嫩芽微拱而出,透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水仙像蒜,但作用与蒜大不相同
期刊
阑干,不仅是古典诗性文明的一个符号,也是传统文人超越精神坎陷的依凭。凭着阑干,人们可以从困顿中翻上来,完成人生的最终淬炼。  现代旅游景点的玻璃索桥,悬挂着科技文明的魅力。游客游走于被玻璃隔绝的悬崖深谷之上,很容易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征服者姿态,把对象化的自然踩在脚底。而亭台楼阁上的阑干徙倚,则是传统中国融入自然的一种温和方式。人们的手脚可随意伸出阑干之外,掬一怀淋漓山色、水月空濛,或拍一拍阑干的尘土
期刊
古人非常看重赏罚的作用,认为赏罚是治国理政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舍此不能正确用人、整顿吏治,舍此也不能引导社会风气、管理百姓。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对赏罚的作用,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唐太宗说:“国家大事,惟赏与罚。”a西汉宣帝时担任过丞相的魏相说过:“赏罚所以劝善禁恶,政之本也。”b晋代傅玄说:“治国有二柄:一曰赏,二曰罚。赏者,政之大德也;罚者,政之大威也。”c清代顺治、康熙时的魏象枢(官至
期刊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创作基础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因家中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由于他32岁时由家乡移居江苏秦淮河畔的南京,并定居在那里,因此他又自称“秦淮寓客”。  康熙四十年(1701),吴敬梓出生在一个“家声科第从来美”的大家庭里。他的远祖因跟从明永乐帝“创业”有功,封邑江苏六合;后来又从六合迁居全椒,先业农,后行医。到了清初,吴家又有五十年光景的“家门鼎盛”
期刊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东晋遥远,大雪苍茫,山河入梦。  我们的主人公王徽之,正在会稽山阴的寓所沉睡,但是不要着急,他很快就会醒来。于是,他就真的醒来了。  王徽之叫侍从把酒温了,转身打开屋门,一股清寒之气扑面  而来。 
期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茶和大规模种植茶叶的国家。1573 年出版的由瑞典科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所著的《植物种志》中,就将茶树的最初学名定为“Thea Sinensis”,“Sinensis”在拉丁語中是“中国”的意思。此外,大多数学者还认为茶的原产地在中国而不是印度。可以说,茶的种植和利用是我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围绕着茶形成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文化体系,即所谓的“茶文化”。茶文化与中
期刊
《资治通鉴》选读  及暮,平安火不至,上始惧b。壬辰,召宰相谋之。杨国忠自以身领剑南c,闻安禄山反,即令副使崔圆阴具储偫d,以备有急投之,至是首唱幸蜀之策。上然之。癸巳,国忠集百官于朝堂,惶懅流涕;问以策略,皆唯唯不对。国忠曰:“人告禄山反状已十年,上不之信。今日之事,非宰相之过。”仗下a,士民掠扰奔走,不知所之,市里萧条。国忠使韩、虢入宫b,劝上入蜀。  甲午,百官朝者什无一二。上御勤政楼,下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