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教育是班级德育的重要补充,对班级德育效果的深化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家访、信访、家长会等多种渠道与家长建立联系,共同协商,形成教育合力。当前我国执行寒暑假长假制,每年约有9个月在校学习,3个月在家休息;再一方面我国执行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的劳动保障制度,因此学生每周又有2天在家里。还有不少走读生,就是上课的那些天,也仅仅是白天在校学习,早晚都在家里。可是,长期以来,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校园。在校园里,学校制定校纪班规管束学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锻炼学生,教师以言传身教感化塑造学生,却容易忽略另一个舞台——家庭。任何一类家庭出身的孩子,他(她)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由此可见,作恰到好处的家庭访问,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密切联系,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电话、网络的沟通虽然便捷,但无法替代面对面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情感交流,是任何现代通讯手段都无法取代的。在农村很多学生家里既无电话,更无电脑,怎么谈得上与家长网上沟通呢?笔者认为:家访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家访能用教师的真诚换来家长和社会的信任,能让教师找回丢失的尊严感和幸福感。教师到学生家中,可以对学生的家庭环境气氛、家长素质、亲子关系、是否是留守子女等获得更准确的一手资料。家访是最好的家校沟通的方法,而且家访也是化解家校矛盾的有效渠道。下面笔者就从家访计划、家访准备、家访策略几个方面谈一谈浅见。
一、 定好家访计划是搞好家访的前提
前提是指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定好家访计划是搞好家访的前提。每个学期开学伊始,在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时,班主任就应该把家访工作列入日程安排。(1)制定好家访时间。一般来说,开学一两周、期中考试前后和临近寒暑假之际是家访的重点时间段。开学伊始,学生刚度过热闹的寒假或漫长的暑假还没回过神来,这时的家访有利于迅速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快车道。期中考试之前家访是为了鼓舞学生参考的自信心,考后家访则是为了扭转期考后渐渐松懈的情绪。对于不急着与家长沟通的问题,可留到寒暑假,那时时间比较充足。(2)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家访要求。在一个班级里,总有优等生、中间生和后进生之别,而每种类型的学生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而言,对后进生家访最重要。有的后进生品质恶劣、成绩差,教师一定要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不断地促进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对优等生家访旨在勉励其再接再厉,不要滑坡;对一般学生家访用意在于勉励他们鼓足勇气,力争上游。(3)制定好每学期家访的人(次)。在计划中,排出一张家访安排表,每周一访是适当的,全期家访的次数不少于50人次(含寒暑假)。同时要做好家访笔记,包括对象、原因、经过和效果等。
二、 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是搞好家访的基础
基础是指建筑物的根脚,喻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准备工作是指对工作的预先安排或策划,常言道有备无患,因此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是搞好家访的基础。有新闻采访经历的人都清楚,从制定采访方案到正式实施采访,还有大量的访前准备工作要做,家访也是一样。家访计划制订好以后,就要做好家访临行前的准备工作。这个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类似于“硬件”准备,要统筹安排家访的政教处负责人和科任教师。政教处负责人对家长解释学校的一系列校纪班规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任教师向家长谈谈学生单科学习情况;班主任全方位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家访是一项隐性的课外的教育工作,不是吃喝玩乐,不相干的人是没有必要去的。访前要与家长联系妥当,以免吃“闭门羹”。特别要体谅家长,农忙时节不必去。非访不可的,教师要主动下到田边地角与家长沟通。有时还可以帮助家长干一两个小时的农活。另一方面,类似于“软件”准备。换句话说,是家访教师的“头脑”准备。以笔者之见,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熟悉要家访的学生。除了知晓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家庭住址以外,还要尽可能弄清他(她)的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父母的工作性质和经济收入状况,以及他的乳名和家长姓名,否则就很难找到家长。(2)熟悉家访地带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人情,能说一些方言土语更好。熟悉了这些情况,又能用方言土语同家长对话,就可轻而易举地在家长心目中树立起“半个本地人”的形象,拉近家访教师和家长的心理距离,谈话更容易投机。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与家长同一民族同一乡镇的教师随行,效果会更好。
三、 注意家访策略是搞好家访的保证
保证是指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工作策略是根据工作需要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工作中的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因此讲究家访工作策略是搞好家访工作的保证。家访中,教师要学会一些基本的工作策略。(1)要善于把握家长和学生的心理。一般来说,家长见教师来了,都希望老师能带来孩子表现突出,各方面都有了进步的消息。在学校里表现好的学生显得有些得意、想借老师的口“表现表现”;表现不好、在学校常受老师批评的学生就内心惶惶不安,怕老师“告状”。教师应该理解家长的这种期待心理和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2)要善于交谈。教师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亲切和平等,不要搞师道尊严,摆出清高孤傲的架式,交谈流露出“吩咐式”,那样会达不到有效的交流。(3)要善于开场。如果一见家长马上就说:“你的孩子问题不少,我们今天来向你反映反映。”这种开场白会让家长反感,谈话难以融洽地继续下去。如果与家长聊聊今年的烤烟、水稻、玉米、柑桔等作物的收成怎样?价格如何?家长会很高兴地滔滔不绝谈开来,觉得老师是一个很可亲的人,没有什么心理负担,这样能很自然地导入主题。(4)要善于把握话题。交谈过程中,话题好比一匹无形的“马”,“缰绳”要抓在教师手里,但又不能生硬地抓。(5)要善于察言观色。教师不要连珠炮式地发言,以免造成家长心里紧张,情绪急躁。要善于倾听,善于察言观色。家长爱听的多讲,不爱听的少话,家长反对的要绕着弯子讲,实实在在无法讲的内容,可留到下次讲。(6)善待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一般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大多数是学生的爷爷奶奶,他们对孙辈严格不足,溺爱有余,因此对他们可多报喜,少报忧。对于关键问题,最好通过打电话等方式与其远方的父母商量解决。
(吉首市寨阳中学)
一、 定好家访计划是搞好家访的前提
前提是指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定好家访计划是搞好家访的前提。每个学期开学伊始,在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时,班主任就应该把家访工作列入日程安排。(1)制定好家访时间。一般来说,开学一两周、期中考试前后和临近寒暑假之际是家访的重点时间段。开学伊始,学生刚度过热闹的寒假或漫长的暑假还没回过神来,这时的家访有利于迅速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快车道。期中考试之前家访是为了鼓舞学生参考的自信心,考后家访则是为了扭转期考后渐渐松懈的情绪。对于不急着与家长沟通的问题,可留到寒暑假,那时时间比较充足。(2)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家访要求。在一个班级里,总有优等生、中间生和后进生之别,而每种类型的学生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而言,对后进生家访最重要。有的后进生品质恶劣、成绩差,教师一定要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不断地促进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对优等生家访旨在勉励其再接再厉,不要滑坡;对一般学生家访用意在于勉励他们鼓足勇气,力争上游。(3)制定好每学期家访的人(次)。在计划中,排出一张家访安排表,每周一访是适当的,全期家访的次数不少于50人次(含寒暑假)。同时要做好家访笔记,包括对象、原因、经过和效果等。
二、 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是搞好家访的基础
基础是指建筑物的根脚,喻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准备工作是指对工作的预先安排或策划,常言道有备无患,因此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是搞好家访的基础。有新闻采访经历的人都清楚,从制定采访方案到正式实施采访,还有大量的访前准备工作要做,家访也是一样。家访计划制订好以后,就要做好家访临行前的准备工作。这个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类似于“硬件”准备,要统筹安排家访的政教处负责人和科任教师。政教处负责人对家长解释学校的一系列校纪班规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任教师向家长谈谈学生单科学习情况;班主任全方位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家访是一项隐性的课外的教育工作,不是吃喝玩乐,不相干的人是没有必要去的。访前要与家长联系妥当,以免吃“闭门羹”。特别要体谅家长,农忙时节不必去。非访不可的,教师要主动下到田边地角与家长沟通。有时还可以帮助家长干一两个小时的农活。另一方面,类似于“软件”准备。换句话说,是家访教师的“头脑”准备。以笔者之见,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熟悉要家访的学生。除了知晓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家庭住址以外,还要尽可能弄清他(她)的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父母的工作性质和经济收入状况,以及他的乳名和家长姓名,否则就很难找到家长。(2)熟悉家访地带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人情,能说一些方言土语更好。熟悉了这些情况,又能用方言土语同家长对话,就可轻而易举地在家长心目中树立起“半个本地人”的形象,拉近家访教师和家长的心理距离,谈话更容易投机。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与家长同一民族同一乡镇的教师随行,效果会更好。
三、 注意家访策略是搞好家访的保证
保证是指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工作策略是根据工作需要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工作中的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因此讲究家访工作策略是搞好家访工作的保证。家访中,教师要学会一些基本的工作策略。(1)要善于把握家长和学生的心理。一般来说,家长见教师来了,都希望老师能带来孩子表现突出,各方面都有了进步的消息。在学校里表现好的学生显得有些得意、想借老师的口“表现表现”;表现不好、在学校常受老师批评的学生就内心惶惶不安,怕老师“告状”。教师应该理解家长的这种期待心理和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2)要善于交谈。教师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亲切和平等,不要搞师道尊严,摆出清高孤傲的架式,交谈流露出“吩咐式”,那样会达不到有效的交流。(3)要善于开场。如果一见家长马上就说:“你的孩子问题不少,我们今天来向你反映反映。”这种开场白会让家长反感,谈话难以融洽地继续下去。如果与家长聊聊今年的烤烟、水稻、玉米、柑桔等作物的收成怎样?价格如何?家长会很高兴地滔滔不绝谈开来,觉得老师是一个很可亲的人,没有什么心理负担,这样能很自然地导入主题。(4)要善于把握话题。交谈过程中,话题好比一匹无形的“马”,“缰绳”要抓在教师手里,但又不能生硬地抓。(5)要善于察言观色。教师不要连珠炮式地发言,以免造成家长心里紧张,情绪急躁。要善于倾听,善于察言观色。家长爱听的多讲,不爱听的少话,家长反对的要绕着弯子讲,实实在在无法讲的内容,可留到下次讲。(6)善待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一般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大多数是学生的爷爷奶奶,他们对孙辈严格不足,溺爱有余,因此对他们可多报喜,少报忧。对于关键问题,最好通过打电话等方式与其远方的父母商量解决。
(吉首市寨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