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英语学习更多是在课堂中进行,因此,课堂中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和研究者思考和研究最多的内容之一。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如何得以实现,更应该是我们教师予以关注的。本文从分析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入手,讨论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社会性、创新性等问题,并认为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教学理念主体性
引言
“教学”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但最终的实施更多是在课堂里进行,因此,课堂也就成了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张楚廷教授(2006:371)曾就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指出,大多数课堂仍然是沉闷的,方法上仍然是陈旧的,即令是有了教学技术的变化,在方法的变革上也未见多大起色。笔者认为,更多原因是学生自身缺乏主体意识,在学习中缺少体验过程。我们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就如何使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尤其像我们这样教学型学校,更值得去反思。由于我国的英语学习大多还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益,不应仅仅改革教学方法问题,更应该是在教师思想上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能力
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如数学、物理等)有所不同,因为英语教学既要讲究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陈坚林,2000:163)。由于我们学生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学习,缺乏感性知识的帮助,那么理性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从我国外语教学历史来看,许多成功的外语人才主要也是通过课堂培养出来的,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课堂教学的确有助于外语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使这些外在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东西,如教材、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环境等,对学生来说都是外在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积极进取,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最后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然而,对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三个因素:一是认识的主体,即具有思维活动能力的人;二是被认识的客体,如自然界、社会文化、乃至书本知识等;三是实践,即主体参与改变客体的活动中的实践活动。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确立了学习的主体,即学生,也很好把握了被认识的客体,即书本知识,但由于忽略了第三因素,即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知识的获得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知识是能力的支点,知识的活力在于同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才能转化为能力。也就是说,知识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思维和实践才能形成能力。能力的形成,又是以知识获得为条件的。因此,知识与能力关系,应该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人不是自然地消极产物,而是在积极主动地作用于自然和改造自然。人既然是自然产物,又是改造自然的主体,那么没有这一主体的能动作用,任何环境和其他外界因素都起不了作用。就英语课堂教学来说,学习不是外部行为的变化,而是内在能力和倾向的变化。如果学生没有把所学语言知识通过思考、消化转换为能力,“知识就是力量”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既然知识与认识主体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就是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教育。知识必须通过认识它的主体并通过主体作用才能够转化为能力,因此,英语学习就不仅仅是输入性的记忆,更应有学习者自身的内化过程和输出性的实践,才能形成语言素质和能力。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与社会性
以前,人们认为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方法,以至于涌现大量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后来研究发现教学方法只能起局部的作用。从教育学是角度来看,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学生应作为教学主体,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训练,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能力。而这一切又与学生自身努力分不开的。陶行知先生曾就“学”解释道,“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张楚廷(2006:335)也曾指出,“大学教学所要明确的是:学生是自己心理活动的主体;使这种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展是教学的责任,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的基本标准,……”。因此,“教学主体是教学实践中确证了自己主体地位的人”(熊川武1999:114),在教学中树立主体意识,通过课堂教学行为,体现自己的主体性,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发展和能力形成的内因来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尤其是像我们教学型学校,应当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高校有三大功能,即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大学的教学任务十分明确,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专门人才。因此,课堂教学对于培养人才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大学教育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由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决定,大学是代表社会向大学生施教的教育者,大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学习者;其次,由大学的性质所决定,大学教育与社会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这种影响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要求,也反映了大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客观规律。杜威(1958: 255)曾强调学校就是一个“社会”(community)。根据他的说法,学习新观念的最好方法就是“与其他人进行正常沟通”——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学习者会与教师以及同学,在有目的的活动中,或是在共同兴趣的探讨下,进行互动。
“现今存在的不同社会和处在不同发展历史时期的社会,都有或有过特定的知识体系以及智力工具和技术,这些东西被认为或曾经被认为是身处这些社会的学习者所必须掌握的内容”(顾明远、洪成文2006:61)。当今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是与社会的进步同步的,因此,高度发达的社会竞争更激烈了,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服务社会这一话题不是毕业后才能体现的,应该融入今天的课堂教学,以每篇课文为一个“社会话题”,把学生从不舒服的课桌前带入“社会”的交流中,让学生在思想上以主人翁姿态,树立一种服务社会的“潜意识”,使学生具有不断超越自我的心态和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同样也是为社会的“明天”服务,学生的一切语言实践活动都是围绕一种实际体验而展开,进而形成一种为社会的“潜服务”意识。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体现在其中了。大学要为社会的“明天”着想,就是要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这是一种意义更为深远的社会服务意识。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与基础性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社会对人才最看重的是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多向思维的能力和有敢于开拓创新的胆识。一个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不仅应具有超群的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还应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将其转化为创新能力,这才是我们教育所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否则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
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教与学的创新,笔者认为,由于我们学生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学习,缺乏感性知识的帮助,那么理性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英语课堂教学还应有一定量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对于学生来说,对书本知识提出不同见解或对所学知识的发挥与发展,无疑都是他们创新能力的体现。有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和任务,积极主动地发挥自我创新作用,去发现新事物,获得新知识。作为大学生,主观上,博览群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善于思考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客观上,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堂教学方法就应该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创新能力培养就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怎样去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就应该有别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不应只是传授或灌输,而是引导、启发,培养目标则是由学生仅仅掌握知识转变为会利用所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应是善于独立思考、具有个性发展、勇于开拓创新。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的知识;要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社会更有人情味;学会在创造过程中并通过创造性工作促进发展。” 因此,英语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发展,而能力发展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创新也就在其中了。
总之,大学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通识教育,那么,教师应树立良好的教育理念,抓好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Richards(1998:2-3)曾就教师教学观指出,说教型教学观所基于的理念是教学主要就是通过清楚地讲解、展示或讨论来传授知识;而发现型教学观所基于的理念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调查和发现来拓展知识,将教师的影响和讲解减少到最低程度, 给予学生从直接观察中进行归纳的机会;互动型教学观所依据的理念则是学生已有成型的想法, 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的想法、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课程内容形成互动(陈文存2005:11-15)。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结构, 它包括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以及教师自身作用等的看法。对于学生来说,应树立学习主体意识,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刻苦学习,才是自我发展的内因。只有学生内因发生了变化,学习主体性才能得以实现,教学才有效果,培养才有成效。
结束语
“鉴于理念对外语教学的作用和理念的特点,我们非常有必要在师生的理念上下功夫,确立他们正确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陈文存 2005:11-15),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保持一致,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知识只有通过学习者主体作用才能转换成能力,课堂教学应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形成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现成的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创新能力,“‘成为他自己’。而这个教育目的,就它同就业和经济进展的关系而言,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参见《学会生存》 1996:14)。我们学生走进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关键在于他们能不能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变化。这种适应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不是因为今天的社会就业压力大,我们就认为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是因为培养人才本来就是我们的责任。
本文是在湖南怀化学院“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J.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M] New York: Macmilan, 1958
[2]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 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陈文存.论外语教学中的理念[J]《外语界》2005.第六期
[4]顾明远,洪成文.《学习的视界》 [M] 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5]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湖南怀化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教学理念主体性
引言
“教学”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但最终的实施更多是在课堂里进行,因此,课堂也就成了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张楚廷教授(2006:371)曾就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指出,大多数课堂仍然是沉闷的,方法上仍然是陈旧的,即令是有了教学技术的变化,在方法的变革上也未见多大起色。笔者认为,更多原因是学生自身缺乏主体意识,在学习中缺少体验过程。我们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就如何使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尤其像我们这样教学型学校,更值得去反思。由于我国的英语学习大多还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益,不应仅仅改革教学方法问题,更应该是在教师思想上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能力
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如数学、物理等)有所不同,因为英语教学既要讲究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陈坚林,2000:163)。由于我们学生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学习,缺乏感性知识的帮助,那么理性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从我国外语教学历史来看,许多成功的外语人才主要也是通过课堂培养出来的,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课堂教学的确有助于外语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使这些外在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东西,如教材、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环境等,对学生来说都是外在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积极进取,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最后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然而,对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三个因素:一是认识的主体,即具有思维活动能力的人;二是被认识的客体,如自然界、社会文化、乃至书本知识等;三是实践,即主体参与改变客体的活动中的实践活动。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确立了学习的主体,即学生,也很好把握了被认识的客体,即书本知识,但由于忽略了第三因素,即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知识的获得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知识是能力的支点,知识的活力在于同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才能转化为能力。也就是说,知识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思维和实践才能形成能力。能力的形成,又是以知识获得为条件的。因此,知识与能力关系,应该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人不是自然地消极产物,而是在积极主动地作用于自然和改造自然。人既然是自然产物,又是改造自然的主体,那么没有这一主体的能动作用,任何环境和其他外界因素都起不了作用。就英语课堂教学来说,学习不是外部行为的变化,而是内在能力和倾向的变化。如果学生没有把所学语言知识通过思考、消化转换为能力,“知识就是力量”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既然知识与认识主体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就是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教育。知识必须通过认识它的主体并通过主体作用才能够转化为能力,因此,英语学习就不仅仅是输入性的记忆,更应有学习者自身的内化过程和输出性的实践,才能形成语言素质和能力。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与社会性
以前,人们认为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方法,以至于涌现大量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后来研究发现教学方法只能起局部的作用。从教育学是角度来看,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学生应作为教学主体,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训练,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能力。而这一切又与学生自身努力分不开的。陶行知先生曾就“学”解释道,“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张楚廷(2006:335)也曾指出,“大学教学所要明确的是:学生是自己心理活动的主体;使这种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展是教学的责任,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的基本标准,……”。因此,“教学主体是教学实践中确证了自己主体地位的人”(熊川武1999:114),在教学中树立主体意识,通过课堂教学行为,体现自己的主体性,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发展和能力形成的内因来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尤其是像我们教学型学校,应当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高校有三大功能,即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大学的教学任务十分明确,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专门人才。因此,课堂教学对于培养人才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大学教育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由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决定,大学是代表社会向大学生施教的教育者,大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学习者;其次,由大学的性质所决定,大学教育与社会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这种影响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要求,也反映了大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客观规律。杜威(1958: 255)曾强调学校就是一个“社会”(community)。根据他的说法,学习新观念的最好方法就是“与其他人进行正常沟通”——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学习者会与教师以及同学,在有目的的活动中,或是在共同兴趣的探讨下,进行互动。
“现今存在的不同社会和处在不同发展历史时期的社会,都有或有过特定的知识体系以及智力工具和技术,这些东西被认为或曾经被认为是身处这些社会的学习者所必须掌握的内容”(顾明远、洪成文2006:61)。当今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是与社会的进步同步的,因此,高度发达的社会竞争更激烈了,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服务社会这一话题不是毕业后才能体现的,应该融入今天的课堂教学,以每篇课文为一个“社会话题”,把学生从不舒服的课桌前带入“社会”的交流中,让学生在思想上以主人翁姿态,树立一种服务社会的“潜意识”,使学生具有不断超越自我的心态和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同样也是为社会的“明天”服务,学生的一切语言实践活动都是围绕一种实际体验而展开,进而形成一种为社会的“潜服务”意识。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体现在其中了。大学要为社会的“明天”着想,就是要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这是一种意义更为深远的社会服务意识。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与基础性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社会对人才最看重的是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多向思维的能力和有敢于开拓创新的胆识。一个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不仅应具有超群的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还应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将其转化为创新能力,这才是我们教育所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否则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
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教与学的创新,笔者认为,由于我们学生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学习,缺乏感性知识的帮助,那么理性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英语课堂教学还应有一定量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对于学生来说,对书本知识提出不同见解或对所学知识的发挥与发展,无疑都是他们创新能力的体现。有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和任务,积极主动地发挥自我创新作用,去发现新事物,获得新知识。作为大学生,主观上,博览群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善于思考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客观上,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堂教学方法就应该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创新能力培养就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怎样去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就应该有别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不应只是传授或灌输,而是引导、启发,培养目标则是由学生仅仅掌握知识转变为会利用所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应是善于独立思考、具有个性发展、勇于开拓创新。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的知识;要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社会更有人情味;学会在创造过程中并通过创造性工作促进发展。” 因此,英语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发展,而能力发展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创新也就在其中了。
总之,大学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通识教育,那么,教师应树立良好的教育理念,抓好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Richards(1998:2-3)曾就教师教学观指出,说教型教学观所基于的理念是教学主要就是通过清楚地讲解、展示或讨论来传授知识;而发现型教学观所基于的理念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调查和发现来拓展知识,将教师的影响和讲解减少到最低程度, 给予学生从直接观察中进行归纳的机会;互动型教学观所依据的理念则是学生已有成型的想法, 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的想法、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课程内容形成互动(陈文存2005:11-15)。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结构, 它包括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以及教师自身作用等的看法。对于学生来说,应树立学习主体意识,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刻苦学习,才是自我发展的内因。只有学生内因发生了变化,学习主体性才能得以实现,教学才有效果,培养才有成效。
结束语
“鉴于理念对外语教学的作用和理念的特点,我们非常有必要在师生的理念上下功夫,确立他们正确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陈文存 2005:11-15),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保持一致,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知识只有通过学习者主体作用才能转换成能力,课堂教学应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形成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现成的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创新能力,“‘成为他自己’。而这个教育目的,就它同就业和经济进展的关系而言,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参见《学会生存》 1996:14)。我们学生走进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关键在于他们能不能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变化。这种适应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不是因为今天的社会就业压力大,我们就认为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是因为培养人才本来就是我们的责任。
本文是在湖南怀化学院“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J.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M] New York: Macmilan, 1958
[2]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 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陈文存.论外语教学中的理念[J]《外语界》2005.第六期
[4]顾明远,洪成文.《学习的视界》 [M] 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5]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湖南怀化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