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女,2岁,农村儿童,汉族,因“发热、尿黄11天,柏油样便3天”入院。
患儿于2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 ~41 ℃,持续至今。患儿伴巩膜黄染,尿黄如茶水色及纳差。发热时不伴有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表现,无抽搐及惊厥。未见皮疹及出血点。自服“解热镇痛药”十余次,(药名及剂量不详),体温可有短暂下降,体温下降时伴有出汗。约1~2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近3天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柏油样便2~5次/d,每次量不多,约20 g,不成形,无呕血、头昏、心慌、出汗。
入院时情况: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眼巩膜明显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部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肠型及蠕动波,未扪及包块,全腹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肋下7 cm,剑下4 cm,质中偏硬,边缘钝,光滑,有触痛。脾肋下2 cm,质中,边缘锐,光滑。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区叩痛阳性,脾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巴氏征阴性。
入院后化验:PA 27.7%,WBC 2.5×109/L,L 0.40,N 0.60,RBC 3.02×1012/L,Hb 91
g/L,PLT 149×109/L。ALT 190 U/L,BIL 200/170 μmol/L。
3日查:Na+ 112 mmol/L,K+ 3.6 mmol/L,CL- 92 mmol/L,CO2CP 15 mmol/L。
5日查:血常规Hb 50 g/L,WBC 1.1×109/L,N 37%,L 63%,PLT 68×1012/L,网织红0.2%;PT/PA 14.8 s/67%,生化:ALT 223 U/L,BIL 89/73 μmol/L,TP37 g/L,A/G 17/20,ALP 315 U/L,GGT 433 U/L,CHE 2952 U/L,LDH 2791 U/L。GLU 0.9 mmol/L,K+ 2.1 mmol/L,Na+ 132 mmol/L,CL- 113 mmol/L,CO2CP 24 mmol/L,BUN 12 mmol/L,Cr 80μmol/L。肝炎病毒学检查阴性。
胸部X线检查正常,心电图ST-T段有改变。B超示肝脏肿大,肝实质弥慢性损害。
在予以保肝、止血、支持、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纠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高渗糖纠正低血糖,静脉补钾等。
患者仍持续高热。5日下午,患者出现昏迷,四肢肌张力增高,膝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反射阳性。予以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脱水抢救,并作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不支持细菌感染。经抢救患者神志清醒。
当日晚8:30患者忽然出现点头样呼吸,呈浅昏迷,压眶反射减弱,呼吸不规律,呈叹气样,15~2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0次/min,四肢肌张力正常,膝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经抢救无效死亡。
应该说,丁香园yytaotao提供的这个病例非常好,每个内科医生都可能遇到,对于开阔思路、提高相关疾病诊治水平有很大意义。患儿的死亡是由病情所致,不可避免,与医生的诊治无关,但对患儿的诊治过程进行检讨,汲取经验教训,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下面就这个病例的诊治提出我个人的一点感想,供大家参考。
该患儿的病史不再赘述。以急性发热起病的病例,首先要按照感染性疾病去思考。从患儿入院前、入院后的诊治情况看,家长和医生也是这样考虑的,但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 接诊患者时医生尚不清楚确定诊断,不管是不是传染病,都应该认真对待流行病学史。需要询问患儿居住的地域,接触人群中是否有类似情况,当地是否有特殊的传染病流行,疫苗接种史等等。既往史和家族史也需要在病历中记载清楚。病史搜集能力体现一个医生的职业素养。
2 患儿在入院次日出现严重的低钠血症及酸中毒,第4日又出现严重的低钾血症、低血糖、重度贫血。这些都是需要尽量注意并可能避免的。
3 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异型淋巴细胞比例等指标对诊断都有参考价值。
4 还需要分析脑脊液检查的细节,如压力多少,蛋白、葡萄糖和氯化物的数值,总细胞、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是否存在红细胞。仅说“脑脊液不支持细菌感染”是远远不够的。也许该患儿后期出现了颅内出血。
5 这个病例非常有学习价值,如果能提供尸解的详细结果,如肝脏的镜下表现、是否存在颅内病变、是否有脏器急性脂肪变等就更好了。
6 临床上嗜血细胞综合征并不罕见,虽然原发性嗜血细胞综合征可能性更大,但确定之前,需要按照继发性嗜血细胞综合征治疗。因此,除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外,应考虑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这个患儿来讲,由于消化道出血的存在,糖皮质激素应该慎用。
患儿于2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 ~41 ℃,持续至今。患儿伴巩膜黄染,尿黄如茶水色及纳差。发热时不伴有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表现,无抽搐及惊厥。未见皮疹及出血点。自服“解热镇痛药”十余次,(药名及剂量不详),体温可有短暂下降,体温下降时伴有出汗。约1~2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近3天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柏油样便2~5次/d,每次量不多,约20 g,不成形,无呕血、头昏、心慌、出汗。
入院时情况: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眼巩膜明显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部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肠型及蠕动波,未扪及包块,全腹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肋下7 cm,剑下4 cm,质中偏硬,边缘钝,光滑,有触痛。脾肋下2 cm,质中,边缘锐,光滑。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区叩痛阳性,脾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巴氏征阴性。
入院后化验:PA 27.7%,WBC 2.5×109/L,L 0.40,N 0.60,RBC 3.02×1012/L,Hb 91
g/L,PLT 149×109/L。ALT 190 U/L,BIL 200/170 μmol/L。
3日查:Na+ 112 mmol/L,K+ 3.6 mmol/L,CL- 92 mmol/L,CO2CP 15 mmol/L。
5日查:血常规Hb 50 g/L,WBC 1.1×109/L,N 37%,L 63%,PLT 68×1012/L,网织红0.2%;PT/PA 14.8 s/67%,生化:ALT 223 U/L,BIL 89/73 μmol/L,TP37 g/L,A/G 17/20,ALP 315 U/L,GGT 433 U/L,CHE 2952 U/L,LDH 2791 U/L。GLU 0.9 mmol/L,K+ 2.1 mmol/L,Na+ 132 mmol/L,CL- 113 mmol/L,CO2CP 24 mmol/L,BUN 12 mmol/L,Cr 80μmol/L。肝炎病毒学检查阴性。
胸部X线检查正常,心电图ST-T段有改变。B超示肝脏肿大,肝实质弥慢性损害。
在予以保肝、止血、支持、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纠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高渗糖纠正低血糖,静脉补钾等。
患者仍持续高热。5日下午,患者出现昏迷,四肢肌张力增高,膝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反射阳性。予以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脱水抢救,并作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不支持细菌感染。经抢救患者神志清醒。
当日晚8:30患者忽然出现点头样呼吸,呈浅昏迷,压眶反射减弱,呼吸不规律,呈叹气样,15~2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0次/min,四肢肌张力正常,膝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经抢救无效死亡。
应该说,丁香园yytaotao提供的这个病例非常好,每个内科医生都可能遇到,对于开阔思路、提高相关疾病诊治水平有很大意义。患儿的死亡是由病情所致,不可避免,与医生的诊治无关,但对患儿的诊治过程进行检讨,汲取经验教训,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下面就这个病例的诊治提出我个人的一点感想,供大家参考。
该患儿的病史不再赘述。以急性发热起病的病例,首先要按照感染性疾病去思考。从患儿入院前、入院后的诊治情况看,家长和医生也是这样考虑的,但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 接诊患者时医生尚不清楚确定诊断,不管是不是传染病,都应该认真对待流行病学史。需要询问患儿居住的地域,接触人群中是否有类似情况,当地是否有特殊的传染病流行,疫苗接种史等等。既往史和家族史也需要在病历中记载清楚。病史搜集能力体现一个医生的职业素养。
2 患儿在入院次日出现严重的低钠血症及酸中毒,第4日又出现严重的低钾血症、低血糖、重度贫血。这些都是需要尽量注意并可能避免的。
3 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异型淋巴细胞比例等指标对诊断都有参考价值。
4 还需要分析脑脊液检查的细节,如压力多少,蛋白、葡萄糖和氯化物的数值,总细胞、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是否存在红细胞。仅说“脑脊液不支持细菌感染”是远远不够的。也许该患儿后期出现了颅内出血。
5 这个病例非常有学习价值,如果能提供尸解的详细结果,如肝脏的镜下表现、是否存在颅内病变、是否有脏器急性脂肪变等就更好了。
6 临床上嗜血细胞综合征并不罕见,虽然原发性嗜血细胞综合征可能性更大,但确定之前,需要按照继发性嗜血细胞综合征治疗。因此,除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外,应考虑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这个患儿来讲,由于消化道出血的存在,糖皮质激素应该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