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子是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哲学以自然之道为基础,以无为之术为根本。与儒家提倡积极用世的思想不同,老子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它强调“以反求正”,站在“否定”的立场观察世界,用“反”的眼光看待世界,处理人生问题。此处的“反”从词义来看有两重含义:相反与返回。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有相反相成与返本归根的内涵。老子“反”所蕴含的辩证方法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道;守弱;辩证思维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反”只出现过有四次,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云:“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此处的“反”是指返,返归,循环往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第六十五章),“正言若反”。在老子的心中,“道”或者真理用名词概念表达的时候,就像反话一样。;老子不喜欢正面张扬,而喜欢从反面看世界,看问题。由反看正的思维方式,用一个时髦的语言来说叫做“逆向思维”。在他看来,我们面对的“正”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有时候甚至是虚伪的。只有从“反”面,从事物所隐蔽的一方面看问题、看世界,才能更加接近于世界的真相和本质。凡《老子》书中所言:“曲”、“枉”、“柔”、“弱”、“贱”、“损”、“懎”、“后”、“下”等,均属于事物消极的方面,这是老子所看重的比事物正的方面更深刻的“反”。那么,我们就要利用这种逆向思维,学会否定的辩证法,从反面来看问题。
一、相反相成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从事实来讲,已有的事物可以逐渐消失,即“有”可转化为“无”,原来没有的事物也可以演化诞生,即“无”可转化为“有”。此即是“有无相生”。一件事情在原来的状态下是难事,但是转化了条件,属于困难的部分也就转变为易事。进一步说,面对一件事,如果积极努力,方法得当,难事就会变易,但如果消极敷衍,易事也会变成难事。由此可见,易也能变难,难也可变易,二者是相辅相成,彼此转化的。老子不仅仅看到了事物的积极一面,更加看到了事物的反面与正面的积极配合,反面是如影随形的。从更加深层的含义来看,老子更加注重事物的反面关系,比如老子认为委屈可以保全,低洼可以盈满,少求可以有得。一般人多是要逞强好胜的,他却说明下是高的基础,奠基不巩固,高的就要崩塌了。他又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如果没有“无”,那么“有”就不能发挥出作用来。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对于反面作用的把握比正面的作用更大。
(一)正言若反
老子所说的“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等。老子认为最大的完美就像有缺陷的样子,最大的充实盈满就像空虚的样子,最正直的就像弯曲的样子,最灵巧的就像笨拙的样子,最雄辩的就像木讷的样子。与大成、大盈、大直所相对的就是小成、小盈、小直。所谓的“大”指的就是道,是形而上的,不是具体而存在,可传而不可受。“小”则是指经验世界中有限性存在,即可闻可见,是形而下的。因此,根本的道需要丰富多样的物来表现宇宙的根本规律。又如老子云:“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这里述说了一系列“若反”的例子。用常识或者日常经验来看,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大就是大,小就是小。在常识性的经验世界里,事物的形态、属性原本是有限的、单一的和固定不变的。老子却不这样认为。老子认为,从“道”的高度看世界、看问题,世界是由复杂的事物组成的。明亮不一定排斥黑暗,有光亮的地方一定有影子;前进也不一定排斥倒退,有时为了更好的前进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平坦的大道也不一定排斥崎岖小路,经历了坎坷人生道路才能更加平坦。老子由上述的否定性思想,进一步得出了其“否定性的方法”,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的辩证思维方法,并把其作为形上学的一种基本的方法,也就是冯友兰所说的“负的方法”。
(二)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的含义其实就是相反相成,循环反复,宇宙万物是由相反对立的各种形态所构成,互相对立的形态,其实也就是相辅相成的。既然一切是循环往复,那么强极必弱,弱极必强,二者相互转化。但原先的弱者再不断的变强,而强者怎么才能保持长久的强,避免发生强变弱的情况,老子提出了“守弱”的观点——弱者道之用。柔弱之所以可以胜刚强,是因为刚硬的东西易折,比如水,在液态的情况下可以滴水穿石,但在固态的情况下,一掰就断。因此我们不能让刚强之气显出来,反而可以长久维持住内部的强。做人要学会以情动人,学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并不求回报,这样反而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老子看来,柔弱含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不是虚弱,而是坚韧,是一种不断前进、向上的动力,比强大更容易保存生机。因为强大也就意味着已经走向死亡--物壮则老。但老子也并非是排斥刚强,完全排斥似乎也不通情理,人生在世,没有一点刚直之气是不行的,尤其是应该有自己做人的原则,这样,人们可勇气倍增,可抵抗社会黑暗势力的侵袭,凸显自我的风格与风貌。从思维方法上说,在“物壮则老”的理念的指引下,老子进一步的提出了促使一种强大事物加快走向反面的高明策略,这种策略鼓励弱者采取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手段来获得最后的胜利,即善于洞察此种幽隐的先机,体悟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的道理,不去逞强,不去争胜,不去张扬,自然无为,方为明哲达人。
二、返本复根
老子重视事物相反对立的关系和事物想对立面转化的作用。但老子哲学的落脚点,却是返本归根的思想。正如《周易》中所提到的无往不复,即往复变化是天地之间的规律,没有只往而不返的事物。即“反”的第二含义是反复,循环的。关于“道”的循环特征老子在二十五章说过: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事物变得越来越强大,物极必反,因此它就慢慢的消逝变得弱小,到达一个极点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既是对形而下的事物循环往复的理解也是对形而上“道”的周行而不殆的解释在十六章中提到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意思是说世上的万物何其繁多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也要回归到它的根本,回归到它的根源才可以说是归到它的本然状态。如果你的心灵是躁动的,跟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是“损之又损”,是会使自己的精神倦怠,是不智的表现。因此要守住心灵的“静”。静观风云万变,我自岿然不动,任凭万物自然而然的循环往复。“静”也是生命本体的一种固有状态,只有在静的状态下,才能体会到道,才能知自然。老子的“返本”的理论有着深远的意义,是一种“归根”、“反璞”,即回归本真自然的状态,无为,不争,知足,方可得到以“道”安人心,得天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鹏.道家哲学精神及其价值境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李振刚.中国古代哲学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4.
【关键词】道;守弱;辩证思维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反”只出现过有四次,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云:“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此处的“反”是指返,返归,循环往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第六十五章),“正言若反”。在老子的心中,“道”或者真理用名词概念表达的时候,就像反话一样。;老子不喜欢正面张扬,而喜欢从反面看世界,看问题。由反看正的思维方式,用一个时髦的语言来说叫做“逆向思维”。在他看来,我们面对的“正”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有时候甚至是虚伪的。只有从“反”面,从事物所隐蔽的一方面看问题、看世界,才能更加接近于世界的真相和本质。凡《老子》书中所言:“曲”、“枉”、“柔”、“弱”、“贱”、“损”、“懎”、“后”、“下”等,均属于事物消极的方面,这是老子所看重的比事物正的方面更深刻的“反”。那么,我们就要利用这种逆向思维,学会否定的辩证法,从反面来看问题。
一、相反相成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从事实来讲,已有的事物可以逐渐消失,即“有”可转化为“无”,原来没有的事物也可以演化诞生,即“无”可转化为“有”。此即是“有无相生”。一件事情在原来的状态下是难事,但是转化了条件,属于困难的部分也就转变为易事。进一步说,面对一件事,如果积极努力,方法得当,难事就会变易,但如果消极敷衍,易事也会变成难事。由此可见,易也能变难,难也可变易,二者是相辅相成,彼此转化的。老子不仅仅看到了事物的积极一面,更加看到了事物的反面与正面的积极配合,反面是如影随形的。从更加深层的含义来看,老子更加注重事物的反面关系,比如老子认为委屈可以保全,低洼可以盈满,少求可以有得。一般人多是要逞强好胜的,他却说明下是高的基础,奠基不巩固,高的就要崩塌了。他又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如果没有“无”,那么“有”就不能发挥出作用来。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对于反面作用的把握比正面的作用更大。
(一)正言若反
老子所说的“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等。老子认为最大的完美就像有缺陷的样子,最大的充实盈满就像空虚的样子,最正直的就像弯曲的样子,最灵巧的就像笨拙的样子,最雄辩的就像木讷的样子。与大成、大盈、大直所相对的就是小成、小盈、小直。所谓的“大”指的就是道,是形而上的,不是具体而存在,可传而不可受。“小”则是指经验世界中有限性存在,即可闻可见,是形而下的。因此,根本的道需要丰富多样的物来表现宇宙的根本规律。又如老子云:“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这里述说了一系列“若反”的例子。用常识或者日常经验来看,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大就是大,小就是小。在常识性的经验世界里,事物的形态、属性原本是有限的、单一的和固定不变的。老子却不这样认为。老子认为,从“道”的高度看世界、看问题,世界是由复杂的事物组成的。明亮不一定排斥黑暗,有光亮的地方一定有影子;前进也不一定排斥倒退,有时为了更好的前进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平坦的大道也不一定排斥崎岖小路,经历了坎坷人生道路才能更加平坦。老子由上述的否定性思想,进一步得出了其“否定性的方法”,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的辩证思维方法,并把其作为形上学的一种基本的方法,也就是冯友兰所说的“负的方法”。
(二)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的含义其实就是相反相成,循环反复,宇宙万物是由相反对立的各种形态所构成,互相对立的形态,其实也就是相辅相成的。既然一切是循环往复,那么强极必弱,弱极必强,二者相互转化。但原先的弱者再不断的变强,而强者怎么才能保持长久的强,避免发生强变弱的情况,老子提出了“守弱”的观点——弱者道之用。柔弱之所以可以胜刚强,是因为刚硬的东西易折,比如水,在液态的情况下可以滴水穿石,但在固态的情况下,一掰就断。因此我们不能让刚强之气显出来,反而可以长久维持住内部的强。做人要学会以情动人,学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并不求回报,这样反而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老子看来,柔弱含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不是虚弱,而是坚韧,是一种不断前进、向上的动力,比强大更容易保存生机。因为强大也就意味着已经走向死亡--物壮则老。但老子也并非是排斥刚强,完全排斥似乎也不通情理,人生在世,没有一点刚直之气是不行的,尤其是应该有自己做人的原则,这样,人们可勇气倍增,可抵抗社会黑暗势力的侵袭,凸显自我的风格与风貌。从思维方法上说,在“物壮则老”的理念的指引下,老子进一步的提出了促使一种强大事物加快走向反面的高明策略,这种策略鼓励弱者采取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手段来获得最后的胜利,即善于洞察此种幽隐的先机,体悟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的道理,不去逞强,不去争胜,不去张扬,自然无为,方为明哲达人。
二、返本复根
老子重视事物相反对立的关系和事物想对立面转化的作用。但老子哲学的落脚点,却是返本归根的思想。正如《周易》中所提到的无往不复,即往复变化是天地之间的规律,没有只往而不返的事物。即“反”的第二含义是反复,循环的。关于“道”的循环特征老子在二十五章说过: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事物变得越来越强大,物极必反,因此它就慢慢的消逝变得弱小,到达一个极点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既是对形而下的事物循环往复的理解也是对形而上“道”的周行而不殆的解释在十六章中提到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意思是说世上的万物何其繁多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也要回归到它的根本,回归到它的根源才可以说是归到它的本然状态。如果你的心灵是躁动的,跟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是“损之又损”,是会使自己的精神倦怠,是不智的表现。因此要守住心灵的“静”。静观风云万变,我自岿然不动,任凭万物自然而然的循环往复。“静”也是生命本体的一种固有状态,只有在静的状态下,才能体会到道,才能知自然。老子的“返本”的理论有着深远的意义,是一种“归根”、“反璞”,即回归本真自然的状态,无为,不争,知足,方可得到以“道”安人心,得天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鹏.道家哲学精神及其价值境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李振刚.中国古代哲学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