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5日,北京,竞园艺术中心。方太全新一代风魔方吸油烟机发布会,茅忠群在会上再次强调:“追求速度和规模不是我想要的,方太需要的是品牌,而品牌需要时间的积累。”
18年来,在他的领导下,方太理想单纯而美好:不过度重视规模、利润、效益,专注于打造中国厨电第一品牌。与热情似火、曾经是“世界点火枪大王”的父亲茅理翔不同,恬静如水的茅忠群在用行动拓展自己的人生宽度。
“无为”
受国际国内恶劣的经济环境影响,厨电领域频现 “产能过剩”,而方太却逆市争上,凭借新一代风魔方持续热销。总结其中的企业管理经验,国学推崇者茅忠群将之概括为“不需要通过收购、上市、品牌输出、代工这样的途径来盲目地急速扩张。”
他不收购其他企业。在江浙一带,企业扩大规模的通行做法是“大鱼吃小鱼”,即并购小企业、迅速涉及其他行业以获得快速成长。而面对其他企业的迅速扩张,茅忠群只专注于厨电行业,“要做高端厨电专家,就要抵住短期的利益诱惑和做到长期的坚持。”
他不上市。资本的特性有短期行为,外来资本的加入势必会影响其决策,而他认为方太当前的任务是专注于高端品牌,专注于产品质量以及经营管理的品质。他不打价格战,“太多的利益回报要求会扰乱企业的战略方向,我想让方太按照我的想法成长。”
他不做品牌输出、代工,不卖牌。在方太成功以后,一度有许多茅家的亲戚、朋友想做贴牌生产,都被茅忠群一一回绝,“因为担心他们把我们方太这个品牌给搞砸了。”而内心里,他也不愿做第二个郑永刚,为其他厨电企业贴牌生产,而是想打造一个真正来自本土的高端厨电品牌。
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茅忠群也说:“在我有所动摇的时候,我会用‘无为’自我告诫,只有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妄为,不乱为,最终成就了方太今天的‘无不为’。”
如今,茅忠群一般9点前会赶到公司,每天工作约9小时。在他的办公室内,有一副匾额,上面写着“无为而无不为”,而在其案头上放着《论语》。非工作时间里,茅忠群多半会阅读关于国学方面的书籍。当然,他也会这么要求他的员工。
孔子堂
方太的“孔子堂”落成时,曾引起企业界的强烈关注:一家民营企业在现代化的厂房中建起一所古色古香的儒家讲堂,通过吸纳中国古代文化精髓,来讨论企业的变革及自我变革,如此作法无疑很“另类”。茅忠群的初衷是:“推行一种本土的文化和思想,需要一个平台。”
2007年,方太开设孔子堂。所有新入职的员工,不论职别高低,都必须在国学课堂上满规定学时,才能转为专业培训。2008年,方太开始系统讲授《三字经》、《弟子规》等。除了读经,方太还组织员工观看《和谐拯救危机》等光盘,写读书笔记。
2009年,方太成立了儒家文化推进小组,茅忠群亲自出任组长,计划用流程化的做法,把儒家思想打造成一种模式、一种管理制度去实施。在所有的国学类别中,茅最推崇儒家,“因为儒家是入世的”。但同时,他强调孔子堂不是“一言堂”,而是思想碰撞争鸣之所。
在推行孔子堂的教育模式上,他有一句名言:“思想道德的教育模式与科学技能的教育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能够灌输,也不能强制执行。”他提倡“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引导模式:不给员工施加压力、不实行日常考核、不要求员工写学习心得、不做结业测评,而是要让员工从内心深处乐于接受。
如今,孔子堂已经成为方太企业文化交流的最佳场所——高管们会定期来这里交流心得并做书目推荐;公司每个部门也会在固定时间召集员工学习《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可以背诵;许多时候,茅忠群还会请来国学专家,给员工传道授业解惑。
羞耻心
在管理方太的过程中,茅忠群发现,长期以来西方的企业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到了中国后,大多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即便是在完善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员工仍缺少了犯错后的“羞耻心”。
茅忠群意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缺乏良好的观念和制度的引导,一大批人在经济不均衡的滞涨与紧缩的反复下丧失了道德感。他把这种社会丧失羞耻心的现象称为“信仰危机”。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员工犯错接受惩罚后也没有愧疚感,因此会继续犯错。
与此相对,西方的企业文化中包含了社会大众普遍存在的“羞耻心”。西方90%的社会成员均有宗教信仰,这使得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与“羞耻心”在形成的过程中也逐步规范。“羞耻心”与敬畏感的共同作用是西方管理体制在本土成功的关键因素。
基于这种观点,茅忠群认为,制度起到的是震慑作用,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来源于内心的自我约束,国内长期关于企业文化的建设都仅是停留在口号上,员工没有“羞耻心”,就没有了来自内心的自我约束。
“制度不管多么先进永远是滞后并且有漏洞的”,于是,“中学明道,西学优术”成为了受儒学影响的茅忠群进行企业管理变革的新方向。他坚持儒法并行,即企业管理中既要有以儒学为社会公序基础的“羞耻心”,也要有来自于西方管理制度的敬畏感。
他说:“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极其危险的人,而一个没有信仰的企业永远也不会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为此,他曾要求总部所有员工,甚至包括一线的生产员工,停下手中的工作,集中在报告厅里,长时间学习净空法师的《和谐拯救危机》,尽管这曾饱受争议。
“稻盛和夫”式儒者
茅忠群有着“稻盛和夫”式的儒者情结,若用稻盛和夫来作为背景去解读茅忠群的方法论,就会容易多了。
被日本企业界奉为圭臬、亲手把京瓷和KDDI送入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的佛商稻盛和夫,把自己在佛学上的感悟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否定繁杂教育体制下教学课程中的内容,把敬天爱人作为判断好坏的基准。
而无论是《方太论剑》中“正气与良好的团队协作是方太实现远大目标的前提”,或是《方太方法》中儒家的管理理念被细化为“以人为本、仁义至上、修己安人、以和为贵和中庸之道”,还是茅忠群在浙江大学课堂上盛赞的道德规范“五常”、“仁义礼智信”,都与稻盛和夫的观点相吻合。
除了坚持人本思想,稻盛和夫还痛惜战后的日本以选择聪明才辩型的人做领导为潮流,忽略了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导致政界、商界丑闻频发。
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与战后日本一样的困境,随着《狼道:生活中的狼性法则》、《狼图腾》等一系列图书的出版和热销,狼性文化在中国被推向制高点,“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弱肉强食”的治企理念被推向极致。
茅忠群不认同狼性企业文化,因为“狼是不善的动物,有攻击性”。他在方太设立“孔子堂”传教国学,在社会上推行“青竹简国学计划”,其目的也和稻盛和夫一样:恢复员工的羞耻心,重塑这个社会良好的道德伦理。
茅忠群的中学同学、大学校友回忆说:“茅忠群内向,原本被大家认定只适合做学术研究工作,不适合做企业管理。”两年后,这位大学校友再次见到茅忠群,觉得他与员工谈话时表现出了“足够的威风,非常决然,雷厉风行,俨然是一副大老板”的气场。只是,这位同学不知道,气场之外,一位理想主义企业家已然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