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与多媒体亲密接触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c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信息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它以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且集文字、图像、声音三位一体的特点逐步在英语教学中充当“主角”,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我认为要把握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
  
  一、适时
  
  初学英语者,对语法学习望而生畏,尽管老师在课堂上仔细、清楚地讲授语法知识,学生当时也能听懂,但过后遗忘率较高,印象不深,使用过程中往往出错。我把语法知识点制成动画片、幻灯片等,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呈现,再结合语言结构进行交际,在语境中学习语法,使语法更好地为交际服务。
  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态时,有些动作,教师可以直接表演出来。学生容易理解,但有些动作在课堂上无法表演,如爬山、骑马等,与其让学生想象动作,还不如适时地让学生根据一张张真实的画面进行回答。我设计一幅爬山的动画片。画面有一座山,点击,一个男孩跳进画面,站在山下,再点击,此男孩一步一步向山上走,这时老师问:“What’s he doing?”学生答:“He’s climbing the hill。”男孩停止爬山。学生说:“He’s having a rest。”……学生在大量的操练中不知不觉地熟悉,掌握所学语法知识。达到了在情景中呈现和在语境中学习语法的目的。
  
  二、适度
  
  运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如果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不是点到为止。而把课件当成了一种让学生欣赏的画面。那么就是去了多媒体应用的意义。反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对话教学中,教师往往要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尽可能在实际交际中学会对话,并付诸实践。但教师所设计的情景往往存在一些非真实性,有些情景在实物、图片、投影片解决不了的时候,这时候需要我们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制课件,把音像、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综合运用,使语音与语境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生动、形象、印象深刻。这样的适度的多媒体的使用使一堂课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重难点也能够很好的把握住。
  
  三、适量
  
  一堂课只有40分钟,如果在一节课中频繁使用课件,也会让学生产生排斥的心理,也会让教师没有时间去和学生进行交流。在7A牛津英语《water in the oceans》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先向学生展示海底奇观及海底奇异生物的图片并配以英文解说,以此引入课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多媒体的出现虽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但教师决不能认为传统教育会影响教学效率,而用多媒体课件取而代之,成为点击鼠标的“机器人”。只有摆正学生——教师——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恰当使用多媒体,才能使课堂教学进行的更精彩。
其他文献
摘 要:档案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项重要的综合性基础管理工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档案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面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校;档案;管理    档案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点。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倡“生生活化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也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然而,提起中国人学英语,我们常常会想到“哑巴英语”。由于学习的内容偏重于单词、句子,忽视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学习的环境又是在非母语状态下,以致许多懂英语的人在某些场合不会说或羞于说。形成心理上的语言交流障碍。从某种程度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适应新课标,在课堂上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尝试从各方面激发学生潜能,使他们不仅充分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要使他们变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更好的激发潜能,促进探索,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课前预设。促进质疑    课前我们可以出示下一节课预设学案,这样不仅为学
教学艺术的本领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对学生求知欲的激励、唤醒和鼓舞.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认为:学生犹如一条船,他的求知欲就是船上那扬起的帆,教育者要像诸
摘 要: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操作、获取知识,并在探索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教学改革实验证明: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是具有学生参与的。换句话说,没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不是成功的教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而,教师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的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数感”,并不神秘。它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使人将数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  “数感”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人的数学意识,即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能用数学
作为课的教师,要设法去考虑学生的感受.用平等的心态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用最真实的感情去体会学生的变化.用最真挚的情感去敲动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引领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老师,数学在哪儿?”这是一位一年级儿童在第一节数学课上向我提出的问题,课后我一直在想学数学的目的什么。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利用数学思想、数学概念、公式改造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生活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一直是我们数学课改的努力方向。在封闭式的课堂中如何让低年级儿童感受到数学是实实在在的呢?    一、用生活化的眼
板书设计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摹本功之一.它是课堂教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和作用.一幅有针对性、层次性的板书,不仅可以反映出一个老师诸多综合能力,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