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如火如荼在开展,微格教室利用率不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滑坡,学校的常规教学在弱化,原因是教师对教学的轻视与懈怠,根源在于教师自身教学技能要求在降低。信息时代,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高等教育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学校必须重视教学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师,理应顺应形势要求,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潜力,促使教育教学形成把握时代要求、提高自身水平的新常态。
关键词:微课; 微格教学; 教学方式; 运用模式; 整合研究
前言
如果说工业革命推动了教育的全球普及,创造了由一位教师向众多学生传授知识的“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超越了以往“师徒制”的知识、技能的传播模式。那么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课程的传播亦如雨后春笋,变化万千: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案例教学……
如今,借助信息与通信技术,微课已然演变为一种能够普遍推广的新颖时尚的教学形式,一种由每一个教师皆可设计开发、记录优质教学资源的手段,并促发催生多种基于微课的创新教学模式。而微格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受训者的教学技能,规范其教学行为,塑造优秀的从教者。为此,探究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一、何为微课?
“微课”,在国外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又称微讲座,英文Micro-lecture,是用来描述简短的、围绕某个特定主题的、条理清晰的录像讲座材料,其时间长度一般为5~10分钟。中文特指以微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并为大众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学习新体验。[1]
微课的主要特征是:视频为主,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资源多样,应用面广。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Educause认为,Micro-lecture“就是一节短小的、用来呈现某个单一话题的录音或录像。
百度百科:“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认为,微课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对微课的定位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微课既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也是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作为教学视频资源,它以短小精趣为特征的在线学习方式,是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作为微型的教学活动,它以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生成性为特征的网络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学科知识点、教学重难点、作业布置及实验操作而展开的教与学的全过程。
二、微格教学与微课的联系
微格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微格教学由发达国家传播到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微格教学的要义就是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依据理论,重在学习者的参与、经验分享、反馈、教学诊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关键在于“教师少讲,学生多练;教师主导,学生反思”。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教学问题行为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师技能训练形式。英文为Microteaching,又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或录像反馈教学。[4]
作为教学视频资源和学习资源,微课是传统教学的浓缩,又是微型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在线学习视频资源,微课以短小精趣为特征,是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师在进行微格教学过程的记录与展示;作为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它以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为特征,是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又不局限于教学视频,既是教学资源包,可以在课堂运用也可以在课下使用,又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微格教学的教与学的课程,是教师开展微格教学的全过程,也是常规教学的浓缩与精华。
三、微课的价值意义及使用原则
1.微课的价值意义
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高等教育也在发生着一场颠覆其传统模式的巨变。伴随着基础教育翻转课堂的风生水起,高等教育的慕课开展的如火如荼。其实质都是信息时代借助网络传播的在线学习!
网络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促使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成为可能。而作为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视频资源,微课的蓬勃发展进一步验证了数字时代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感。微课正尝试用视频再造教育,展现其时代特征;微课顺应时代需求,是技术与教学融为一体的时代产物。
2.微课的使用原则
微课的主要作用在于,一是帮助学生开展自主、个性化学习,二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教育的核心使命是生命、生活与生存,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过程,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而通过微课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有效地传播一些优秀的教学探索案例,彰显教学对教学主体的尊重与关注,彰显社会对时代发展认知与利用,并就此传递教育改革的信息与希望。
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体现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关注,为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案例与教学视频,微课设计需遵循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首先,创设学习环境,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先前经验,其次,注重解决教学重难点,最后,将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整合之后引出后续知识点。由此架构联结学习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3] 四、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的构建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北爱荷华大学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即一分钟课程)教学设计可分三部分:概念引入、解释、结合生活列举例子。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David Penrose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只要辅以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并依此提出建设微课的五个步骤:①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以此构成微课的核心;②写出一份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③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上述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1~3分钟;④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⑤最后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5]
从微课的初始形态和服务于学习的具体过程来看,微课具有双重属性,即资源属性和课程属性。在微课发展的现阶段,注重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果,为此,本文只是针对微课的资源属性加以论证、考量!
众所周知,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计划性或方案性。一味强调课程的计划性可能会抑制这类教育活动,限制师生的主动性,窒息教育的生命力。微课的兴起,在于致力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与动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健康成长。网络时代,对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是微课的生命力。微课的核心应是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即教育内容的选择、设计和编排与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
建模第一步:教学角色的准确定位
1.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引领者。为此,教师授课时间需要进行调整与再分配。作为视频资源,网络视频的微课教学,教师的授课一定要明确主题,清晰教学要点,把握教学知识点与趣味性,通过生动案例启发学生,诱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将教学视频与教学要求相一致。视频的重点在于提出问题,引发兴趣,启发思考。
2.学生的角色——须进行角色转换: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度。教学必须为学生服务,首先就要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喜好,知道学生关注的兴趣所在。为此,在微课教学中,把握微课短小精趣的特征,围绕主题,创设情境,突出重点,把握教学的环节与节奏。
建模第二步:厘清教学思路
首先,现在众多高校的微格教室已经达到录播教室的标准,差距也仅仅是教室的大小、装修的档次以及机位的多少。如今的微课,其发展势必需要源源不断优质、精悍的教学视频资源。因此,微课利用微格教室开展教学,有事倍功半的作用,更有一举多得的效应,足以满足微课高效、可视的要求。
其次,每一个进行微格教学的教师,势必重视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他们在常规教学中不乏闪光点,更不缺少教育教学的经验,甚至教学智慧。因此,这些教学视频资源为微课提供了多元、精趣的微课素材。
第三,将常规教学与微格教室运用相结合,这势必会形成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发展的风格与特色,有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能有效引导、持续加以重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有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微课的发展。
为此,须明确微课的教学思路,即高效、可视、多元、精趣、特色。具体程序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命题——多元的表现形式——清晰的教学思路——准确的教学定位——生动有趣的教学——抑扬顿挫的过程——主题突出的内容——精彩完美的教学。
建模第三步: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方式
微课只是现代教育新型方式的一种,是技术与教学融为一体的时代产物。主题突出、短小精悍是微课的两个主要特征。因此,现阶段为维持微课的情景化、趣味性,为促进微课进一步推广、提高,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微课教学,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适合上微课。
为此,微课制作方式有三种,也就是说微课的教学视频来源有三:①原有优质课、观摩课、微格教学等教学视频的编辑、加工与完善,②利用录屏软件、手写板、电子白板、液晶显示屏、录像设备等的原创开发,③微格教室的常态化微课教学录制。
建模第四步: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
微课的教学设计理念,行之有效的首推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即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教学主题与教育目标,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创新设计与教育智慧,启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动力,通过教学视频资源的适当运用,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目的在于挖掘微格教室潜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教学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展示教师教育教学的精彩,传播知识的规律与魅力!
总之,微课与微格教学的结合,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有利于调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如果说微课是技术与教学融为一体的时的产物,微格教学就是造就这一时的产物的最佳平台和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成就一代名师、打造专业特色的最好方式。时代在发展,教学在变革,学生在成长,教师在提高,知识在传授,文化在传播,这一切需要微课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影响,更需要借助微格教学促进微课发展的更快、更好、更生动有趣、更魅力无穷!
五、微课之反思
1.微课的概念、内涵亟待厘清!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需要重视、强化。微课、微课的属性、微格教室、微格教学概念相似,都需要一一厘清、明确,才能进一步开展完善。
2.微课的制作存在困难,呼唤教学团队的构建。单一教师教学技能的片面性,势必影响微课的推广、提高。构建教学团队,合理分工,由专人负责摄像及后期处理,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微格教学的介入如虎添翼,有利于微课的大范围制作。
3.微课选取的知识点大量重复,往往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但另一方面,生僻、难度大、晦涩乏味的知识点又往往较少涉及。这一切正是可以微课大赛的作用加以规范、提高:规范微课的标准,重视教学内容,全面展开论证与演练,最终反思完善提高。
4.微课的推广,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微格教学,微课的提高,需要让体验教学、趣味教学及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等持续开展,实现微格教室的常态化、简易化、高效化。
5.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上微课(或出镜),也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应用微课教学。对教师,需遵循扬长避短的教学原则;对课程,需反思、规范,不断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6.微课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又是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教学视频资源,微课需要大范围的参与制作;作为微型教学活动,微课的发展趋势是课程化!微课未来唯有走向微课程,知识传播才能保证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2014年.
[2]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 [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09(62).
[3]郑小军.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 [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52).
[4]吕飞飞.微格教学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训 [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08(52-55).
关键词:微课; 微格教学; 教学方式; 运用模式; 整合研究
前言
如果说工业革命推动了教育的全球普及,创造了由一位教师向众多学生传授知识的“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超越了以往“师徒制”的知识、技能的传播模式。那么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课程的传播亦如雨后春笋,变化万千: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案例教学……
如今,借助信息与通信技术,微课已然演变为一种能够普遍推广的新颖时尚的教学形式,一种由每一个教师皆可设计开发、记录优质教学资源的手段,并促发催生多种基于微课的创新教学模式。而微格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受训者的教学技能,规范其教学行为,塑造优秀的从教者。为此,探究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一、何为微课?
“微课”,在国外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又称微讲座,英文Micro-lecture,是用来描述简短的、围绕某个特定主题的、条理清晰的录像讲座材料,其时间长度一般为5~10分钟。中文特指以微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并为大众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学习新体验。[1]
微课的主要特征是:视频为主,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资源多样,应用面广。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Educause认为,Micro-lecture“就是一节短小的、用来呈现某个单一话题的录音或录像。
百度百科:“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认为,微课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对微课的定位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微课既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也是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作为教学视频资源,它以短小精趣为特征的在线学习方式,是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作为微型的教学活动,它以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生成性为特征的网络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学科知识点、教学重难点、作业布置及实验操作而展开的教与学的全过程。
二、微格教学与微课的联系
微格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微格教学由发达国家传播到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微格教学的要义就是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依据理论,重在学习者的参与、经验分享、反馈、教学诊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关键在于“教师少讲,学生多练;教师主导,学生反思”。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教学问题行为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师技能训练形式。英文为Microteaching,又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或录像反馈教学。[4]
作为教学视频资源和学习资源,微课是传统教学的浓缩,又是微型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在线学习视频资源,微课以短小精趣为特征,是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师在进行微格教学过程的记录与展示;作为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它以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为特征,是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又不局限于教学视频,既是教学资源包,可以在课堂运用也可以在课下使用,又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微格教学的教与学的课程,是教师开展微格教学的全过程,也是常规教学的浓缩与精华。
三、微课的价值意义及使用原则
1.微课的价值意义
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高等教育也在发生着一场颠覆其传统模式的巨变。伴随着基础教育翻转课堂的风生水起,高等教育的慕课开展的如火如荼。其实质都是信息时代借助网络传播的在线学习!
网络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促使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成为可能。而作为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视频资源,微课的蓬勃发展进一步验证了数字时代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感。微课正尝试用视频再造教育,展现其时代特征;微课顺应时代需求,是技术与教学融为一体的时代产物。
2.微课的使用原则
微课的主要作用在于,一是帮助学生开展自主、个性化学习,二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教育的核心使命是生命、生活与生存,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过程,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而通过微课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有效地传播一些优秀的教学探索案例,彰显教学对教学主体的尊重与关注,彰显社会对时代发展认知与利用,并就此传递教育改革的信息与希望。
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体现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关注,为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案例与教学视频,微课设计需遵循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首先,创设学习环境,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先前经验,其次,注重解决教学重难点,最后,将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整合之后引出后续知识点。由此架构联结学习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3] 四、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的构建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北爱荷华大学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即一分钟课程)教学设计可分三部分:概念引入、解释、结合生活列举例子。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David Penrose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只要辅以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并依此提出建设微课的五个步骤:①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以此构成微课的核心;②写出一份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③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上述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1~3分钟;④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⑤最后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5]
从微课的初始形态和服务于学习的具体过程来看,微课具有双重属性,即资源属性和课程属性。在微课发展的现阶段,注重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果,为此,本文只是针对微课的资源属性加以论证、考量!
众所周知,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计划性或方案性。一味强调课程的计划性可能会抑制这类教育活动,限制师生的主动性,窒息教育的生命力。微课的兴起,在于致力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与动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健康成长。网络时代,对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是微课的生命力。微课的核心应是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即教育内容的选择、设计和编排与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
建模第一步:教学角色的准确定位
1.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引领者。为此,教师授课时间需要进行调整与再分配。作为视频资源,网络视频的微课教学,教师的授课一定要明确主题,清晰教学要点,把握教学知识点与趣味性,通过生动案例启发学生,诱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将教学视频与教学要求相一致。视频的重点在于提出问题,引发兴趣,启发思考。
2.学生的角色——须进行角色转换: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度。教学必须为学生服务,首先就要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喜好,知道学生关注的兴趣所在。为此,在微课教学中,把握微课短小精趣的特征,围绕主题,创设情境,突出重点,把握教学的环节与节奏。
建模第二步:厘清教学思路
首先,现在众多高校的微格教室已经达到录播教室的标准,差距也仅仅是教室的大小、装修的档次以及机位的多少。如今的微课,其发展势必需要源源不断优质、精悍的教学视频资源。因此,微课利用微格教室开展教学,有事倍功半的作用,更有一举多得的效应,足以满足微课高效、可视的要求。
其次,每一个进行微格教学的教师,势必重视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他们在常规教学中不乏闪光点,更不缺少教育教学的经验,甚至教学智慧。因此,这些教学视频资源为微课提供了多元、精趣的微课素材。
第三,将常规教学与微格教室运用相结合,这势必会形成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发展的风格与特色,有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能有效引导、持续加以重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有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微课的发展。
为此,须明确微课的教学思路,即高效、可视、多元、精趣、特色。具体程序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命题——多元的表现形式——清晰的教学思路——准确的教学定位——生动有趣的教学——抑扬顿挫的过程——主题突出的内容——精彩完美的教学。
建模第三步: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方式
微课只是现代教育新型方式的一种,是技术与教学融为一体的时代产物。主题突出、短小精悍是微课的两个主要特征。因此,现阶段为维持微课的情景化、趣味性,为促进微课进一步推广、提高,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微课教学,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适合上微课。
为此,微课制作方式有三种,也就是说微课的教学视频来源有三:①原有优质课、观摩课、微格教学等教学视频的编辑、加工与完善,②利用录屏软件、手写板、电子白板、液晶显示屏、录像设备等的原创开发,③微格教室的常态化微课教学录制。
建模第四步: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
微课的教学设计理念,行之有效的首推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即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教学主题与教育目标,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创新设计与教育智慧,启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动力,通过教学视频资源的适当运用,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目的在于挖掘微格教室潜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教学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展示教师教育教学的精彩,传播知识的规律与魅力!
总之,微课与微格教学的结合,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有利于调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如果说微课是技术与教学融为一体的时的产物,微格教学就是造就这一时的产物的最佳平台和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成就一代名师、打造专业特色的最好方式。时代在发展,教学在变革,学生在成长,教师在提高,知识在传授,文化在传播,这一切需要微课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影响,更需要借助微格教学促进微课发展的更快、更好、更生动有趣、更魅力无穷!
五、微课之反思
1.微课的概念、内涵亟待厘清!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需要重视、强化。微课、微课的属性、微格教室、微格教学概念相似,都需要一一厘清、明确,才能进一步开展完善。
2.微课的制作存在困难,呼唤教学团队的构建。单一教师教学技能的片面性,势必影响微课的推广、提高。构建教学团队,合理分工,由专人负责摄像及后期处理,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微格教学的介入如虎添翼,有利于微课的大范围制作。
3.微课选取的知识点大量重复,往往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但另一方面,生僻、难度大、晦涩乏味的知识点又往往较少涉及。这一切正是可以微课大赛的作用加以规范、提高:规范微课的标准,重视教学内容,全面展开论证与演练,最终反思完善提高。
4.微课的推广,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微格教学,微课的提高,需要让体验教学、趣味教学及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等持续开展,实现微格教室的常态化、简易化、高效化。
5.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上微课(或出镜),也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应用微课教学。对教师,需遵循扬长避短的教学原则;对课程,需反思、规范,不断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6.微课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又是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教学视频资源,微课需要大范围的参与制作;作为微型教学活动,微课的发展趋势是课程化!微课未来唯有走向微课程,知识传播才能保证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2014年.
[2]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 [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09(62).
[3]郑小军.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 [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52).
[4]吕飞飞.微格教学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训 [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08(52-55).